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尾道美術館恢復營業 網紅黑貓再次「硬闖」美術館被攔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2019年4月,黑貓「ken」與警衛大叔正在「對峙」中。(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在日本廣島縣尾道市,曾經有一隻貓因為想要進入市立美術館而被美術館警衛攔在門外,在網絡上走紅。近期,由於受疫情影響而閉館2個月的該美術館再度開館,這隻黑貓「ken」又得以再一次與警衛相遇。

5月24日,尾道市立美術館的推特帳號發布了一張合影:黑貓「ken」躺在美術館門前,而一旁是帶著口罩的警衛大叔。這篇推特收穫了超過6000個點讚,有網友留言稱,「期待已久的合影!」「警衛大叔的眼神還是這麼溫柔。」

黑貓「ken」與警衛大叔最後一次見面是今年3月14日,美術館特別展的第一天。遺憾的是,之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美術館不得不從4月中旬至5月上旬期間閉館,也使得黑貓「ken」與警衛大叔2個多月沒見面。

「ken」其實是美術館附近的餐廳養的小貓,第一次被人們關注是在2017年的3月。當時的尾道市立美術館正在舉行一場名為「全是貓(「貓まみれ展」)」的展覽,黑貓「ken」想要進入美術館,被警衛大叔攔在了門外。這張照片後來被發到了推特上,甚至出現了一個「貓與警衛的攻防」的熱門話題。後來人們發現,這隻黑貓只在警衛馬屋原定雄值守的時候才來,而馬屋原定雄一般只是參與美術館每年四次的特別展的安保工作。

美術館的工作人員推測,「其實黑貓不一定是想要進美術館,可能是看到馬屋原大叔覺得親切,所以想向他撒嬌吧。」5月20日,黑貓又一次出現在美術館附近,但當天並不是馬屋原定雄當值,黑貓走過美術館第一道大門後就坐了下來。「因為馬屋原大叔不在,所以可能黑貓沒找到他,就不再向前走了。」

時隔兩個月再次相見時,警衛馬屋原大叔戴著口罩。黑貓「ken」雖然第一次看到戴上了口罩的大叔,但依然熱情地跑過來向他撒嬌。

美術館的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特別展覽的時間延長了,不過考慮到出勤人數的問題,目前馬屋原大叔只是周末過來上班。之後再有他與黑貓的互動,我們也會發布在推特上。」

