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眾號推文刊發人社部印發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
文件明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採用電子形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採用電子形式訂立勞動合同,應當使用符合電子籤名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可視為書面形式的數據電文和可靠的電子籤名。用人單位應保證電子勞動合同的生成、傳遞、儲存等滿足電子籤名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確保其完整、準確、不被篡改。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和上述要求的電子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電子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推文一出,激起千層浪,該消息速度登上微博熱搜,各大媒體紛紛轉載。
有業界人士稱,這是疫情逐步受到控制後,政府為全面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做出重大政策引導,旨在藉助新的技術手段,幫助企業更好恢復經營運作,保障國民經濟建設重回穩定節奏。
疫情加劇電子籤約需求,政策支持力度漸強
實際上,這並不是人社部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強推」電子合同。
2 月 11 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張瑩在國務院召開的疫情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就明確表示,鼓勵網上面試,網上簽約。網上簽約指向的,正是當下在各行各業及政務工作中,越來越流行的「電子籤約」模式。尤其是在目前的疫情防控背景下,遠程辦公在國內大規模應用,與之相應的業務處理模式及需求也呈現爆發式增長。
記者了解到,在疫情期間,企業用工及人力資源管理面臨很多新的挑戰。尤其是在復工申請期間,企業HR需要提交大量的材料,所有的材料都伴隨著加蓋各種公章的環節。此外,還需要安排員工籤署防疫安全承諾書等文件,列印、快遞、籤收都有困難,給企業復工帶來重重障礙。
第三方電子合同平臺法大大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法務官梅臻律師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服務的一家大型製造業企業,疫情期間需要和近 3 萬名分布全國各地的員工籤署防疫承諾書。如果通過傳統的方式,完成發出通知、員工自行列印籤署、快遞迴公司、歸檔管理等環節,至少需要一周的時間,並且需要動用整個人力資源中心的人手。而通過電子籤署的方式,員工只需要在手機端完成註冊和實名認證,就可以線上進行承諾書的籤署。HR通過系統後臺查看歸檔管理,籤署情況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完成所有環節的工作,只需要一名HR跟進兩天,這兩天當中,85%的時間是用於催促員工儘快籤署,實際處理文件管理工作僅需幾個小時。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疫情對於企業在電子籤約方面的需求,也起到了極大的加速作用。無論是內部人事管理還是外部業務交易,傳統公章使用、紙質合同的籤署、快遞以及管理等環節存在的痛點被集中放大,企業不得不迅速尋找更便捷高效同時能保障法律效力的籤約方式,電子合同也因此被大眾廣泛且快速認可。
人社部連番發聲支持電子籤約,無疑是肯定了這種新興方式對企業相關工作的幫助和效用,是對特殊時期下勞動用工合規性的思考和重視,也是對承擔這一環節重點任務的關鍵人——HR工作壓力的釋放。相關政策的出臺,也必然進一步加速電子合同在勞動人事管理領域的廣泛應用。
龍頭企業帶動示範效應,電子勞動合同漸成主流
儘管人社部在疫情期才加強官方「表態」,但企業端在電子勞動合同的應用上,已經有很多成功的實踐成果。尤其是各行業龍頭企業的探索經驗,在業內已形成非常好的示範效應,帶動了更多企業開始嘗試藉助電子合同這類手段進行內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電子勞動合同因其在效率、成本、合規上的獨特優勢,也逐步成為眾多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的「標配」,傳統紙質合同籤署習慣開始轉移到線上,以數位化的方式進行。
記者從法大大了解到,目前在人力資源場景下採用電子合同的企業就有攜程、搜狗、海底撈、完美、天虹集團、麗珠醫藥、利豐、帆軟軟體、森馬、斐樂、銀鷺、太平鳥等行業龍頭企業。通過法大大的產品,企業在勞動合同籤署的工作上,至少節約90%的籤署時間、降低85%的籤署成本。
攜程集團副總裁楊欽曾表示:「攜程度假事業部成功使用電子合同後,集團正在全公司範圍內積極推進電子合同的使用,預計未來每年的使用量達幾十萬份,可節省幾百萬成本。攜程有志成為中國OTA公司,甚至是IT行業在電子合同使用上的先行者。」
富士康iDPBG事業群項目負責人表示,一天籤大量勞動合同,是富士康iDPBG事業群的常態。在我們高頻的籤約場景中,法大大可以很好地幫助富士康iDPBG人資工作提升效率,同時更好地保障員工權益,這也是富士康iDPBG一直特別關心的問題。
△ 特殊時期法大大的HR場景應用
用人單位後端司法保障成焦點,可信電子證據地位凸顯
人社部發文中重點提到:「用人單位應保證電子勞動合同的生成、傳遞、儲存等滿足電子籤名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確保其完整、準確、不被篡改。」這意味著可信電子證據被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企業、政府機構都需要藉助更多技術手段,保障籤約後的處置有序進行。
梅臻介紹道,目前已經有很多客戶在對接法大大的「實槌」可信電子證據平臺,實現電子合同籤署、存證、司法鑑定、爭議糾紛在線處置等環節的全流程線上處理。在存證端,法大大「實槌」平臺可結合用人單位電子勞動合同的實際籤約場景,由公證處實時進行前置取證並固化,在確保電子合同的生成、傳遞、儲存等滿足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同步校驗籤約雙方的身份主體、籤署意願及流程,確保勞動合同籤署環節所涉及到的證據鏈完整、準確、不可篡改且真實有效,全方位確保企業用工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實槌」系統還提供了便捷的實時公證、出證管理後臺,在確保電子勞動合同法律效力的同時,也為用人單位提供高效的糾紛處理支持。
據統計,截至 2018 年,世界人口已接近 76 億,其中15- 64 歲勞動人口達到60%-70%;而中國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一個國家, 2019 年的勞動人口數量接近 9 個億,職場社交平臺發布的《 2018 中國人才招聘趨勢報告》顯示,國內職場人平均 22 個月跳槽一次,這一方面體現了越發活躍和開放的職場特徵,另一方面也給企業招聘帶來新的挑戰——人才留存難度增大、招聘工作量激增等。,也就是說,每年產生的的勞動合同及相關協議的籤署數以億計,而電子勞動合同市場潛力廣闊。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加強,國家政策支持力度提升,電子勞動合同將進一步為企業信息化建設賦能,為企業注入更強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