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機一直是商場的香餑餑。北京商報記者日前走訪北京多個知名商場發現,各類娃娃機擺放在商場的餐館等位區、電梯旁等各個角落,不過,這些娃娃機的品牌、機器來源、機器內的生產廠商都並不相同,商場火熱娃娃機市場的背後,品牌雜亂無章亂象隱現,部分娃娃機經營者改變策略,開始嘗試以明碼標價的方式售賣娃娃機裡的毛絨玩具。
「攻陷」商場
北京商場內的娃娃機生意日漸火爆。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位於海澱區的新中關購物中心、歐美匯以及食寶街三家商場發現,三個相距約100米的商場內,每家商場內都擺放著數十臺娃娃機。其中,新中關購物中心共有3處區域擺放著娃娃機,一處位於商場三層,一處位於商場地下一層,另有一處鄰近商場通往地鐵的通道內,三處的娃娃機數量都在10臺以上。
另一購物中心歐美匯中共有2處區域擺放著娃娃機,其中,地下一層擺放的機器臺數比較少僅有8臺,該商場四層則擺放著二三十臺或大或小的娃娃機。在食寶街商場內也成排放置著十多臺的娃娃機。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北三環附近的愛琴海購物公園、北五環外的天通苑華聯購物中心等多個北京知名商場,娃娃機幾乎成為各個商場的標配。
品牌雜亂
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北京市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抓娃娃的需求並非消費者的剛性需求,該消費存在隨機性,娃娃機廠家期待以密集布局的方式勾起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同時,抓娃娃機的消費者並非為抓娃娃而專門消費,在不同的地方布局娃娃機,消費者在消費逛街的線路上都能碰見,可提高消費概率。
不過,目前北京商場廣泛布局的娃娃機卻少有大牌出現。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北京市場上目前僅有的幾個娃娃機品牌分別為「星奈吉」、「娃娃攻略」、「MOMO娃娃機」等,其他大部分娃娃機都未標註品牌名稱。
與娃娃機相比,娃娃機內的布偶娃娃的信息也略顯雜亂,有不少娃娃機品牌內的布偶娃娃來自多個娃娃生產廠商。以娃娃機星奈吉品牌為例,該品牌的娃娃機器大多沒有明確的廠商信息標註在機身外部,機器裡的各式娃娃幾乎來自不同廠商,北京商報記者查詢星奈吉所屬的廣州市星奈吉貿易有限公司了解到,星奈吉經營範圍包括遊藝及娛樂用品批發、玩具批發等。廣州星奈吉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星奈吉品牌抓娃娃機器全部由廣州星奈吉有限公司生產,部分布偶娃娃由星奈吉設計委託工廠生產,大部分娃娃都是娃娃授權商指定的供應商為星奈吉供貨,星奈吉本身不生產娃娃。
明碼售賣
娃娃機混戰市場讓不少娃娃機經營者改變了經營策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有部分品類的娃娃機會標註布偶娃娃的價格以供更易抓取。以星奈吉娃娃機為例,該品牌運營人員表示,商家通常會對機器裡的娃娃標註「定價」,按1元一個遊戲幣的兌換率來看,只要一次性投入定價數量的遊戲幣或者在兩次投幣之間的時間間隔不超過60秒並連續投入定價數量的遊戲幣,消費者便一定會抓取到娃娃。
娃娃攻略品牌的娃娃機也有類似嘗試模式。北京商報記者在娃娃攻略試玩的過程中發現,一旦達到娃娃定價的一半,店員會打開該娃娃所屬的機器重新擺放娃娃位置以便更易抓取,店員表示,會在定價金額內保證消費者抓取到娃娃。
對於上述例子,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對於大多數廠商而言,娃娃其實是娃娃機商業模式裡的商品,娃娃機運營人員的這種行為是標準的販賣娃娃模式,讓消費者體驗抓娃娃過程又能讓消費者買到娃娃。
賴陽認為,給消費者足夠的抓取機率,提高抓取娃娃的價值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群體,在保證盈利點和消費者滿意度的平衡下,這種定價性的販賣模式才能持續。
(責任編輯:DF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