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為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的統稱。
蝴蝶,全世界大約有 14000 多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中國有 1200 種。
蝴蝶一般色彩鮮豔,身上有好多條紋,色彩較豐富,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8~30釐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釐米左右。
蝴蝶和蛾類的主要區別是蝴蝶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蛾的觸角形狀多樣。
蝴蝶被歸類為鱗翅目,世界上有數以萬計的物種都歸在這類下。
蝴蝶從白堊紀起隨著作為食物的顯花植物而演進,並為之授粉,是昆蟲演進中最後一類生物。
有一種流傳比較久遠的說法,因為蝴蝶喜歡偷吃奶油和牛奶,人們把它說成是長著彩色翅膀、喜歡偷吃奶油的精靈,所以叫它 butterfly。
蝴蝶體形大多在5~10cm之間,身體分為頭、胸、腹;兩對翅;三對足。
在蝴蝶頭部有一對錘狀的觸角,觸角端部加粗,翅寬大,停歇時翅豎立於背上。
蝶類觸角為棒形,觸角端部各節粗壯,成棒錘狀。體和翅被扁平的鱗狀毛。腹部瘦長。
最大的是紐幾內亞東部的亞歷山大女皇鳥翼鳳蝶,雌性翼展可達31釐米;最小的是阿富汗的渺灰蝶,展翅只有7毫米。
蝴蝶翅膀上的鱗片不僅能使蝴蝶豔麗無比、還像是蝴蝶的一件雨衣。
蝴蝶翅膀的鱗片裡含有豐富的脂肪,能把蝴蝶保護起來,所以即使下小雨時,蝴蝶也能飛行。
蝶類幼蟲咬破卵殼孵化外出以後,有些種類略事休息,就直接啃食寄主植物。
有些種類蝶類幼蟲(例如紅眼竹弄蝶)則先行取食卵殼,然後取食植物。
更有一些種類蝶類幼蟲還需取食每次蛻皮時所蛻下來的舊錶皮,例如菜粉蝶和斑緣豆粉蝶等。
蝶類幼蟲的取食對象,因蟲種而各有不同,大多數幼蟲嗜食葉片;有些種類,例如花粉蝶、橙斑襟粉蝶等嗜食花蕾。
還有一些種類蝶類幼蟲蛀食嫩莢或幼果,例如豆莢灰蝶蛀食嫩豆莢,梔子灰蝶蛀食梔子幼果。
在灰蝶科中,有少數種類的幼蟲是肉食性的,例如,蚧灰蝶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專以竹蚜為食,這種肉食性的種類在蝶類中是並不多見的益蟲。
取食植物葉子的幼蟲,如是第一齡的初期,常在葉背啃食葉肉,殘留上表皮,形成玻璃窗樣的透明斑,以後幼蟲食葉穿孔,或自葉緣向內蠶食;隨著蟲體長大,食量也越來越大。
大部分蝴蝶吸食花蜜,就吸食花蜜的蝴蝶來說,它們不僅只吸花蜜,而且愛好吸食某些特定植物的花蜜。
蝶類幼蟲的活動和棲息的習性,也因蟲種而各不相同。從活動時間來看,一般種類都是在早晚日光斜射時出來活動。
有些種類蝶類幼蟲(如菜青蟲等)是在白天活動的,也有一些種類(如許多弄蝶幼蟲)是夜出活動的。
從活動的規律性來看,許多群棲性種類的初齡幼蟲,取食和棲息的活動是一致的,集中在一起取食或棲息,中華虎鳳蝶就是一例。
蝶類幼蟲的棲息場所,一般都很隱蔽,因此,在野外不很容易找到個別幼蟲。
有些蝶類的幼蟲常有綴葉為巢而隱居其中的習性,綴葉的方法因蟲種各有不同,有綴一葉的,有綴數葉的,各有各的式樣或技巧。
香蕉弄蝶幼蟲能將香蕉葉的邊緣褶黏成巢而隱居其中,稻弄蝶則常綴聯數葉而巢居其中。
有巢居習性或結網群棲習性的幼蟲,它們都在棲息處的近旁取食,絕不遠出,一有驚動,立即退入巢內躲藏,這與一般蝶類的棲息習性完全不同。
水是生物有機體在新陳代謝作用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成分。因此我們常常能看到蝴蝶停在潮溼的地上吸水,尤其是稍含鹹味的水,最能吸引它們來飲。
