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義:美國次卿克拉奇「訪臺」所為何事?

2020-12-24 臺海網

傳美國務院次卿凱斯克拉奇(Keith Krach),將主談「臺美經濟商業對話」。(圖/翻攝自 Keith Krach 臉書)

作者 王昆義(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教授)

儘管中國大陸強力反對美臺進行官方的交往,但是美國國務院還是在臺北時間9月17日凌晨宣布,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的次國務卿克拉奇(Keith Krach)將於17日至19日訪問臺灣地區。美國國務院還聲稱,這是自臺美「斷交」41年來美國官員訪臺最高層級。

克拉奇到臺灣所為何事?美國國務院聲明雖未提及將主持 「美臺經濟暨商業對話」一事,但是臺灣外事部門則表示,樂見在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於8月31日宣布啟動美臺經濟對話後,美國務院立即派克拉奇「訪臺」,與臺灣地區討論如何就各項優先領域,強化臺美經濟合作。

美臺關係真的「你儂我儂」嗎?

那麼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阿扎(Alex Azar)8月9日至12日才高調「訪臺」,已經挑動中美敏感神經,解放軍近日在臺海南北兩端進行多次軍事演習,但是美臺非但沒有止住腳步,反而又派遣更高的官員訪臺,美臺關係真的有這麼你儂我儂嗎?不顧可能攪翻了兩岸關係,硬是要這麼頻繁的派官員訪臺?

美國的目的,不外有以下幾點:

一、美國總統川普急著要選票,為了選票,他能在新冠疫情下,再創經濟繁榮,已經是他迫不急待的事。而美豬美牛被臺灣地區卡關10幾年,終於在阿扎「訪臺」之後,打了通關,順利在明年一月登臺。對川普來說,派一員官員「訪臺」,就有這麼大的收穫,何樂不為?至於中國大陸的反彈,一切等選後再說,如果他當選連任,只要在貿易戰方面稍微鬆手,應該就可以讓中國大陸的氣消了。萬一沒有連任,那可是拜登的事,他也管不了了。

二、既然臺當局領導人這麼聽話,那麼再派一個更高階的官員「訪臺」,把所有過去已經做好的與現在正在做的武器,全部塞往臺灣,讓臺灣自己去想像變成一個充滿飛彈的「刺蝟島」,以為這樣解放軍就武統不了臺灣。

就因民進黨當局有這個想像,所以武器賣給臺灣,儘管高價或是舊貨,臺灣都可以全盤接收,這也在克拉奇要「訪臺」之前,《路透社》就獨家報導說,美國將激增軍售臺灣,以建設「堡壘臺灣」,這是劍指大陸的意味濃厚。而4名知情人士對《路透社》表示,美國計劃售臺7項主要武器系統,包括水雷、陸射魚叉反艦飛彈、HIMARS多管火箭系統和無人機等。

所以,克拉奇這次高調「訪臺」,到臺灣賣武器絕對是真,起碼可以救一下美國在新冠疫情下,已經奄奄一息的軍工企業,這麼好做的生意,川普當然要冒險闖一闖了。

三、川普總統正急著要把「紅色供應鏈」進行切割,而9月15日才讓臺灣半導體業斷供華為,作為徹底「消滅」華為的前奏,如果克拉奇赴臺對民進黨當局官員耳提面命一番,相信民進黨絕對遵守跟「紅色供應鏈」脫鉤的事,也絕對會幫美國盯住臺廠,避免他們偷偷摸摸的把零件賣給大陸廠商。讓民進黨當局當美國的「看門狗」,民進黨絕對是樂意的,也是美國對民進黨最有信心之處。所以美國只要派一名次卿訪臺,就能換得民進黨死忠的對待美國,川普的算盤一定打過這麼便宜的生意。

四、更重要的是臺灣這邊,民進黨當局一直希望跟美國走上談判桌,跟美國洽談所謂「自由貿易協議」(Free Trade Agreement ,FTA),或者是「臺美貿易協議」(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BTA)也好。

