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方式才是好的教子之道?蘇家三父子的經歷或許可以窺見端倪

2020-12-22 一心說

引言

如果我們推舉一個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人,我覺得有很多人會把票投給蘇軾,蘇東坡。蘇軾多才多藝,他基本上精通他那個時代裡所有重要的學問和技術。論文章,蘇東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壇地位不言而喻。論寫詩,他的詩作也代表著宋詩的最高成就,而且和另外一個天才李白比起來,蘇軾的情商更高,要更加的討人喜歡。除了這些之外,論書法,繪畫,學術,這些蘇軾都是宋朝一等一的名家。

蘇軾非常的聰明,而且幽默感很強,不但文章寫的很好,而且做官也是非常的務實,並沒有普通知識分子眼高於頂的毛病,而是勤勤懇懇的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就算是最挑剔的人也非常難找出宿舍的缺點,在整部的中國歷史當中,像蘇軾這樣的人也是鳳毛麟角,所以蘇軾被我們很多人奉為心中偶像和人生楷模。

而且,蘇軾雖然年少成名,但是一生中經歷的坎坷和磨難也是非常多,幾次大起大落。不過蘇軾的頂峰是宋代知識分子所能達到的巔峰。而他最落魄的時候,也絕對接觸到了宋代讀書人所能想像最難堪的一個境況。就是在這樣的大起大落之中,蘇軾卻還能夠保持心中的熱忱,這也是非常難得的一種品質。

蘇軾畫像

他雖然有他理想主義的一面,但是他的理想主義是有一個限度的。或者說它是一種務實的理想主義,他知道自己走的路是正確的,路上會遇到許多的困難,但是他也知道路上遇到的那些對手,他們不是兇惡的魔鬼,他們也是一個一個有著閃光點的人,他們各自有著各自的優點,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蘇洵的自身遭遇:厭惡科舉,但又不得不參加

像蘇軾這樣優秀的人,他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天賦之外,當然也離不開家庭的教養。而且蘇家不僅蘇軾是同時代人中的佼佼者,而且在蘇軾旁邊,他的弟弟蘇轍也是一顆讓人不能忽視的新星。我們可以說為什麼一家裡面兩個兄弟東南那樣的出色,這一點和他們的父親蘇洵的培養是脫不了干係的。

蘇洵畫像

宋史記載:堂帖問故,鑰曰:"蘇洵有言:'有亂之形,無亂之實,是謂將亂。不可以有亂急,不可以無亂弛。'"丞相周必大心善之。

從世俗的意義上來說,蘇洵這個人的一生其實是非常失敗的。年輕時候的蘇洵。它更像是李白自視甚高,對於那些應試教育的東西沒有什麼興趣,甚至是充滿了鄙夷,如果蘇洵是一個唐代人的話,他很大的機率會像李白一樣不去參加科舉考試,而是選擇通過其他的途徑展現自己的能力。

可是宋朝的時候並沒有給蘇洵這樣的一個機會,作為一個宋朝人,蘇洵如果想要出人頭地,他只能向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一樣通過考試來博取功名。到了蘇洵27歲的時候,他終於放下了自己的身段,打算硬著頭皮去參加科舉考試。

古代科舉畫像

宋代的科舉考試已經有現代高考的樣子了。如果你參加考試你就必須遵守嚴格的考試規範,從早上開始在自己的位置上低頭答卷,旁邊有監考老師來回的巡視監視你有沒有作弊。這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保證沒有作弊是公平的一種體現。可是按照儒家的規範來說,如果你要當官是需要君主來邀請你出來做官,而不是知識分子主動去求官做,這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

如果只是把科舉當成升官發財的手段,那你這個心態可以放平很多,因為你沒有把聖賢書的內容當成你的人生信條,你只是當做一條向上的路,一條向上的階梯而已。而那些真正相信儒家經典的考生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精神分裂。所以真心相信儒家精神的蘇洵,每考一次就落榜一次。

蘇洵的教育理念:不把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如果放到現在,很多家長如果到了蘇洵的這個地步,往往會把自己的心願放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完成自己的夢想。許多人就是自己想成為一個鋼琴家,但是自己天賦不夠,所以就把一切都強加孩子身上,讓孩子努去努力去拼命去位家長完成這樣一個願望,但這樣對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

