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疊石花谷創新旅藝融合扶貧路

2020-12-14 人民網重慶視窗
被譽為「地球日記 大地史書」的疊石花谷景區是集「旅遊、藝術、扶貧」於一體的創新融合扶貧模式。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在渝湘高速板溪互通附近,近來快速崛起一座口碑極佳、熱度頗高的當紅打卡地,這就是正在持續刷屏抖音等平臺的「酉陽疊石花谷景區」。投資1.5億元,佔地面積3000畝的疊石花谷,不僅是全球唯一疊石藝術主題園區和巫儺文化展示園區,更是酉陽縣挖掘利用文化資源、通過藝術介入鄉村建設的方式,打造創新型文化藝術旅遊品牌,探索藝術振興鄉村、旅遊助推扶貧的大膽嘗試。

  自2019年10月26日正式開園後,不到3個月,疊石花谷景區迎客便達42萬,不僅一躍成為渝東南最火爆的旅遊景點,更讓景區所在的酉陽縣板溪鎮杉樹灣、紮營村的村民們「一夜翻身」,徹底改變了千百年來「窮在深山親嫌遠」的歷史,吃上了脫貧致富的「旅遊飯」,迎來了「坐在門前能賺錢」的新時代!而酉陽這種以「旅遊藝術」與「鄉村扶貧」相結合,助推鄉村振興的創新發展模式,也在經過市場驗證後,受到業界的廣為稱讚,成為極具推廣性的可借鑑案例!

  緣起

  縣域旅遊大考慮 扶貧補缺築精品

疊石花谷景區內種植了大批粉黛亂子草等彩色植物與疊石景觀搭配,視覺效果非常夢幻。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世界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您心中,一個在重慶酉陽。這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語,不僅傳播了酉陽的旅遊資源,也是酉陽旅遊蓬勃發展的見證寫照。作為重慶幅員面積最大、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區縣,酉陽在旅遊圈內名氣著實不小。近年來,酉陽順應全國全市旅遊產業發展大勢,把旅遊產業作為全縣戰略支柱產業來抓。發揮生態優勢,傳承紅色基因,深入挖掘人文底蘊,先後創建桃花源國家5A級景區一個,國家4A級景區三個,全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兩個,共同支撐起了酉陽旅遊的壯麗版圖,確立了「桃花源全域旅遊」的發展思路。

疊石花谷項目充分融合了「旅遊」、「藝術」、「扶貧」因素,圖為景區內展示的大型戶外藝術作品。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疊石花谷,就是在桃花源全域旅遊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這些年,酉陽縣委、縣政府致力打造『全域桃花源,康養度假地』,在桃花源國家5A級景區,龔灘古鎮、龍潭古鎮等4A級景區之外,我們還需要為海內外遊客,提供更多可觀、可感、可玩、可樂的旅遊產品。同時,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也是我們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那麼具有較好旅遊基礎的酉陽,是不是可以嘗試著將旅遊扶貧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資源優化,走出一條卓爾有效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呢?」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任序江向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介紹了項目的緣起之思。

  於是,疊石花谷逐漸成為酉陽全力打造鄉村旅遊升級版的示範樣板,並肩負起推動鄉村振興、推動農旅融合的重任,承擔起為酉陽縣委、縣政府提供另一種可供選擇路徑的光榮使命。

  曾經

  一窮二荒三缺水 田裡種啥啥不行

坐落在酉陽縣板溪鎮的疊石花谷景區。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2017年初,考慮到旅遊對鄉村振興的巨大促進作用,酉陽縣委、縣政府將旅投集團的旅遊對口扶貧項目落在了該縣板溪鎮杉樹灣村及紮營村,兩個被納入市級貧困村名單的深度貧困村,並將通過鄉村旅遊助推當地脫貧攻堅的課題交辦給旅投集團。

  「那時候我們過來看,杉樹灣和紮營這個地方,用一個字形容,就是『窮』!全都是植被覆蓋率和土壤覆蓋率不足30%、巖石裸露率超過70%的重度石漠化區域,能用來種莊稼的田非常少!而且是典型的卡斯特地貌,極度缺水。老百姓只能少量種植苞谷這種耐旱作物,產量也是低的可憐。而且由於位置偏遠,基本都是山間泥土小路,百姓交通出行非常不便。所以,村裡凡是年輕力壯的,全都跑出去打工掙錢了。當地有一句自嘲的老話:要想生活過得好,除非石頭生花馬長角!雖然說得讓人心酸,但實際情況也的確不容樂觀。」酉陽旅投集團副總經理、酉陽桃花源實業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郭小紅回憶道。

