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侯小科
營山源康毛絨玩具公司車間。
營山縣重慶配套產業園。記者 田姣 攝
順蓬營快速通道施工現場。
12月12日,從南充市營山縣城出發,沿著204省道一路向西,不到20分鐘,就到了營山縣淥井鎮五星村。
午後的村莊,像個熟睡的嬰孩,躺在川東北連綿的丘陵懷抱中。這裡西距成都300公裡,東距重慶200公裡,但兩個特大城市激蕩的城市化和工業化浪潮,經過山河的阻隔,到這裡已經趨於沉寂。
在縣鐵建辦主任劉春初的帶領下,徒步爬上村子南邊的小山包,整個村莊盡收眼底。
一些躁動的氣息從遠處傳來:村子北面,順(慶)蓬(安)營(山)快速通道,挖掘機轟鳴,山體中暴露出鮮豔的土紅;幾公裡外,一個名叫「芙蓉水鎮」的旅遊地產項目,正在抓緊施工;不遠處的重慶配套產業園,剛剛迎來幾家從浙江玉環引進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一個高鐵小鎮項目正在謀劃,選址正是五星村。
這一切,都與不久前公布的一則消息有關:成達萬高鐵項目正式獲批,13個站點中,營山西站是其中之一——高鐵站的初步選址,正是五星村。
「這是營山的大機遇。」採訪期間,幾乎遇到的每一個幹部,都會對記者如是說。
趕在成達萬項目正式開工前,記者走進營山,記錄這個高鐵沿線縣城的起跑姿態。
一位59歲村民眼中的
民生之盼
白色的衣服一塵不染,滿頭黑髮一絲不苟,說話頭頭是道,唐中元有著和當地村民完全不同的氣質和穿著。
今年59歲的唐中元是淥井鎮村民,一家三代8口人,住在一棟一樓一底的樓房內,一樓開著小超市,但貨架上灰塵比貨還多。「開不走。」說起生意,他連連搖頭。
這些年,村裡年輕人相繼外出打工,原本有150來號人,如今常年留在家裡的只有60多個,流動人口更是幾乎沒有,哪裡來的生意?
開超市不行,種地又如何?唐中元回答「還是不行」——唐中元一家8口人,耕地不足3畝。養家,只有靠販賣牛羊和中藥材。
「高鐵站建在我們村,以後來的人肯定多。」聽到記者來了,周圍的鄰居都紛紛湊過來,說起即將開工的成達萬高鐵,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
劉春初透露,營山是西南地區首個開通動車始發站的縣城,其客流量,在沒有高鐵之前,曾一度位列全國縣城站的第7名。
目前,每天的火車旅客吞吐量高達5000人次,春運期間甚至達到1.5萬人次。一旦高鐵開通,人流量會繼續增加。
劉春初順手拈起一個小石塊,在地上畫了一個示意圖。營山地處南充、達州、廣安和巴中4市中間,未來,這個站直接輻射人口高達500萬。
眼下,已經有南大梁、巴南廣和營達3條高速通過營山,未來還將有營儀閬高速,將對營山站形成「餵給效應」。
「餵給」的當然不只高鐵站,還有五星村這樣的村莊和村民。
一位規劃部門工作者口中的
城鎮之變
營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二樓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把30釐米長的鋼尺;辦公桌正對面牆上,貼著營山縣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
「前期規劃做了一半,才發現我們幹錯了位置。」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股股長陶然拿著鋼尺在規劃圖上激動地畫圈。
第一個圈,位於營山縣城西南方向5公裡處的淥井鎮附近,就是他所說「幹錯位置」的地方。成達萬高鐵最後在營山確認的站點位置,是距離營山縣主城9公裡處的淥井鎮五星村周圍。
陶然口中說到的「幹」,指的是當地一個大構想:藉助成達萬,帶動城鎮化和產業化發展。
兩年多來,圍繞線路、站點,相關方面反覆研究。僅是「營山西站」,就十二易稿,最終定位在營山縣和蓬安縣的交界處,距離兩縣均不足10公裡,對兩縣均可起到直接輻射、帶動作用。
站點位置在變,不變的是當地依託高鐵發展的決心。
為了搶抓這個機遇,營山同步啟動了城鎮規劃修編,目前已經確定的是,在高鐵站附近規劃一個小鎮,叫什麼名字尚未確定。
最近幾年,隨著交通條件改善,當地城鎮化工業化明顯加速。
2010年,全縣GDP只有74.3億元,2019年已經增長至211億元;縣城的建成區面積從12平方公裡增長至22.3平方公裡。
2010年營山還不通高速,今年已經有3條高速貫穿全縣。