可是蘇洵不太一樣,他並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人生,他首先調整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蘇洵徹底的想開了,從此之後就沒有再為應試教育而去讀書,而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開始去讀書寫作。其實我覺得蘇洵的這個做法才是正當才是得體的,每一個人生下來是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為了完成別人的理想的。

蘇轍畫像

《宋史》記載:守蜀日,得眉山蘇洵與其二子軾、轍,深器異之。嘗薦軾為諫官。軾下制獄,又抗章為請,故軾終身敬事之,敘其文,以比孔融、諸葛亮。晚,受知神宗。王安石方用事,嶷然不小屈,以是望高一時。

蘇洵教育子女的方法是非常現代的,我們現代的研究表明,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不是拿一套自己覺得非常對,但是連自己都做不到的行為規範去讓孩子做到。而是把自己的生活過好,讓自己成為子女的表率,讓子女去模仿你的行為。人最核心的學習能力不是聽懂道理,然後按照道理去實踐,人最核心的學習能力是模仿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對你的孩子影響是最大的。

所以蘇洵就認認真真的過好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成為孩子的表率,而且沒有對孩子進行過多的要求。而蘇軾,蘇轍兩兄弟也沒有辜負搜尋對他們的期望,在父親的以身作則下,蘇軾兩兄弟從小到大最大的樂趣就是讀書和寫文章。而且蘇家父子博覽群書,既讀考試會用到的經典教材,也讀了非常多考試用不到的閒書,這讓他們父子幾人的眼界大大開闊。

蘇洵一家的運氣:進京趕考,遇到貴人歐陽修

宋仁宗嘉祐元年,蘇洵父子三人進京趕考。剛好這個時候朝廷裡的人事格局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老一派的改革家獲得了主導力量,其中最耀眼的一個人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歐陽修。歐陽修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唐宋八大家裡面就有蘇家三父子和歐陽修。

歐陽修畫像

《宋史》記載:曾鞏、王安石、蘇洵、洵子軾、轍,布衣屏處,未為人知,修即遊其聲譽,謂必顯於世。篤於朋友,生則振掖之,死則調護其家。

我們以前可能對唐宋八大家這個稱號有一些誤解,我們經常會誤以為這八個人就是唐朝和宋朝之間最有學問的八個人,其實並不是,唐宋八大家只是說寫散文的人裡面,他們八個人是寫的最好的。所以蘇家父子進京的時候剛好是和他們風格一致的,歐陽修作為當時的主考官。

歐陽修在遠道而來的蘇家父子身上看到了同類的味道,當時就非常的激動。在歐陽修看來,蘇洵就是文章天下第一,而蘇軾更是後生可畏,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文壇新星,自己應該把文壇宗主的位置讓給蘇軾,這個更有前途的年輕人。不得不說蘇家三父子他們是有本事,而且是運氣非常好的。

我們可以假想一下,如果蘇軾早幾年進京趕考,或者說沒有歐陽修這樣一個文壇宗主替蘇家三父子背書,他們父子三人的命運可能就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說別的,如果當時的監考官是唐宋八大家裡面的王安石,那蘇軾和蘇轍兩兄弟就絕對不可能考上。所以蘇軾的這一次成功是偶然當中夾雜著必然。蘇軾自己本身是非常有料的,而且十局剛好是最適合蘇軾的時候,所以蘇軾這個人就在當時的宋朝開始了自己的輝煌之路。

王安石畫像

宋史記載:安石未貴時,名震京師,性不好華腴,自奉至儉,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稱其賢。蜀人蘇洵獨曰:"是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奸慝。"作《辯奸論》以刺之,謂王衍、盧杞合為一人。

評價

那我們能從蘇家三父子身上學到什麼東西呢?蘇洵的一生在傳統知識分子看來是比較失敗的,因為他空有一身的才華,但是卻沒有考到一份功名。但是誰也不可否認,蘇洵教兒子的本事算是獨步天下。他不僅教出了一個鼎鼎大名的蘇軾,而且他的另一個兒子蘇轍也是當時宋朝數一數二的人才。

