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速度」背後|奮勇:火神山上的95後們

2020-12-15 財經網

「我們項目組有個同事,在工作之餘坐下休息了一會,他剛打開手機查看消息,一轉頭就睡著了,手機屏幕還亮著。」回憶起火神山醫院建設期間,1995年出生的中建三局二公司員工尚曉風對財經網提起了這個讓他印象深刻的瞬間。

春節期間,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嚴峻,武漢參照小湯山醫院的模式,建設了疫情專用醫院「火神山」醫院。在全國上千萬「雲監工」的關注下,火神山醫院從1月24日起動工、2月1日竣工,建設9天,2月2日交付使用,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奇蹟。

火神山醫院建設奇蹟的背後,是包括中建三局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每個人都在以透支狀態推進工程建設。

而財經網也有幸採訪到了中建三局的兩位95後員工,通過他們的經歷,來看一看那場振奮人心的戰鬥。

有戰必應火神山上奮勇向前的95後

大年三十晚上九點,正在跟家人吃年夜飯的中建三局二公司員工郭童在工作群裡看到了公司參建火神山醫院的號召,看到消息他第一時間在工作群裡報上了自己的名字。

「報名的時候我沒有任何擔心,可能是我比較年輕,我當時就想著一線建設需要人,我就直接報名了。」在接受財經網採訪時,郭童回憶起當時報名的內心想法。

出生於1997年的郭童,今年剛滿23歲。

同一時間,正在老家襄陽吃團圓飯的尚曉風也看到了這一消息,但因為沒有找到報名的途徑,又不能貿然前往項目現場打亂建設節奏,尚曉風有些焦急。

在獲得公司批准後,尚曉風連夜從老家襄陽驅車趕往武漢,在經過5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後終於到達現場。

「當時火神山醫院建設的項目非常緊急,但我又不能貿然前往。所以我大年初一就開始跟公司溝通如何去現場支援,後來我得知火神山醫院項目嚴重缺人,我就立刻報名前往了項目現場。」尚曉風對財經網表示。

「我在武漢呆了7年多了,武漢也是我第2個故鄉,我對武漢也是很有感情的,前往火神山現場支援同樣也是我的責任。」

作為95後,郭童和尚曉風的背後都有來自家人的支持。

「我媽媽說只要你想做,你就去做,我是支持你的。」在談及家人的支持時,尚曉風說,「當時決定報名的時候,我也給我爸爸打了個電話,他很支持我,也希望我去出一份力。」

郭童也表示:「當時做出前往一線支援決定的時候,家人也是很支持我的。」

每天近20小時的連續工作,仍堅守前線一刻不離

在火神山醫院交付前的一個小時,已經在工地現場連續工作近30個小時的郭童突然頭暈目眩,主管領導發現了他疲憊過度的異樣,立刻命令他趕緊休息。

「忙的時候扒兩口飯就趕緊去對接工作了,有時候忙起來連飯都來不及吃。」郭童對財經網描述了火神山醫院建設期間的繁忙狀態。

在火神山建設現場,工作人員經常飯還沒吃完就又再次投入緊張的工作中,已是常態。

「有一次我剛吃了兩口飯,臨時有一批工人需要安全檢疫,我趕緊喝口水咽一下。平時因為工作的隨時性,我們吃飯也都沒有準點,很多時候都是直接吃涼的。」尚曉風回憶道。

「每個人都在全力投入工作,都想著趕緊把醫院建設好交付使用,這樣就能越快的幫助疫情控制。」

尚曉風在火神山醫院建設期間,主要負責工地現場的防疫安全工作,每天及時給項目現場消毒,給工人量體溫、發放口罩。

「因為我們工期很緊,工人數量多,人員流動性又很大,防疫工作的強度很大,每天我早晨6點就上班,一直工作到夜裡11點。」

尚曉風說:「所有人都很累,因為疫情防治需求緊迫,工作人員都是連軸轉,在工作間隙休息時,隨便躺在地上就能立刻睡過去,我每天看見這些都很感動,也很難受。」

(在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做防疫檢測的尚曉風)

作為一個95後,這是年僅23歲的郭童第一次碰到如此緊急的建設任務。在火神山醫院建設期間,郭童主要負責部分建設工地給排水的技術對接與現場施工處理。

「由於項目建設時間要求快,具體的工作面鋪的太開,每個點都得盯到,所以我每天的工作狀態就是不停地走,不停地幫工人解決問題,協調材料,上報計劃。」

在火神山項目工地上多點對接的郭童每天要不停的來回走動,在微信運動裡的步數都能到3萬多步。

見證多個感人瞬間,火神山之後再次逆行

火神山醫院按時交付使用後,郭童與尚曉風沒有離開工作前線。

郭童在火神山醫院建設工程結束後,瞞著母親繼續留在醫院現場做後期維護,每天要穿著防護服進入隔離區多次,完成一系列醫院正常運轉的維修工作。

對於母親的擔心,他還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說自己已經離開前線,讓母親不要擔心。

