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與祝英臺》:拙樸的真情最動人

2020-12-24 一顆開滿鮮花的樹

見慣了量產的溫柔,所以那笨拙的真情,格外動人……

這幾日,痴迷于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 》,不能自拔,每日最少一遍,真的,比如今天就是三遍了。

草橋結拜、三載同窗、十八相送、樓臺會、化蝶,每一節都那麼動人。

袁雪芬版的祝英臺,以情帶聲,唱腔韻味醇厚,委婉纏綿,舉手投足隨時會帶出屬於小女孩的一點嬌羞。範瑞娟飾演的梁山伯,則是淳樸穩健,厚重洪亮,神態中總是一副痴情、呆萌的憨厚模樣。

最精彩的是十八裡相送,面對英臺的各種暗示,梁山伯木訥不知,英臺無奈笑他是呆頭鵝、大笨牛。梁山伯佯怒,祝英臺撒嬌式告罪,一幀幀都那麼細膩生動,讓人忍俊不住,跟著半個世紀前的兩位大家,一起體驗真摯情義賦予的溫暖和喜悅。

見慣了當下各種真人秀裡量產的溫柔、程式化的紳士做派,再看老電影裡的深情,無論是祝英臺的別情依依,還是梁山伯的寬厚和不舍,就如看山泉、野樹,自有動人的天然和拙樸。

果然,還是深情讓人迷醉。

01 艱苦拍攝,催生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年輕人大概不太了解,這部1953年拍攝完畢的戲劇老電影,頂著無數桂冠,在新中國電影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

它是我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歷時11個月才拍攝完成。

當時蘇聯專家明確地說:「你們要拍彩色電影,再過3個五年計劃再說,現在拍好黑白片就可以了。」也就是把彩色電影的拍攝一竿子支到了十幾年後。

的確,當時國內的燈光、藥水等各方面技術的確還都不成熟,基本上是一邊拍攝,一邊拿著藥水瓶子做實驗的模式。另外,兩盞從蘇聯進口的阿克炭精燈,竟然因為安裝反了,一度不能正常使用,加上手工印刷、色彩不定等原因,差點半路改回成黑白電影。

重新把燈安裝好以後,當時的宣傳部長夏衍,親自到攝影棚,看到鏡頭裡畫面色彩豔麗,於是現場決定,仍要拍攝彩色影片。

1953年的時候,國民黨轟炸還在持續。可是,在最需要燈光的時候,連上海市防空用的探照燈都被借到了攝影棚,白天在棚裡支持拍電影,晚上送回去進行防空照明。

扮演祝英臺的袁雪芬回憶說:「那年夏天非常熱,很多天都是38攝氏度。那麼多燈照著,我們每天演10幾個小時,演完後,臉都腫一圈。」範瑞娟更是眼睛受不了燈光刺激,腫成葡萄那麼大。

條件雖然艱苦,但是主創團隊的陣容卻是空前豪華強大。由袁雪芬、範瑞娟口述,徐進、桑弧編劇,桑弧、黃沙導演,以「悲旦」著稱的"袁派"創始人——袁雪芬,和「範派」小生的宗師——範瑞娟,分飾祝英臺和梁山伯,就連丫鬟銀心的都是由「呂派」創始人,有越劇界"抒情女高音"美譽的呂瑞英飾演。

影片很美,跟美術顧問是中央工藝美院張光宇先生有關。張光宇就是1964年美影廠動畫片『大鬧天宮』的美術設計,在《梁祝》這部戲劇電影裡面,採取的是人工搭建布景的方式,力求做到精緻到位。尤其是十八相送,移步易景,非常新穎。而道具造型,以及服裝設計,都頗有古典美韻,影片隨意截圖,張張都能給人年畫般的美感。

11個月的辛苦過去,1953年冬,這部時長不足2小時的影片終於竣工。夏衍邀請周總理、鄧穎超和陳毅市長來審看樣片,他們看後十分高興,對袁雪芬、範瑞娟的優秀表演以及攝製組全體的創作勞動給予很多鼓勵。

