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京,這個名字也許你不陌生,但很可能你是從某款遊戲的名字才對它有印象。其實,平安京便是日本第三大都市-京都的別稱。
在日本歷史中,奈良時代末期,桓武天皇為了擺脫奈良佛教寺院勢力的影響,於公元784年將首都從平城京(今奈良市)遷移到長岡京(今長岡京市)。然而僅過了不到10年,桓武天皇在和氣清麻呂的建議下,於公元794年將首都又遷到位於山城國的平安京(也就是京都市),自此開啟了平安時代,也開始了京都作為日本首都的歷史。
這座千年古都的最初設計是模仿中國隋唐時代的長安和洛陽,整個建築群呈長方形排列,以貫通南北的朱雀路為軸,分為東西二京,東京仿照洛陽,西京模仿長安城,中間為皇宮。宮城之外為皇城,皇城之外為都城。城內街道呈棋盤形,東西、南北縱橫有秩,布局整齊劃一,明確劃分皇宮、官府、居民區和商業區。
平安京的選址參考了風水思想,並且效仿中國唐代的京師長安,是一座傳統的市坊制都市。平安京南北長約5.2公裡,東西長約4.5公裡,面積相當於中國唐代京師長安城的五分之一。天皇居住的大內裡位於平安京的正北,以朱雀大路為中心,城市分為右京(又稱「長安」)和左京(又稱「洛陽」)兩個對稱的部分。
正如上文所說,794年成為當時的首都後,由慈恩大師創建了京都最古老的寺院 - 清水寺。相傳慈恩大師是唐僧玄奘在日本的第一個弟子。
清水寺的山號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觀音。佔地面積為13萬平方米。
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順著奧院的石階而下便是音羽瀑布,清泉一分為三,分別代表長壽,健康,智慧,被視為具有神奇力量,遊客路經此地一定會來喝上一口水,據說可預防疾病及災厄。
現存清水寺為西元1633年由德川家光捐資重修的。原屬法相宗,現自立為大本山北法相宗。其中被定為國寶的主堂是由139根立柱支撐的,宛如碩大的舞臺,又稱「清水舞臺」。
其中"清水舞臺"由眾多高約12米的巨型櫸木柱並排支撐,採用"懸造式"手法,未使用一釘搭建而成,地板鋪有410多塊柏木板,是一座大型木造建築。從這裡眺望京都街道,風景絕佳。
同時這裡四周綠樹環抱,春季時櫻花爛漫,是京都的賞櫻名所之一,秋季時紅楓颯爽,又是賞楓勝地。
本堂的下方有著名的「音羽瀑布」,流水清洌,終年不絕,其清泉分為三個部分,據說每個部分都有神奇的力量,分別為長壽、智慧、健康。
該清泉被列為日本十大名泉之首,清水寺的寺名也因此而來。
清水寺的茶藝名列京都之首。
1994年,清水寺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評選世界新七大奇蹟時,清水寺被列為21處世界名勝候選之一。
新 - 世界七大奇蹟
社長將會陸續的將這些世界最絕的美景介紹給大家,請關注敗家旅社,帶你的眼睛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