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末至今,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的衝突愈演愈烈,對方為此出動坦克、飛彈、戰機和無人機。除了無人機大出風頭外,雙方還發射了短程彈道飛彈,頗有當年兩伊戰爭飛彈襲城戰的味道。
據媒體報導,亞美尼亞使用了「圓點-U」戰術彈道飛彈對亞塞拜然發動襲擊。圓點飛彈是前蘇聯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研製的一種短程地對地戰術飛彈,彈體長6.4米,彈徑650毫米,重2010千克,動力裝置為單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最小射程20公裡,最大射程120公裡,採用捷聯式預編程序慣性制導,命中誤差小於15米。該飛彈主要裝備陸軍前線部隊,用於打擊敵方戰役縱深內的飛彈發射架、指揮所、機場、彈藥庫、油庫等重要目標。
然而,面對阿方的指責,亞美尼亞予以否認,稱其發射圓點-U飛彈打擊亞塞拜然領土的說法是完全偽造的。亞塞拜然發布的新聞配圖是一枚未爆炸的BM30龍捲風發射的300毫米火箭彈。
這兩天,亞美尼亞報導,亞塞拜然使用「蘿拉」短程戰術飛彈對亞美尼亞境內一座高速公路橋梁實施了精確打擊。蘿拉戰術飛彈系統是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研製的一款短程彈道飛彈,可以從各種平臺發射。具有命中精度高、戰場機動性好、生存力強、易於隱蔽等優點。 其出口型受到國際條約限制,射程應該在300千米以內。
但從媒體公布的圖片看,蘿拉飛彈只是擊中了橋梁一側,這座大橋並未被摧毀,可能是彈藥沒有爆炸,否則500千克的戰鬥部爆炸威力非常大,完全可以將橋梁炸毀。
綜合以上信息,結果就很有趣了。一方使用的是較為落後的圓點U飛彈,另一方使用的是相對先進的蘿拉飛彈,可都沒有炸響。短程彈道飛彈作為一種具有較大威力的戰術武器,在上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中被發揚光大,雙方都使用「飛毛腿」飛彈襲擊對方城市和重要目標,這種互毆的直接結果就是將伊朗首都四分之一的居民嚇得逃回了鄉下。
但互射飛彈這戰術純粹就是燒錢遊戲,亞阿兩國應該是受經濟水平限制,無法大量採購短程彈道飛彈,也就沒有密集發射的轟動效果。另外,不知道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軍隊的訓練水平落後,不會用飛彈,還是購買的飛彈質量不好,被俄國、以色列坑了,出現了不少啞彈。
反而,此次比較給力的是遠程火箭炮,雙方一直非常開心地用火箭炮轟炸對方城鎮,給平民造成了極大恐慌。小編推測:明年,某國的精確制導火箭炮會和翼龍無人機一樣行情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