在1954年4月日內瓦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指示,中國代表團新聞處放映彩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並要在請柬上寫上一句話:「請你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影片的放映期間,同時用茅臺酒招待客人,世界各國200多位記者被這樣陌生而優美的文化所感動!周恩來總理還邀請查理·卓別林先生觀看了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查理·卓別林被影片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一時間,越劇成為中國代表團在此次會議上感動與徵服人心的外交利器,有力反駁了當時國際上盛行的「中共好戰」論。周恩來總理曾私下高興地對袁雪芬說:「雪芬,我們的兩臺(祝英臺和茅臺)在日內瓦出了風頭,為國爭了光。」

後來,這部影片在海內外屢獲獎項,成為中國戲曲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1954年,影片獲得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音樂片獎。

1955年,影片獲得英國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

1955年5月27日《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法國巴黎明星電影院公映,這是在法國公映的第一部新中國影片。

1957年4月,《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文化部舉行了1949年到1955年優秀影片授獎大會上,榮獲舞臺藝術片類的唯一金獎。

02 千古絕唱,演繹漢族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首

《梁山伯與祝英臺》源自漢族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其他三個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

其中,《梁祝》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自西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是真正的千古絕唱。

《梁祝》講的是祝英臺女扮男裝往杭城求學,路遇梁山伯結為兄弟,同窗三載,情誼深厚。祝父催女歸家,英臺行前向師母吐露真情,託媒許婚山伯,又在送別時,假託為妹作媒,囑山伯早去迎娶。山伯趕往祝家,不料祝父已將英臺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兩人在樓臺相敘,見姻緣無望,不勝悲憤。山伯歸家病故,英臺聞耗,誓以身殉,馬家迎娶之日,英臺花轎繞道至山伯墳前祭奠,霎時風雷大作,墳墓爆裂,英臺縱身躍入,梁山伯與祝英臺化作蝴蝶,雙雙飛舞。

電影重點展示了草橋結拜、三載同窗、十八相送、樓臺會、化蝶等幾段戲,將這個民間流傳已久的愛情故事,表現得淋漓盡致。

影片一共106分鐘,前53分鐘都是喜劇,喜氣盈盈地講述祝英臺這位千金小姐女扮男裝的傳奇故事。

整整三年,她與梁山伯,吃住在一起,共同讀書,情深義重。

一個伶牙俐齒,一個寬容愛護。

一個芳心暗許,還要小心掩飾自己女孩家的身份。

一個懵懂不知,傻乎乎誠心相待,你說什麼我都信。

等到十八裡相送,英臺多麼想表露衷腸啊,卻又羞於開口明說。所以就千方百計地暗示,什麼牡丹花、鴛鴦鳥、井中人影、還有獨木橋上的牛郎織女,心思用盡。奈何梁山伯根本聽不懂,一門心思就是捨不得自己的好賢弟回家。

無奈之下,滿是女孩小心機的祝英臺,親口保媒,為梁兄許下小九妹。(此處劃重點:梁山伯細細打聽,知道九妹和祝英臺是雙胞胎,品貌與眼前之人一模一樣之後,才欣然同意這門婚事。)

直到師母告知實情,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原來英臺是個女的!英臺就是九妹,九妹就是英臺!

之後,立刻急匆匆下山,一路飛奔,「恨不得插翅飛到她妝檯」,又一路傻笑自己痴呆,不懂英臺一片苦心。「一樁樁比喻都猜不透,英臺呀 我真是泥塑木雕的梁兄長!」

原來,他也已情根深種,只是自己懵懂不知而已。

所以,坐在長亭中,笑對空凳贊道:「英臺,你這個媒啊,做得對!」不是巧,不是好,而是對!梁山伯就應該和祝英臺是一對。

53分鐘之後,祝父上臺,帶來一個家庭喜訊,讓梁祝的愛情轉入悲劇——他答應了太守家的求婚,把英臺許配給了太守之子馬文才。

一門心思專等心上人登門的英臺,自然是百般不願,告訴父親她已經由師母做媒,自己親口許親給梁山伯了。可是,在祝父面前,梁山伯一個貧寒之子,怎麼能和太守家的門第相抗衡?自然是抬出禮教的大牌子,罵她「無媒無聘做事不端」,堅決不許。

