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吧的老哥已經在撿外賣吃了

2020-12-10 雷斯林raist

01.

最近貼吧裡的一個帖子火了。

火到清華大學吧、楊超越吧都轉發分享了:

《我每天都在高檔住宅大樓門口撿食,過得吃得很爽》

一位老哥,沒有工作,四處流浪了一個多月,來到了一處高檔住宅區。

飢腸轆轆下,他決定去垃圾桶裡撿食吃。

皇天不負有心人。

他撿到了魚、肉、蝦、肯德基雞腿。

還撿到了進口啤酒、紅酒、白酒、各色飲料,搭配著主食,喝一杯。

進階一點有高檔糕點、餅乾,糖果。

時不時來一大鍋小龍蝦充當夜宵。

漫漫長夜裡,各種煙,為他消解寂寥。

撿了一些名鞋名包,準備轉手,當做外快。

他無不深情地感慨:「我活了幾十年沒吃過的東西,沒看過的好東西,都在這25.6天享受盡了!」

可千萬別把他想得只吃剩食那麼簡單,他堅決拒絕承認自己是「乞丐」。

因為老哥堅持每天撿塑料瓶、鋁罐等,掙個6-10元,還想把這些掙得的錢捐獻給更急用的人。

那段日子裡,他吃得比普通人都營養又美食,體重竟然胖了20斤。

他很樂觀地說:「放下身段,你也可以過得如我一樣快樂。」

他很悲觀地看著二三十歲的人浪費糧食:

「可樂喝一口就丟,外賣25-50元一餐也是吃倆口就丟……我看了真心疼!因為我一個人根本撿不完吃不了每天任意丟掉的各種美食,零食,飲料!」

年輕人啊,得講飯德。

但也並非「飢不擇食」,他買了個二手電磁爐,將撿回來的食物一一消毒。

再怎麼寒磣,都得注意個人健康衛生。

吧友們提到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原主人留在外賣上的口水怎麼辦,甚至有錢人家的狗的口水呢?

老哥表示,守在垃圾桶旁觀察主人,女生剩下的就衛生一些。

帖子看到這裡,我咽了一口寡淡的口水,以示尊重。

半夜三更時,他守著的9個垃圾桶都被裝得滿滿。

這一天收穫很豐,但他並沒想太多,因為自己很容易就滿足。

在一個月艱苦卓絕的生存鬥爭下,他有了深刻的經驗建議。

他勸上了年紀而無法工作的人,慘在外流浪時,不妨像他一樣,學會撿東西吃;

他勸年輕的人,幹個日結,哪怕一天沒多少錢,都儘量別撿食。

最後以一句很富正能量的話結束了帖子:

「大家一起渡過難關。」

看到這裡,不少吧友像我一樣,留下了經歷過社會荼毒的老同志的眼淚。

這個帖子讓大家熱議紛紛。

有人懷疑他的真實性,批評他不去好好工作;

有人建議他如何更好地找到工作,還想給他打錢;

更多人在貼吧裡給他送上溫暖的祝福。

爆紅網絡後,網友們按圖索驥找到了帖子的原發地——

「流浪吧」。

那裡的老哥們,像他一樣的不少,各個都是流浪的人才。

02.

他們敢流浪,能流浪,愛流浪,沒有流浪時創造條件也要流浪。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甚至講段位,分境界。