談及繼續留在前線的原因,郭童說道:「火神山醫院的維護保障其實是更危險的工作,理應需要一些身體好的、年輕一些的人留下來,這樣危險係數更小一些。」

「因為總要有人留下來,像我這樣的年輕人還是更合適一些。另外我對火神山醫院的現場也更熟悉,也容易把危險降到最低。」

尚曉風則是轉戰到雷神山,繼續支援一線建設工作。

2月26日,財經網在撥通尚曉風電話的時候,他仍然在處理雷神山醫院項目的後期工作。

而這一天尚曉風在工作中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在前往雷神山醫院工作的路程中,他所駕駛的汽車出現了爆胎,在自己手動更換備胎後,又繼續開始了工作。

(2月26日晚,尚曉風在朋友圈發出了雷神山醫院工作的照片)

郭童與尚曉風在建設火神山、雷神山的工程中,既是奉獻者,也是見證者,他們也向財經網分享了火神山項目工友們令人淚目的感人瞬間。

「我記得有一個身邊的參建工人,因為家裡有突發急事,工作了六七天不得不提前離開了。但是那位工人走了之後,還給我們項目工友們捐了很多口罩和手套。」

「我還記得那位工人離開時的遺憾,他當時說自己半路當了逃兵,但我覺得他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工人。」回憶起火神山醫院建設期間的感人瞬間,郭童對財經網說道。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到時候想睡個好覺,起來再吃碗熱乾麵。」靦腆的郭童對財經網說出了自己的小小願望。

尚曉風想「疫情結束後,先好好睡一覺,好好陪陪父母,再去找個女朋友。」說完後又害羞的笑了笑。

郭童與尚曉風作為95後新生代力量,是無數年輕人在疫情前線奉獻的縮影。相信在十四億中國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早日戰勝病毒,重新回到燦爛的陽光下。

【作者:臨冬】 (編輯:侯玉坤)

