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禮泉九嵕山唐太宗昭陵下,昭陵博物館內有一座似山起伏的大冢,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徐世績便長眠於此。說起徐世績他最耀眼的不僅僅是軍功,而是一次次危機與機遇中顯現的做人的智慧。
徐世績早年是山東曹州一個富二代,是一個財大氣粗的地痞流氓,打家劫舍無所不幹,為人仗義疏財身邊跟著一堆狐朋狗友,妥妥的一個問題少年,要不是趕上隋朝末年天下大亂估計早就進了少管所。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一時間風起雲湧各個反政府武裝紛紛揭竿而起,亂世更容易造就梟雄。徐世績這個地痞小混混便加入了當地最大的黑社會組織瓦崗寨,由於他喜好兵書,為人仗義睿智,很快便得到了黑老大翟讓的注意,一次社團酒會中社團的高層領導們抱怨,現在隊伍不好帶,出來創業太難了,今天看著扛把子帶小弟好不風光,也許明天就暴屍街頭了。細心的徐世績走到高層面前建議到,我們可以把周圍的幾個社團聯合起來人多力量大,並整出了個《社團公司宣言》,一是不在地盤裡收保護費建立群眾基礎,二不欺壓窮苦大眾,只搶劫官府土豪劫富濟貧。這讓只想佔山為王,毫無韜略的翟讓刮目相看。瓦崗寨公司成功進行資產重組完成各輪投資,從此社員劇增,待遇豐厚,實力大為雄壯,徐世績也成功進入核心管理層。
後來,來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落魄官二代李密,這傢伙憑著幾次社團間的火拼的節節勝利迅速站穩腳跟,地盤越做越大,順利榮升為公司副總。翟讓這個CEO為人宅心仁厚,滿足現狀、不思進取,更為重要的是不識人,不抓政治,公司初創,以德服人吸引人才他的確是個好領導,但對於一個風險創業公司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翟讓也知道自己不是領導的材料,在徐世績等人的建議下翟讓萌生退意,便拍著李密副總的肩膀說:「小李呀!我能力有限,難以帶領瓦崗公司進行新一輪的融資上市呀,要不你來吧!」當個名譽董事享清福去了,李密在故作推辭,半推半就中順利的當上了這個創業集團的CEO。
在這樣一個血雨腥風的組織中無能而佔高位、享大名,德不配位向來是有災禍的,而不知人善任更難保清福。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李密一班人馬便進行了斬草除根,翟讓一命嗚呼。他可能到死也沒明白,這個他一手提拔,恩情比天高的副手怎麼會這麼決絕的滅了他。
但在李密的世界裡一切為著更高的理想權利服務,所有影響他的人都會被清除,在他的眼裡只有利益的交換沒有恩情永駐。而徐世績這個離翟讓被行刺前最近的人,在環境的變化前就對公司高層的人事走向做過深度思考,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迅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不是以命相博保護失的勢老闆,也不是迅速跪地求饒,而是選擇中立的逃跑,但在混亂中還是誤中一刀。高明的人就是他的所作所為一般人是察覺不透的,這個看似本能的反應卻完成兩件重要的使命,一是在李密的眼裡他不是翟讓一夥的死黨,是個對事不對人的人,另一個是翟讓的舊部認為他出去搬救兵,但事實是徐世績帶傷及時出面穩定控制局面,安撫翟讓舊部,保證李密搶班奪權後的俯首稱臣。人算不如天算,可能此舉做的太過完美,李密對他是提防使用的。
瓦崗公司在李密的帶領下很快步入正軌,發展進一步壯大。也因樹大招風,便引起了發動軍事政變勒死隋煬帝,以宇文化及為首的軍政府攻擊。很快便招架不住了,便和新成立流亡政府的企業法人皇泰主進行合作重組。在此期間徐世績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勸告李密與皇泰主本就是合作利用的關係,要有所防範不可太當真,我們獲得名譽上的合法地位,他們就是利用我們制衡各方。但李密沒有完全採納,毅然籤訂了互助合作備忘錄並痴迷的相信。在和宇文化及進行一場激勵的戰鬥後,以實權人物王世充為首的流亡政府軍不僅不出手相救,反而給了李密最致命的一擊。混亂的時代,在利益面前一切都可以被出賣,一切都是一紙空文,層層打擊下終於瓦崗公司破產了。
為了謀求發展李密投靠在長安發展的如日中天的大唐公司。大唐公司迅速對歸入的部門接收整頓,解除了李密的武裝。給了李密一個餐廳大堂領班的閒職。佔據黎陽擔任區域經理的徐世績明白,職場最重要的是價值,沒有了價值就沒有了一切,他要把這最後剩餘的價值最大化,黎陽之地易攻難守絕非長久之地。他並沒有主動的聯繫李淵,而李淵也是個江湖太極老手,派魏徵到徐世績那裡什麼也不說,但彼此想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投降也要有尊嚴和有價值的投降,他把城市的地理部署和人口薄以李密的名義獻給李淵,並說這裡的一切資產都是瓦崗老闆李密的,我只是代為保管。
