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一直無法控制或者消滅蚊子,它的繁殖力為何這麼強?

2020-12-18 宇宙探索百科

如果有一種昆蟲是人類最討厭的,讓人們恨之入骨,那可能就是蚊子了。每年春夏,它們都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它們在我們耳邊嗡嗡作響,擾亂我們睡覺,它們死纏爛打,鍥而不捨地叮咬我們,它們傳播病毒,給我們帶來致命的疾病。全世界每年有5億人感染瘧疾,其中約200萬人死亡。為了打敗這些小蚊子,科學家們花了很多時間觀察它們的行為。

蚊子的前世今生

蚊子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在地球上的?沒人知道,但可以肯定地說,它們比人類還古老,而且蚊子已經存在了大約1億年。

那時,地球還是一個炎熱的「溫室」,巨大的蜥蜴來回踱步,對於像蚊子這樣的昆蟲來說幾乎沒有生存的希望。然而,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大自然賦予了嗜血的蚊子相應的吸血能力,蚊子表現出了很強的生存能力。昆蟲學家在研究保存在琥珀中的數百萬年前的蚊子化石時發現,它們的口器足夠堅固,可以刺穿恐龍的皮膚。它們的嗅覺非常靈敏,甚至能聞到50米開外的人的氣味。

一些蚊子襲擊事件足以令人談「蚊」色變。據報導,被蚊子追逐的動物因筋疲力盡而死。在佛羅裡達州,據說小蚊子殺死了高大的牛。它們擠滿了牛的鼻子和鼻子,它們雲集在牛的口鼻處,如果數量足夠多的話,足以讓它們窒息。

蚊子襲擊人類的歷史並不長。五千年前,人類的居住地相當分散,蚊子主要以叮咬鹿群和牛群為生,但隨著過去幾千年人口數量的激增,定居點的人口密度也越來越大。所有這些都為蚊子提供了更多的繁殖地。蚊子需要在水裡產卵,人類製造罐子用於存水,人類開渠挖溝……它們自然會跟著人類。

與此同時,一些致命的病原體也附在蚊子身上「搭乘便車」,它們滲透到蚊子的唾液腺體中,在蚊子的體內生長繁殖,人類足跡所到之處,蚊子就將疾病在各種不同物種之間傳播開來。

「基因戰術」向蚊子宣戰

蚊子是一種適應性極強的昆蟲。它們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威脅,即使是專殺害蟲的DDT,後來也失去了對蚊子的威懾能力。

近年來,人們採用了一種新的策略:嘗試「治療」蚊子,而不是試圖殺死它們。這這一新的策略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在進化過程中,成千上萬的寄生蟲試圖在蚊子身上寄生,但只有瘧原蟲和少數其他寄生蟲成功了,而蚊子成功地抵擋了大多數寄生蟲。即使瘧原蟲在這些蚊子身上佔領了陣地,它們的未來仍然風險重重。

傳播瘧疾的寄生蟲需要整整十天才能在蚊子體內繁殖起來,所需時間與蚊子的生命周期十分接近。大多數蚊子在瘧原蟲有機會傳播瘧疾之前就已經死於非命。鳥兒、其他捕蚊的昆蟲、魚、肉食植物以及人類都是它們潛在的敵人。總的來說,100隻蚊子中只有3至4隻能夠壽終正寢,能有機會去叮咬人類並傳播疾病。

有科學家採用基因工程方法在蚊子體內合成了一種能夠產生縮氨酸的基因,而縮氨酸可以保護蚊子免受瘧原蟲的侵害。但是,雖然在實驗室裡讓蚊子擁有這種基因是很容易的,但如何才能在野外對蚊子進行這種「基因修改」呢?

看來,用這種方法給蚊子「治病」目前還難以辦到。又有科學家轉而嘗試用某種抗瘧疾藥物對蚊子進行預防性「治療」,這種藥物是一種無毒無害的基因改造細菌,可投放到野外去「餵」蚊子。但也有科學家指出,減少能夠傳染瘧疾的蚊子數量,在短期內看是好事,但也是危險的事,因為這會使人們失去在很長時期內形成的免疫力,一旦傳染瘧疾蚊子的數量發生反彈,死於瘧疾的人數將會急劇上升。

