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技能人才待遇如何?」「退役後,到底是就業還是創業?」上午,一堂由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教授講解的職業規劃課在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七支隊開講,滿滿的「乾貨」讓大家收穫頗豐。這場講座也代表著北京市「送政策、送培訓」進軍營活動正式啟動。
該活動由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人力社保局、北京衛戍區、陸軍66481部隊、武警北京總隊共同組織。記者從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了解到,該活動今年7月起至12月底,面向全體駐京部隊士兵提供職業規劃輔導、汽車維修、電子商務、辦公自動化、軍事體能訓練等教育培訓課程,將「政策」「培訓」送進軍營,讓理論學習走入部隊,讓生產實踐走進學校,實現「兩進、兩送」。課程設置都是通過提前調查摸底,根據士兵需求開展。讓駐京部隊士兵能夠增強專業技術能力,提高軍事業務水平;能夠在退役後帶著技能回家,積極投身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實踐,更好實現軍人自身價值、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期間,預計將有10所以上高校參與其中,今年培訓不少於2000人。
課程將採取理論知識進軍營,實操訓練進學校的模式開展。比如初級汽修專業需要20學時,就可以利用寒暑假以及平時的周末時間等,組織選擇該專業的士兵到學校學習實操。
「去年新兵就已經呈現出兩個70%的特點:70%都是『00後』,70%是大專以上學歷。」李軍介紹,隨著兵員年齡結構和學歷變化,以及我國經濟領域的高速發展,年輕士兵對就業擇業有了更為多元化、多樣性的需求。信息化產業、專業計算機應用等,都是年輕人感興趣的。不過,雖然有興趣,但如何操作實踐,仍是空白。比如有些士兵表示,退役後想開個網店,但電子商務如何開展卻並不摸門。現在,「政策、培訓送軍營」活動,正好契合了這個需求。根據實際情況,將形成以通識課程為基礎開展專業課程的教育培訓體系。
作為承訓院校之一的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整合最優資源,與社會緊缺的就業信息和崗位技能結合,採用彈性的培訓方式,安排最優質的師資,結合軍人優勢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從時間安排、課程設計、學習方式和考核結業方面做好系列培訓規劃和學歷提升計劃,形成常態化的退役軍人教育模式。今後,還將利用學院兼具學歷教育、技能鑑定和社會培訓的資質和優勢,聯繫相關單位組建培訓聯盟,逐步開發適合退役軍人的培訓資源。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學院精心設計開發了對部隊日常訓練難題的解決和官兵職業生涯發展有所幫助的7個培訓項目,組建了以專家教授、行業技能大師為主的培訓團隊,包括世界健身健美冠軍,北京大工匠汽車維修行業前三名等。其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培訓項目主要面向運輸和作戰部隊,將培訓車輛故障快速檢測及排除能力,在幫助部隊適應新的作戰要求的同時,滿足官兵對職業能力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需求。
而且,學校還推出了「無人機駕駛員」「電子商務」「珠寶首飾鑑定」「電氣與自動控制基礎」「平面設計與影視編輯基礎」等培訓項目,適應部隊官兵多樣化的培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