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對於我來說,可能是上天賜給我最好的天賦,我能夠尋找到自己的天賦用來跑步,我會利用好這個天賦來回饋上天,好好跑下去,不會浪費。」---蘇炳添
田徑是一切體育運動的基礎,在一切田徑項目中,男子100米跑則是運動之王,它代表著人類速度的極限,又被稱為競技體育皇冠上的寶石。雖然我國在110米欄上有劉翔,打破了黃種人不能成為奧運會冠軍的宿命論,但在我國男子100米上,想要在國際比賽中奪冠,以前也是想都不敢想,自從有了蘇炳添,才改變了這一切,讓大家不再迷信體質差異。他創造了無數個第一,讓人們相信在男子百米賽道上,中國人也有一席之地。
一、初露鋒芒
蘇炳添,1989年8月29日出生於廣東中山市的一個農村家庭,小時候非常調皮,家裡還有個弟弟,他們一家四口,日子安穩,其樂融融。
初中時,為了逃避補課和寫作業,他選擇加入了田徑隊。雖然從沒訓練過,但在第一次百米測試時,就跑出了11秒多,當時老師就跟他說:「不用練了,直接去比賽吧。」
2004年11月份,15歲的蘇炳添參加中山市田徑比賽奪得了第一名,被中山市體校田徑教練寧德寶看中,招入麾下。蘇炳添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3個月後輕鬆進入了省決賽。
進入省隊後,蘇炳添的短跑成績總是上不去,甚至還出現了下滑,讓他非常痛苦,一度萌生了退役的念頭。
在一次閒聊時,他聽到隊友說:「速度,屬於執著於每個0.01秒的人,我只要每次都比你快0.01秒,我就每次都是贏家。」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蘇炳添,他調整了心態,重新振作起來努力訓練,成績也一點點變得好起來。
2006年,蘇炳添在面臨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選擇,就是要不要把田徑當成自己的終生選擇,升職業做為一名專業的運動員,當他聽說進國家隊能有2000多塊錢的工資,這對當時的他誘惑力太大了,就留了下來,看來也是個「財迷」哦。
二、一路開掛
2011年,蘇炳添奪得全國男子田徑100米冠軍,以10秒16的成績打破了保持13年之久的全國紀錄。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蘇炳添成為中國首位進入男子100米半決賽的選手,改寫中國無人進入百米半決賽的歷史。
他經歷過搶跑的陰影,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2015年,為了提高速度,蘇柄添在經過一系列的主力腿測試之後,他決定改變起跑腿,這一改變相當於一直用右手寫字的右撇子要改成左撇子,要改變20多年形成的肌肉記憶,要全部推倒重來,那種痛苦和折磨讓蘇炳添一度喪失了信心。
2015年5月31日,改變了起跑技術的蘇柄添的第3場比賽,在國際田聯鑽石聯賽美國尤金站比賽男子100米決賽中,他以9秒99的成績獲得男子100米第3名,這個成績不但打破了10秒的全國紀錄,也成為第一位百米突破10秒的黃種人。
2015年8月29日,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4x100米接力預賽中,正好是蘇炳添生日,鳥巢響起了一片生日快樂歌,讓蘇炳添終生難忘。由蘇炳添、莫有雪、謝震業、張培萌組成的中國隊以37秒92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並以總排名第4的成績殺入了決賽,決賽再以38秒01的成績勇奪亞軍創造亞洲田徑歷史。
2017年5月13日,上海國際田聯鑽石聯賽男子百米賽蘇炳添以10秒09奪冠,成為第一個在鑽石聯賽百米大戰中奪冠的中國人。
2018年6月23日,在國際田聯世界挑戰賽馬德裡站100米決賽,蘇炳添在風速每秒順風0.2米的前提下,以9秒91的成績獲得男子100米的冠軍,創造個人歷史最好成績。
當一個人到達自身極限水平時,哪怕提高0.01秒都是非常困難的事。
蘇炳添在回憶第一次跑出9秒91時說:「當你第一次突破自身極限時,當你的身體還沒完全到達那種境界的話,你的身體會進入一種非常疲憊或者身體免疫力完全下降,大概要一個多星期才恢復過來。第一次跑出9秒91的那一次,跑過終點線之後就在乾嘔,但在後面的巴黎那場也跑了9秒91,就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身體已經得到了一次這種經驗,身體有了這個意識存在,就不會覺得很累。」