第一種,為了體驗流浪而流浪。

有人吃野果,竟然還能「烹飪」出鮑魚燕窩味。

在偷吃了別人家的菜後,也能留下紙條表示感謝。

他們恪守「什麼食物都能生吃,什麼地方都能睡著」的信念,堅持「一公分長的菸頭三個人分享」的操守,

拄著拐杖,一副兄弟深情的樣子,走過鄉間不一定十八彎的小路。

有人騎車去北邊的漠河,南邊的三亞,鼻子曬脫皮了,晚上睡覺奇癢難忍。

用買來的神器捕魚,用自備的儀器燉魚,採摘野果不亦樂乎。

第二種,為了找到自己而流浪。

有人懷揣著「讓人失望,倒不如自生自滅」的想法,帶上兩位家庭成員(愛犬),騎著超環保的非機動設備(三輪車),踏上流浪之路。

一邊被黑商坑錢,被餐飲店拒絕進入,被人說教和否定;一邊被善良的人搭救啊,被邀請參加聚會。

幾番艱險下來,終於從廣東抵達新疆,自閉的心漸漸打開。

第三種,為了生存而流浪。

有人沒錢沒工作,沒地方住,怕冬天太冷,就千裡迢迢來到了海南三亞,選擇在三亞的橋洞下寄宿,妄圖實現隱居理想。

需要打遊擊,畢竟夜宿橋洞影響了市政形象。還得防著被偷手機,防著被變態的人騷擾。

他們習慣了在公共衛生間洗漱。

有錢住客棧,沒錢睡大街。

有錢吃得便宜,沒錢撿剩菜剩飯都可以樂呵呵。

或者去墓地,要一些供果吃,前提是跟那個世界的人打好招呼。

收穫了一瓶啤酒,誰曾想酒裡藏著菸頭。

這樣樂事分享到貼吧裡,是他們少有的生活情趣。

看見美景時擁有天堂般的愉悅,想想身無分文時又有一種身處地獄的痛苦。

流浪人的生活,樸實無華且沉重。

第四種,為了回家而流浪。

有人多年後回到了老家,和過去,和自己和解,

用荒野廚神的技法,給深愛的姐姐做了一頓美餐,為她打家具,為她種多肉,彌補多年的虧欠。

有人去深圳尋找互生情愫的筆友,也許造化弄人,兩人終無法雙宿雙飛。

他只好在深圳流浪,輾轉各個工廠,甚至被騙入過傳銷。

再遇到一個姑娘,也再次離開了他。

後來成家立業。

但說起快樂,他總是想起十幾歲那些年,在深山老林裡陪著父親打獵時,那就是真正的快樂。

少年時,他在林間流浪;成年後,他在廠區間流浪。都是生活的一籌莫展。

在一段段傳奇的經歷和震撼的不知真偽的故事下,「流浪吧」終於形成了他們的暗語,有了他們獨特的文化。

「掙掛壁錢」就是打點零工維持日常開銷,日結、周結。

「開寶箱」就是去垃圾桶等地方撿別人剩下的東西吃喝。

「提桶跑路」,自己帶上行李,提著桶就上班了,如果幹不下去,提著桶,行李一塞,走得迅速,不會被黑廠過分壓榨。

乍一看,流浪吧老哥總是:

有工作時,儘量尋找點快錢;

沒工作時,湊合著不被餓死;

工作不好時,趕快走人,不能太大損失。

始終緊緊圍繞在「工作」的周圍,因為「流浪吧」有著自己的一套價值觀。

真正的老哥必須得自食其力。

窮則不能乞討,不能投靠吧友,不能給其他人員添麻煩。

達則樂善好施,幫助吧友,當發現好的資源和方法時,就要廣而告之。

比如遇到廉價而相對乾淨的賓館時,在貼吧裡及時分享。

比如建議「朋友們在路上要是資金緊張,完全可以去房產公司去打打醬油嗎,起碼可以溫飽。」

比如建議「廣東的羅非魚很便宜,現在才兩元一斤,可以吃上肉了。」

那些自己窮得只有一兩百,卻想救濟更苦難的吧友,更是俯拾皆是。

外面世態炎涼,吧裡卻人心純善。

我們很難想像,這個看似悽苦的貼吧裡,有著不少生活溫暖和希望。

03.