全球有記錄的蝴蝶總數大約有 20000 種,中國約佔2153 種,在鱗翅目158 科中,蝶類有18科。
蝴蝶的數量以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出產最多,其次是東南亞一帶。
世界上最美麗、最有觀賞價值的蝴蝶,也多出產於南美巴西、秘魯等國。
而受到國際保護的種類,多分布在東南亞,如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
在同一地區、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溼溼度環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應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種群。
蝴蝶有5種視錐細胞,比人類多兩種,也就是可以感受除紅光、藍光、綠光外其他兩種我們無法命名的顏色。
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即一生會經過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
蝴蝶的卵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有蠟質殼,防止水分蒸發,一端有細孔,是精子進入的通路。
不同品種的蝴蝶,其卵的大小差別很大。蝴蝶一般將卵產於幼蟲喜食的植物葉面上,為幼蟲準備好食物。
蝴蝶危害農業主要在幼蟲階段。幼蟲孵化出後,主要就是進食,要吃掉大量植物葉子,幼蟲的形狀多樣,多為肉蟲,少數為毛蟲。隨著幼蟲生長,一般要經過幾次蛻皮。
幼蟲成熟後要變成蛹,幼蟲一般在植物葉子背面隱蔽的地方,用幾條絲將自己固定住,之後直接化蛹,無繭。
蛹成熟後,從蛹中破殼鑽出,但需要一定的時間使翅膀乾燥變硬,這時的蝴蝶無法躲避天敵,屬於危險期。
翅膀舒展開後,蝴蝶就可以飛翔了,蝴蝶的前後翅不同步扇動,因此蝴蝶飛翔時波動很大,姿勢優美,所謂「翩翩起舞」,來源於蝴蝶的飛翔。
一般蝴蝶成蟲交配產卵後就在冬季到來之前死亡,但也有的品種會遷徙到南方過冬。
一般蝶類的雄蝶比雌蝶要早些羽化。之後,雄蝶到處飛翔,根據雌蝶散發的性信息素覓尋羽化不久的雌蝶追逐交尾。
在交尾之前,需要經過一個求婚過程,其中雌蝶的花紋和顏色及其信息素起著重要的作用,另外,外生殖器結構必須相配。
一隻棲息在葉上的雌蝶,如果是已經交尾過的,當雄蝶飛臨時,它就平展四翅而將腹部高高翹起,絕不起飛,那是雌蝶不接受交尾的表示,因此雄蝶繞飛一陣,然後飛離;反之即行交尾。
有時一隻不需要交尾的雌蝶,當其在空中飛翔時,可能遇到好幾隻雄蝶追逐求愛,緊逼和繞圈飛舞,難解難分,一起上升到高空,此時雌蝶突然挾翅而下,急速降落,此種逃遁使雄蝶如墜迷途,不知雌蝶所在,因而雌蝶得以脫身。
有一些蝶類如絹蝶科的大部分種類,雌蝶在交尾之後,在交尾囊開口處的基部,生長出各種各樣的交配後衍生物一枚,成為阻止再交尾的障礙物。
蝴蝶的天敵主要有:螞蟻、甲蟲、鳥、蠅、蜥蜴、蛙、蟾蜍、螳螂、蜘蛛、黃蜂、寄生蜂等。
蝴蝶翅膀就像飛機的兩翼,讓蝴蝶利用氣流向前飛進;蝴蝶翅膀上豐富多彩的圖案,令人讚嘆不已。
蝴蝶它們多彩的翅膀不僅僅是為了讓人們大飽眼福。五彩繽紛的顏色是用來隱藏、偽裝和吸引配偶的。
蝴蝶每秒振翅僅有 4~10 次,蝴蝶飛行振翅的頻率低,通過空氣傳播到我們耳中,我們不能感覺到,我們也就聽不到它們飛行的聲音了。
最漂亮的蝴蝶是光明女神蝶(海倫娜閃蝶、藍色多瑙河蝶)。
世界上最大的蝴蝶產於太平洋西南部的索羅門群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叫做亞歷山大鳥翼鳳蝶,最大的從左翼到右翼可達 360 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