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清朝早已滅亡,但做婆婆的人總有點想當「太后」的心理。只因兒子從小到大都聽自己的話,現在娶了個「附庸」回家,自然自己想繼續做主。
但兒媳婦們可沒那麼好說話,人家活了二三十年才第一次見到您,連爸媽都視為小公主,又怎麼會來捧一個陌生人的「臭腳」呢?
於是婆婆們氣急敗壞,覺得兒子思想被帶歪了、肉體被拐走了。在家裡老娘不再是說一不二的主兒,甚至還要聽兒媳婦的話,簡直翻天了。
對於婆婆們來說,最想知道的就是如何恢復自己往日的榮光,讓兒媳婦像兒子小時候一般聽話,願意聽自己的意見。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以下幾點:
01把兒子當女婿,處處站隊兒媳
兒媳聽她媽媽的話嗎?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因為對她好呀!您處處站在兒媳婦的對立面,幫著兒子數落她,還想她能心悅誠服?這簡直是痴人說夢。
先不求您把媳婦當成閨女,就先把兒子視為女婿審視一番,多挑挑兒子的臭毛病,有什麼好吃的先留給姑娘,兒媳自然不會覺得您偏心眼!
如果小夫妻吵架了,您要麼別管,要麼就無條件站隊女方。在這事兒上您若站隊兒子,他也不會感激您,最後人家和好了您還成為眾矢之的,說不定兒子還反過來責怪您插手。
但如果您無條件站隊女方,兒媳婦一定會驚喜又感激,最後人家和好了還把您記心裡,白撿一個好人做何樂而不為?
這就是收服兒媳心的第一步!
02欲迎還拒策略,適當拒絕同住
有些婆婆覺得養兒防老,總想跟兒子生活在一起,還處處管孩子們的生活小事。試想一下,人家小兩口建立新家庭,您非跟著湊過來,可不是電燈泡麼!
有些老人會想,難不成自己要花錢娶兒媳婦,還躲得遠遠的?其實不然!人性有個弱點,您越想住一起,兒媳婦越是拒絕;反而您每每拒絕同住,人家還反過來邀請您去做客!
因為您迫切同住的語氣太有壓迫感,是一種碾壓性的威脅,年輕的媳婦自然不願意。可以學學小編家附近一個老太太,她可成功運用「欲迎還拒」策略首服兒媳婦。
老太太表示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從來不提出去兒子媳婦家看看,哪怕有事也會先打個電話問問他們方不方便。
因為她給了兒媳婦寬鬆的空間,兒媳總會邀請她前去住兩天,她還是屢次拒絕。但越是如此,兒媳婦越有安全感,三番四次邀請她。
最後老太太去了兩天,也趕著收拾東西回老家。兒媳婦又覺得老人才住了兩天就要走,連忙叫她過幾天再來。
這就是老太太高明之處,知進退,做成了一個受晚輩歡迎的人!好過那些嚷嚷同住,達不到目的便氣急敗壞的老人,兒媳婦們見了那種老人只會躲得遠遠的!最終他們可能連一年也沒住上一次過。
03禮尚往來,別倚老賣老
生活裡存在兩種婆婆,一種是看不上兒媳婦給的禮物,一種是只顧著收兒媳婦的禮物。兩種行為的最終結果便是,對方可能不再願意給您送禮。
婆婆們可能無所謂,覺得有兒子買。但同為女人,除非您有女兒,否則許多東西還是只有兒媳婦能做到,兒子可沒那麼細心去買。
正如劉嬸,年輕時落下了膝蓋勞損的毛病,到了晚年寸步難行。雖然說有網購,但也得自己到快遞點領取,十分麻煩。
好在兒媳婦會為來她買內衣內褲、洗髮水、沐浴露之類的生活用品,方便她的日常使用。這些兒子可是都不管的。
因此,別覺得兒子萬能,也別嫌棄兒媳婦買的禮物,說不定晚年還靠得上人家呢!別以為不同住,以後就不需要依賴兒媳婦,還多得是地方指望她!
在自己還有餘力時禮尚往來,也給兒媳準備點小禮物,別讓人家空付出!畢竟每個人都會計較得失,若您在有能力時也一毛不拔,誰還願意總做一個冤大頭呀!為晚年的自己積攢點「人情」,才能可持續發展!
做到以上三點,您與兒媳婦的關係一定會大大增強!想要晚年過得順暢,讓兒媳婦多聽您的話,就嘗試一下吧!
若您在尚未收服兒媳心的前提下就要求人家服從,那是愚蠢人的行為。一輩子幸福到老的女人,需要有個聰明的腦袋,用甜言蜜語使得兒媳婦處處服氣,才是您值得驕傲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