我們現在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理念從根本上就是錯的。蘇哲的一生雖然比較失敗,但是他卻沒有放棄掉自己的人生,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兒子身上,他是發現一條路走不通之後,調轉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認認真真的過好了自己的生活。

狼媽虎爸

而我們現在有許多家長,就是喜歡把自己年輕的時候沒有完成的理想,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讓你的孩子成為你完成理想的一個工具。然後嘴上說著為孩子好,給孩子報一大串的補習班,但是卻從來沒有在孩子面前看過一本書。其實對於孩子最重要的不是你給他制定了一個什麼樣的理想?你給他提供了多好的物質環境,你對孩子最大的影響就是你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現代電視劇裡只要有孩子教育家長的橋段,大概率都是虎媽虎爸。統統都在嘴上喊著棍棒底下出孝子,放棄掉自己的人生,下血本想要把鐵杵磨成針。雖然也有這樣的成功案例出現在我們眼前,可是我們的孩子不是一個標本,他有自己的信念。可是孩子並不是一個標準,也許你能逼他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也許毀掉的是他的人生和你的人生。

參考文獻:《宋史》等。

相關焦點

  • 程夫人:讓蘇軾難忘一生的女人,成全一門父子三詞客的輝煌
    幡然醒悟的「蘇老泉」蘇洵,年少異才的蘇軾、蘇轍,如此一門三父子,不由得讓人感嘆蘇家家學淵博。人們不知道的是,「宋六家」獨佔一半的蘇氏三父子背後,站著一位偉大的女子。而當兄弟二人共同登科、父子三人名揚文壇時,此時遠在萬裡之外的眉州,,一直默默守護在他們身後的這位偉大的女子,卻已然撒手人寰。
  • 有種「父子」叫姜Gary與小好,現實版無能老爸和天才兒子,教子有方
    俗話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孩子教育不得當與父親有很大的關係,但這句話不是說事業上越成功的父親,教出來的孩子越優秀,也不是說越嚴厲的父親,孩子越成才,關於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多種方式,尤其是父親越「無能」,孩子卻越優秀。
  • 春秋新說︱高明柔克:先秦國家領導人的教子之道
    在其他諸卿看來,子產發言的內容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洞見,可以說是「正確的廢話」。然而,子國的兒子在這個時間點站出來慷慨陳詞,這件事本身卻很值得揣摩。子國當場果斷怒罵子產,並不是因為國家大事只有正卿才可以發表意見(這與鄭國當時的政治規矩不符),也不是因為子產的分析本身有什麼不對(子國完全沒有這麼說),也不是因為子產抹黑自己取得的勝利而惱羞成怒(子國並沒有罵子產抹黑這次勝利),而是要用怒罵這種激烈的方式準確傳達如下兩個信息:「踩剎車」,也就是嚴重警告在朝堂上「放飛自我」的子產:這次你擅自發表的言論已經闖大禍了,趕緊給我住嘴
  • 家道(深度好文)
    大至國家之強盛,社會之祥和,小至個人生活之幸福,事業之興旺,身體之健康,均要以和諧的家庭為基礎。 老人要宣揚家風,父母要示範家風,夫妻要掌舵家風,子女要繼承家風,孫輩要順受家風,兄弟姐妹要競比家風。 有道才有德,有德才有福。
  • 輕喜風格+現實反思:愛奇藝《民國奇探》窺見類型劇破局之道
    輕喜風格+現實反思:愛奇藝《民國奇探》窺見類型劇破局之道 2020-04-02 17:25 民國劇與探案劇一直都是題材國產劇的重要類型