其實,不管是FTA或BTA,內容差別不大,只是川普習慣用BTA,而不喜歡用FTA。因為在川普上仼之前,美國一共籤了15個FTA,但川普認為是「喪權辱國」,是造成美國工作機會流失,貿易逆差擴大的元兇,所以必須修正重談。

川普更反對美國參加多邊的FTA,所以上任後立刻退出有12個成員國的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川普主張美國要在公平貿易的原則下,要求對手國以美國利益為出發點開放市場,以建構「雙邊貿易協議」(BTA),所以與日本、墨西哥及加拿大所籤訂的,均冠以貿易協議之名。

而川普在各種場合也不再使用FTA,並且一再宣稱在公平的基礎下,美國與其他國家建構雙邊BTA才是正確的方向。但是美國對於協議高標準要求不會因名稱有所改變,內容也不會因總統可能換人而有差別。也就是,在「高標準」的要求下,臺美能否籤訂BTA,恐怕也是在未定之天。

「喪權辱臺」換BTA也不打緊

但是,對民進黨當局來說,只要能跟美國籤訂BTA,即使「喪權辱臺」也不打緊,就像用美豬美牛犧牲人民的健康與豬農的利益,只要換來美國老闆高興,多賣一些武器給臺灣,即使多付出一些「保護費」又何妨?

除了以上4項重點之外,臺灣人民還擔心,克拉奇是主管美國藥價的官員之一,他會不會要求提高美國進口臺灣的藥價,也是臺灣人民頗為擔心的事。試想,臺灣的健保支出已經負債纍纍,臺當局已經不斷的跟人民徵收「二代健保費」,如果美國再提高藥價,臺灣的健保負擔就更重,到時是否要再向人民多收「三代」、「四代」健保費,也是大家所擔心的一項。

畢竟,臺灣年輕人目前正處於低薪的環境下,已經過得沒有明天的日子,如果再多一些負擔,對生活所能承受的痛苦指數,必然會再升高。

所以,當民進黨當局興高採烈的歡迎美國又派來高官時,是否有想到人民的痛苦指數在升高,他們當然想像不到,因為他們領的都是人民的辛苦錢,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呢?