  扶貧伊始,旅投集團也嘗試過「一村一品」等走農業產業化的路子,幫助村民種植青花椒這種經濟作物。但實踐證明,杉樹灣村的自然條件的確客觀具體,老百姓常說的那句「種啥啥不行」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痛定思痛,旅投集團開始深度剖析杉樹灣的全部優劣勢,嘗試用自己的旅遊資源優勢來與杉樹灣村的脫貧攻堅結合,看能否「化腐朽為神奇」!

  轉運

  石漠荒地竟是古老化石 石頭開花並非天方夜譚

原來這片石上生花的荒石灘,竟是5億年前大自然留給酉陽的寶藏饋贈。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很多歷史故事在必然的同時,往往都帶有神秘性和偶然性!酉陽對疊石花谷的打造也不例外。就在旅投集團對口幫扶幹部們冥思苦想「旅遊與扶貧」融合之策時,一條信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酉陽奇石收藏協會的會員,經常在板溪鎮杉樹灣村附近發現一種名為「金線石」的石頭,這種石頭上自帶花紋,非常奇特。而這不正是杉樹灣和紮營村遍地荒石中的碎石嗎?於是,酉陽縣聯繫了重慶二○八地質遺址保護研究院,邀請地質專家們來酉對當地的荒石灘進行檢測。誰知,這一檢測竟發現了一座5億年前的自然寶藏!

  「原來這成片的荒石灘,學名叫疊層石,產生於距今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是在當時淺海環境中,由細菌、藍藻等低等微生物生命活動引發的周期性礦物沉澱和對沉積物捕獲膠結形成的具有疊石狀結構特徵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生命化石群。而且覆蓋面積達2公裡之巨,堪稱南方規模最大的疊層石區,也是我們武陵山區規模最大的寒武紀海洋生物化石沉積地。」酉陽桃花源實業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周永樂向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詳細講述了當時的發現過程。

  這一重大發現,不僅印證了「石上開花生活轉好」的老話,讓杉樹灣和紮營村的自然資源萌生了「由劣轉優」的希望,也為酉陽旅投集團在對杉樹灣村的扶貧開發上擁有了更大更多的發揮空間。但是,雖然知道了眼前的石灘是片寶,但如何將這原本「石漠化治理的成片亂石區」,變成財政增稅、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金缽缽」,還是一個慎之又慎的問題。

  「也想過搞花海,因為這裡雖然種莊稼不行,但是遍地的野花野草還是很多。不過單一搞花海的話,季節影響大,且市場競爭力並不特別突出,而且疊石資源的優勢也沒有發揮出來。」據周永樂介紹,隨後旅投集團就聯繫了西南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等在渝高校的專家學者,來酉陽實地考察,一起集思廣益,走出創新之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當高校教授們來到板溪鎮,被眼前遼闊的古生物化石群震撼後,一個集「旅遊+藝術+扶貧」於一體的大膽構思,也在多方碰撞下逐漸清晰。

  崛起

  石灘正名「大地史書」 鄉野變身「藝術殿堂」

疊石花谷景區內以巫儺文化為核心打造的疊石景觀。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大家都認為,疊石群和傳統巫儺文化是當地最為核心的人文和自然資源,如果通過藝術介入的方式,以文為魂,將巫儺文化、土苗文化等元素融入景區打造;以石為骨,在疊石區融入文化理念,對疊石區開發利用,形成疊石奇觀;以花為貌,融入生態理念,打造世界上最漂亮、最壯觀的大地藝術主題生態展示區,那麼杉樹灣這個地方真的大有可為。」酉陽旅投集團營銷總監、酉陽縣興旅營銷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剡曉莉向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回憶道。

  有了好思路,就看信心度!於是,酉陽縣委、縣政府適時提出了「強化石漠化整治,把桃花源意境與疊石資源有效整合」的建設要求,酉陽旅投集團隨即於2018年初啟動了「酉陽縣板溪疊石花谷生態園扶貧示範項目」(即「疊石花谷景區項目」)。要做就做最好!要建就建精品!只要看準了目標,縱有千難萬險也要攻堅克難達成所願!