相關焦點

  • 日本黑貓勇闖美術館三年不得志,這一次帶著「大橘」來幫忙
    在日本廣島尾道市就出現了一隻執著的黑貓,為了能夠「混進」美術館,它頗為用心,極其執著,已經連續三年硬闖了。有意思的是,如今,它還帶了橘貓幫手。一切都發生在三年前,廣島尾道市美術博物館舉行了主題為貓的藝術展—「Cats ,Mitsuaki Iwago Photography Exhibition」,就在開展沒幾天的時間,一隻黑色的貓咪現身了,它並沒有其他想法,一心只想著闖進美術館。
  • 日本的黑貓連續4年同一時間闖入美術館,只為見他!網友:太暖心
    人們都說貓咪有的時候比人還精靈,這話一點不假,古靈精怪的貓咪們,經常會做出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舉動,比如在日本廣島縣尾道市,有一隻黑貓,名字叫做KEN醬。這隻貓咪在四年前紅遍了日本的全國上下,而具體原因要追溯到四年前的那一場貓咪展覽會上。2017年,尾道市立美術館舉辦了收錄全國上下240餘件貓咪藝術品的展覽會,這次展覽會除了吸引很多愛貓人士之外,還吸引來了許多真的貓,而KEN醬就是其中之一。
  • 3年時間,日本貓貓與警衛叔叔的有趣攻防戰,背後原因竟然不單純
    這不,最近在日本廣島縣尾道市立美術館就發生了一起貓貓硬闖美術館並與警衛發生「攻防戰」的事件在當地引發熱話。不過,其實早就在3年前就已經發生開始發生這一件事,但這一次,美術館的工作人員甚至是網友都發現這不是單純的貓貓硬闖美術館,而是隱藏著一個「秘密」。
  • 多次進美術館失敗的網紅貓 真正目的是見保安大叔?
    在日本疫情漸漸趨緩後終於解除,原本暫停營業的店家設施也陸續在防疫前提下恢復營業。 當中,過去因為「貓與警衛的攻防戰」而引發話題的廣島縣尾道市立美術館也終於重新開館。
  • 「朋友,你擋我拍照了」,美術館正成為「網紅攝影棚」
    文|羅方清 何童 圖| 劉田 編輯 | 何童 眼下各地文藝生活火熱開啟,美術館、博物館的各種精彩展覽扎堆來襲,你準備好(來耍)了嗎? 相比於室外陰晴不定的天氣,無法顯擺的野餐,美術展館自然成為又一波「網紅打卡基地。」
  • 日本美術館發生的貓咪攻防戰!貓咪大戰保安大叔,最終誰能贏?
    前一段時間在日本廣島縣尾道市立美術館舉辦了一場關於貓咪的展覽,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可能是館內作品太栩栩如生了,跟貓咪太像了,竟惹得許多真貓咪來展館旁邊駐足圍觀。美術館還以這個事件推出了一些周邊產品,繪著小黑貓的紀念袋,關鍵字就是,讓我進去,讓我進去!警衛大叔也都成了紅人,不少朋友都來找他合影留念。
  • 鄭州美術館新館成為全新網紅打卡地
    來源: 鄭州晚報昨日,沐浴著初冬暖陽,一批批市民來到鄭州美術館新館,不僅在這座美麗的建築前打卡拍照,還走進去參觀展覽,沉醉在浩瀚的藝術海洋。記者從鄭州美術館了解到,該館新館開放剛過半月,已吸引逾3萬名觀眾前來觀展。其中,僅11月8日就接待觀眾近5000人次,創歷史新高。
  • 當代藝術就只能去美術館拍照嗎?|知物美術館
    Close to Art or Close to Machine-About the Thoughts Conversion of WalterGropius現在很多人有事沒事喜歡逛美術館,美術館一個向來是文藝青年的聚集場,現如今也成了「網紅們打卡」的必備的新時尚。
  • 強烈推薦日本的5家「絕美」美術館
    從表參道車站出來,沿著南青山3丁目步行,一路上會經過諸多日本標誌性商業品牌,而根津美術館就位於這條路的盡頭。建築師隈研吾有意將美術館與熱鬧繁華的表參道隔離開,將美術館隱藏在一排竹子之後。竹林後面是虛實兩片景牆,實牆後面是一處枯景,虛牆指引遊客右轉,通過一條由竹林和竹牆加屋頂圍合的長長的走廊,這條長廊是「網紅打卡」點,也是進入展廳前的一段心靈洗禮廊。
  • 揭秘日本一票難求的宮崎駿美術館
    前幾天一名在日本居住的中國籍女子因倒賣"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門票而被逮捕,引起不小轟動,日本窗後臺不少朋友留言詢問:這個吉卜力美術館到底怎麼好?說起這個大名鼎鼎的吉卜力,我還是很熟悉的,因為目前為止已經去過三次了。
  • 日本東京都美術館
    東京都美術館前身為東京府美術館,位於著名的上野公園,1926年正式開館,通常作為日本美術院等美術團體的公募展的展館而為民眾所熟知。明治後期至大正年間,作為展示日本畫和西洋畫作的代表性美術場館而具有獨特的地位。成立東京都美術館這一想法,最初由畫家石井柏亭提出,並以巴黎的大皇宮美術館為模型,由岡田信一郎主持設計建成。現在的東京都美術館作為「接近藝術殿堂的窗口」每年舉辦300多場展覽,經常與新聞媒體聯手舉辦各類藝術類宣講會,並在館內設立專業的美術圖書室及兩處風格完全迥異的餐廳和咖啡館,是東京最具有親和力的美術館。