流浪吧第一次大火,其實是一年前。

它讓我們見識到,中國原來還有這樣生活的人,生活的希望還可以這樣去實現。

一名叫李海的海員發了帖子《我存了五萬,準備去鶴崗買房,買個三四萬的,一萬買生活用品。》

他海上工作半年,休息半年,但也沒什麼存款。

有時候在海上工作,房東說不租就不租了,被掃地出門。

於是想有個安穩的家。

他在休息的時候,就在到處看房。

去過甘肅玉門,一套六十多平米的房子只要兩三千塊錢,但是水電等沒法時時保證,二十公裡內連小賣部都沒有,宛如空城,只好作罷。

去過雲南邊境,又貴又容易被本地人欺負,也只好作罷。

最後坐火車去了黑龍江的鶴崗。

花了五萬八,買下了77平的六樓頂樓。

後來還安裝了寬帶,完後,倒欠了支付寶7元錢。

他表示,自己不得不去找工作,掙錢還款,搞裝修。

因為有了房,他就在鶴崗的房間裡享受暖氣。

「我們覺得自己到處漂泊的生活狀態就像流浪一樣,便宜的出租房居住不穩定,租金也要一直掏下去,誰不想買房呢?」

他三十多歲,二十多年漂泊在外沒回家。

從沒談過戀愛,想過也許能在鶴崗本地找個女孩成家。

在李海的帖子的感召下,流浪吧開始了有組織的看房行動。

這些沒什麼錢的人湧向鶴崗、玉門、伊圖裡河等偏遠地方,在那些被主流視線「拋棄」的城市裡,找到了房子和家。

《新周刊》稱之為2019十大消費現象之一,僅次於「豬肉漲價」。

吧裡一位拉薩打工的小夥許康,也來鶴崗買房。

他用3萬元買下了48平米的一室一廳的毛坯房,他需要用拉薩掙得的錢來裝修。

買下後,還有14000多元的網絡借款等著他還。

疫情期間生活困難,不得已賣了鶴崗的房子,只賣出了2.2萬元。

從2019年11月到2020年4月,他短暫地擁有了5個月屬於自己的不動產。

末了,他很感慨地說道:「平原伸長北國春。萬裡昭昭只為家。白茫雪景屋心看。大好河山等我漂。」

一個「漂」字,回歸「流浪吧」的本色。

這個本色,因為李海買房的出現暫時被隱藏,但因為許康買房又賣房而重拾高地。

04.

有人說,自從海員李海發了那則「五萬去鶴崗買房」帖子後,流浪吧的性質變了,變成了買房賣房吧。

其實,細想一番,從未變。

流浪不過是為了更好地回家,李海和許康們把道理更加直接地暴露出來:

「奔波了大半個中國,就是想有一個自己的家。」

房子是中國人心中對家的執念,但一些人無法擁有。

買不起房,租不起房,而且買不起的人越來越買不去,租不起的人越來越租不起。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的基尼係數是0.469,2018年的基尼係數大約0.474,中國的貧富差距已經很大了,甚至有擴大趨勢。

「殺馬特」「非主流」「屌絲」「草根」「廠妹」是貧富差距擴大過程中,一些人給另一些人打的標籤。

但階層固化的可怕遠遠不止如此:

「一個永遠要求個體朝著更高的目標攀爬,而不告訴個體是否擁有拒絕攀爬的權利的社會是畸形的。」

所以,為什麼「流浪吧」的老哥們看似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不想再升升階層了呢?

因為只要求他們往上爬,不給爬到上層的機會也就罷了,連不爬都不行。

跟不上社會高速發展的節奏了,逆反的人索性有時候乾脆放浪形骸。

然而,「流浪吧」老哥與三和大神是不同的。

三和大神們徹底喪,放棄了對生活的期待,不想主動改變自己的生活,幹一天玩三天,隨波逐流。

流浪吧老哥們對待人生會更積極些,他們中大部分人的理想,和普通人一樣,想早日結婚買房,實現安定的生活。

他們被主流人群、主流社會所拋棄,但試圖再去融入。

然而,「流浪吧」老哥與小鎮做題家們也是不同的。

「小鎮做題家」出身某個小村小鎮小城,埋首苦讀,進入名校。走上社會後沒有一定的視野和資源,被打回原形,自嘲是Five(廢物)。

流浪吧老哥主要是沒有高學歷、沒有高收入、沒有穩定職業、在三四五線城市無所事事的小鎮青年人,但他們似乎從不對外承認自己失敗。

兩個月前,人民論壇網寫了一篇文章:《這才是小鎮青年真實的生活狀態......》

它把小鎮青年劃分為四類:遊俠小鎮青年、原住小鎮青年、回流小鎮青年、半回流小鎮青年。

小鎮青年實質代表著一種生活方式——不急不緩,只活在當下。

雖然照這個地域定義而言,流量吧的小夥伴們似乎難以歸類。

但「遊俠」這個詞語,卻恰到好處地指出了他們的特質。

無所事事,不斷遊蕩,有時行俠仗義,有時積極樂觀,常常看得很透。

看透的是這個社會的現狀,比如根據《就業藍皮書: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8年農村生源的初職月薪為4469元,低於非農生源的4756元。