相關焦點

  • 美國環保署長惠勒突然取消「訪臺」 蔡英文當局須認清新變局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日前《紐約時報》披露,美國環保署長惠勒(Andrew Wheeler)原訂12月5日率團「訪臺」3天,因應疫情須以包機形式赴臺,估計耗費25萬美金(新臺幣超700萬元),遭美國國內輿論批評是浪費納稅錢,藍、白政黨也譁然,直指川普已然敗選,這是對即將就任美國總統的拜登極度不尊重。
  • 馬英九智囊:川普政府太「瘋狂」 蓬佩奧是否「旋風訪臺」值得警惕
    取消美臺官方交往限制,雖然不是取消但卻是「嚴重挑戰」美國的「一中政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比2016年12月2日川普與蔡英文「通話」還更糟糕。 陳一新表示,美方在中美《建交公報》中曾經明確承諾不與臺灣進行官方往來,因此,長期以來,美臺官方交往有很多規範性文件。
  • 馬英九智囊:川普政府太「瘋狂」 蓬佩奧是否「旋風訪臺」要警惕
    @銳看臺灣報導(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日在社交媒體發文,宣稱「美方將停止美國官方在與臺灣接觸上的限制」。對此,馬英九執政時對美政策智囊學者、臺灣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前所長陳一新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川普政府此舉確實是到了「瘋狂」的地步。
  • 蔡英文為何三次緊急剎車?川普為何沒在臺海製造「十月驚奇」?
    首先,美國政府不會這麼做;其次,蔡英文想去也不敢踏出這一步。當地時間18日,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圖米(Pat Toomey)表示,本周將會在聯邦參議院提出決議案,支持美臺洽籤自由貿易協定(FTA),並呼籲美國政府應該邀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訪問華府,建立「美臺高層常態性往來」。臺灣問題事涉中國核心利益。
  • 美國「神秘客」訪臺,川普的最後瘋狂?
    另方面,美國總統川普卸任前「最後瘋狂」持續,臺北松山機場22日晚間突然飛來一架美國政府行政專機,臺官方證實美國官員到訪,但美臺都不宣布訪臺官員層級,這樣的操作險象環生,讓蔡當局內外都面臨強大壓力。萊豬議題,事涉民生食安讓民進黨執政縣市長、地方民代挺也不是、不挺也不是,陷入兩難。民進黨議員、「立委」們也很難在地方強力辯護,因此要化解民眾不滿就更難。這也是國民黨、臺灣民眾黨等可以擴大動員力量的原因之一。
  • 張亞中:美國衛生部長訪臺的美中臺三方盤算 臺灣註定要受害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等一行訪臺,民進黨政府高調地宣揚說,這是1979年以來訪臺層級最高的美國「內閣」官員。事實的確如此,但是背後的盤算是什麼呢?回顧2000年與2014年美國官員訪臺的過程,美方態度保守,談話謹慎,因為當時美國仍視與中國大陸的「交往」重於「遏制」,美臺關係不能影響美中關係的戰略思維,而是其從屬。川普上臺後,美中關係的本質出現變化,「遏制」重於「交往」,臺灣的角色也隨之改變。
  • 美國國務院三把手訪臺異常低調,玩兩面手法?
    美國國務院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次卿柯拉克(美國國務院三把手)在17日下午5點20分飛抵臺北松山機場,但無論是事前公開行程,或搭乘的專機,乃至於取消「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一切似乎都降等處理、異常低調。
  •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美駐聯合國大使閃電訪臺真相
    文唏兮 美國大選的後續簡直比大選本身還要熱鬧,美國國會在當地時間1月6日變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川普的忠實粉絲之間攻破了美國國會,試圖阻止參政兩院對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勝選的認證。那邊上演著驚心動魄的一幕,而這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卻在1月7日凌晨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即將訪臺。
  • 美重磅人物拒絕對臺談判,「臺獨」圖謀破滅
    犧牲臺灣利益卻一再換來打臉臺灣方面一再自稱美國是臺灣地區第4貿易夥伴,宣稱在2019年「美臺」貿易額突破810.7萬億美元。近年來,蔡當局更是上躥下跳希望能夠與美方籤署所謂的自由貿易協定,以此加強雙方貿易關係。
  • 蓬佩奧猛打「臺灣牌」,美國務院發聲:他本周不會訪臺
    蓬佩奧猛打「臺灣牌」,美國務院發聲:他本周不會訪臺 蓬佩奧(法新社)海外網1月11日消息,繼7日放風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本周將訪臺後,當地時間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取消美國與臺當局官員交往的所有自我限制。
  • 誰在炒作川普訪臺?拜登政府讓蔡英文有苦難言丨慢點·觀察
