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和矛都是古代的重要冷兵器,兩者的區別在哪裡?

2020-12-16 騰訊網

槍和矛都是古代的重要冷兵器,兩者的區別在哪裡?

槍和矛都是中國武術中主要的長兵器之一,兩者在形制上有相似之處,並且應用與實戰也有固定的套路和戰法,作為兩種比較重要的格鬥兵器,需要分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和練習,本文主要從歷史由來、使用特點乃至演變發展等角度分析兩者的區別和練習。

1.矛比槍歷史悠久,槍雖為百戰之兵,實際上是由矛演化而來

槍由矛演化而言,其代表的意思便是矛實際上早於槍,或者兩者存在並存的時代,但槍綜合了矛的特點,最終成為了一種固定的兵器形式。實際上,槍的起源歷史悠久,在黃帝和蚩尤的大戰中即有了關羽槍的記載。槍在形制上是一種刺殺的長兵器,並不利於近身戰,多用於大規模的兵團作戰。

槍這種兵器形式,由於操作簡單,並有固定的套路和法式,造成的殺傷力比較強,在大規模作戰中有百兵之首的稱號。但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槍在唐代才開始出現,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槍法演練上都有了固定成熟的標準,比如嶽飛的三十六路漓泉槍,楊家梨花槍等著名的槍法名垂後世。但是從具體的形制演變上可以發現,槍是從矛發展演變而來。

2.槍和矛的使用方法有區別,槍為挑、刺、扎等具體的動作,矛則更為豐富

在古代冷兵器中,槍法多為挑、刺、扎等基本戰法,但矛則更為豐富,有投資、格擋、削砍等動作,因為矛其實又被稱為槊,從此處可以區別矛和槍的最大不同,槊分為馬槊和步槊,是一種在大規模兵戰中用於直刺或者扎挑的長柄武器。矛的造型比較鋒利和尖銳,並且有刃,並不完全依靠直扎的殺傷力。

矛作為古代兵器史上運用最為廣泛的兵器之一,實際上在原始社會便有了基本的形制。古代先民利用獸骨和石頭磨製成為比較尖利的部分,便能夠製作成為簡單的矛。因此在考古中能夠發現最早的石矛和骨矛,直到西周時期才開始出現青銅矛,無論是用以車戰的長柄矛,還是搭配步卒作戰的短柄矛,乃至隨著重量和長度縮短的手矛,都標誌著矛已經開始向槍轉變。

3.搶和矛的使用範圍不同,槍主要用於近身作戰,矛則是中距離作戰和近身作戰兼備

槍的歷史雖然悠久,但在實戰中綜合了其他兵器的特點和性質,並對其相應的戰法進行了改進和總結,形成了一種兵器和戰法相結合的兵器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槍多為近身作戰,槍在唐代時已經廣泛使用,並結合了相應的兵器特點。槍一般由槍尖和槍頭簡連接而成。

槍頭一般為銅製或者鐵質,槍桿則分為前、中、後三段,多用木製,稠木最佳。有關槍的形制在《倉頡篇》中便已經存在,由於槍在歷史進程的各個時期都有其外形、制式、種類、用途的差別,故而其功能和套路上也有很大的差別。與此有區別的是,矛則為中距離作戰,如投擲,當然也可以用於更近距離的作戰,如肉搏中的短矛。

概而言之,槍和矛的區別如下:

其一,槍是由矛演變而來,槍為百兵之首,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軍事實戰的需要,槍綜合戈、戟、矛等優點,演變為殺傷力更強的槍;

其二,矛其實又叫槊,分為馬槊和步槊,為直刺、扎挑的長柄武器,最早為石矛或骨矛,後為青銅矛,後來分為長柄矛和短柄矛;

