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社交媒體時代成就了什麼?那真的是紅了所有的配角。這是一個屬於配角的時代,電影《阿拉丁》裡的燈神又趕上了這好時代。迪士尼經典的故事,從動畫版變成真人版故事框架已經是不會有很大顛覆,那麼對於好事的吃瓜觀眾來講只能是自己在別處找樂子,誰讓這是一部歌舞電影呢?
能歌善舞的燈神自然成了最具人氣優勢的競爭者,不少評論說燈神承包了整個電影的笑點,那我們就從燈神的三個願望說起吧。
作為一部給兒童看的電影,《阿拉丁》可以說三觀正得穩如泰山一樣。窮小子人生逆襲取得公主,青蛙變王子的故事肯定是少不了魔法。而這些功勞就要歸功於神燈裡的燈神。
溜進王宮的阿拉丁被意圖叛變的大臣賈方抓獲,以取得神燈為條件和阿拉丁做了一筆交易。沒有選擇的阿拉丁只能去洞裡取神燈。在一個可以透人心的洞面前,賈方都被阻攔在外,可見此人已經壞到一定程度。
拿到神燈的阿拉丁被困在洞裡,於是與神燈產生了第一次摩擦。興奮而出的燈神一陣熱鬧的解釋和介紹,結果遇上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呆瓜,阿拉丁依然是什麼都不懂。
燈神費勁引導了半天結果遇上了一個佔小便宜的客戶,被蹭了一個願望。在沒有完全明白的時候,大概很多人會有同樣的做法,更何況是整體出沒在集市裡的阿拉丁。對於燈神來講,自己埋下的雷只能默默忍了。
被佔了便宜卻沒有失去對客戶的耐心,在阿拉丁正式許下第一個願望的時候,燈神還是細緻服務並告訴阿拉丁願望越具體越好。當阿拉丁真正實現了第一個願望變成國王,他才真正開始意識到神燈的力量和價值。
或者說這才是阿拉丁的第一次完整體驗。一個好的產品或服務足以打懵一個普通人。燈神的良心之處就在於他並沒有急著催阿拉丁許下第二個願望,雖然完成三個願望他就可以自由。
變身王子的阿拉丁進到王宮,與叛臣再次相遇,遇害後昏迷在了海裡。燈神潛入海底,面對一個失去意識的阿拉丁,他自做主張替阿拉丁許下了第二個願望。
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去實現。有的時候學會給別人做決定也是一個技能。到此,燈神依舊是良心的,他沒有趁客戶昏迷而把所有的願望都用完。
第三個願望實在最後勝利時刻,經過一番波折之後的阿拉丁已經不再以假裝的王子身份為榮,他用最後一個願望讓燈神變成了正常人,並且和女僕成功相愛。可以說燈神的解決是前三次願望的回報,如果沒有前三次的積累,可能他會永遠是一個幫別人實現願望的燈神。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不同的願望之間做著選擇,就像阿拉丁的猴子阿布在洞裡也難抵擋紅色寶石一樣。阿拉丁的願望其實也是一直在變,從最開始的只想變身王子接近公主再到後來以為自己真是王子要和叛臣對抗,再到最後的控制住欲望認清自己的真是身份。
反觀叛臣賈方的結局,就是對欲望的無節制。以至於最後許下願望要成為全宇宙最無所不能的人,結果被變成了燈神封禁到了神燈裡。可見能夠完整準確的表達一件事是多麼的重要,在反覆確認幾次之後賈方依舊堅持自己的話,結果自食惡果。
常有人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話用在欲望上也正合適,或許我們每個人的欲望都應該像神燈的造型,肚子很大,但是口很小很長,在欲望從這個唯一出口出來的過程中多一些冷靜的思考。
正如最後國王改變了規則,讓公主繼承了王位,修改了公主必須嫁給王子的傳統。世界上能夠控制住欲望的人總是成功得概率會高一些,而像都燈神一樣懂得尊重別人慾望的人也會得到好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