「這些高速以後就要承擔給高鐵接送客人的作用。」陶然說,高速和高鐵是一個系統,沒有高速公路,高鐵就面臨「吃不飽」。
一位外來投資者期待的
旅遊之興
「銷售很好!」12月12日上午,記者來到縣城北部的新城片區,正好碰到芙蓉水鎮文旅產業園項目負責人任鵬。
芙蓉水鎮文旅產業園投資50億元,投資方是北京四海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作為營山吸引投資最大的產業項目,產業園由特色商業街、特色小鎮、芙蓉生態湖、農業示範區、生態綠谷五大板塊組成。目前特色商業街板塊已完成廣場及接待中心建設,商業街一區已基本完成,二區已完成60%的工程量,三區、四區已開工建設。
為啥要千裡迢迢從北京來到一個不起眼的西部小縣城?任鵬的回答是「機遇」。在他看來,旅遊業必然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營山這樣的地方無疑是「潛力股」:未來有高鐵,臨近成渝,生態良好,風景優美。
市場已經給出答案。營山縣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縣實現旅遊總收入48.5億元,比上年增長32.2%。
企業的選擇,和政府的規劃不謀而合。今年縣「兩會」上明確,要加快文旅融合,不斷開發文旅資源。
「文旅、農業,不僅是吸不走的產業,也是高鐵首先惠及的產業,發展旅遊業,將是全縣未來的一大重點。」營山縣縣長羅明遠語氣堅定。
當地投入1.62億元,依託幸福水庫,打造出面積達960公頃的清水湖溼地公園,去年底正式被命名為「國家溼地公園」。
從芙蓉水鎮駕車出發,經國道244線,過回龍場鎮,不到半個小時就能到達這個公園。整個公園裡,遊人寥寥,但風景極佳。
「下一步,高鐵通了,遊客自然就多了。」營山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剛說。
為吸引更多客人,當地還將完善太蓬山國家森林公園、清水湖國家溼地公園配套設施,加快建設國際溫泉度假村等重點文旅項目,積極推進耕讀原鄉核心景區、進士文化景區爭創國家4A級景區。
一家企業負責人看到的
工業之聚
「重慶配套產業園」,從縣城中心向東出城,不到兩公裡,就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園區標誌,上面還有幾個環環相扣的齒輪。
在縣商務和經濟信息化局局長黃建國看來,作為一個縣城,發展的思路就是要為大城市做好產業配套。前不久召開的縣委十三屆九次全體會議提出,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優質農產品供給地、工業發展配套地、商貿物流集散地。
工業領域,要持續壯大營山國際工業港暨重慶配套產業園,建成成渝地區工業發展配套,全方位對接成渝地區汽摩配件、電子信息等產業。
在園區採訪,記者碰到了四川鑫福源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雷統斌。今年新入駐產業園、主要生產保持架和剎車片兩種汽車配件的這家公司,來自浙江玉環。雷統斌表示,之所以選擇來營山,一方面,是看好這邊的環境,工業園的場地更大,成本更低;另一方面,是看好區位條件和發展預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上成達萬高鐵獲批,讓企業在當地發展更有信心。
類似四川鑫福源這類從沿海引進的公司,在營山國際工業港暨重慶配套產業園中還有很多。
總部在廣東省東莞市的營山源康毛絨玩具有限公司,去年落戶營山,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於一體。公司行政部主任鄭敏介紹,訂單由總公司統一接單,然後再派單給營山,目前有200多名工人。
「今年有36家企業入駐了。」園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張秀介紹,儘管有疫情衝擊,但今年企業入駐數量卻創下了近年來新高。截至目前,園區入駐企業達160餘家,年產值達300多億元。
春江水暖鴨先知。高鐵未啟,市場已經先熱起來了。這,何嘗不是高鐵建設的「初心」所在!(記者 梁現瑞 田姣 蒲南溪)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