為何20%的人吸引著80%的蚊子

當一些科學家利用「基因戰術」培養和研究蚊子的時候,一些在瘧疾橫行地區工作的醫生們也有了他們自己有趣的發現:有的人家吸引了許多蚊子,有的人家裡卻沒有一隻蚊子。部分原因和地勢有關,越靠近沼澤地,蚊子活動越猖獗。但這不是全部的原因,還和住在裡面的人有關。據最新研究,大約有20%的人會吸引8 0%的蚊子。如果你覺得自己在一群人裡面是最容易招蚊子的,那麼你差不多就是那20%裡面的人了。

為什麼在蚊子的世界裡有些人會成為「誘惑者」?這是科學家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課題。在公共衛生領域,那些招蚊子的人被稱為「超級傳播者」,他們更有可能感染瘧疾並傳播疾病。因為大多數的蚊子總喜歡叮咬他們。鑑別出這些「超級傳播者」並治癒他們,將有助於阻斷瘧疾的傳播。

普通人和「超級傳播者」之間的差別非常微妙。10年前,奧地利一位研究人員決定用自己的身體做一個測試:他在紗帳中放了4種不同種類的蚊子,然後自己脫得只剩下內衣褲鑽進紗帳,看蚊子喜歡咬他的哪個部位。結果他發現,歐洲按蚊喜歡停留在他的臉上,非洲按蚊則喜歡聚集在他的腳步。之後,他對自己腳部的細菌進行分析,然後用這種會產生異味的細菌培養出一種氣味濃烈的乾酪,再用來餵蚊子,結果非洲按蚊立即群集而來。

氣味之間的微妙不同會吸引蚊子,這種想法非常誘人。想想看,只要我們破解這個氣味之謎,那麼我們就能發現那些「超級傳播者」,甚至發明出一種讓蚊子無法抗拒的氣味捕蚊器,讓數以百萬計的蚊子義無反顧地走上死亡之路。但是,要真正破解這個謎團相當困難,問題在於哺乳動物的氣味大致都是相同的。人類身上大量存在並散發出的兩種主要氣味是乳酸和二氧化碳,其氣味之濃烈足以壓倒其他一些微弱的氣味。另外,人的氣味還受到情緒壓力或飲食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的氣味每天都會有所變化。

一位致力於研究人類氣味及其對蚊子影響的美國科學家發現,人類氣味由350種不同的化合物組成。他將30種最重要的化合物混合在一起製成「捕蚊袋」,希望能研製出最有效的驅蚊劑。他還認為,如果我們能稍微改變人類的氣味,我們也許就能迷惑蚊子,讓人們在蚊子面前「隱形」。最近,他從鳥的羽毛中提取了一種提取物。如果我們使用它,也許蚊子會想:「這是一隻難聞的大鳥」。