正在建設中的酉陽疊石花谷景區。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疊石花谷啟動建設後,項目所在地的廣大鎮村幹部傾盡全力支援配合,全面保障工程進度。據酉陽縣板溪鎮黨委書記黃強回憶:「剛開始真的是什麼都沒有。沒有路、沒有水、沒有電。大型機械進不去,百姓也不明白。我們是沒路開路,沒水引水,該徵地就徵地,需流轉就流轉。起初,部分村民不理解,有疑惑,我們鎮村幹部輪番上門做工作。因為這是縣委、縣政府的重大發展策略,更是我們板溪鎮難得的發展機遇。而且景區也在儘可能多的保障群眾的利益,所以,我們也要盡最大的努力推進疊石花谷項目的建設,讓景區早問世,讓百姓早受益。」

疊石花谷開園儀式現場。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2019年9月30日,疊石花谷景區項目順利竣工,2019年10月26日,酉陽疊石花谷景區正式開園迎客!不到2年時間,一座佔地3000畝的景區從無到有。十二月神柱石陣、疊石魔坑、二十四戲神等33處疊石景觀,讓人們在感受自然偉大的同時,了解到儺文化的神秘與古老;近1000畝的粉黛亂子草、墨西哥羽毛草、杜鵑等主題花海,讓遊客盡情領略現實與魔幻的時空穿梭;17件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家就地取材創作的大型藝術作品,為每一個前來的人們帶來思考和共鳴。

  石灘正名「大地史書」,鄉野變身「藝術殿堂」。截至目前,已有42萬遊客打卡此地!「地球日記 石上生花」,一個融合了「旅遊、藝術、扶貧」於一體的現象級旅遊IP在酉陽變為現實!

  如今

  人居環境大變樣 增收門前不遠行

如今板溪鎮杉樹灣村與紮營村已有30多家農家樂開業迎客。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趙鐵琥 攝

  春江水暖鴨先知!一個地方的改變當地人顯然最是感同身受!紛至沓來的遊人,讓板溪鎮杉樹灣村和紮營村的村民們看到了商機,兩個村如今已有30餘家農家樂。

冉學儒開辦的花未眠農莊很受遊客歡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趙鐵琥 攝
疊石花谷外農家樂的住宿條件基本都已達到星級標準。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53歲的冉學儒家住疊石花谷景區旁,在旅投集團的幫助下開起了「花未眠」農家樂。冉學儒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以前自己家門前是一片荒坡,一條小路坑坑坑窪窪,種的農作物「十年九不收」,家裡女兒出嫁後,兒子就跑到深圳去打工。

  「去年景區開建,我在家裡開了個小賣鋪,賺點生活費。看著村子一點點變化,看著景區一天天成型,我也有了更多的信心。就在景區的幫助下,我們家率先開辦了農家樂。兒子也從深圳回來幫忙了。我記得很清楚,10月26日,景區開園當天,一天的收入就有3萬多,光礦泉水我就賣了3000多元。」說起景區開園給他們家帶來的變化,冉學儒笑容滿面。

  當地的巨大變化,還體現在村容村貌翻天覆地的改變上。以前杉樹灣村和紮營村裡多是木頭房和土坯房,為了改善村子裡的人居環境,與景區風貌形成結合,旅投集團投入了1500多萬元,對100餘棟民房進行了統一風貌改造,並對村的電力等基礎設施進行增量增容。而隨著景區的開放,原本雨天兩腳泥的山土路,早已被瀝青水泥路取代,往返縣城的公共班車也已通村到站。

正在冉學儒開辦的花未眠農莊就餐的遊客們。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此外,涉及千餘戶村民的3000畝土地流轉也為當地村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黃強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景區用地按每畝地500元,遠高於市場價的價格進行流轉,且流轉費每兩年遞增10%,以保證土地流轉後村民們的生計問題。景區用工也是優先向我們的貧困村民照顧,切切實實為群眾增加了營收渠道。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疊石花谷是真正的旅遊扶貧項目,更是我們酉陽人脫貧致富的不變初心。」

  延伸

  接地融合可推廣 酉陽模式受追捧

疊石花谷大地藝術區內展示有17件世界各地藝術家所創作的大型戶外藝術作品。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一個金點子,贏來滿堂彩。一種好模式,造福千萬人。2019年10月26日開園當天,疊石花谷不僅迎來了數萬名流連打卡的熱情遊客,也同時迎來了數十位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頗多實地考察的業內同仁。