等到梁山伯急急趕來,一切都晚了。

一個是滿懷高興來相會,一個是強顏歡笑上樓臺。

「實指望天長地久夫妻配,想不到棒打鴛鴦兩分開。」

「滿懷悲憤何處訴,無限歡喜變成灰。」

梁山伯的痛苦,因為之前的歡喜,而更加讓人心疼。祝英臺的眼淚,一半是為了兩人愛情無望,一半是心疼被打擊得痛徹心扉的梁兄。

兩人互訴衷腸,抱頭痛哭,最終還是慘然作別。梁山伯一病不起,很快去世。祝英臺履行了自己「生前不能夫妻配,死後也要成雙對」的誓言,在自己的大婚之日,一身素白,在梁山伯的墓前投墳而死,「與梁兄生不同羅帳死同墳」。

這就是現實中愛而不得、雙雙殉情的愛情悲劇。

可是,這個故事並沒有結束。風雨過後,彩虹高掛,一對彩蝶從墳中飛出。梁祝化蝶永生,再不分離,這一傳奇設定,把一個由喜至悲的愛情故事,引向浪漫主義的至高點。

從此,再見到蝴蝶雙飛,就讓人不由想到那一對生死相隨的戀人,想到那一段美麗的千古佳話。蝴蝶很美,卻美不過那個傳說。

彩虹萬裡鮮花開,花間蝴蝶成雙對,千年萬代不分開,梁山伯與祝英臺」。

03 去符號化,笨拙的真情最動人

整部影片,細節動人,人物設定動人,把傳說中的人物去符號化。讓人相信,梁山伯和祝英臺就曾經是俗世中的兩個痴情男女,愛而不得,化蝶而去。

影片裡面無處不在的反差,為故事增色不少。

一是祝英臺女扮男裝。她的「膽大妄為」,與千年的禮教規矩,與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千金小姐形象,都形成反差,這樣的奇女子,自然惹人嚮往和敬佩。

二是梁山伯的痴情、呆萌,和那些想盡辦法偷香竊玉的風流才子,更是一個巨大的反差。他正直、厚道、儒雅的古代書生形象,給影片增加了無限的魅力。以至於卓別林在看完影片後,向周總理提出,特別希望能見到範瑞娟本人的要求。

三是男女性格的反差,也讓人覺得耳目一新。

身為女孩的祝英臺,聰明伶俐,大方機智。

除了草橋初見的一絲慌亂,以後就越來越自信、開朗,甚至還有一些調皮,絲毫沒有女孩的木訥和畏手畏腳。兩人一起下棋,她居然趁機偷換棋子;梁山伯追問她為什麼會有耳環痕,她先不說原因,反而是把人家好一頓數落:「梁兄你做文章不專心,為什麼看來看去看不停?」活脫脫一個任性俏皮,又恃寵而驕的小女孩形象。等到梁山伯為她抑鬱而死,她便也果敢殉情,性情剛烈忠貞,不遜男子。

寒門出身的梁山伯,反倒是更加善良敦厚,細膩溫柔。

祝英臺數落他、給他搗亂,他從來都不生氣,反倒是溫言致歉,或者一笑了之。十八裡相送,看到樵夫,心裡也是充滿同情:「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艱難。」溫暖的人性,小處可見。

祝英臺笑他是只呆頭鵝、大笨牛,他就假裝生氣,裝模作樣要帶著四九回去,等英臺撒嬌致歉,小意勸慰,他又樂呵呵地繼續前行。

真是可愛的一對。

樓臺會,更是精彩,也更具感染力。

梁山伯滿臉的小表情太生動了,久別重逢的喜悅,初涉愛河的幸福,都讓他眉梢眼角都是笑。曾經熟悉的賢弟,轉身變成了嬌媚俏麗的小賢妹,也讓他驚喜興奮,驚豔異常。同時,面對心愛的女孩,還忍不住內心的那點羞澀。真是,眼睛一刻不捨得離開英臺,滿心都是抑制不住的歡喜。