到目前為止,人類在與人類蚊子的戰鬥中一直處於劣勢,但總有一天會有一種科學方法一勞永逸地結束這場戰鬥。

相關焦點

  • 小小一個的蚊子為什麼生命力這麼頑強?人類能將其滅絕嗎
    但是,夏夜,山上,這兩個名詞一組合就感覺不妙,為什麼,因為夏夜的山上那不是蚊子的老巢嗎?雖然人類現在科學技術已經足夠發達了,但是對於蚊子這種古老而又沒什麼用處的生物,還是做不到趕盡殺絕的地步。但是別看這小玩意小小的,卻讓人煩不勝煩。每一個受過蚊子叮咬的人肯定都誕生過想要蚊子滅絕的念頭吧。那麼為什麼科學家不採用一些高科技手段將蚊子滅絕掉呢?
  • 蚊子的一生之敵「蜻蜓」,為什麼會越來越少?
    面對不計其數的蚊子,我們能做的也只有買點蚊香,殺蟲劑,或是打開空調躲在屋裡,但並不足以將其消滅,雖然蚊子是一種對於生物鏈沒有存在感的生物,有它沒它都無所謂,但對人畜來說這玩意太討厭了,人類一直很想滅絕它。
  • 人類為什麼不能消滅所有的蚊子?研究員給出答案
    說到蚊子,很多人就不由自主地聯想起蚊子在耳朵邊嗡嗡的聲音,著實煩人。如果是在晚上躺下去睡覺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相信你一定會面臨兩種困境,如果起來開燈把蚊子消滅掉的話,剛剛醞釀好的睡意就一下子消散了;如果不起來把蚊子消滅的話,蚊子會煩擾以至於睡不著,就算睡著了也很可能被蚊子叮咬。
  • 蚊子是害蟲為何不消滅它們?科學家:蚊子消失了後果很嚴重
    我們總習慣說一句話:萬物存在自有它的道理,可其實地球上絕大多數生物對於地球來說,都沒啥作用。比方說,研究人員曾經在地球的沙漠中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沙漠魚」,如果不是人類活動的關係,人類為了研究地球、研究地球生命去各處探尋,或許一直到它們滅絕,人類都不會知道,在地球上還存在過一種叫做「沙漠魚」的物種。
  • 為何無法消滅蝙蝠?它從未想過傷害人類,我們應以蝙蝠為師
    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蝙蝠。動物學家表示,蝙蝠所在的翼手目,數量佔據了哺乳動物的20%,它們是哺乳類動物中進化最成功的的生物,也是唯一掌握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白天的天空屬於鳥類,而夜晚的天空則屬於蝙蝠。除了少量的夜晚活動的鳥類,比方說夜鶯、貓頭鷹等等,剩下在夜空中可以看到的生物,都是蝙蝠,各式各樣的蝙蝠。
  • 美國將釋放數百萬基因蚊子,消滅野生蚊子,如果全被消滅了會有什麼...
    蚊子是許多疾病的攜帶者,它們通過叮咬人類將病毒傳播給人類,而其他蚊子因為吸咬人類的血液,病毒順著蚊子的口器,從人體內傳遞到蚊子身上,等待蚊子叮咬下一個人時,病毒又再次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安營紮寨,從而完成了疾病的傳播。
  • 花蚊子來到中國不到50年,但人們已無法乘涼,它是何方神聖?
    花蚊子有「頂級的人類獵食者」之稱,這種文字我們小時候也見過,不過為數不多,花蚊子又叫白紋伊蚊,是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品種。這種蚊子雖小,但是卻可以造成很大的傷害。花蚊子最初只是在東南亞一帶,之所以能夠蔓延世界,主要是跟隨飛機、船舶、火車等等交通工具而來,當然它不用買票[馬思純的微笑]。小而精,吸血不留情,人類都怕它。花蚊子非常精明,它吸血不會像一般蚊子一樣迷戀過程的享受,它吸血很快,飽了就跑,你發現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已經飛走了。
  • 美國將放7.5億轉基因蚊子?科學家:可能會造出超級蚊子,更難殺
    蚊子和老鼠蟑螂一樣,是人類非常討厭的一種動物,因為它們會直接影響人類的生活,尤其是蚊子,夏天的夜晚蚊子不但會叮咬你,還會一直嗡嗡叫影響人的睡眠,很多人又不願意點蚊香,覺得蚊香的味道刺鼻對身體不好,於是只能撐蚊帳,非常的麻煩有人提出過人類可以消滅那些
  • 美國將釋放百萬隻轉基因蚊子,用來消滅病毒蚊子,專家:恐不可取
    文/行走天涯美國將釋放百萬隻轉基因蚊子,用來消滅病毒蚊子,專家:恐不可取蚊子是大自然界內,一種人人喊打喊殺的生物,尤其是在夏天時農村地區的蚊蟲特別多。那如何才能將蚊蟲全部消滅掉呢?顯然這是一個難度非常大的工程,因為蚊蟲的繁殖能力太強大了。既然人類不能一時間將所有蚊蟲消滅掉,卻可以幹擾雌性蚊蟲傳播病毒的數量。科學家將這種蚊蟲稱之為轉基因蚊子。美國有一家生物公司Oxitec很早之前就已經在研究轉基因雄性蚊蟲了。這種轉基因雄性蚊蟲和雌性蚊蟲交配之後,並不會生育雌性蚊蟲,就只會生育和雄性蚊蟲同樣基因的後代。
  • 消滅所有蚊子會怎樣?