  作為酉陽疊石花谷首屆大地藝術季的總策展人,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副主席孫振華教授對疊石花谷項目可謂評價頗高。「『桃花源』是一種人們追求重建鄉村美學的理念,現有的『桃花源』景區是對傳統古人與世無爭生活的嚮往載體,而『疊石花谷』則代表著當代人們對追求鄉村美好體驗的『桃源夢想』。她不再是簡單的追求古人的生活面貌,而是跳出經濟談經濟、跳出資源談資源,融合各種需求後,再回歸過去創造未來。」

  孫振華認為,當今時代談扶貧,絕不僅僅只是簡單的人力物質出力幫忙銷產品這麼簡單,怎樣找出當地特色,讓旅遊文化藝術能夠有效介入,把養在深閨的自然資源推介出去,實現當地旅遊、文化、文創等的有機結合,把傳統鄉村進行現當代提升轉化,實現發展引領,這才是鄉村旅遊扶貧應該做的。「在旅遊扶貧這個時代課題上,酉陽做的就非常好。通過策劃提升改造,疊石花谷項目把旅遊、文化以及當地村民的發展需求等都結合了起來,找到了一個自身的增長點。從開園後的公眾參與度、遊客滿意度來看,項目整體達到了預期。」孫振華說道。

以掃把等鄉村常見物件為材料創作的藝術作品《火車》。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副教授,MTT旅文智腦機構負責人劉聰也對酉陽疊石花谷項目做出評價:「山區,尤其是貧困山區的資源,對其他行業來講,一般很難融合利用,但反過來對旅遊行業來說,就可能成為優勢資源。這個時候如果有工商資本的介入和政府政策的推動,再加上智慧的策劃支持,就有機會吸引大量遊客蜂擁而至,從而人流帶來物流、物流帶來資金流、資金流帶來市場繁榮,進而實現社會文明的進步和振興。酉陽疊石花谷正是採取的這樣一種思路,目前來看,作為旅遊扶貧項目,不管是資金還是設計策劃,都落地到位,市場反響不錯。希望能建立長久保障機制,持續繁榮,為當地老百姓帶來長遠的增收效益。」

  火爆的客流,業界的肯定,當地百姓的支持與感動,無疑都是對疊石花谷項目為體現的酉陽「旅遊+藝術+扶貧」創新模式點讚稱讚。面對成績,酉陽人戒驕戒躁、寵辱不驚。正如任序江所說:「桃源鄉村美在鄉土,依託鄉村優美的自然風光,通過藝術介入鄉村,植入文化符號,讓自然與藝術融為一體,發掘出具有地域特徵的鄉村文化產業,從而把旅遊扶貧落在實處,最終讓鄉村振興走出新路。」

  「接下來,我們會利用好疊石花谷所帶來的蝶變效應,加大旅遊、藝術、扶貧之間的融會貫通,在景區運營、景觀創意、風貌統籌等各個方面深入推進,讓疊石花谷更加完善,成為更多藝術家嚮往之地,更有遊客欲遊之地,不斷擴寬企業和村民的增收渠道,為各地發展鄉村旅遊提供接地氣、融合好、可借鑑、能參考的示範升級樣板。」郭小紅展望道。(記者 趙鐵琥)

疊石花谷景區內展示的馮楊作品《位置》。 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責編:秦潔、張禕)

