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NBA歷史得分能力,球迷們一定會說麥可-喬丹啊!十屆得分王,職業生涯場均30.1分歷史第一,就連上古怪獸威爾特-張伯倫都無法跟喬神的得分能力相比,喬丹紀錄片上映後有記者算過一筆帳,聯盟的節奏加快了11%,場均得分增加了17%,因為三分球的泛濫和Hand-check規則的改變,喬丹在如今的聯盟場均可以拿下45分,這已經可以跟上古怪獸張伯倫的場均50分相媲美了。喬丹的位置是得分後衛,若讓你在選擇控球後衛、小前鋒、大前鋒、中鋒得分能力最強的球員你會怎麼選?
美國媒體buzzerhoops評選了各位置得分能力最強的球員,這份榜單我覺得控球後衛位置與大前鋒位置是存在爭議的,你們怎麼看?
控球後衛:史蒂芬-庫裡
得分後衛:麥可-喬丹
小前鋒:凱文-杜蘭特
大前鋒:德克-諾維斯基
中鋒:威爾特-張伯倫
控球後衛位置選史蒂芬-庫裡存在小小的爭議,感覺神龜被低估了,庫裡11個賽季場均23.4分,威少12個賽季場均23.2分,從場均得分來看是庫裡佔優,不過庫裡生涯只有一個得分王,威少有兩個得分王,庫裡場均得分最高是30.1分,而威少是31.6分,威少職業生涯有47次40+,有五次50+,而庫裡生涯只有38次40+,50+次數庫裡是6次佔優,當然,美媒可能是考慮到庫裡在15-16賽季場均僅34.2分鐘就拿下30+,是NBA歷史上第一位場均登場不足35分鐘轟下30+的球員,不過這裡爭議還是存在的,但這個爭議沒有PF位置大。
大前鋒位置的爭議很大,PG位置用庫裡或威少都行,但PF位置我覺得用諾維斯基是錯誤的,諾維斯基職業生涯常規賽31560分排在歷史第六,場均得分20.7分,生涯沒有得分王,場均在25+的賽季只有5個,場均在30分以上的賽季0個,季後賽場均在25分以上的賽季9個,季後賽生涯總得分3663分,排在歷史第16位,這樣的得分能力表現怎麼跟卡爾-馬龍比?
馬龍職業生涯常規賽合計36928分排在歷史第二,場均24.7分,這都比諾天王高;生涯場均25+的賽季有12個,場均在30分以上的賽季有一個,賽季沒有拿下過得分王,但單賽季場均30+已經很不錯,場均在28分以上的賽季都有4個,而諾維斯基沒有。馬龍季後賽合計4761分排在歷史第七,季後賽場均25+的賽季有12個,季後賽場均30+的賽季有兩個,這都比諾維斯基強,只看得分能力的話卡爾-馬龍真的比諾維斯基強,在90年代馬龍是不投三分球的,而且那個時代防守比天王時代更兇悍,怎麼看PF位置得分能力都是馬龍更強。
文/顏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