原創 蘇娜 城市進化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
10月29日,「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主論壇在東郊記憶·成都國際時尚產業園啟幕,在這一個留存成都工業文化與記憶的空間,探討「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張建 攝
成都,曾於「一五」計劃期間,城市性質定義為工業城市。成都東郊工業基地鑄就成都工業時期輝煌,這裡曾經工業企業密布,倉儲物流密集。後工業時代的到來,工業文化遺址成為獨具魅力的城市文脈與特色風貌。
城市發展到今天,城市的每一輪跨越發展,無不得益於人口結構、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和制度結構的優化演進。
在新的時代方位下,成都成華區重新定義東郊記憶藝術區:圍繞影視音樂、數字娛樂、創意設計三大主導產業,推動工業遺存、文創園區、文旅地標「三位一體」開發,推動產業園區、商業街區、生活社區「三區融合」建設,統籌生態場景、體驗場景、消費場景「三景貫通」打造,推動東郊文旅藝術空間建設,打造文商旅城融合發展新名片。
這也正契合當下成華區的「成於中優·華在文商」的發展思路,讓城市成就於中優,讓經濟繁華在文商。
東郊記憶藝術區
現在,從三個城市空間,看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重塑之路——
01
東郊記憶·國際時尚產業園
01
「去東郊看個展,看個劇。」備受期待的成都繁星戲劇村正式開業,同時成華區開啟「成都東郊記憶戲劇展演季」,20部70場精品戲劇上演,打造專屬於成都的「百老匯」。
作為成都一大文旅地標,東郊記憶已成為集音樂藝術、戲劇攝影等形態多元的文創產業園。瞄準「藝術展演」「數字娛樂」「影視傳媒」主攻方向,構建「最成都、最潮流、最文藝」的特色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致力打造「都市工業區轉型升級新典範、西部創意藝術產業新高地、中國文商旅融合體驗新地標」。
漫展、藝術展、現場娛樂,東郊記憶成為流量擔當
如今的東郊記憶,與一街之隔的萬科天薈、龍湖濱江天街、沙河城市公園一起成型連片,重新定義「老東郊」的文娛生活。
萬科天薈、龍湖濱江天街毗鄰東郊記憶
沙河城市公園
02
中車·共享城
02
三列綠皮火車「定格」在鐵軌上、具有現代設計感的中車藝展中心、充滿現代藝術氛圍的機車公園、鮮花盛開的無頂廠房、能演奏兒歌的重金屬「音樂盒」、富有力量與美的聯合廠房……漫步空中觀光走廊,俯瞰1.5公裡的鐵軌創意路,遙望20多米高的紅磚「雙煙囪」,更帶你玩轉書吧、茶吧、藝廊等多樣的「車廂生活」。
藝展中心、機車公園
5月22日,國內頂級「流量」電子競技公司落戶東郊記憶藝術區,成華區攜手量子產業共建的數字文化雙創產業園亮相;
7月23日,「頭號領地」,奔馳三位新星車型在成都中車共享城首發亮相;
9月25日,2020抖inCity城市美好生活節(成都站)在中車共享城開幕……
每一走都是一幅畫,白天黑夜都有新的樂趣,這已成為成都「網紅打卡地」,每一處浪潮奔湧。
03
完美文創公園
03
從成都地鐵7號線八裡莊站出來,就能看見一片復古工業風格的紅磚廠房。
這裡以前是成都重工業基地,產業升級騰挪後留下了一片工業遺址,已經重生為完美世界控股集團的第一個產業園區——完美文創公園。
以「工業遺址」為體驗中心,致力於打造成華區文創產業綜合地標。
打造消費新場景 現場娛樂新潮地
結合二次元、遊戲、時尚年輕人的文化,打造體驗式數位音樂品牌節。
中國西部首個5G文創產業基地
園區將快速探索5G技術,推動遊戲、影視、教育、音樂等行業發展,打造5G音樂現場的超前體驗。
「公園式」產業園區 文創活力集聚
採取 「產、娛、教、文」四位一體發展模式,形成產業人才教育孵化、品牌企業帶動、行業大師聚集的體驗式文創產業園區。
成華區以文化賦能城市品質,立足「成於中優·華在文商」,從「點、線、面」三維尺度植入文化元素、文化內涵。
在「點」上,打造中車·共享城等一批網紅打卡地;
在「線」上,持續打造「猛追灣—東郊記憶—熊貓基地」精品旅遊軸線,加快打造都市熊貓村等11條文商旅特色街巷遊線;
在「面」上,打造東郊記憶藝術街區等區級特色文商旅示範片區,通過連點成線、多線成面,涵養城市文化氣息,提升城市人文魅力。
正如《》,從成都老東郊一路走來,如今的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對於成都而言,是成都工業文明地標,城市雙修示範街區;對於成華而言,是城市產業更新龍頭,區域價值提升引擎;對於市民而言,是城市鄉愁文創公園,城市夢想孵化搖籃。
蘇娜/文
本組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成都市成華區提供
原標題:《從文化空間到產業空間,從東郊記憶藝術區開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