  • 奇趣日本史:皇極天皇與蘇我入鹿的朝堂之爭,改變了日本社會性質
    準備接見分別來自新羅、百濟和高麗三國來的三位使節。皇極天皇知道只要同這三個鄰國保持友好關係,這會對日本的社會發展很有好處。皇宮裡鼓樂手排列整齊,他們是天皇為了迎接貴賓事先安排好的。接見之後,他還要舉行大型宴會,以表達主人對遠方使節的好客之情。天皇瞟了一眼左側的蘇我入鹿大將軍,恐怕自己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夠周全,得罪了這位背後的主宰。
  • 《家有兒女》:10年過去了,才明白夏東海才是它的正確打開方式
    相信不少家長一定看過一部經典的室內情景喜劇《家有兒女》吧,這部經典的電視劇曾經陪伴了很多人度過一個又一個暑假,看著這部電視劇長大的孩子,如今也有很多已經變成家長,父母。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一個重組家庭日常生活的各種趣事,儘管劇中的家長劉梅和夏東海都經歷過一次未能圓滿的婚姻,但是他們二人卻始終對生活抱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孩子也充滿愛心。
  • 走進四川眉山三蘇祠,看看北宋那一門父子三詞客小時候生活的地方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在唐宋時,文學集大成者共有八人,號稱「唐宋八大家」,而眉山的「蘇氏三雄」就佔其三,確實讓人嘆為觀止啊,笑傲宋朝文壇的同宗同源的蘇家父子卻又各具特色:老泉凝練、東坡豪放、潁濱衝雅。
  • 聽過北鬥七星君,那《封神演義》中蘇護封的東鬥星君是做什麼的?
    後來因妲己迷惑紂王,所以蘇護對妲己很是不滿,或許是因為對紂王的不滿而牽連到妲己身上。但管如何,蘇護對商朝都已經有二心。所以後來蘇護帶兵徵討西岐的時候,就有了歸降西岐的想法。雖然中間蘇護歸周屢遭阻攔,但最終還是得以歸降周營。蘇護是大將,武功高強,但卻不通法術。
  • 重溫《都挺好》,蘇家三兄妹的最大問題就是不會說話
    用情感詮釋故事,用故事講述情感,這裡是大臉貓講故事假期裡好多臺都在播這部曾經的熱播劇《都挺好》,再看一遍後,我發現這部劇之所以能成為經典還是有道理的。比如,劇中蘇大強的胡攪蠻纏、蘇家大哥蘇明哲的打腫臉充胖子、二哥蘇明成的蠻橫無理,以及從小受委屈的蘇明玉的得理不饒人,都好像我們身邊人似的,有血有肉,性格鮮明。重溫這部劇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蘇家之所以出現那麼多的問題,跟蘇家三兄妹的性格有關,他們三個人都有個共同的問題,就是不太會說話。
  • 特勞特:品牌名比定位還重要;名道:《命名》教你起好名!
    一個好名字,能帶來億萬財富,一個壞名字,能毀掉一個極有前景的項目。裡斯和特勞特先生強調:在市場營銷中,你所做的最重要的決策,就是給產品起什麼名字。特勞特甚至說:品牌名和它的定位一樣重要,也許比定位還重要。如何才能起一個好名字?由名道撰寫,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的暢銷書《命名》一書告訴你其中的秘密!
  • 武庚紀112集:阿嵐窺見遠古大戰,原來這才是真相
    《武庚紀》112集已經播出,可以說這一集徹底對應上了玄機之前原創的世界觀,與之前怒海激戰篇的共工回憶接上了,也讓大家知道了過去眾神大戰究竟是怎麼樣的,下面大家就來看看吧!一、阿嵐空識界神力建功首先大家可能奇怪阿嵐是怎麼窺見遠古大戰的,這裡其實有一點要說,那就是阿嵐雖然擁有的是修羅界神力,但伏羲在臨死之前把所有的空識界神力都給了阿嵐,而眾所周知空識界神力可以預見未來,洞察過去,所以阿嵐能通過舊神的屍骨窺見遠古大戰的真相也並不是不能解釋的事。
  • 大齡青年戀愛尷尬經歷《圍城》第1章:方鴻漸與三個女人的感情糾葛
