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牛仔》:你是否還記得,那個站在禁菸標誌下抽菸的牛仔

2020-11-23 澎湃新聞

原創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在《阿基拉》席捲全球之後的上世紀九十年代,逐漸受到世界關注的日本動畫,又進入了一個集中創作期,在後五年裡,猶以現象級的《攻殼機動隊》和《新世紀福音戰士》最負盛名,而給這個誕生了巔峰作品的日本動畫時代畫上句號的,是被稱作20世紀末最後一部經典動畫的《星際牛仔》,這部於1998年播出,融合了太空、犯罪、西部、動作等各類型的經典SF科幻作品,如今已經迎來了它二十周年的紀念日。雖稱紀念,倒也並沒有多日不見而激動感懷的誇張之情,因為它實在太過經典,經典到每過一段時間,就有人提到它,想到它,甚至誇張地說,幾乎隔三差五,你就能從那些日本動畫營銷號,或者各類熱門動畫博主的作品推薦清單中,看到對它的安利,把它介紹給那些充滿熱情而想要認真看作品的新動畫迷,也似乎成了一眾老動畫迷之間的共識和常情。沒錯,借用一堆俗話,如果有什麼「不看不能稱作動畫迷」「不看人生不完整」的日本動畫排行榜單,《星際牛仔》一定是那種能挺進top5的作品。也正因為它的經典,才值得我們反覆的討論和欣賞,而紀念經典的最佳方式,當然是我們一起,重溫它的魅力。

文 | 阿醬點蚊香

編 | 萬桑何

《星際牛仔》的故事背景設定在2071年的近未來,隨著類似於某種空間跳躍技術的實現,人類的活動開始覆蓋到太陽系,但因為種種原因,這種技術的差錯炸毀了月球,所形成的大量碎片殃及了地球,造成了空前的災難。大部分存活下來的人們逃離地球,在太陽系的各處定居,就像二戰過後的那段時間,疲弱的國家政府無力監管社會,治安問題一片糟糕,活躍於星際的犯罪者層出不窮,逍遙法外,為了應對這樣的難堪局面,權力機關開始合法化個人抓捕通緝罪犯並換取獎金的行動,由此誕生了「賞金獵人」這一特殊職業,故事的主角們,正是這樣一群穿梭在太空裡追擊通緝犯的賞金獵人。

以太空作為故事舞臺的基本設定,在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日本動畫界,並不令人陌生,從同年大熱的《宇宙戰艦大和號》和《高達0079》,到80年代的《超時空要塞》和《銀河英雄傳》,以及90年代被稱為Otaku三大神作之一的《機動戰艦》,這些日本動畫迷中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都可算是留名動畫史的科幻作品。

事實上,在經歷了誕生自冷戰軍備競爭意識下的《星球大戰》帶來的全球科幻狂潮過後,太空,這個人類戲劇史上新生的舞臺形象,開始得到了創作者和觀眾之間更為廣泛的矚目,它的深邃和神秘,承載著人類的想像極限。人們不再滿足於地心引力的物理束縛,而意圖在更為廣袤自由的空間裡,開展更加廣闊恢弘的故事,火星、太陽系、甚至銀河系,都成為了各個故事中角色們的涉足之地。

不過,無論舞臺如何演化和誇張,我們都能從上述的代表作品中發現,人類這個物種本身,似乎也沒有什麼更大的改變。人類之間的鬥爭,權力也好、資源也罷,其中所潛在的宿命和反抗,仍脫離不了400年前由莎士比亞所定下的戲劇基調,不如說,在行星級規模的籌劃調控下,更加突出了故事的戲劇效應。

科幻小說界把這類作品統稱為 「太空歌劇」——舞臺的改變不過是一種物理意義上的延伸,其本質上,還是基於歌劇形式的演出,人與人的恩怨情仇、特別是涉及到國與國的權利角逐,仍舊是最為常見的主題,強烈涉入的政治元素,俯視蒼生的上帝視角,也常常就是這類故事的敘事特色。

宇宙級的宏觀敘事製造的史詩感超乎想像,再沒有什麼比伴隨著行星隕落和星系崩壞的奇觀更加令人感到視覺震撼的場景了,康德的古典主義,在美學的形式上似乎走到了頭,奇觀的背後也僅剩觀者的疲勞和空虛,社會視角下的人類軌跡,正如馬克思所預言的那般,在向外開採的道路上沒有盡頭,被使命和社會所綁架的集體意義上的人,也恰是宏觀敘事不可避免的窠臼。