其三,槍經歷殳、戈、戟、矛等演變之後,在唐代時廣泛發展並普遍使用,其在歷史進程中綜合了其他兵器的用途和制式。

相關焦點

  • 古代冷兵器排行解密,槍竟然比矛靠後,第一與第二都很強勢!
    說到冷兵器,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比我國古代的兵器種類還要多的國家了,哪怕把其他地區的冷兵器都算上,或許也很難和我國古代的冷兵器數量進行抗衡。曾經有一種說法叫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其實這裡說的十八般武藝其實指的卻是十八般兵器,可見在我國古代,冷兵器的種類實在太過於繁多了。
  • 古代冷兵器發展到後期為何只剩下刀劍矛?
    中國古代冷兵器五花八門,在民間說法最多的就是十八般兵器。一般演義裡,要是說那個人武功高強,都會說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十八般兵器,民間比較常見的說法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子流星。這些兵器被編入相聲貫口,廣為流傳。
  • 中國古代的冷兵器
    冷兵器是相對火器(火藥武器)而言的,它主要依靠武器本身的鋒刃來殺傷敵人。我國從原始社會後期到唐末,戰爭中所用的兵器部是冷兵器。五代以後,火器開始進入實戰,是為冷兵器和火器並用時代。直到清末,冷兵器基本退出實戰,讓位於火器為止,冷兵器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與交化。
  • 長槍和長矛有什麼區別?古代長槍是由長矛演變來的嗎?
    在冷兵器時代,長槍和長矛是很重要的武器,因為在古代戰場一般就是士兵與士兵的比拼,一件趁手的武器是一個人獲勝的根本保證。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冷兵器時代的長矛和長槍感覺十分相似,那麼它們之間有區別嗎? 長槍和長矛有什麼區別?
  • 古代的冷兵器有哪些?
    千百年來,無論是保家衛國還是開疆擴土,我國古代士兵使用的都是一刀一劍、一槍一戟這樣的冷兵器。直到宋朝,火藥廣泛使用於武器製作,才出現了火器,但火器並未完全取代冷兵器,到清末冷兵器還是武器中的主角。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指的是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音同「書」)、鞭、鐧、錘、叉、鈀、戈這十八種不同種類的冷兵器。今主要介紹矛、鉞、戟等幾種不常見的武器,淺窺這些冷兵器的精巧構造和鏖戰時的使用技法。
  • 古代最強冷兵器:一種是趙子龍最愛,一種是呂布的貼身武器
    古時候人們上場殺敵,除了比較馬匹的優劣,拼的就是冷兵器了,好的兵器,會讓武士如虎添翼,更是直接影響著戰局的走向,那我們今天就來看下古代最強的冷兵器都有哪些。古代最強冷兵器:一種是趙子龍最愛,一種是呂布的貼身武器。
  • 為啥冷兵器和熱兵器都叫「槍」?為何不繼續用「銃」稱呼火器?
    說到「槍」字,現在大家會想到什麼呢?絕大多數人應該會想到現代最普遍的輕武器,什麼手槍,步槍,機槍…同時,也有一些人會想到古代一種冷兵器,杆端有尖刃,用於戳刺。那這就有些意思了,漢字那麼多,為啥一個「槍」字同時會用來表示兩種完全不同的兵器呢?這種情況是非常少見的。
  • 中國古代六大冷兵器,這件本能排到第一,卻被它擠到第二
    在如今熱兵器橫行的時代背景下,很多人都忽略了千年前在中國文化中百花齊放的冷兵器時代,而那時候的冷兵器製造工藝現在都已經失傳,沒有很好的傳承下來,所以現在製作精良的冷兵器並不多見,工藝品倒是很多。所謂的工藝品是沒有使用價值的,而真正的冷兵器,確實實實在在的鋒芒逼人,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在中國古代幾種盛行的冷兵器。
  • 盤點中國古代十大冷兵器,排名第一的是劍還是刀?
    盤點中國古代十大冷兵器,排名第一的是劍還是刀?古代沒有現在如此高科技的軍事設備,也沒有槍枝彈藥,更沒有大炮,只能用一些鈍器,或者一些刀劍之類的利器,而這些被稱為冷兵器,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冷兵器。
  • 中國古代的槍、矛的演變過程
    矛成為作戰雙方得心應手的一種利器,逐漸成為歷朝歷代軍隊長期裝備的主要兵器。槊在《說文》中鋒為:「矛也,亦作矟」。分為馬槊和歩槊兩種。馬槊比一般的矛長很多。《釋兵》說「矛長丈八尺曰矟,馬上所持,言其矟便殺也」。根據換算,漢尺的丈八,約合四米多、矟頭一般約80釐米左右、加上三米多的長柄,應該是相當沉重。車兵在車戰中使用矟時可雙手持握,因此應該會達到這種長度。
  • 中國古代冷兵器之王,名將的最愛神鬼莫測
    槍的出現是有它的現實意義的。  在槍之前,中國主戰長兵器是矛、戈、戟和槊,尤其是槊,在重騎兵普及後的時代中,馬槊取代了長矛和戟成為了戰場上的兵器之王。  槊作為長矛的升級版,其刺殺和破甲能力都十分可觀,槊作為騎兵主戰兵器在中國戰場上稱霸上千年。