「那一日錢塘道上送你歸,你說家有小九妹,長亭上面做的媒,愚兄是特地登門求親來。」「梁山伯與祝英臺,前世姻緣配攏來。」

這應該是他畢生最幸福最甜蜜的短暫時光。

等知道實情,備受打擊的梁山伯,情緒變化也讓人心酸心疼。

先是如墜冰窟,一切成空的幻滅感,讓他跌坐在椅子上,心神俱焚,搖搖欲墜。祝英臺忍著心酸,請他喝酒,他對她的悔婚行為滿是憤懣,卻依然說不出怨恨的話,只是無比心酸地說:「想不到我特來討擾你酒一杯。」哎呀,一句話已經讓英臺忍不住哭了出來,才開始細述自己的情意:

「記得草橋兩結拜,同窗共學三長載,情投意合相敬愛,此心早許梁山伯。」「可記得你看出我有耳環痕,我面紅耳赤口難開。可記得十八裡相送長亭路,我一片真心吐出來。,我叫你井中雙雙來照影,我叫你觀音堂上把堂拜,臨別親口許九妹,面囑你花轎早來抬。」「實指望天長地久夫妻配,想不到棒打鴛鴦兩分開。」

梁山伯明白了英臺對自己的心意,滿心怨氣立散,轉而又開始肝腸寸斷:

「只道有情人終能成眷屬,誰又知今生難娶祝英臺,滿懷悲憤何處訴,無限歡喜變成灰。」

面對英臺的內疚自責,他說「愚兄絕不怨你。」

「你可知我為你,一路上奔得汗淋如雨啊。」

「賢妹妹,我想你,衣冠不整無心理。」

「賢妹妹,我想你,哪日不想到夜裡。」

看到英臺哭著說:「今生料難成夫妻」,他立刻體諒她的難處,不肯難為她一點,自己黯然回家,還安慰英臺:「我回家病好來看你……」

他的深情,都是天然而發,沒有任何套路和技巧。有時看起來,還有一些笨拙和傻氣。

不作偽,也不為作秀,不為感動誰,沒有目的,沒有企圖。

最真實,也最感人。

所以,這麼看來,內心溫暖有愛、眼中有光也有淚的梁山伯,實在是一個敦厚而不呆傻,溫柔卻不油膩的性情男子。

千金易得,真心難尋。化蝶而去的美好結局,才配得上梁山伯和祝英臺這一對純情男女。

附:袁雪芬、範瑞娟兩位藝術大家已先後去世,從此《梁祝》真成絕響。

相關焦點

  • 你喜歡哪版《梁山伯與祝英臺》?
    1.2000年羅志祥、梁小冰版浙江餘杭人氏梁山伯,自幼與寡母相依為命。適逢土地競標大,梁母望其奪得標售權,籌得赴書院經費。山伯奪標後,卻因心善而將標旗讓出。梁母只有變賣玉替供山伯上書院。上虞縣首富祝公遠,其子祝威不求上進,被書院夫子逐回。
  • 梁山伯與祝英臺,愛情的最高境界
    東晉時期,有祝家一女英臺,美麗動人,落落大方,為了學習詩書與才藝,她開始了女扮男裝的求學之路。然,在求學途中偶遇文質彬彬的書生梁山伯,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故結為「兄弟」。可英臺心中卻泛起一絲漣漪,心中之弦為之跳動。
  • 梁山伯和祝英臺的傳說-民間故事
    梁山伯聽他說得有理,也就不再往下問。但是,學校裡的同學中卻有人懷疑他是女的,偷偷告訴梁山伯,於是梁山伯也就認真觀察起來。有天,兩人同吃飯,梁山伯久久地看著祝英臺,把祝英臺看得不好意思起來。便問:「看我那麼久做什麼?難道我變樣了不成?梁山伯說:「我發現你耳墜那裡穿過洞眼,難道男人還帶耳環不成?祝英臺哈哈大笑起來:「我說呀!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 回顧經典: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曠世之戀,祝英臺換女裝驚呆梁山伯
    小時候有個美麗的傳說,懵懵懂懂的故事很多,以為經典的愛情很遠,其實就在身邊唱著,長大了老人依舊訴說,有個祝英臺和梁山伯,女扮男裝嶧山共讀過,雙棲雙飛相愛在馬坡——《梁祝情》《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
  • 揭秘:為何梁山伯與祝英臺雙雙化蝶,而不是其他生物?
    世界上痴情的動物多了,比翼鳥、雙飛燕,鴛鴦……為何梁山伯與祝英臺會化成蝴蝶,而不是其他生物?讓我們一起分析。一、蝴蝶是自由戀愛的象徵。梁山伯與祝英臺,此生為人無法相伴,死後化蝶便沒有人阻礙他們在一起。這是人們對美好愛情的祝福與期盼。儘管蝴蝶生命短暫,但它們自由飛翔,自由戀愛,是當時的人們可望不可及的。
  • 「創作開運禮」卓別林這樣評價《梁山伯與祝英臺》,不可思議
    在劇情上《梁山伯與祝英臺》同樣以悽美的悲劇收場,謳歌了年輕男女矢志不渝的愛情故事,鑑於此,世界喜劇大師卓別林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稱《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什麼卓別林給出這樣的評價呢?
  • 梁山伯與祝英臺空降芝櫻花海 帶你走進「蝶戀花」的世界
    梁山伯與祝英臺空降芝櫻花海 帶你走進「蝶戀花」的世界 2020-03-25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影片居然是梁山伯與祝英臺
    人們在飽覽了黑白電影的藝術佳作 後,又將目光投向了豐富的彩色世 界.希望能欣賞到色彩更真實的彩色 電影:195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決定 把膾炙人口的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 搬上銀幕,拍成彩色故事影片,確定 了由桑弧導演,黃紹芬攝影,袁-貧芬、 範瑞娟主演,當時領導上海文化I:作的夏衍同 志卜分關心這部影片的拍攝。
  • 原來梁山伯才是祝英臺和馬文才之間的小三,心計更不在馬文才之下
    劇中祝英臺為了證明女人也是能讀書也是可以考科舉,不惜女扮男裝上了尼山書院後遇上梁山伯與馬文才而產生的感情糾葛,紛爭的愛情故事,雖然大家都恨馬文才這個人物,不是他的話梁祝二人也不用變成蝴蝶雙雙飛走,但回過來在看一遍,突然發覺梁山伯才是夾在祝英臺和馬文才之間的小三。
  • 《龍族》版梁山伯與祝英臺和馬文才,悲催三角戀祝大家情人節快樂