  • 包頭博物館和美術館恢復開放了!
    從今天開始,包頭博物館和美術館也恢復開放,工作人員提前做好消殺工作,市民攜帶身份證登記後就可以正常參觀,不過進入館內還需要佩戴口罩。 疫情發生後,包頭博物館於1月23號閉館,直到3月19號才接到通知恢復開放,但為了減少接觸,博物館目前用機器代替人工講解。
  • 「首爾網紅打卡地TOP1」- L』atelier東大門光繪美術館
    當前最火首爾網紅打卡景點,一個仿佛完成一場時光穿梭的「魔法」場所,由首爾觀光財團運營的「VisitSeoul.net」的資深旅遊編輯們評選出的首爾「Hot Place」:「首爾室內網紅打卡地TOP1」- L』atelier東大門光繪美術館,來一場夢回19世紀巴黎的「穿越」之旅。
  • 走進日本宮崎駿美術館
    原標題:走進日本宮崎駿美術館:一起做個迷路的孩子   作為日本知名動畫導演及漫畫家,宮崎駿在中國雖算不上家喻戶曉,但在中國年輕一代中間,宮崎駿的粉絲隊伍顯然是龐大的。為了去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參觀,《環球時報》記者提前一個月請日本的朋友預約。
  • 記者手記:日本人的美術館情結
    新華社東京9月16日專電  記者手記:日本人的美術館情結  新華社記者楊汀 馬崢  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7月正式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日本社會為之振奮,美術館所在的上野地區張燈結彩。與其說這是出於榮譽感,不如說是因為日本人具有的美術館情結。
  • 「萬噸水壓機」誕生處,「粟上海·紅園美術館」揭幕
    「粟上海·紅園美術館」就開在「紅園」外的一棟兩層樓房中,這棟門牌號為江川路358號的兩層小樓原本開設過茶館、花店、中介等各種商業業態,在去年被江川路街道收回,並與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合作推出「粟上海·紅園美術館」,試圖為周邊居民打造一個室內公共文化綜合活動的空間。
  • 受疫情影響,日本三麗鷗彩虹樂園、吉卜力美術館臨時停業
    據《日經新聞》報導,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日本的進一步擴散,位於東京都多摩市的日本三麗鷗彩虹樂園,於2月21日在官網宣布2020年2月22日至3月12日暫停營業,暫定於3月13日重新開放。日本三麗鷗彩虹樂園官方網站發布臨時停業通知 官網截圖2月24日,位於東京都三鷹市的吉卜力美術館響應東京都政府方針,臨時決定在2月25日-3月17日期間休館。因吉卜力美術館採取預約入館的制度,館方也將為提前預約入館的顧客辦理退票手續,同時也表示未來將視具體情況調整對策。
  • 日本東京最值得打卡的美術館
    國立新美術館國立新美術館是全日本面積最大的美術館,由日本著名建築師黑川紀章設計。它承載了更多教育及普及藝術文化的重任,致力於通過各種展覽展示各種藝術的新表現和新觀點,為藝術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場所,為參觀者共享藝術之美。一樓設有展廳和野外展廳,室內和室外很好的融合在一起。2.
  • 欲填「無底洞」,中國私人美術館轉折進行時
    每年因為資金不足而半路夭折的私人美術館不在少數。 中國現在的私人美術館多是來自企業或者企業家個人的支持,如北京時代美術館、今日美術館、寶龍美術館、民生美術館、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等,但面對長期的巨額投入也會吃不消。經過多年的運營探索,私人美術館的管理者也並非坐以待斃,不斷在嘗試各種方式來循環造血。
  • 中國美術館將於5月13日恢復開放 實行預約限流服務
    光明網訊(記者宮辭)中國美術館將於5月13日(周三)起有序恢復開館,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3:00,下午14: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開放展覽內容為《中國美術館新年展:向捐贈者致敬——中國美術館藏捐贈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