長期看,城市企事業單位對城市背景畢業生的滿意度更高,達到了66%,而村鎮背景畢業生滿意度是60.7%。

也就是說,因為你來自村鎮,所以你的職業前景很可能天然地比城市人差,不論你多拼命。

換做這些話語更加直接,更加殘忍:

「出生時沒有的東西,以後永遠都不會有。」

「憑什麼你十年寒窗,能頂過人家幾代人的努力?」

「北上廣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

「我們太努力了,努力到房東兒子每個月換一輛車。」

既然意識到階層固化是這樣水平了,乾脆不想努力了,是真的不想了。

不如去流浪吧。

這種意識,化用五條人樂團的《阿珍愛上了阿強》裡的歌詞來說,就是:

「雖然說人生,並沒有什麼意義。

但是流浪,可能讓生活更加美麗。」

-END-

相關焦點

  • 每天工作13小時,54歲外賣「老哥」從未停下奔忙的腳步
    有人說看著這位白髮蒼蒼的外賣「老哥」,就想到了自己的父親,他們像一匹永不停歇的老馬,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前行。 這位外賣「老哥」名叫周萬喜,54歲的他依然風雨兼程,奔波在大街小巷。12月10日,記者走近周萬喜的外賣生活,跟隨他體驗騎行路上的酸甜苦辣,聆聽他努力奔跑奮鬥的故事。
  • 武漢「外賣老哥」:我們的存在是種安慰|疫中人⑦
    撰文 | 陽關攝影 | 聞夏送外賣的老計被關注,居然是因為這場波及全國的疫情。最早,他在微博上被人發現。他給自己取了個名號——「外賣老哥」,每天更新封城後的武漢生活,點點滴滴,寫日常小事兒,挺溫暖的,一下就吸引了很多網友。
  • 宮吧全員牛學家?不愧是拱壩老哥、宮吧老哥到底是什麼梗?
    最近網絡上總是出現宮吧老哥喜歡等一系列梗,總的來說相當於「不愧是你」,拱壩老哥即宮吧老哥。因為拱壩老哥無論發帖回帖總是能使出具有宮吧特色的操作(比如ntr,煉銅,咕嚕咕嚕等),這些操作往往使人感到措手不及,意想不到,這時你就可以來一句 :經驗+3,告辭 不愧是拱壩老哥。說到宮吧最出名的莫過於牛純黨之爭了。
  • 釣魚吧的老哥,才是真正的寶藏男孩
    釣魚吧,就是奇葩中的奇葩。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釣魚吧,見識見識這一神奇的世界。百度貼吧釣魚吧,是一個匯聚了全國釣魚愛好者的平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沉迷釣魚,無法自拔。註:爆護為釣魚術語,指釣到的魚太多,都裝不下了,把魚護都撐破了哪怕離婚,決不放棄。肯花大錢,砸好裝備。
  • 「宮吧」老哥喜歡?這是風評被害,還是的確如此呢
    我發個「牛頭人」,評論區有人說宮吧老哥喜歡;發《龍王的工作》,同樣有人說宮吧老哥喜歡;發惠惠吃自助餐,宮吧老哥也喜歡;隔幾天我又發了個動物擬人,還是有人要「艾特」宮吧老哥。於是我跑去看了一眼宮吧老哥的日常,本想發一個帖子問問大家到底喜歡啥,但我到的時候發現已經有人開了XP貼了,發帖的是個6級小號,看來感到好奇、慕名而來的人不止我一個啊。大體看了一下,公開表示自己喜歡牛頭人的是真的不多,不過倒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癖好。
  • 流浪大師沈巍:做網紅月入二十萬,看地上有塑料瓶,不好意思撿了