徐世績的這一招可謂無懈可擊,既不賣主求榮,又維護了自己忠臣的尊嚴,感動的李淵嘆服「不背德不邀功,忠臣呀!」賞賜李姓。與之相對應的是李密的鬱鬱寡歡,他便聯繫了幾個舊臣反叛唐朝,而他所做的一切都被精明的李淵看在眼裡做了布置,很快李密被殺。正當滿朝舊臣紛紛和李密劃清界限,向李淵表衷心時,這時的李世績便哭著走到李淵面前說道:「李密是我的老上級,請允許我披麻戴孝為他送終吧!」感動的李淵一陣酸楚,面對人心浮躁的內部,他現在太需要這樣一個在公司發展中忠誠竭力的典型了。李世績這樣一種符合道義的反向思維,又為他贏得了李淵的信任,更收到了社會優良傳統賦予的道德光環。
後來,成功擊敗各方,壟斷各行的大唐公司發生了李世民殺死兩位競爭對手太子李建成,李元吉的玄武門之變,老爹李淵被迫退位。唐太宗李世民進行人事重組,開啟了貞觀之治的時代。在明君手下做臣子,最重要的是什麼?李世績給出了答案---是出色的業績和忠臣的名聲。無論是剿滅叛亂還是徵討高麗,李世績便在一次次的勝利中向太宗老闆交出一份份滿意的答卷,他體恤士卒,關懷下屬,把所得的獎勵都分給大家。
更演出了一段被李世民都愣傻眼的狗血悲情劇。單雄信這個瓦崗公司的核心成員,在瓦崗破產後便到了王世充流亡政府裡打工,剿滅王世充集團後便要處死單雄信,李世績便哭著向唐太宗求情,太宗不置可否。這時的李世績走到了即將押赴刑場的單雄信面前,:「單兄,你我既是共事的同事,也是結拜的兄弟,我們曾約定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本來想和你一起赴死,但我死後誰來照顧你的妻兒老母,誰又能為你收屍呢?」說著聲淚俱下,拿出刀呲牙咧嘴的割去大腿上一塊肉,不時的鮮血如注。「兄弟你吃了我這塊肉上路吧!就當我們一起死了。」這一幕把現場的人睜得目瞪口呆,氣節義氣的情景劇把李世民佩服得五體投地。
一次李世績治病需要一位「龍鬚」的藥引子,李世民特地颳了一次鬍子,送上鬍鬚以示安撫,李世績因避諱李世民名字裡的「世」改名李績。李世民作為一代明君,當然深知李績的謀略和道行深厚,從心裡從未真正的信任過他,但又對李績的俠肝義膽,卓越軍功和低調冷靜的處事方式挑不出任何毛病。轉眼間李世民年事已高,時日不多,需要考慮接班人的問題,為了保證兒子的順利接班,所有有威脅的人都要剷除掉。李績冷靜而平和觀察著朝中的一切,當有一天唐太宗一旨密詔,『貶李績赴外地任職,如有不服立即殺掉』。高手過招憑的是直覺和默契,李績接過任命毫無不滿,騎上快馬家也不回的上任去了,李績順利過一關。
高宗李治不解的問父親「您意欲何為?,李世民語重心長的說:「傻兒子,你對他無恩何以收他的心,我把他一貶,等你順利接班後再將他調回不就收了他的心了嗎」,李治略有所懂。
高宗李治繼位後,將李績調回恢復原職,與他先後回宮的還有一位影響大唐幾十年,改寫中國歷史的女人---武則天
。武則天回宮後廣樹耳目,就連最低等級的普通員工太監宮女也被收入麾下,她十分懂得集體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她聯合王皇后整倒蕭淑妃,又掐死所生女嬰陷害王皇后。虎毒尚不食子,她以無所顧忌的狠毒實現著自己的大唐女皇夢。
當換後政治運動發起時,遭到了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保後派強烈反對。當在長孫無忌在朝堂上慷慨激昂的陳詞時,李績撫摸著鬍鬚,閉目養神一言不發。這時,一雙陰冷毒辣的雙眼從屏風後閃現出殘酷的兇光,大喊道:「何不煮了這個畜生」語驚四座中大家在武則天的眼神裡看到了不寒而慄的殺氣。會議結束後,李治單獨把李績叫過來說:「朝堂上愛卿一言不發,意欲何為?」,李績那久經歷練的智慧又一次顯現,「此乃陛下家室,何問外人」這是極其高明的回答,消息靈通的武則天如果聽到這話一定會認為這是一個暖心的自己人,而王皇后聽了會覺得這不是敵對陣營的,後來武則天大權在握登極帝位,李唐宗室,顧朝舊臣遭到大量清洗,殺的殺,流放的流放,李績都未受牽連,反而官越做越大。
有一天李績也進入了垂暮之年,成了一個滿鬢白髮老人,歷數這跌宕起伏的一生是無憾的,數載的朝臣生涯看慣了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身邊的同僚或政敵被殺或被貶,新人層出不窮,內心感觸良久。他屏退下人為陪他一起走過風雨歲月的姐姐熬藥說道:「我這一生殺人越貨,血雨腥風,我們都老了就讓我為你熬一次藥,一起走過剩下的日子吧!」75歲李績平靜的走完了這跌宕起伏的一生。或精彩,或無奈都化作了一堆荒冢草沒了。
當李績善終後,也許是用光了子孫們的好運氣,或者他諄諄教導的徐氏家訓被當作了耳旁風,他的孫子徐敬業聯合寫了那首「曲項向天歌」的文藝青年駱賓王一幫烏合之眾反動了反叛,被迅速剿滅後,徐氏家族遭到了屠戮,李績也被挖墳掘墓,直到後世平反。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能把人生演繹的惟妙惟肖,如此立風雨中而巍然不動,這裡不僅有閱歷的豐富,睿智的智慧,還有一種自我感同身受中對人性洞察精準,更有一種不可訴說對局勢掌控的默契,這一切都決定著李績的一生是輝煌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