所以在《星球大戰》的科幻熱潮之外,還潛藏著《銀翼殺手》引起的暗流湧動,後者把「向外」推進的社會人,轉向了「向內」追問的個體人­——九十年代中期誕生的現象級神作,《攻殼機動隊》和《新世紀福音戰士》,也正是這暗流推動下的完美代表,這兩部作品,都各自把角色和觀眾逼到了自我認知的絕路,在這段時間裡,弗洛伊德式的自我探索終於取代了馬克思式的宏觀結構。

在動畫界誕生的這種新的戲劇視角下,基於角色個性的情緒製造取代了故事結構的古典地位,成為了作品表現的中心——深受《銀翼殺手》美學風格影響的渡邊信一郎,給《星際牛仔》定下的創作格調,就來自於這種以人物情緒製造為導向的審美意識,畢竟,隸屬於亞文化的日本動畫,比起不得不重視藝術的教育功能和認知功能的主流文化,在更加純粹的藝術的審美功能上,擁有更多地創作需求和表現空間,而不必背負上這之外的那些思想負擔。

渡邊信一郎

而音樂,總是最有效的情緒引導劑,幾乎沒人會反對這個觀點,從小就喜愛大衛·鮑伊、YMO、Flying Lotus等前衛音樂人的音樂發燒友渡邊信一郎更是如此堅信。在與河森正治一起成功導演重視音樂元素的《超時空要塞Plus》之後,渡邊便著手計劃著一部幾乎完全由音樂主導審美意象的作品,音樂製作人依舊是合作過《超時空要塞Plus》的菅野洋子,當時的她也已經因為《攻殼機動隊》的音樂製作而聞名業界。

按渡邊導演的說法,動畫不比真人影視的直接感染力,需要比一般的影片投入更多的音效與音樂來渲染效果,而當時的動畫界,配樂都是流水線作品,模式固定化,應用教條化,完全滿足不了喜歡外國影視原聲的自己,對渡邊自身而言,沒有優秀音樂的作品,就像是「沒有肉的青椒肉絲」一般索然無味,所以為了音樂上的自由,乾脆放開了要求,請專業的音樂製作人出馬,導演自己更是獨攬了所有選曲事宜,據他本人回憶,連畫分鏡時也是邊聽著喜歡的音樂邊想著其中的意象,於是這部音樂先行的《星際牛仔》,就在渡邊導演包攬音樂監製的執著下慢慢成型了。

菅野洋子

毫無疑問,音樂是《星際牛仔》的靈魂。當年為了從流水線的動畫音樂製造中脫離出來,而進行更為自由當然也更有價值的音樂創作,被渡邊導演委以重任的菅野洋子,還特地和朋友們組成了臨時樂隊The Seatbelts,以方便全面稱心的作曲編曲。

最終,在導演和這群音樂家們的共同探索下,定下了波普爵士(Bebop)作為整部作品的音樂基調,然後也順勢定下了作品名《Cowboy Bebop》,也就是《星際牛仔》原片名,Bebop也正是作品中主人公一行人所駕駛的宇宙飛船,可見音樂在作品中的絕對地位。而TV版片頭曲Tank!,就是一首典型的波普爵士風樂曲,調性兼具動態感和強烈的節奏感,鼓點的嘈雜,小號的喧鬧,搭配極簡主義的視覺元素,極具衝擊力,所以比起《星際牛仔》的翻譯,其實《爵士牛仔》的譯法才更合實義。

如導演所言,音樂的元素充滿了整個作品,柔和的鋼琴曲伴奏,憂傷的布魯斯藍調,充滿回憶氣息的口風琴獨奏,幾乎每一集都圍繞著由音樂引導的一種情緒而創作,甚至每一集的標題,都是渡邊本人音樂情調的展現,比如第10集的標題Bohemian Rhapsody,也就是皇后樂隊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或者第11集的My Funny Valentine,來自於上世紀30年代的爵士大師Chet Baker的一首演奏曲,抑或是第24集的Hard Luck Woman,直接取名自Kiss樂隊所創作的歌曲名,音樂品味的豐富和豪華超出想像。作為片尾曲的The Real Folk Blues,在吉他和貝斯的交叉演奏間,暗示著牛仔史派克那段永留心底的情感過往,更是讓人沉迷其間,回味無窮。