    最近有一句很火的話:"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這是用於諷刺當代名家的現狀,從以前的氣功大師王林,到現在"混元太極形意們"的馬保國,這兩位所謂的大師,都是不學無術的騙徒。網絡上的人們在看穿了他們的假象後,指責他們是不折不扣的小丑。但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沈巍,卻是人們心目當中名副其實的「流浪大師」。
  • 「宮吧老哥」喜歡?這到底是風評被害,還是的確如此呢
    【動漫雜談】關於宮吧老哥:做自媒體有個好處,就是即使不去刻意關注,也總是能在評論區中發現最近的流行趨勢,而最近出現在我評論區中最頻繁的一個說法是「宮吧老哥喜歡」。我發個「牛頭人」,評論區有人說宮吧老哥喜歡;發《龍王的工作》,同樣有人說宮吧老哥喜歡;發惠惠吃自助餐,宮吧老哥也喜歡;隔幾天我又發了個動物擬人,還是有人要「艾特」宮吧老哥。難道後宮動漫吧的老哥真就什麼都喜歡嗎?
  • 喜歡牛頭人的重口味「宮吧老哥」,是個怎樣的存在?
    NTR慣犯誠哥那宮吧老哥又是什麼?宮吧老哥又稱「拱壩老哥」,宮吧是指百度貼吧裡的後宮動漫吧,宮吧老哥顧名思義就是常駐在後宮動漫吧的吧友。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友們開始將宮吧老哥的喜好跟NTR等同在一起,這幾乎成為了全網共識。
  • 獨自流浪的小奶貓,餓到吃垃圾,被收養後拼命護食,貓糧吃到撐
    它們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貓媽媽的庇護,只能獨自流浪。身材矮小的小奶貓們,還沒有足夠能力跳上高高的垃圾桶,只能在馬路上撿一些垃圾吃,如果遇上體型較大的流浪狗群,它們的命運可想而知。小傢伙聞到貓糧的氣味後,立刻放棄了粽子葉,開始大口大口吃貓糧,幾乎要把整個腦袋都扎進貓糧袋裡,鏟屎官猜測,這也許是它第一次吃貓糧吧!在此期間,鏟屎官搜尋了四周,並未發現貓媽媽以及其他小奶貓,如果貓媽媽還在的話,怎麼會允許自己的孩子吃垃圾呢?最終,鏟屎官用一個袋子把小奶貓帶回了家。
  • 配送費25+,準點率20%,香港的外賣小哥也太佛了吧
    不存在的 有一次下雨,路況不太好,訂單騰了差不多一小時吧,我還有點擔心小哥後面的單是不是也會耽誤了,結果人家遊刃有餘,中午加上我的也就三個單,其他兩個都送完了。(內地騎手可能一個中午就要送10單吧,下雨天反而更多) 爭分奪秒多送幾單?
  • 爆笑GIF圖片:老哥這車技,秋名山上下來的吧!
    餓了半天了,主人也不開飯,先喝點奶吧!蜥蜴: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吃一次自助餐袋鼠:老子本來待在澳大利亞好好的,非要把我弄到東北來俄羅斯周末就這麼任性老鼠:有能耐你上來啊!
  • 那些流浪的人,其實他們也不想流浪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流浪在外的人們,曾經是否也是因生活落魄絕望了,最後放棄了希淪落流浪的生活。在不被別人理解的時候心裡傷心委屈,在困難時候沒有人幫助心裡會難過絕望。那些淪落在外流浪的人們其實他們也不想流浪,他們也不想讓自己過著衣食難保的生活。只是現實的困難摧毀了他們心中最後一線希望,是迫不得已為之的,很多事情我們沒有經歷過是無法體會得到的。
  •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吃的外賣到底有多髒!
    自從有了外賣,我們的生活多了許多便利,打開外賣軟體,就能瀏覽到各式各樣的美食,動動手指頭,就會有小哥送餐上門。儘管如此,局長還是建議你儘量不要吃外賣,因為……你永遠想像不出你的外賣有多髒外賣給了我們吃飯的便利,也給了商家做飯的自由。餐飲的門檻越來越低,甚至有的人在自己家裡就可以開外賣店。