    第三次仍是在《夕刊富士》上,日本政治評論家宮崎正弘12月1日撰文稱,川普可能考慮在最後時刻投出「重磅炸彈」,其中一項正是閃電訪問臺灣。而川普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把拜登逼到毫無退路,讓拜登沒有修補中美關係的機會,並防止美國在臺灣問題上「走回頭路」。
  • 蔡英文這回失算了,先等來的不是美國官員訪臺,而是大陸火速行動
    據海外網援引《紐約時報》11月20日報導,美國環境保護署長惠勒計劃於12月「訪臺」,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證實了這一消息。據《紐約時報》報導,惠勒預定於12月5日當周攜代表團「訪臺」3天,代表團團員總數為10人。
  • 美衛生長訪臺,是給「臺獨」的定心丸還是迷惑藥?
    民進黨當局對於美國政府一直是忠心耿耿,甚至是唯美國政府馬首是瞻,美國政府為了回應臺灣的這份「信任」,甚至派出了一名美國高官訪臺,這也是自1979年來訪問臺灣層級最高的白宮內閣成員。美國衛生部長訪臺根據「美國在臺協會」的表示,美國衛生部長將於近日訪臺,在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發表的聲明中聲稱這次為美國衛生部長訪臺的目的,是為了顯示「美國總統川普對臺灣的支持」以及「肯定臺灣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所表現出的領導力」,在衛生部長訪臺期間還將與民進黨當局蔡英文會面。
  • 低調「訪臺」的美高官,這次又給臺灣帶來了什麼?
    導語:近日,臺北松山機場出現了美國行政專機的身影。再次之前,民進黨和美方並未對此事做出任何聲明,不免讓人加以猜測。臺灣媒體「三立網」聲稱,此次搭乘專機前來的是美國美國中情局局長哈斯佩爾,但隨後臺外事部門就出面對此做出了澄清,稱「三立網」的報導與實際情況不符。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此次抵臺的不是別人,正是美國亞太情報指揮官史達曼,且在當晚離開臺灣。島內的綠營媒體對此表現的非常激動興奮,如此的資源怎能放過?各種「美軍高官秘密『訪臺』」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
  • 美軍訪臺高官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了?臺媒爆料24日晚專機已離臺
    一架美國空軍專機22日晚抵達臺灣松山機場,引發眾多媒體關注。同一天,有媒體透露稱,這次突然「訪臺」的美國高官是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其此行目的是為了加強臺美雙方的「印太戰略」布局,同時視察情報資產。
  • 歡迎川普「訪臺」?臺外事部門緊急闢謠
    撰文:大風 編輯:堯蘇據媒體報導,近日臺外事部次負責人曾厚仁在曾厚仁稱歡迎「訪臺」,而對於美國要是宣布臺灣美國「建交」的問題,曾厚仁直接回答有什麼不好。至於屆時要是美國軍艦停靠在臺灣海域,那麼臺灣會抱有什麼態度呢?曾厚仁回答稱隨時都歡迎停靠。
  • 「川普將閃電訪臺」,誰的戲?
    就在美國大選前臺海局勢空前緊張之際,日本媒體驚爆白宮為反制大陸趁美國總統大選前的空當攻擊臺灣,總統川普選前將閃電訪臺,「並承認臺灣」。民進黨當局則連忙否認。川普(資料圖)一些臺媒14日轉載了日媒的報導。
  • 臺政客稱安倍晉三有意訪臺,還呼籲臺當局早做準備,網友:送核食
    近段時間,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在臺灣「立法院」質詢的時候透露,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現在有高度意願訪臺,最快將於明年正式訪問臺灣,希望「立法院」院長蘇貞昌儘快做好準備。臺媒對此表示,安倍如果真的要訪臺,可能會將核食品送進臺灣。
  • 川普要訪臺?解放軍三把利劍告訴你什麼叫神聖不可侵犯!
    三次訪問自1979年美臺斷交後的2020年8月9日下午,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率團搭乘專機抵達臺島,展開為期三天的訪問。作為近40多年訪臺級別最高的美國官員,阿札爾的到來更像是藉助這一個特殊節點對大陸的試探。8月30日,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率領的89人訪問團抵臺。9月1日,捷克參議長在臺灣立法機構演講。9月17日,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開始為期3天的訪臺可以說美國就是想用這種方式噁心大陸,讓你咬牙切齒的同時,又無法實際上的給對方造成傷害。
  • 衛生部長訪臺,淨網行動擴圍,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發動的綜合戰爭?
    8月5日,外媒報導,美國衛生部長艾薩將於近期訪問臺灣,艾薩是第一位訪臺的美國衛生部部長,也是6年來首位訪臺的美國內閣成員,是1979年美國與中國臺灣斷絕關係以後訪臺層級最高的美國內閣官員。自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籤署「臺灣旅行法」以後,美國政府即開始派官員訪臺,而且對臺灣官方行動逐年增多,直到今天,開始讓衛生部長訪臺,美國對臺溫水煮青蛙行動已經逐漸將中美關係三個聯合公報中確定的原則掄掉,美臺間已開始事實上的官方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