《星際牛仔》的角色塑造,也少不了爵士樂的渲染。好賭的菲亞,性感火辣,卻危險強悍,爵士樂的輕佻,是她在人群中掩蓋自己的面具,但終究藏不住內在的脆弱和孤獨,所幸遇見的那倆男人,都還算厚道,雖然也都心事重重,至少工作上,也還算得上可靠,多多少少,也受了他們一些照顧;絡腮鬍大叔傑特,Bebop的船長兼機械師擔當,本人就是一個純正的爵士樂迷,外表看似高大粗獷,內在卻是細膩精緻,廚藝、盆栽、讀書、音樂,興趣涉獵廣泛,妥妥的善解人意家庭煮夫,誰都看不出他當年叱吒風雲的警察生涯,然而就是這麼個堪稱完美的男人,也有不願言說的情感往事,爵士樂的溫柔,是他的專屬;愛德,擁有男孩名字的13歲女孩,全劇難得的可愛屬性擔當,同時也幾乎是劇中最厲害的星際駭客,性格異常開朗,無拘無束,整個荷爾蒙過剩的飛船上難得的清新劑,而據訪談所知,愛德的設定,來源自菅野洋子在音樂製作室一邊作曲一邊四處晃悠的悠閒形象,渡邊導演據此,設計出了這位整日在地上滾來滾去,如貓般輕盈的角色,動作形變的誇張可愛,甚至有種美國動畫的喜劇效果,精準詮釋了爵士樂的俏皮,她和「宇宙柯基」艾因一塊,成為了Bebop飛船上吉祥物般的存在。

最迷人的角色,當屬我們的主人公史派克,他就是波普爵士的化身,平日裡散漫慵懶,正經時刻幹練瀟灑,時不時的吊兒郎當打趣幽默,也並不妨礙他的身手矯健功夫靈活,拳腳槍械飛船汽車,該上手的時候毫不含糊,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財運,總是在最後關頭放飛到手的獵物。劇中幾乎所有讓觀眾高呼過癮的高質量打鬥場面,都獻給了史派克的中國功夫,融合了截拳道和柔道的招式設計,帥氣十足。劇場版《天國之扉》裡,那幾段出自原畫之神中村豐之手的Boss對決戲,動作節奏真實精準,運鏡流暢一氣呵成,更是原畫迷們所津津樂道的神級作畫素材。

作為日本動畫史上的經典角色,史派克的人物形象,個性鮮明,不落俗套。一方面,如前文所述,雖身處宇宙舞臺,但背景上摒去了太空歌劇中角色的宏大和嚴肅,伴隨史派克的背景樂,沒有交響樂的恢弘氣勢,而是隨性中帶著成熟的爵士曲調,有時任性,有時正經;另一方面,在史派克吊兒郎當的背後,卻潛藏著他為了心愛的女人,頑固和偏執的一面,如同傳統日式劍戟片和黑道片中,高倉健和松田優作塑造的那一類柔情硬漢形象;除此之外,也糅合了那類玩世不恭的浪子形象,像是《魯邦三世》中的魯邦,以及《城市獵人》中的冴羽獠,能看得出渡邊導演從這類帶有明顯「浪蕩子」情結的角色中,亦汲取了不少靈感——這樣一個集柔情、冷酷、幽默、散漫和執著於一身,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典人物形象,可以說,成為了業界創作中一個新的角色模板,不知道同為SF科幻劇的《銀魂》主人公坂田銀時的人物設定,是否也受過其影響,這當然是筆者的一個有趣猜想和對比。

雖然渡邊作為《銀翼殺手》的忠實粉絲,一直為業界所熟知,(2017年還在華納為宣傳《銀翼殺手2049》的應邀下,攜手一眾業界大咖,完成了動畫短片《銀翼殺手Black out 2022》,再一次讓國內外的動畫迷們見識到了日本動畫的巔峰實力),但他真正所鍾愛的,卻不是其中那些折磨主人公意志的哲思問題,以及由此而立的深邃的故事內核。如前所言,讓渡邊臣服並從中所汲取的,是影片極具風格化的審美意識,這種意識在渡邊所愛的音樂渲染下,化作為了《星際牛仔》的瀟灑、幽默、慵懶和成熟,以及那無處不在的某種微醺的感傷情懷,或是來自於角色們各自不願提起的往事,或是幾乎在每次狩獵無獲之後的無可奈何,單元劇的小小幽默終究是一時,掩蓋不了潛藏在音樂中的宿命結局。