    很多人都樂見蚊子滅絕。但蚊子也是生態系統中的一份子,假如我們把它們全部消滅,會對大自然產生不利的後果嗎?所以,有害蚊子的消失並不足以導致捕食者們的滅絕,它們最終會找到其他食物來取代蚊子、填飽肚子。 授粉多它一個不多 實際上,有害蚊子除了吸血,也充當大自然的「授粉員」,通過採蜜為植物授粉。不過,它只是次要的授粉員,自然界中大多數植物由蜜蜂、蝴蝶等昆蟲授粉。
  • 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星期釋放500萬隻蚊子,為何要這麼做?
    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星期釋放500萬隻蚊子,為何要這麼做?蚊子是人人都厭惡的一種蟲子,但在中國卻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它的佔地面積達到了3500平方米,總共由4個車間組成,以現有的技術,蚊子工廠每星期都可以對外釋放500萬隻蚊子,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
  • 人那麼多,為何蚊子偏咬你?背後的原因已找到
    蚊子的高光時刻,或者說蚊子最爽的時刻,是每年溫度在28到30℃的時段,所以夏秋季節就是蚊子的爽點。不過,蚊子是不耐寒的,隨著溫度的降低,它的活躍度也會跟著下降,這就是為啥秋季的蚊子咬人最兇,因為天氣要冷了,蚊子得儘量儲存熱量過冬。溫度一旦降低到16℃以下,蚊子的活躍度基本就停頓了,飛得慢且靈敏度降低,殺死它很容易。
  • 埼玉:這蚊子什麼時候才能消滅?
    嗨咯大家好,我是飛飛,一拳超人這一部動漫裡面,我個人是這麼覺得的,雖然第二季已經完結了,但是裡面的非常多的劇情和有意思的畫面,依舊不斷的可以重複再看!就比如我們今天盤點的一些名場面來說,你們或多或少都有看過,也可能粗略地跳過!但是在我這裡看來是非常有意思的!
  • 如果地球上的蚊子都消失了,人類會更好嗎?科學家:世界更安全!
    不是獅子、不是河馬、不是鯊魚,而是蚊子。蚊子可以說是地球上的頭號殺手,其身上攜帶的寄生蟲、細菌、病毒四處傳播,每年導致近100萬人喪命。實際上,蚊子不僅僅是人類仇恨討厭的目標,地球上的野生動物和家畜也深受其害。有些生物學家認為,蚊子對人類弊多於利,應該消滅它們,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如果地球上的蚊子滅絕了,人類會更好嗎?
  • 現在打死一隻蚊子 相當於「消滅」上千隻
    浙江在線04月11日訊進入4月沒多少時間,已經有很多人被蚊子「咬」了。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市區多個監測點都已經監測到了蚊子活動的情況。  現在活動的是「越冬蚊」  3月份的時候,已經有網友在微博上報料:稱自己被蚊子叮了。
  • 人類歷史中都是怎麼消滅蚊子的?看看古代的人是用的什麼方法?
    ,這個莽草的驅蚊效果是很不錯的但是這個莽草是有毒的,它的渾身上下基本都有毒,老鼠吃了也會被毒死所以用這個莽草才燻蚊蟲,就很有效,但是也對人類很不安全。>這麼一想其實根本跟現在都差不多,甚至我們這邊也是因為古人發明了,我們才能沿用到到今天。
  • 蚊子殺手「大肚魚」,一天能吃2000蚊子幼蟲,為何被列入黑名單?
    而有些物種是作為一種功能性物種引進,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但是最後卻超出我們的控制,最終在自然界泛濫成災,農村地區,我們經常能夠看見的「大肚魚」就是這樣一個物種。為消滅蚊子引進的大肚魚相信來自南方農村的孩子,都見過這種大肚魚。我小時候就經常到小河溝或者小水塘中撈這種魚來養著玩。
  • 如果把蚊子全部消滅,對生態系統有什麼影響?
    生物學家奧利維亞·賈德森(Olivia Judson):提倡對30種蚊子進行滅絕,消滅這30種危害最大的蚊子,能夠拯救100萬生命,且只會減少蚊子家族1%的基因多樣性。
  • 比爾蓋茨:消滅蚊子最佳時機是它們正在交配時
    IT之家8月23日消息 今天比爾蓋茨發布新的蓋茨筆記文章《″蚊子城″裡,時刻嗡嗡作響》,講述了科研人員在這裡研究如何驅除、吸引和殺滅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IT之家從文章了解到,何時是消滅蚊子的最佳時機?日落時分,當它們正在做愛時。這不是玩笑。
  • 周產千萬隻蚊子,定期放生三千萬隻,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在中國
    吸你血的原來是雌蚊被蚊子叮咬的過程就是蚊子吸血的過程,而只有雌蚊才會吸血。雄蚊一般以吸食露水,花蜜以及植物汁液為生,並不會叮咬人或其他動物。雌蚊為什麼吸血?因為它要產卵繁殖後代。雌蚊自蛹羽化成蚊子,在兩三天之後就會和雄蚊交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