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非遺傳承創新模範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論壇以「人類非遺傳承、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展開討論,目前中國共有崑曲、京劇、中國書法、古琴藝術、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等4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人類非遺,這些項目的列入人類非遺目錄後,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傳播和對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本次論壇由中國商報社、中國收藏雜誌社、中國商業創新大會主辦,華夏文化促進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分會、中國人類學學會刺繡藝術專業委員會、北京建築大學現代剪紙藝術研究院、北京啟功藝術研究會共同協辦。來自文化界老領導、老藝術家、資深研究者和全國各地各類別的非遺傳承人等400餘人參與討論。
中國商報社長、總編輯徐艦在致辭中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必須注重傳承,堅持守正創新,不僅要在非遺的產生過程當中創新,還要在它的傳承方式、傳播方式、推廣方式上努力創新,要讓我們的非遺更深入的走進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廣泛的走向世界。
本屆論壇主席、中國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文化官員蘇旭介紹了在他任職期間,中國成功申報成功33項人類非遺,成績斐然,世界排名第一,中國和世界的文化交流進一步加強,應該研究好國際規則,讓更多的中國非遺項目成為人類非遺。
在本次非遺的常話常新論壇上,各嘉賓領導就如何與「非遺」結緣、如何幫助傳統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當代社會、融入日常生活,讓「久居深閨」的非遺實現「自我造血」,在不破壞非遺生態的前提下實現非遺的產業化等非遺的創新化傳承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對非遺的搶救性保護等議題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建議。
最後的頒獎環節分別頒發「非遺傳承新銳人物獎」「非遺傳承先鋒模範人物獎」「非遺傳承功勳模範人物獎」。 此次頒發的三大獎項,是表彰近年來為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做出卓越成績的個人,從創新性、可持續性、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國內外交流、及獲得社會榮譽等方面進行了評估。大師小匠(天津)文化有限公司劉奕、白浩分別被評為「非遺傳承先鋒模範人物獎」、「非遺傳承新銳人物獎」。
大師小匠(天津)文化有限公司致力於國家級非遺技藝傳承及中國工藝大師相關業務的產業研究機構,是集學術研討、文化交流、媒體推廣、跨界融合等多項功能於一體的平臺。
為助力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承,讓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促進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融合,大師小匠積極參與承辦2019世界非遺傳承人大會,全球外交官非遺文化交流系列活動、2020「一帶一路」全球外交官非遺文化交流論壇、「宋鈞復燒」學術研討會等,全面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和保護成果,為推廣展示中華文明的輝煌匠韻與風採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