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梁兵站的炊事兵們正緊鑼密鼓地準備餐食。通訊員 鄒寧寧 攝
陸軍九五二醫院的醫務人員在為患者做手術。
9月,我們踏上青藏公路深入西藏軍區青藏兵站部及所屬部隊進行採訪,在這條「高原生命線」上走得越久、聽到的故事越多,就越發感覺到是沿線每一個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託起了這條連接祖國內地與西藏的「生命線」。
團聚在納赤臺
「孩子在家整天嚷著要見爸爸、要見解放軍,可他爸爸一年只有兩個月假期,我就決定帶著孩子到軍營探親,出發之前孩子每天都在催我收拾行李。」一周之前,軍嫂熊佳佳帶著只有三歲的兒子張哲源來到了崑崙山麓海拔3493米的納赤臺兵站看望丈夫張濤濤。
張濤濤是兵站的一名勤雜班班長。午飯後,一家三口來到兵站的院子裡散步,張哲源親暱地爬到了父親背上,張濤濤則一邊陪著孩子耍鬧,一邊笑著說起了自己「甜蜜的煩惱」:「孩子從來了以後就巴不得隨時隨刻都黏著我,一會兒都不分開。」
在與熊佳佳的交談中得知,她與張濤濤是在2016年初結的婚,這已經是她第三次來到納赤臺,第一次是因為剛結完婚沒多久丈夫就休假結束,她就只能跟著丈夫來青藏線上「度蜜月」。
「因為他的工作性質,我們一家三口都是聚少離多。我懷孕那會兒特別難受,但他只能在我身邊陪伴半個月,生孩子的時候他也不在我的身邊,去年家裡裝修房子,我只能一邊照顧孩子一邊操心裝修。」一番話聽得出熊佳佳的些許埋怨,一旁張濤濤也只是不說話。
「每次看到別人一家三口在一起我就特別羨慕,想著什麼時候我們一家也能夠經常聚在一起。」熊佳佳望著正在和孩子玩耍的張濤濤說:「這個簡簡單單的小幸福雖然很難實現,但我也不怪他,因為他在守衛國家的時候也在守衛我和孩子。」
都說五道梁的火鍋香
「都說五道梁兵站的火鍋做得香。」還未到海拔4600多米的五道梁時,我們就從不少兵站部官兵口中聽到了這句話,但當我們真正抵達這個青藏公路邊的小鎮後,直觀感受到的只有胸悶、乏力和腳下沉重的步伐。
據說由於五道梁四季皆冬、植被缺乏,一般高原反應會非常顯現。「我們這兒的風會從十一國慶一直吹到來年四月,旗子在外面掛個把月,就會被風吹得只剩上面的星星。」在五道梁兵站,我們遇到了操著四川口音的警勤班班長羅江。
「兵站的主要工作是擔負進出藏的部隊的接待任務,所以做飯就是在兵站的一項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我剛來兵站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學做飯。」2005年底入伍的羅江先是在沱沱河兵站待了9年,又在五道梁兵站待了5年。
「飯不好做,尤其是在五道梁這個地方。」羅江說,這裡的蔬菜都是從200多公裡外的格爾木送上來的,青菜等送到五道梁時一半都已經黃了,黃瓜更是都凍成了冰棍,但這些還都不是最困難的,以前兵站的做飯用水還是當地的地下水,由於地下水水質差,做出來的米飯、饅頭都是帶顏色的,官兵們都戲稱是「紅米飯」「黃饅頭」。
「這裡的水喝多了就會掉頭髮、三天兩頭必拉肚子,時間久了官兵們也就不愛吃五道梁的飯了,但在高原執行任務不能不吃飯,為了讓大家能有胃口,我們就把六七個菜和一包方便麵加在一起做成了火鍋,但沒想到受到了官兵們的歡迎,慢慢火鍋就成了兵站的招牌菜。」聽完羅江的講述,我們才得知了五道梁兵站火鍋的由來。
近幾年,兵站的用水開始從格爾木運輸過來,也配備了淨水裝置,羅江說,如今兵站已經很少做火鍋了,因為他們能用更乾淨的水為奔波在青藏公路上的部隊官兵們提供更可口、花樣更多的菜品,而五道梁的火鍋也成為了兵站部官兵們的一個共同記憶。
一場驚心動魄的緊急搶救
2019年10月19日下午5時,一通緊急電話打進了位于格爾木的陸軍第九五二醫院的戰備值班室,「一位戰士出車禍受了重傷,需要緊急救治。」值班人員通知了院首長後,五分鐘內全院醫務人員就立刻到位準備搶救。
十幾分鐘後,戰士被送來了醫院,「患者那時候已因創傷失血性休克,檢查後我們發現他是頭胸腹聯合傷,四肢多發骨折脫位,這在臨床上一般都是90%以上的死亡率。」普通外科主任杜子友還清楚記得當時病人的危急情況。
救治現場由院長蒲東利全程指揮,參與搶救的醫護人員裡三層外三層,人雖然多但程序不亂,大家都有條不紊地參與搶救。
麻醉科醫生檢查患者的心肺、呼吸,瞳孔,做好插管的相應準備。普通外科醫生做了腹部穿刺,看有沒有臟器破裂、腸管的斷裂。骨科醫生對骨盆、關節進行相應的檢查,固定了關節骨折的地方。胸科醫生檢查患者兩側的肺有沒有呼吸,然後進行胸部穿刺……
檢查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時,突然,患者的心電圖拉成了一條直線,在場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呼吸一下沒有了,瞳孔也慢慢變大,我們立刻對患者進行胸外按壓,按了大概十幾分鐘,就在大家覺得希望不大的時候,他的心跳突然奇蹟般地回來了。」 杜子友激動地說:「看到患者的求生欲望這麼強,我們也感覺不能放棄。」
但患者的血壓卻一直維持不住,大家懷疑可能是有腹腔出血。如果繼續用保守的搶救方法,患者有可能搶救回來,但同樣有第二次心跳驟停的可能。如果進行開腹手術積極治療,病人也有可能下不了手術臺。接下來該怎麼做?時間緊迫,必須在幾分鐘內做出決定。
「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去搶救,有什麼風險後果我願意承擔。」在這驚心動魄的幾分鐘裡,蒲院長最終決定手術,患者單位的領導也同意醫院進行手術。
所幸這場驚險的手術還是成功了,成功止住了腹腔和肝臟的出血,生生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這時已經是凌晨三時,搶救已經進行了近十個小時,而在場所有搶救人員還都滴水未進。待患者血壓穩定後,醫院將病人轉院到了格爾木市人民醫院ICU病房進行觀察,這場驚心動魄的緊急搶救也為患者後面一系列治療造就了可能。
兵站部改革重組兩周年以來,陸軍第九五二醫院著眼衛勤保障能力提升,以新醫療大樓建成為契機,更好地承擔起了沿線官兵、職工、家屬和駐地人民群眾的醫療救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