  •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 古代中國3大兇殘兵器!
    冷兵器,盛行在火器流行之前,在過去幾千年的大多數時間裡,它一直是戰場的主流兵器。「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描述的就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冷兵器大致可以分為長兵和短兵,很好理解,長兵的意思就是長度更長的兵器,短兵則相反。
  • 中國古代冷兵器中國古代冷兵器講解:十八般兵器究竟是哪十八般?
    十八般武器,即冷兵器時代的「十八般武藝」,這是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也稱「十八般兵器」,常見於中國古代的戲曲、小說中,指使用各種武術器械的功夫和技能。現代人對「十八般武藝」的理解是泛指多種武器,或多種技能。
  • 古代最強冷兵器:第1戰神呂布專用,第2秦國隨處可見
    眾所周知,冷兵器在過去的幾千來一直都是戰場上的主導武器。自近代工業革命開始後,冷兵器已不是作戰的主要兵器,但因具有特殊作用,故一直沿用至今,而中國的冷兵器鍛造由來已久,特殊的工藝使中國兵器聞名世界。有美國軍迷評出中國最強冷兵器,我們來看看都是哪些吧。
  • 古代歷史上冷兵器排行榜,第一名被稱為冷兵器之王,你知道嗎?
    在古時候的冷兵器最開始是由農作工具改良以後誕生的武器,在悠長的歷史長河中這些冷兵器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些各種各樣的冷兵器也是因為戰爭而慢慢誕生出來的產物。通過對古代遺蹟的考古發現,冷兵器最早出現在了距今46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從此也拉開了冷兵器在戰場上的應用。那麼古代冷兵器最厲害的五個你都知道是什麼嗎?
  • 冷兵器進化史速知
    冷兵器一般指不利用火藥、炸藥等熱能打擊系統和熱動力機械系統,在戰鬥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武器裝備,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冷兵器的發展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三個階段。冷兵器按材質分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銅、鋼鐵等兵器;按用途分為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進攻性兵器又可分為格鬥、遠射和衛體3類;按作戰方式分為步戰兵器、車戰兵器、騎戰兵器、水戰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按結構形制分為短兵器、長兵器、拋射兵器、系兵器、護體裝具、戰車、戰船等。石兵器時期從原始人學會製作勞動工具--石斧、石刀等開始,到夏朝青銅兵器問世以前,大約歷經五六十萬年之久。
  • 十八般武藝涉及的古代冷兵器,你都認得嗎?
    「十八般武藝」,涉及十八種古代兵器,即: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戈、钂、棍、槊、棒、矛、耙。現代,人們對於冷兵器的了解,多是受演義及武俠小說的影響,刀光劍影,俠氣縱橫,自是令人神往。刀:單面短刃。持刀者,當一往無前。
  • 史上最強五件冷兵器,第一名被稱為冷兵器之王,你都知道是啥嗎?
    在古代,冷兵器最早是通過改進農耕工具而誕生的兵器,在這個悠久的歷史長河,古代的每次戰鬥中,冷兵器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就這樣因為戰爭的關係,慢慢的冷兵器的花樣也漸漸多了起來。我們通過對古代遺蹟的發掘,確定了冷兵器最早出現在4600年前的石器時代,從這以後,冷兵器便逐漸地被應用到了戰場上,那麼在古代那麼多的冷兵器當中,最厲害的五個你知道都是什麼嗎?
  • 古代的實戰長矛,到底用什麼材料當矛杆?
    比如至今可以投擲的矛,仍然是非洲原始部落和澳大利亞土著最基本的武器。而澳洲土著被認為早在5萬年前就已經離開了非洲。矛的好處是在人類學會用金屬以前就可以製造,比如用磨尖的動物骨頭或者尖銳的黑曜石當矛頭。最簡單的可以直接把一根木棒或者竹杆削尖也可以當矛。矛的威力主要體現在比較輕便而穿透力相當強大,還可以投擲殺傷十幾米往外的動物。對於皮糙肉厚的大象、犀牛甚至猛獸,在古代也只有長矛可以將其殺傷取肉。
  • 十八般冷兵之矛與槍:狠絕天下百世兵,孤槍九連國境絕
    在中國冷兵器的歷史之中,要說歷史悠長的莫過於刀,但是如果說起對戰爭的影響力,矛與槍卻赫赫有名。無論在車戰還是步兵作戰之中,矛與槍都能夠有效的殺傷敵軍,因此明代著名軍事學家茅元儀高度評價了矛槍在步兵戰陣之中的作用:「陣之所用者,莫槍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