中國田徑隊總教練馮樹勇說:「蘇炳添非常偉大!過去我們一直認為自己跑不過黑人選手,每到大賽,輸竟然成了『正常』結果。整整等了幾代人,我們才贏來了蘇炳添的爆發。他的突破有一個特別大的意義,那就是打破了我們長期被禁錮的思想和一些神話性的東西,挖掘出了隊員的潛力。」
三、天賦與努力
蘇炳添的身體天賦有多好?他的立定跳遠隨便一跳就有3米多,屈膝彈跳可以達到1米5,腿部力量,彈跳,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都非常好。
蘇炳添被稱為田徑界的「C羅」,他在訓練上非常自律努力,他善於總結經驗,還喜歡讀書研究,只要對於跑步有幫助的事情他都會進行嘗試。
蘇炳添每天在2個多小時的訓練裡,會要求自己把每一個動作都做到最標準,要求自己從踝關節到髕腰肌進行協調的發力,包括負重半蹲、跳欄、負重直腿擺動跑......反覆練習起跑,途中跑,加速跑,衝刺,一遍遍的從起點到終點,無限重複,日復一日,從不間斷。
蘇炳添說:「以前就知道蹲地、鳴槍、起跑、按部就班,練著練著就發現其實技術還是挺關鍵的,會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才能達到另外一個更好的階段。」
想要跑得更快,健身時肌肉要怎麼練?蘇炳添會把每天的訓練分為熱身、力量與耐力訓練、拉伸放鬆三個部分,力量訓練採用間歇訓練的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心肺功能和肌耐力,耐力訓練通過「短距離、多組數、短間歇」的跑步訓練來實現,訓練完後還要做好拉伸放鬆,為下一次訓練做好準備。
蘇炳添為了讓身體狀態保持最佳,他的日常生活非常規律,每天早上7點按時起床,晚上11點準時睡覺,每天還堅持寫訓練日記,記錄每天的訓練細節,接下來應該怎麼練,應該注意些什麼等等。
四、想要跑得快,肌肉該如何訓練?
跑步的速度與爆發力對肌肉有著嚴苛的要求,都需要核心力量與肌肉耐力的加持。短跑的起跑非常重要,是踏頻的關鍵。蘇炳添的優勢是起跑銜接出色、步頻快。
想要跑得更快,健身時肌肉要怎麼練?短跑不僅僅是要鍛鍊下肢力量,還要鍛鍊全身肌肉,腰腹核心力量。下肢劇烈發力的時候,上肢要配合相應的擺臂力量,而腰腹核心力量能在加速跑時維持全身平衡。
博爾特說:「想要跑得快,除了大腿夠強壯,還需要強大的核心力量幫助後半程爆發。」
以前的蘇炳添的肌肉力量並不是很出色,但是在他長時間的力量訓練後,肌肉越來越多,身體也變得越來越強壯,他努力鍛鍊自己的腿部肌肉,是為了讓自己腿部的擺動幅度超過其他人,所以,你會看到短跑運動員都有粗壯的大腿,比如:博爾特的腿圍就有65釐米。
「亞洲飛人」蘇柄添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黃種人,他個子不高,雖然只有1.72m,身高限制了步幅,但他步頻極快,所以,跑起來並不吃虧。
而且,60米跑和100米跑的節奏是不同的,前50米連博爾特都跑不過蘇柄添,蘇炳添的優勢就是他的起跑非常出色,他的起跑反應曾經達到了0.124秒,而博爾特後程加速能力驚人,所以,在跑步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追求精益求精,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蘇柄添在第一次跑進10秒後,為了保持那種感覺,他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反覆回想奔跑的全程,他要形成肌肉記憶,讓身體徹底記住這個節奏和頻率,作為職業短跑運動員,每一個細節都不會有絲毫差池,有實力也要能跑出來才能證明自己。
由於疫情影響,東京奧運會也延期到今年7月份舉行,但蘇炳添依然沒有鬆懈,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仍然在積極備戰,哪怕是再提高0.01秒,對他而言都是了不起的進步。
人類短跑的極限在哪?一直眾說紛紜,有專家推論,在2040年,人類百米極限將達到9秒49。
那蘇炳添的百米短跑極限在哪裡?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出來,但我們肯定希望他能突破9秒90,在未來的比賽中能夠創造好成績!#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