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間的衝突,也算是在俄羅斯的強勢調停下暫且畫上了句號,兩國之間的紛爭雖然仍未停止,但至少是沒有兵戎相見的伏屍百萬,從國際局勢穩定的角度來說,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而談及納卡衝突,我們大多數人都對亞塞拜然在一開始使用的無人機印象深刻。在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亞塞拜然憑藉來自土耳其的無人機武器,在戰場上簡直如魚得水,無論是亞塞拜然的士兵還是坦克,都是「一槍一個」。
這背後凸顯出的就是無人機的重要性,而這種具有革命意義的武器,甚至成了印媒口中的「遊戲規則改變者」。他們認為,只要無人機群的數量足夠,那麼即使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防空系統,都將無法抵抗。
顯然,從當今世界大部分防空系統的角度分析,幾乎所有的防空系統針對的都是飛彈、轟炸機等大型目標。而如果對上無人機這種數量多、體積小的目標,就會顯得有些束手無策。
對此,印度媒體坦言,稱憑藉印度當下的軍工實力,根本就沒有大批量製造無人機的實力,更何況,他們製造出的無人機也絕對不能代表世界較先進的水準。
尤其是,無人機在戰場上的優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它的「不可利用性」,簡單來說就是一去不回,採用「自殺式攻擊」往往能夠取得更加優良的戰果,可是這樣一次性的武器,顯然是印度消耗不起的。
不過,有一個問題,印度媒體分析的還是比較精準的,在納卡戰場上,雖然無人機替亞塞拜然贏得戰爭,但其實在無人機優勢被曝光之後,中國才是最大的贏家,這場戰爭相當於給中國免費打了一波廣告。
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我國的無人機出口量顯然已經佔據了世界的主導地位。
據《環球時報》此前援引印度「出版報」刊文表示,中國已經完成了從「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向「最大的武器出口國」的巨大轉變,而在這些出口武器中,無人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份額。全國18個擁有武裝無人機的國家,11個國家都是從中國進口的。
雖然在無人機領域,美國一直以來都是先驅者,但是中國也有著美國永遠無法比擬的「後來者優勢」。
在中國無人機領域崛起之後,無論是在出口數量上、技術水平上還是出口價格上,對比美國都佔據一定優勢。
在出口數量上來說,我國並不是《飛彈技術控制協議》的締約國,所以在出口武裝無人機上並不會受到該條約的限制。
在技術水平上來說,雖然美國的確更加先進,但是也正是因為先進,所以存在很多保密措施,條條框框之下並不能將其無人機的優勢完全展示出來,但我國卻並不存在這個困擾,只要賣給你,就絕對不怕你複製或者洩密,因為我們一定有更好的裝備接踵而至。
而在出口價格上呢,美國同樣佔不到什麼優勢,一筆訂單沒有幾十億美元根本就籤不下來,相比較來說,我國的無人機絕對稱得上「物美價廉」,對於一些第三世界國家來說顯然更加友好。
無人機本身是一種比較新穎的裝備,但是小小的身體卻能夠在偵察、反偵察以及定點打擊等任務中,發揮出相當不俗的威力,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能夠直接改變戰爭局勢。
這也就很好理解,為什麼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致力於無人機的研發,畢竟這是大勢所趨,而我國卻已經走在了該技術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