相關焦點

  • 酉陽疊石花谷:生態扶貧與文化農旅的鄉村振興之路
    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生態扶貧與文化農旅:打造鄉村旅遊示範地  據悉,疊石花谷是在酉陽桃花源全域旅遊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酉陽縣委、縣政府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打造「全域桃花源、康養度假地」,將酉陽打造成一個鄉村旅遊勝地。
  • 酉陽疊石花谷:自然與文化交相輝映
    疊石花谷景區於2019年10月26日正式開園,在酉陽縣扶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下,景區結合地區特色,融自然與文化於一體,成為酉陽的一張新名片。圖為疊石花谷景區入口。2017年2月26日,重慶酉陽古生物調查組在酉陽板溪鎮附近,發現了面積不低於2平方千米,距今約5億年的寒武紀疊層石化石,堪稱南方之最。圖為疊層石花紋。新華網發(受訪單位供圖)
  • 銅梁水口鎮:強力打造「花語果鄉」,開創農文旅融合扶貧新路子
    6月2日上午,在銅梁區水口鎮樹蔭村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基地,鎮黨委書記汪文波和重慶機場集團扶貧幹部、駐村第一書記趙先平正在查看文化景點打造有關工作。
  • 酉陽疊石花谷上榜《重慶童話打卡地圖》
    {"title":"酉陽疊石花谷上榜《重慶童話打卡地圖》",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youyang/youyangxinwen/2020-11-27/3336795.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
  • 視頻|新文旅·新融合名家沙龍十期精彩匯總
    新融合系列名家沙龍⑤文旅融合助推扶貧攻堅——以竹山村、老洞村為例 竹山村、老洞村位於鳳凰縣麻衝鄉,是一個群山環繞中寧靜而美好的苗族古村落。 省文旅廳相關處室負責人、鳳凰縣相關領導、鳳凰旅遊投資公司負責人、當地鄉鎮幹部以及村民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竹山村、老洞村文旅融合助力扶貧攻堅的經驗,探索鄉村旅遊扶貧的路徑。 敬請觀看第五期視頻節目——《文旅融合助推扶貧攻堅——以竹山村、老洞村為例》。
  • 助力文旅產業「加速跑」推動消費扶貧「聚合力」
    調研中,陳麟一行與新站鎮相關負責人圍繞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智慧旅遊建設、電商扶貧等情況,挖掘桐梓文旅資源,研究當地農特產品電商發展,深入推進文旅消費扶貧,切實鞏固脫貧成果,紮實提高脫貧質量。調研組先後走進太白橋、得月亭、太白廣場、太白碑亭等主要人文景觀,詳細了解古鎮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文化傳承、規劃發展、宣傳推廣等情況,並對太白古鎮文旅融合發展提出相關意見與建議。太白古鎮太白碑亭在文旅融合的推進過程中,太白古鎮面臨文化賦能相對較低、文旅產業較為單一、宣傳營銷缺失等短板。
  • 河曲聯袂山西保利大劇院:「藝」直播全方位賦能忻州古城
    這場別開生面的《一生必聽的動漫音樂》是《忻州古城「藝」直播·河曲人家保利情》公益演出雲直播系列活動的「六一」特輯,該活動是以中國保利集團定點扶貧河曲為契機,積極聯袂保利劇院院線,創新河曲電商扶貧模式,促進河曲主題院落特色化經營,豐富忻州古城文化業態和品牌內涵,助力古城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走出文旅融合扶貧路
    中國文物報記者 文冰 見習記者 張麗卉近年來,在文旅融合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作為國家文物局定點幫扶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在地方相關部門的有效舉措、國家文物局系列幫扶項目的有力實施下,在國家文物局歷任扶貧幹部的擔當作為下,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充分激發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文旅融合扶貧路愈走愈穩。
  • 「農體旅」融合鋪開婺城山鄉富民路
    行業引領  多層次架構體旅服務體系  莘畈鄉以體育產業為驅動力,以自然山水為價值核心,整合體旅品牌力,精準定位生態體旅市場藍海,並引入專業企業進行運營,實現專業先導,行業帶動。  今年4月,莘畈鄉引進「潤合欣畈」體育產業發展公司。
  • 西湖升級版的藝創小鎮來了