    方鴻漸由一個從未有過戀愛經歷的人,馬上變成了一個可以與一個相識才幾天的女子,共度良宵的浪漫哥兒。蘇小姐道:「我要找家剃頭店洗頭髮去,你肯陪麼?」鴻漸道:「妙極了!我正要去理髮。咱們理完髮,擺渡到香港上山瞧瞧,下了山我請你吃飯,飯後到淺水灣喝茶,晚上看電影,好不好?」蘇小姐笑道:「方先生,你想得真周到!一天的事全計劃好了。」
  • 才波朝陽和薙切薊是父子關係?繪裡奈決賽時邊做菜邊哭泣
    大家好啊,我是汐兒,今天給大家帶來《食戟之靈》第五季最新一集的資訊,希望大家喜歡!上集回顧:上集說到,幸平創真在BIUE的半決賽上遇上了才波朝陽,半決賽主題是結合五大烹飪方式為一體,做出一道菜。才波朝陽使用了秘技「交叉之刃」,結合了很多人的烹飪方式,做出了「basti」。
  • 神、琴、天、鬥,才是唐家三少的巔峰之作!
    大家好,我是八丈河。今天推薦神、琴、天、鬥,才是唐家三少的巔峰之作!可此時此刻,龍星宇卻是在笑,他一點都不後悔,甚至心中充滿了興奮,因為,他終於可以為自己的兒子做件事了,哪怕因此而付出生命的代價。第二本《琴帝》作者:唐家三少字數:305萬字簡介:九疊琴音震寰宇,誰敢聞言不識君? 七色魔法代等級,雄雄揭大幕。
  • 唐家三少發文歌頌愛情,這只是一種營銷方式
    在三周年直播慶典上,唐家三少和馬紅俊的配音蘇老師都曾表達過,這兩集動漫在各自心中的與眾不同。一個是配音之艱難,感情狀態的轉變具有挑戰,蘇老師不僅給史萊克七怪中的馬紅俊配音,武魂殿長老菊鬥羅的聲音也是蘇老師完成的;另一個則是為自己描寫的愛情而感動。
  • 才波朝陽和薙切薊是父子關係?繪裡奈決賽時邊做菜邊哭泣
    上集回顧:上集說到,幸平創真在BIUE的半決賽上遇上了才波朝陽,半決賽主題是結合五大烹飪方式為一體,做出一道菜。才波朝陽使用了秘技「交叉之刃」,結合了很多人的烹飪方式,做出了「basti」。「basti」給繪裡奈的母親吃過之後,居然讓繪裡奈的母親使出了「衣服飛翔」之術,讓比賽場上的衣服滿天飛,這證明了繪裡奈的母親認可了這道菜。炒飯大戰「煎餅」。在比賽時間停止之前,幸平創真也做出了一道菜,而這道菜居然是炒飯?
  • 乾隆通寶「遒勁蘇」特徵是什麼?怎麼區分?三分鐘了解遒勁蘇!
    對於很多新手泉友來說,乾隆「遒勁蘇」是一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說熟悉是因為它名氣較大,說陌生是因為很少有人研究它的細節。所以,問題來了,乾隆「遒勁蘇」到底是一個類別還是一個版別?為了更好地解釋這個問題,我們暫且先將「寶蘇局-乾隆通寶」分為三個大類,分別是:「部頒式類」、「地方式類」和「宋體字類」,本文將要介紹的「遒勁蘇」隸屬於「宋體字」類。下圖是這三個大類,您可以先在對比圖上找一下區別。說起「清錢」的字體,會讓很多剛入門的新手泉友很迷惑,「宋體」和「楷體」看上去都差不多,到底應該如何區分呢?
  • 古代帝王家訓,既教子也勸民
    教導治國理政在我國古代社會中,家與國有著密切的聯繫,家是小國,國是大家,家國同構。而在封建帝王眼裡,家是國,國也是家,與平民百姓心中的家和國是不同的,治國、平天下才是他們子孫繼承的家國大業,這也是皇帝家訓與民間家訓的重要區別。
  • 父母愛情:若你有婆媳困擾,或許可以看看安傑和德華的相處之道
    這幾天,追著《父母愛情》刷了幾遍,越看越喜歡,劇中沒有什麼出軌小三,也沒有什麼狗血婆媳。但這部劇卻又集夫妻關係、婚姻關係、親情和姑嫂關係,從平凡生活中娓娓講述著平淡而溫情的人生。那一刻的德華,其實已經在安傑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開始注意形象和衛生了,雖然她一直嫌棄安傑矯情,臭毛病多,經常對她說的話各種不服氣,甚至說她和哥哥才是一家,安傑只是這個家的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