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7年4月,作曲家喬治·弗裡德裡克·亨德爾突患中風,右半身癱瘓。醫生認定癱瘓已不可逆,創作更是不可能了。
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致命的打擊,更何況是一位正當盛年的作曲家。
但正如地層底下隱藏著那種神秘的滾燙泉水一樣,在亨德爾僵硬的軀殼之中,也有著一種不可琢磨的力量,那就是他的意志,他生命中的原動力。
這種意志的力量,並沒有被這一毀滅性的打擊所動搖,這種意志的力量不願讓追求不朽的精神,在他並非永生的肉體中從此喪失。
於是,他以驚人的超常意志力、冒死長時間、連續浸泡高溫溫泉,僅用兩周,右半身就能活動了。
最後,意志和信心取得勝利,這種意志創造了違背自然規律的奇蹟。他徹底痊癒了。又恢復了創作。
接著是更為神奇的精神的復活。
隨著西班牙戰爭的來臨,他投資的歌劇院無人問津,最終導致債臺高築,他倦於書寫和彈奏,創作靈感枯竭。
1741年8月,江郎才盡、窮困潦倒的亨德爾心灰意冷,甚至想到跳入泰晤士河,一了百了。
8月21日,曾為他的歌劇寫過歌詞的朋友,給他寄來了新的《彌賽亞》清唱劇的歌詞,請他譜曲。
心情惡劣的亨德爾看到第一句歌詞:「鼓起你的勇氣」就怔住了,他覺得那不是歌詞,是天使從九霄雲外向他發出的召喚,以喚起他怯懦的靈魂。
他仿佛已經聽到了這一句歌詞的音樂,各種樂器和聲樂在飄蕩,在呼喚,在咆哮,在歌唱,各種樂器的口都打開了,他重又感覺到和聽到了音樂。於是他整個人都被喚醒了。
每一句歌詞都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深深打動了他。他心中的陰鬱一掃而光。每一句歌詞,都在向他呼喚,他們像冰雪消融的溫暖陽光,使他的心胸豁然開朗。
他激情滿懷,強烈的創作欲望被點燃,他夜以繼日、不眠不休地在房間裡創作。
三個星期以後,他終於完成了《彌賽亞》這一偉大的不朽之作。
在《彌賽亞》創作後的公演之夜,當演唱到第二幕終曲《哈裡路亞大合唱》時,包廂裡的英國國王肅然起立跟著合唱,於是全場隨之起立合唱。整個城市都沸騰了!
但亨德爾說《彌賽亞》並非是自己一個人創作的,而是上帝跟他一起創作的。是上帝給予的啟發,解救出困在心牢的自己,讓他重新燃起了創作的激情。
他在創作中感受著生命的召喚,在樂曲中找到活下去的勇氣,因此《彌賽亞》演出的費用他分文不收。
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贖。儘管他之後再次遭受破產和逼債,但再也沒有任何事情能把這個復活的人重新壓垮,他抵住了一切逆風惡浪,泰然自若地走自己的路。孜孜不倦地創作,傑出地完成自己的事業。
書中細膩的心理描寫以及對音樂的各種表述,令人嘆為觀止。讓人真切地感受到那來自靈魂的聲音,是怎樣喚醒生命的音符;意志的力量是怎樣戰勝各種毀滅式的打擊的。
願我們都能從不朽的音樂作品中汲取勇氣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