按渡邊自己的說法,主線故事和一部分審美風格的設定,也受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的不少影響,畢竟,除了對《銀翼殺手》的痴迷,他和當時很多業界同僚一樣,也同時是一個香港動作片的愛好者,彈彈見血的槍戰,拳拳到肉的打鬥,就是最好的的證明,最終話裡,被槍聲驚動而四散飛舞的白鴿,甚至致敬了吳宇森電影中的經典場景。這些本來與殘酷和暴力掛鈎的港片元素,在爵士調性的裝點下,倒是凝聚出一種獨特的昏暗美感,搭配上或溫柔或煩惱,或冷漠或深情的人物臺詞,如獨坐酒吧街頭,撩撥琴弦輕吼,微醺中帶著一絲興奮,浪漫到極致。

這種倚靠「人物驅動」和「情緒驅動」的故事所引發的觀影情感體驗,是倚靠「情節驅動」的古典太空歌劇所無法提供的,後者的宏大和力量,與前者的微妙和複雜,分別建立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敘事模式上。於是專注於審美塑形的《星際牛仔》,主線故事倒也簡單明了,沒有那些壓抑自我的形而上追問,也更沒有那些太空歌劇所喜愛的權利鬥爭,「脫離組織之後的賞金獵人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我們的主人公斯派克,在告別了朋友之後,為了所愛女人的死亡,最終走上了復仇的盡頭,刀槍碰撞之間,幹掉了宿敵,也消亡了自己」,你看,活脫脫一出「英雄為美人,復仇而殞命」的上世紀通俗港片戲碼。可那又怎樣,在《星際牛仔》裡,情節位居次要,情調才是王道,攝影造型的打磨、畫面構圖的精煉,也統統得為爵士的情調服務,「動畫賦予的生命」,少不了音樂引導的情緒,《星際牛仔》的觀眾們所喜歡的,也正是牛仔們敲鼓吹號的瀟灑閒情,誰都希望這群太陽系最厲害的賞金獵人,繼續駕駛著Bebop,穿梭於星際,吵鬧永不停。

可誰也不會想到,渡邊信一郎終是下了狠心,「拆散」了隊伍,「賜死」了人物,跳動的爵士音符,也終被鮮血凝固,我們的主人公史派克,終究捨棄了牛仔的道路,那個執著於過往的偏執狂,才是他的最終歸宿,比起舊日往事的濃霧,「夢醒後的現實」才是最大的束縛,「並不是去送死,我只是為了證明自己還活著」,說不清這是幼稚還是成熟,抑或是自我安慰的騙術。總之,那個怎麼都不能和自己和解的史派克,告別朋友後,離開了我們。好在,他並不孤獨,十年也好,二十年也罷,我們永遠都會記得史派克倒下瞬間的帥氣十足。至少,回憶永留心底,懷念不會結束。See you,Cowboy,see you,Bebop。我們,適時再會。