  • 火遍全網的「宮吧老哥」是什麼梗?其實我們都誤會他們了
    不知從何時起,凡是有牛頭人出現的地方就有人刷「宮吧老哥喜歡」、「宮吧老哥不請自來」等等。那麼「宮吧老哥」到底是什麼梗?這個梗是如何火的?因作品裡面的主角跟皇帝一樣有後宮佳麗三千而得名,後宮動漫往往伴隨著福利情節,迎合宅男的喜好,比如宮吧三神器《緣之空》、《School Days》以及《鬼父》!宮吧老哥又被稱為拱壩老哥,因為輸入宮吧的拼音,出來的第一個詞就是拱壩,於是就有了這個說法。而宮吧老哥就是宮吧裡面一群熱愛動漫的網友。
  • 全新內容為何讓宮吧老哥狂喜?
    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上線多時的遊戲,為了能更好地拉動玩家的熱情,從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就需要定期對遊戲進行更新迭代,並加入更多新內容,提升玩家對遊戲的新鮮感。最近,在網易大熱的冷兵器戰爭網遊《戰意》也即將迎來全新S3賽季,官方也將推出新的兵種,並將加入更多新玩法和內容。近日,在遊戲更新後,有玩家發帖詢問難道遊戲與《刺客信條奧德賽》進行聯動了嗎?
  • 宮吧老哥比誰都喜歡NTR,可當綠帽子戴在身上,哭得比誰都慘
    那是時候的宮吧老哥特別喜歡開車,當時的氣氛大家都非常的喜歡。可當百度管理變得嚴苛以後,宮吧老哥就沒有辦法開車了,還有很多人都轉移了陣地。留守的宮吧老哥只是能無意義的水貼經驗加三,結果宮吧老哥發現,關於NTR的話題,是最火熱的一個話題,所以帖子就越來越多。
  • 超省錢外賣,天天吃美團外賣怎麼省錢,吉野家外賣,味千拉麵外賣,味千拉麵有外賣嗎
    20次以上的人,兩個外賣平臺餓了麼和美團都交替使用,這次就來聊聊如何儘可能的薅外賣平臺的羊毛。坐著等吃原本是小孩子專屬的福利,如今外賣網際網路化,延伸了這項福利的範圍。外賣平臺如今已經成了都市人不可或缺的生存工具之一。
  • 現今卻成流浪漢撿...
    再提起這些人,很多人就會想起喬四,而接下來要說的就是東北喬四的金牌打手,他強搶民女叱吒風雲,作惡的人都會受到自己應有的懲罰,現今成流浪漢撿廢品為生。 在服刑期滿之後,莫磊再一次走進社會,他發現自己已經完全適應不了這個社會的高速發展了,他的經歷,犯下的罪過也讓他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現今成流浪漢撿廢品為生。
  • 流浪小黃狗被收養兩個月,撿了三次錢回家,主人:從沒教過!
    網友謝妮妮的哥哥以前養了很多狗,但隨著狗狗們的陸續離世,他便發誓再也不養狗了結果前段時間有朋友跟他說,有一隻特別瘦的流浪小狗沒人要,想問一下他要不要領養不知道為什麼,他當時立即就答應了因為剛來到家的小黃瘦得像只猴子,網友也就給它取名叫做小猴子在精心照料了兩個月後,小猴子才逐漸變胖了起來而網友也發現,小猴子簡直就是個天使它不僅乖巧粘人,而且無論是定點尿尿還是別的,通通都是一學就會更神奇的是,在收養它的這兩個月裡,小猴子居然撿了三次錢回家
  • 我又撿貓了,一次撿到2隻英短藍貓,等等,英短藍貓怎麼會流浪?
    我原本以為吸貓體質只分「有」和「沒有」,可最近跟一位鏟屎官交流時,她跟我講述了她這些年的撿貓歷程,她講完後,我開始懷疑吸貓體質這東西,是不是應該分個等級?例如入門級,和高級!因為她又撿貓了,這一次性撿到2隻幼貓,還是英短藍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