    寫於前文,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廣為流傳,恰逢今天情人節,筆者在此寫下《龍族》世界觀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和馬文才,大家看後呵呵一笑即可,不必上綱上線。馬文才與祝英臺你我祝、馬兩姓是浙江這一帶傳承了千年的屠龍家族,我與你本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奈何你天性好強,明明是應該是一個良家淑女,生的也是十分乖巧可人,卻不曾想,得了一副男兒心竅。
  • 中國最早開發的地下溶洞,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化蝶的地方!
    宜興有三個洞穴,分別是善卷洞,張公洞、靈谷洞,其中善卷洞最具代表性。在1934年對外開放,是中國最早開放旅遊的溶洞。洞中形形色色的鐘乳石構成了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而且,冬不冷夏不熱,每當你進入洞穴的時候,你都會感到神清氣爽。山卷洞之所以出名,不僅在於其「洞天世界」,還在於其獨特的人文景觀-梁祝故裡。
  • 《雪中悍刀行》版梁山伯和祝英臺,李淳罡創一劍仙人跪斬馬文臺下
    劍與刀的傳承江湖流傳之話不可信,要信只可信三分,很快李淳罡打聽到了梁山伯與祝英臺與馬文才三人愛情的另外一個版本。據說在廣陵江的某一處,埋藏著一對數百年前的劍與刀間的傳承。也許是「主角」的三人那兩個傳奇劍客和那把刀的傳承就被留在了廣陵江的某一處,馬文才、祝英臺、梁山伯,真是天意眷顧之輩,一次踏春遊玩,就讓這三人得到了這江湖中為之瘋狂的傳承。
  • 河北最低調的千年書院,梁山伯和祝英臺故事的誕生地,風景很清幽
    背倚青山,推門即是清新的山風,封龍書院的環境很清幽,誰能想到當年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就是在這裡求學時,創作出了家喻戶曉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我想,面對著如此優美的環境,他當時寫作的內心一定是靜謐從容的,才能把梁祝的故事描述的那般盪氣迴腸。
  • 大話降龍:降龍「戀上祝英臺」?拋棄伏虎還直喊:我愛你!
    小編繼續帶給大家最精彩好看的大話降龍,看看這期都說了什麼可愛的小故事?都來看看哦!大話降龍:降龍「戀上祝英臺」?拋棄伏虎還直喊:我愛你!話說,上回說到,月老要降龍下凡去拯救一對姻緣混亂的情侶,在月老演示降龍要做的事時,剛好被進門的天兵看到了,天兵誤會後表示自己是不是來的太唐突而打擾到月老和降龍了。
  • 50歲「祝英臺」曬凍齡照,嘟嘴賣萌似少女,與「馬文才」婚姻幸福
    2000年徐進良執導的電視劇《新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羅志祥飾演了男主角梁山伯,而飾演女主角祝英臺的正是梁小冰。5月14日梁小冰在個人社交平臺罕見地連發九張美照,讓大批粉絲大呼當年的女神又回來了。照片中梁小冰臉上帶著完整的妝容皮膚光滑緊緻,沒有一絲皺紋。
  • 江南百景圖祝英臺值得培養嗎 祝英臺屬性能力詳情介紹
    在遊戲中,好多小夥伴都不清楚特殊人物祝英臺的技能與屬性還有珍寶搭配,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祝英臺】 簡介:祖籍山西太原,自幼隨習詩文,美麗聰穎,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遭到祝員外拒絕。祝英臺求學心切,便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
  • 周星馳竟然演過寧採臣+聶小倩+梁山伯
    當年的周星馳竟然演過寧採臣+聶小倩+梁山伯這樣三位一體的痴心書生角色。燕生為實現柳青(周星馳)見花映紅一面的願望,幫其還陽七天,花映紅得知柳青(周星馳)已死後傷心欲絕,他們的真情感動了一對曾受過他們恩惠的鬼夫妻,鬼夫妻透露天機說只要找到慈光法體即可使柳青(周星馳)還陽。最後關頭因青木的阻撓耽誤了時間,柳青(周星馳)還陽無望,花映紅也為其留在陰間,從此兩廂廝守。
  • 現代版梁山伯和祝英臺!當年那個娶日本市長千金的小夥子咋樣了?
    杉山佳奈子鍾愛中國文化,並且又被文兵的勤勞和善良打動,為此拋棄了在日本優越的生活,執意追隨文兵來到中國,成就了一段現實版的梁山伯與祝英臺。這種劇情是非常常見的,現實中也是很有可能的,但對於一些媒體的報導卻是前後矛盾。
  • 最受歡迎的反派男二,偏執痴情向
    經典是值得被銘記的,值得在歷史中一遍又一遍地演繹,而梁山伯與祝英臺就是這樣一部禁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無論是哪個階段都能打動觀眾。其中,何潤東董潔版本的《梁山伯與祝英臺》電視劇也是好評如潮的的一部劇。「帥」——年少輕狂,不知天高地厚在這個版本當中,最具特色的當屬劇本對於馬文才這一人設的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