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看完最後一期的《嚮往的生活4》,我又開始期待下一季了
今年《嚮往的生活4》真的是令人倍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一季在觀眾的愈發不滿中收官了。看似意難平,實則又非常符合國產綜藝定律:越做越差,終究逃不過滑坡的宿命。
從第一季到現在2016年到2020年,四年的時間,這個節目也經歷了沒人投資到有自己的受眾到越來越火,贊助越來越多的情況,火的同時質疑聲也愈發大了。隨著節目變得越來越商業化,越來越多觀眾也倍感無聊,一地雞毛。
節目走滑坡的原因
1、各種植入太尬。
以前廣告口播還整點段子啥的,這一季就是很生硬地念廣告詞,幾分鐘念一次,無語死了。還有廣告太多了,無時無刻不在搞植入,反正他們都怎麼舒服怎麼好,觀眾就要忍受那些措不及防的廣告,感覺不到節目想愉悅觀眾的誠心,而是在消費觀眾的熱情。
2、沒有了煙火氣。
第一季滿是生活氣息,非常自然,隨後每一季房子越來越大,幹活是做例行任務,食材也不用自己去獲取了。
越來越多老粉感嘆第一季的時候多好玩啊,那麼一個小院子,從夏天到冬天,每天跟導演組討價還價,大冬天為了條魚大華還在院子裡磨玉米,平時一起外出採購特別像小時候跟大人去趕集,去小賣點想買點零食都要考慮經費,村民也很有趣。
第一季會感覺他們就是真實生活在那裡的,後面的幾季就越來越刻意反而沒意思了,兩家長感覺倦了,哥哥是憨憨的中二少年,妹妹像家裡來客了別彆扭扭的小孩,客人們也好難得有趣,老朋友來得少了,新人又放不開。
3、已經套路化了。
來人,找點活幹,黃磊做美食,一群人圍著桌子感嘆青春歲月……以前起碼嘉賓還露了幾手。我記得李冰冰包五彩餃子、王中磊徐崢下廚等等,不僅能讓嘉賓多互動,還能讓觀眾有新鮮感。而現在是所有的嘉賓就圍著看黃磊一個人坐,也太無聊了吧。這不就相當於帶了個廚子去農村過生活,算什麼嚮往的生活?
總之,如今的《嚮往的生活》槽點太多了,沒有新的元素加入就是在炒冷飯,就不能讓黃磊去勞作,讓嘉賓做做飯嗎。
即便吐槽,收官仍引不舍
那是因為這季最後幾期的快本家族,老狼鄭鈞,長英來玩的氛圍太好了,嘉賓請對了就好看,嘉賓不對就顯無聊。
終於在最後兩期找到以前的感覺了。妹妹和娜比,黃磊和他的老友,還有宋丹丹老師。因為他們在一起是真的開心,真的感受到幸福。所以我們的觀後感才會很舒服。
尤其是收官的最後一期,節目組貌似看到了觀眾的「心聲」,一直期盼著常英的返場,大概原因是第一季的時候,那首心火燒,真的有人在我心裡燒了一把火,還有那些快樂。
在最後一期如願了。心火燒和太空彈太洗腦了,尤其心火燒無論哪個版本都能笑噴,更何況吵架版。
總之最後一期長英巴圖和陳赫太好笑了,歐陽娜娜和子楓妹妹真的給嚮往的生活添了青春詩意的美。黃老師和宋丹丹說國泰民安的時候讓人淚目,傍晚的時候妹妹和娜比在吊床上唱歌那段,人間美好。娜比走的時候,感動哭了。
還有最後的片段以為是像前幾季那樣,剪一個大家都在的卡通人物的片段,結果快結尾突然轉折,想見你的音樂一出,倒放一整,最後一幕幕都在倒回,直到定格在,如果2020年能夠重新再來,我會更加珍惜現在平凡的每一天。以前只是覺得這是一句空話,這次特殊的疫情確實讓更多人體會到了這一點。
不論是愈發無聊、還是越來越平淡,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很治癒的綜藝節目,它好像有魔法一樣,感覺可以讓人融入到電視裡面去感受溫暖,它可以讓人放肆的笑,放肆的哭,有時候更讓人有一種歲月靜好的心境。
嚮往的生活第四季收官了,有什麼想說的嗎?
看完最後一期的《嚮往的生活4》,我又期待下一季了;
如果有下一季,請節目務必再請一個像大華那樣的MC。
不奢望節目組能在下一季「大刀闊斧」「壯士斷腕」,只求節目組能在MC上合理安排分配。
就像某節目老粉說的:請一個像大華那樣的MC,不是說彭彭和子楓不好,也不是說缺了大華就不行。因為彭彭子楓他們兩個一個90後一個00後,跟黃磊何炅畢竟年齡差得太多了,總是會有代溝的。
當然以何炅黃磊兩個人的情商可以把這個代溝無限縮小,但畢竟年齡的差距擺在那裡,有大華這麼一個多才多藝的80後在,可以起到一個潤滑劑和承上啟下的作用,能使幾位MC的之間相處的感覺可以更加的自然一些。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