    西湖升級版的藝創小鎮來了西湖區藝創小鎮的發展離不開招商引資,本次小鎮集中引進了7家企業,均為各行業中的翹楚。比如因蔚傳媒,涵蓋抖音、快手、B站等業務,打造一個綜合性新媒體創意中心,預計三年稅收6000萬元;還有雲米文化是《中國合伙人》《無問東西》等優秀影視作品投資方再度攜手打造的傳媒品牌。此外,還有時光數娛、徠木文化、路行動畫、藝拳網絡、億酷影業等企業入駐小鎮。
  • 南山區工商聯聯動深圳藝設大咖先行探索「文創扶貧」新模式
    將鄉村振興、傳統文化、扶貧故事融入扶貧產品的文化設計中來,做好文創扶貧,講「活」連平故事。還可以通過組織農產品與文創設計大賽、建立文化智庫、出版扶貧地區兒童教育繪本,將鄉村振興、傳統文化、扶貧故事融入扶貧產品的文化設計中來。
  • MV|全國扶貧日特別報導:一路山水一路歌 致敬扶貧工作者
    重慶華龍網集團聯合萬州、開州、武隆、酉陽、城口、豐都、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彭水等區縣融媒體中心,共同推出全國扶貧日特別報導——《MV|一路山水一路歌》,向廣大扶貧工作者致敬。2019年10月16日,在第6個全國扶貧日來臨之際,酉陽蒼嶺鎮大河口村扶貧第一書記冉景清因公殉職,書寫了感天動地的生命篇章,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曾在第一時間以《悲傷!
  • 粵西即將再添一條扶貧路 打造高速扶貧「雲茂樣本」
    作為一條山區高速公路和「扶貧路」,雲茂高速全長129.816公裡,起於羅定市圍底鎮,終於高州市荷花鎮,跨雲浮、茂名兩市3個縣、區12個鄉鎮,輻射600多萬人,其中貧困人口約13萬人。  雲茂高速羅定段計劃2020年底開通,茂名段計劃2021年5月開通。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關鍵階段。
  • 百家名企│峨眉雪芽,茶旅融合,景茗雙仙
    茶旅融合,景茗雙仙,讓峨眉山遊客變成雪芽茶客四川是茶葉大省,但不是強省,但四川旅遊是強省,旅遊業成熟且資源豐富;因此川茶可以借勢四川旅遊,跟著四川的名山名物一起走出去,希望在有熊貓、有火鍋美食、有佛文化的地方就有川茶,這樣能更快、更高效地將川茶推向世界。
  • 演員紀維寧參加電影《九十九步扶貧路》《初心》新聞發布會
    由延星影視全力打造,張禹導演執導的真實故事改編的扶貧電影《九十九步扶貧路》和精神扶貧人文宣傳《初心》近日宣布已進入籌備末端,預計8月初開機。據悉該電影由多個國內頂尖攝製團隊聯合製作,更多主創班底也即將揭曉。
  • 恆昌財富:減貧事業裡程碑 精準扶貧破解世界難題
    更為可喜的是,在精準扶貧策略的逐漸實踐推廣中,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異地搬遷扶貧、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等多種扶貧舉措被廣泛應用實施,並在全國各區域落地生根。多措並舉有效地促進了扶貧的可持續性,避免了貧困地區在脫貧和返貧間的不斷輪迴。
  • 重慶酉陽蜂蜜產量每年達600噸,產值超1.5億
    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重慶市酉陽縣深藏大山裡的特產,酉陽土蜂蜜。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位於重慶市東南部,與湘、鄂、貴三省交界。域內綿延縱橫的武陵山,不但塑造了秀美的風景,帶來了接近百分之六十的森林覆蓋率,更是為當地優質的土特產提供了生產環境。走進大山裡的大板營村,我們驚奇的發現,家家戶戶,窗前屋後,都擺放著這樣一個個大木桶。
  • 重慶酉陽新一屆縣委常委名單排名 酉陽常委簡歷照片
    ­  中國經濟網重慶1月12日綜合報導 據重慶酉陽新聞網消息,12月28日,中國共產黨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酉陽自治縣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書記、副書記當選名單:­  縣委常委(共10名):陳文森、李成群、陳林、代成瑤、張興安、顏強、秦海峰、劉玉平、唐應珊(女)、任序江。
  • 四季追花人 萬裡扶貧路
    如今,這份甜蜜的事業,不僅只有一路花香,扶貧車間的加入,讓這也成為了一條萬裡扶貧路。黃智勇正在查看蜂巢。而黃回香正是因購買蜂蜜而與黃智勇結識,他的追花之路,因有黃回香的加入,而變得不再是簡單的採蜜之旅。當我們初次見到黃回香時,意外發現她之前並沒有接觸過蜜蜂,也沒有接觸過這個行業,但多年從事零售行業的經驗告訴她,養蜂一定可以做成一個事業。
  • 星啟程 無止境 | 星藝佳文藝路商場招商發布會圓滿成功
    2020年8月25日,星藝佳文藝路商場全球招商發布會在「十三朝古都」——陝西西安盛大啟幕!   會上,西安星藝佳文藝路商場總經理張戈,對該項目的品類規劃及未來發展前景進行了詳細的規劃,並引發眾多商家的熱烈討論和美好期待。同時,也標誌著星藝佳文藝路商場,在紅星美凱龍和鹹陽彩虹集團的精誠合作下,蝶變星生!揚帆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