-FIN-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冷番推薦《星際牛仔》-男人的浪漫
    《星際牛仔》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上一期我們推薦的《混沌武士》麼?今天說的《星際牛仔》就是混沌導演渡邊信一郎的作品。同樣非常精彩,喜歡混沌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神作就是指的星際牛仔這類的動漫吧。但是我喜歡《星際牛仔》這部動漫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讓我明白何為男人的浪漫。老實講,我並不喜歡用冷番這個詞,也許是看懂《星際牛仔》的人不多這個原因吧!但是喜歡的人無不被牛仔的魅力所吸引,也許我們只是單純覺得好看,也許你也體味到了星際牛仔中那一抹男人的浪漫。
  • 經典神作「宇宙公路片」《星際牛仔》,還記得20年前男人的浪漫嗎
    經典神作《星際牛仔》20年了!這不僅僅是90後和00後的回憶,你還記得它嗎?《星際牛仔》雖只有短短26集,卻是一部像電影一樣的動畫劇。故事背景設定在2071 年,因為「位相差空間門」的出現,使得人類在行星之間的旅行變成可能。
  • 星際牛仔:不老不死的男童與牛仔邂逅,那是終結命運的解脫
    《星際牛仔》中有著極優秀的配樂和爵士樂的表現,這是大家在談論星際牛仔時經常提到的,在星際牛仔TV版的第七集中,對於藍調爵士樂的應用達到了劇集的巔峰。這一集的名字叫做「憐憫惡魔之歌」為我們講述了牛仔與「惡魔」的故事。
  • 拍出星際牛仔的那個男人,鍾情著音樂與旅途
    渡邊信一郎與菅野洋子從此開展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合作之路,在1998年《星際牛仔》這對黃金組合再度聚集了起來,甚至連河森正治也一同加入擔任了設定一職。這對黃金組合的想像並沒有因《Marcoss plus》成功而止步。雖然《星際牛仔》的舞臺背景依舊是外太空,但其故事風格以及音樂風格都與《Macross Plus》截然不同。
  • 重看經典《星際牛仔》
    帶熊看星際牛仔大部分♀對於動畫還是不懂的,主要是硬核的大作接觸太少,不知道真正的好作品。星際牛仔是動畫藝術界三大經典之一,另外兩個就是羅德島戰記和eva。當然這是我自己評的。今年帶熊重看星際牛仔感觸頗多,畫風,藍調,爵士樂,意境真是小孩子無法看懂的。1998年的動畫作品竟然是現在任何新動畫無法超越的,成為了永恆的經典,無法取代。黑客小女孩愛德使用的vr眼鏡,可以到付的快遞,送快遞的還是無人機。這可是1998年啊20年前就準確的預言了真實的未來。
  • 《星際牛仔》原聲再臨,回味過去經典,依然還是少年
    近日,由菅野洋子為首的「星際牛仔」架空樂隊SEATBELTS原班人馬以及原唱山根麻衣重新演繹放出的《星際牛仔》經典片尾曲「The Real Folk Blues」的視頻引發了廣大漫迷和樂迷關注,一眾粉絲更是表示「經典重現,文藝復興!」
  • 世紀末羅曼史——《星際牛仔》,可以比肩《EVA》的神作
    這個故事名叫《星際牛仔》。1998年的日升二組還叫做日升二組,那個時候的矢立肇還沒變成一個公用的筆名。日升二組三大核心:、還有為了拍出一部他們眼中所謂真正的"好作品"而絞盡腦汁,皇天不負苦心人,他們找到名不見經傳的新人監督渡邊信一郎。作為一名"導演裡最會玩音樂的人",渡邊的導演功底也幾乎跟他的愛好一樣,瀟灑自如,有如音律節奏版行雲流水。
  • 星際牛仔——這一聲再見多麼可貴
    《星際牛仔》就在這樣一個世界裡上演了。關於這部作品,可圈可點的地方實在不少,你能夠看到浩瀚的星河、普通的街景、甚至在火星上還能夠看到香港的街市。導演渡邊信一郎的代表作品除了這部《星際牛仔》,還有唱著嘻哈講述江戶時代的武士故事的《混沌武士》和之前被翻拍成科幻大片的《銀翼殺手》。而這部《星際牛仔》的音樂總監則是菅野洋子,這位大佬同樣還是《攻殼機動隊》的音樂總監。
  • 【星際牛仔】一個執念很深的故事
    CD的倒數第二首歌是當時剛剛開始看的 《星際牛仔》 片尾曲 《The Real Folk Blues》 ,緊接著最後一首Mono的後搖長曲 《Everlasting Light》 ,銜接出一番煙火降溫的冷感。
  • Netflix《星際牛仔》真人劇卡司公布 約翰·趙飾斯派克
    Netflix《星際牛仔》真人劇卡司公布 約翰·趙飾斯派克 時間:2019-04-05 14:22:55 來源:3DM編譯
  • 關於《星際牛仔》,你可能不知道的 8 件事