相關焦點

  • 火神山「中國速度」背後 江蘇撐起「渦輪加速」
    2月1日 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 世人驚嘆的「中國速度」,背後有江蘇企業和江蘇人的馬力全開、「渦輪增壓」。 直至竣工,總計78臺徐工機械設備、重型卡車衝上「火線」,大力出奇蹟。 而背後,是數十位徐工員工、合作方的師傅們不舍晝夜,竭盡全力。
  • 火神山「娘子軍」助推「中國速度」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武漢4月3日訊(記者 鄧浩 溫濟聰)「如果我當時沒有回來參加火神山醫院建設,我肯定會遺憾終身的。」 中建三局工程總承包公司科教文衛事業部紀委副書記、工會副主席孫燕芳3月31日對記者說。火神山醫院位於武漢市蔡甸區知音湖畔,戰「疫」期間,它在新冠肺炎患者特別是重症患者救治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趙軍:「火神山」「雷神山」彰顯中國速度
    趙軍,中建三局安全總監,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項目指揮部臨時黨委副書記、指揮部工程組組長。疫情期間,中建三局牽頭承建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用中國建設的「中國速度」助力武漢戰疫勝利。中建三局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 辯證的中國速度,火神山與雷神山的背後,我們不會忘記
    火神山已經投入使用,而雷神山也即將交付。火神山醫院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當了這麼多天的監工,感受了一把「飯圈女孩」的快樂,也只不過是湊個熱鬧罷了。而7天建造一所醫院到底有多難呢?加拿大網友的反應對於外國網友來說確實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對於已經習慣了中國速度的我們來說,也不是太驚訝。
  • 抗疫故事丨趙軍:「火神山」「雷神山」彰顯中國速度
    趙軍,中建三局安全總監,中建三局火神山醫院項目指揮部臨時黨委副書記、指揮部工程組組長。疫情期間,中建三局牽頭承建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2天建成雷神山醫院,用中國建設的「中國速度」助力武漢戰疫勝利。
  • 火神山接診、雷神山交付:中國速度背後的秘密
    時間不等人,病毒不等人,我們用中國速度,在跟瘟疫進行了一場大決戰!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火神山確實是十天建成的。1月23日下午5點,武漢召開應急醫院施工籌備會,即刻籌備各項施工資源。 很快整個武漢,甚至全國的相關行業動了起來。 無數人的手機鈴聲響起,數萬數千名建築工人在除夕前夜離開家人,冒著寒風趕赴工地。微信群裡他們表示隨時待命,可以即刻出發。
  • ...中國速度」——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優質高效建成背後的秘密
    在千萬「雲監工」的注視下,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2月8日,武漢雷神山醫院逐步移交。人們為其展現的「中國速度」點讚,為其蘊含的「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點讚。總體參照應急戰地醫院建設的「魚骨」狀布局降低交叉感染風險、5G及雲平臺技術實現智慧醫療、UPS電源提供應急供電、負壓系統為氣流「導航」、「三層防護衣」做到「滴水不漏」……面對極限的工期、嚴苛的標準,為打贏抗「疫」攻堅戰提供強大助力的兩座「安全島」醫院,以令人驚嘆的速度拔地而起,其背後,是中建三局硬核的科技支撐。
  • 「火神山」、「雷神山」的背後,論中國基建神魔是如何煉成的?
    中國速度震驚世界!厲害了,不愧是基建狂魔!再一次刷新了中國速度,再一次創新了中國奇蹟!10天的時間,1000餘個床位,34000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在億萬網友的翹首以盼下,7000餘名建設者日夜鏖戰,終於趕出了一個火神山!
  • 揭秘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背後的「中國力量」
    在此之前的2月13日,火神山醫院首批七名符合出院標準的患者已痊癒出院。目前,這兩座醫院已成為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戰場」。在這次「戰疫」中,僅用十天建成的兩大醫院已成為「中國速度」的代表,更是「中國實力」的象徵。
  • 中國建築締造「中國速度」——從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看中國...
    疫情發生後,中國啟動最嚴格、最全面、最徹底的疫情防控,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效率,讓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讚嘆,「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種動員」「這是中國制度的優勢,有關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借鑑」。&nbsp&nbsp&nbsp&nbsp中國制度的優勢,越是面對艱難困苦和偉大鬥爭的時候,越能夠充分迸發出磅礴偉力。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交付背後,藏著這些秘密……
    這種「中國速度」讓世界驚嘆。「上帝在7天之內創造了宇宙。我認為上帝就是中國人。」有外國友人豎起了大拇指。 創造奇蹟的「中國速度」,離不開每一名中國工人的擔當和奉獻。 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在與時間賽跑。
  • 天翼雲展現抗疫「中國速度」 3天內向火神山醫院交付雲資源
    2020年的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完工。僅僅10天建成一個醫院,這樣的「中國速度」,海外媒體稱之為「奇蹟」。2月4日,醫院正式開始接診,其高效運行的背後,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硬核科技」助力火神山醫院的信息化系統,提升了醫院的診治效率、改善醫療質量,進一步方便了、醫院系統化和規範化的管理。
  • 火神山十日神話:震撼的中國速度!動人的中國力量!
    解讀中國工作室推薦的系列短視頻節目《瑞恩的平安日誌》,今天將放送第二集:《中國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的壯舉》。▲《瑞恩的平安日誌》第2集:《中國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的壯舉》在本集視頻中,身在中國的瑞恩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中國速度。
  • 火神山醫院交付!小紅小藍背後的真人來了
    小紅小藍背後的真人來了報導策劃:藺玉紅、周凱、王勁松圖文整理:陳敏2月2日正式交付的火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交付前的施工現場武漢火神山醫院2月2日交付雷神山醫院也將於2月5日建成很多人說中國是「基建狂魔」日夜和病毒賽跑的施工青年開打了一場與時間搶速度的戰役 青年們正在醫院建設現場緊張施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然爆發,來勢兇猛,武漢市的定點醫院「一床難求」。
  • 致敬「中國速度」火神山 他帶領學生花兩個月創作畫作《中國精神》
    大型中國畫作品《中國精神》。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5時20分訊(記者 周盈)2020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華夏大地。2月2日上午,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從方案設計到建成交付僅用10天,被譽為「中國速度」。因此,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市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四川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系主任李彤和其學生吳多多共同創作了一副畫作《中國精神》,表現出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刻,火神山醫院的建設給抗擊新冠疫情帶來的曙光。
  • 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
    沙見龍 攝(抗擊新型肺炎)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中新網濟南2月2日電 題:援建方解構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作者 邱江波 沙見龍 李欣經過7000餘名建設者的日夜鏖戰,火神山醫院2月2日完工,只用了
  • 肩負責任和使命 「中國速度」築起雷神山、火神山
    第一時間獲得此消息的劉鋮,更是有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感動和喜悅,劉鋮作為中建深圳裝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深裝)雷神山、火神山的內裝總指揮,中建深裝武漢分公司總經理,在收到負責兩家醫院內裝項目的任務後,迅速集結中建深裝武漢分公司管理人員和工人,組織開展施工作業。
  • 超硬核的中國裝備!火神山、雷神山十天交付背後的秘密
    火神山、雷神山十天交付背後的秘密 2020-03-12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劉鋮:在火神山、雷神山工地創造中國速度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築面積分別為3.39萬平方米和7.99萬平方米,中建裝飾集團在疫情壓頂的情勢下,發揮集團優勢,與瘟神賽跑,克服重重困難,如期完成兩所醫院的內裝任務,堪稱中國建築史上的典範!期間,湧現出一大批披堅執銳的逆行者,其所屬的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項目總指揮劉鋮便是其中的代表。
  • 中國建造火神山醫院的速度,外國網友看哭了,感謝偉大的祖國!
    你永遠無法想像,建設這樣一座醫院的背後,你需要動員協調的社會資源,到達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有一位在火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他叫洛明良。1月31號大年初七,本來在家裡過年的他。突然聽說火神山醫院是急需大量板房設備安裝工,他當即決定我要去武漢的工地上幫忙。他自己開車150多公裡,來到了火神山,連氣兒都沒喘過來,就直接投入到了工作當中,落師傅說:他每天工作的時間是十幾個小時!一日三餐全部都在工地上,為了搶時間上廁所都是跑去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