    導演渡邊信一郎在製作《星際牛仔》之時,在沒有劇本的前提下找到了菅野洋子(Yoko Kanno)。渡邊告訴菅野洋子說音樂想要爵士風格的東西,但實際上,當時的菅野洋子並不是特別喜歡爵士,覺得爵士樂單調又晦澀難懂。於是她在爵士樂的基礎上增加了鄉村、布魯斯、重金屬、民謠等元素,正是因為這樣的「改良」,讓大眾接受了這部作品的音樂。
  • 雷德利·斯科特:他永遠是那個最富激情的星際牛仔
    本文雖然標題中體現的是「星際牛仔」,但希望對於雷公的展示與評述是全面的,能令更多觀眾走近這位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傳奇導演。似乎當前有很多人傾向將雷德利·斯科特視作一位沒有「作者風格」的導演。正好,昨天是老爺子83歲生日,我可要為他正名。
  • 從《機器人大戰T》開始,來聊聊《星際牛仔》這部「神作」動畫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星際牛仔》這部被稱為神作的動畫吧。《星際牛仔》是日本SUNRISE動畫公司製作的電視動畫,總共26集。製作組是當時日升公司的二組,後來聲名鵲起的骨頭社。動畫的導演則是業界大拿渡邊信一郎。《星際牛仔》自從1998年播出以後就獲得了年度最佳電視動畫獎,並於2000年獲得日本科幻大會星雲獎。時至今日,它依然是國內評分最高的動畫劇集。
  • 《星際牛仔》主創再聚首:風靡日美20年的經典動畫是如何煉成的?
    《星際牛仔》(英文名:Cowboy Bebop)是一部誕生於1998年的經典動畫電影,在日美賽博朋克圈具有海量粉絲。本文為主創團隊在NYCC論壇交流實錄,各位嘉賓跟全場觀眾共同回顧了這場星際尋夢之旅,聊到很多幕後的故事。因為純靠事後回憶,中間有不準確的地方還請各位見諒。
  • 《星際牛仔》骨子裡蘊含的浪漫,尋找歸宿的旅行和冒險,你還活著
    如果你你明知的日常只是一個夢,你會選擇繼續沉睡,還是勇敢醒來?新千年之交,三部科幻動漫,EVA,攻殼,星際牛仔,都是是不得不提的經典,也是經常被放到一起聊的三部。《EVA》或許是思春期男孩的惆悵世界,《攻殼機動隊》可能是壯年期憤青眼中黑暗的社會,《星際牛仔》一定是成熟期中年男子骨子裡蘊含的浪漫。(下文簡稱:cb)星際牛仔1998年的動畫,骨頭社元老參與製作,放到今天來看依舊很酷很時髦,壁紙可以隨便截的那種。黑色幽默與隱喻,很多劇情點到為止,遐想空間十分龐大。有些點子很超前,可能近年的影視作品都還在反覆使用。
  • 《星際牛仔》斯派克的來歷
    在看完這部動畫後,我給斯派克貼上了幾個標籤(中國人,黑社會,帥哥,功夫,神槍手,牛仔,實力派)《天國之扉》中的斯派克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有實力的角色,長得又帥,行為果斷,敢作敢當,動畫中濃鬱的中國元素以及斯派克曾經身處的黑社會組織「紅龍」都是讓人自發的將斯派克當成一個中國人,遺憾的是在《星際牛仔》中,地球上的國家早就不復存在了
  • 2020年還想見到美國的西部牛仔?《牛仔很忙》的真實場景在這裡!
    以美國的「西部牛仔」為創作靈感的影視作品應該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但是仍然有很多年輕的小夥子很嚮往周董寫的《牛仔很忙》裡的場景:「嗚啦啦啦火車笛,隨著奔騰的馬蹄,小妹妹吹著口琴,夕陽下美了剪影,我用子彈寫日記 ......」
  • 星際牛仔!
    星際牛仔史派克(Spike)和傑特(Jet) 《星際牛仔》劇照(20張)是駕駛飛船Bebop號在宇宙中以捉拿逃犯獲取獎金為生的賞金獵人。兩人在星際間的旅程中,結識了身負巨債、嗜財如命的美女菲(Faye)和電腦神童艾德(Ed),並收養了擁有高智商的數據狗愛因(Ein)。
  • 網飛投資《星際牛仔》真人版美劇,演員陣容看上去還挺還原
    雖然說日本的動畫的風格跟美國的差異非常大,但有不少作品,卻意外適合由好萊塢來真人化,例如《星際牛仔》就是其中的一例。儘管背景在未來的宇宙,但主角們看的仍是人生的悲歡離合,各種人物各種人種與各種故事來來去去,以及採用大量且多元的西洋音樂做為配樂,不論在日本還是海外都取得了商業上與藝術上的成功。
  • 《星際牛仔》是一曲悲嘆的歌,獻給忙碌生活,但看不到出路的人
    《星際牛仔》是一曲悲嘆的歌,獻給忙碌生活,但看不到出路的人CowboyBebop的故事放到三次元就是這樣的:「我叫趙大龍,在四平鎮二龍湖混黑社會,萬萬沒想到,我愛上了我們青龍幫大哥浩哥的女人林娟,浩哥急得要砍我啊,我只能跑到阿傑的船上避難,阿傑以前是個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