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假期,宅家學習,親子相處,這個特殊的開學季,家長如何妥善管理孩子?學生如何宅家靜心學習?對家長、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全新的命題。為了給師生及家長做好防疫期間的心理疏導,廣元市朝天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通過一段時間的熱線諮詢服務,積累了大量典型案例。輔導中心的老師們針對案例中情緒調節、升學備考、親子關係等共性問題,又先後製作了3節心理防護微課,為師生送去防疫「養心丸」。
正念練習來靜心
「近段時間,我接到的熱線電話中,諮詢最多的問題是在家呆久了,感到很煩躁,不能靜下心來,個別孩子還睡不好覺。」輔導中心蔣亞蘭老師說。於是,她針對這一普遍問題,設計了調節情緒的專題微課。在微課中,她用「正念練習法」幫助孩子們靜心。
如何進行正念練習?蔣老師說,正念技術易學易用,不僅可以應對日常壓力,在本次疫情這樣的重大應激事件中也可以使用。其一,調節呼吸。慢下來,把注意力帶到呼吸上。呼吸是生命的根本,可以有一把注意力帶到腹部,改善情緒,提升注意力。其二,感受當下。如果發現自己極度擔心或焦慮,把注意力帶回到當下,感覺一下雙腳跟地面的接觸、身體跟椅子的接觸,動動手指頭和腳趾頭,環顧一下四周,快速地命名你所看到的各種東西,或者哼唱自己喜歡的歌。第三,學會改變。如果整日坐著,請隔一段時間站起來,伸展一下身體,走動走動,給臉上潑一點冷水,或者用冷水洗個臉,到陽臺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最後是補充能量,當感覺情緒化、迷茫、疲憊或者脾氣有點急,可能是餓了或渴了。暫停,休息一下,喝杯熱水,或吃點小吃。
「在疫情面前,我們容易處於焦慮和易躁的狀態,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無法靜下心來,睡眠問題增多。」在微課中,蔣老師娓娓道來,「以上建議和方法看似簡單,如果投入去做,這些練習能幫助你安頓身心,放鬆身心,改善睡眠。」
保持專注以備考
升學考試會不會延期?今年的試卷會不會簡單點?延期開學要推遲到什麼時候呢?……對於初三和高三的孩子來說,這學期將迎來一場意義重大的考試。然而,因為疫情的原因,一再延長假期,畢業班的孩子們思緒有些複雜。為了幫助初三和高三的孩子們做好心理調適,輔導中心特別推出心理防護之考生特輯,讓孩子們安心居家學習。
「中高考是選拔性考試,考的不僅是分數,更是心態。所以,我們要學習自我照顧,學會自我激勵,保持鎮定心態。」輔導老師告知初三、高三的學子們,要積極調整情緒,保持鎮定心態;制定學習計劃,學會時間管理;保證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微課中講到,即便居家防疫,學生也要按照上學的作息時間,制定切實、可行、高效的學習計劃。針對自己的弱勢學科查缺補漏,將知識點強化、細化、條理化,全面提升學科綜合實力、整體水平。在等待開學期間,利用「小弈互動」「學樂雲」等多媒體信息化手段實現「停課不停學」。以自己專注學習的精神,消除對考試的焦慮情緒。
親子溝通有妙招
超長寒假,親子互動摩擦不斷。
有的家長抱怨孩子在線學習不認真,偷玩兒手機到深夜,做作業三心二意,多說兩句,就會大吵一架,關係降到冰點。也有孩子埋怨家長整天手機不離手,還總是教育自己好好學習,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想早日開學。針對如何處理親子溝通問題,輔導中心的老師們通過有針對性的實際案例,為家長送去錦囊妙計,為學生提供應對良方。
「家長想要管住孩子的手機就要先管住自己的手機,調節好情緒,做到不抱怨,不嘮叨。特殊時期,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鼓勵與支持。孩子們要理解嘮叨背後有溫情,嘗試多種方法巧妙應對。」輔導老師在親子微課中這樣講道,「親子間要有共情心理、有愛的氛圍且家庭成員時空同步,這樣才能產生高質量的親子關係。」
「聽了輔導老師們講的微課,我也在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感覺自己確實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我想媽媽也是為我好吧。」「說得好。以後我們作家長的爭取跟孩子的學習時間同步。」「我覺得『共情』這個做法好,以後我也試試。」……心理防護微課發出後,引起家長和學生的極大關注,紛紛留言,表達自己的思考。
疫情發生後,朝天區教科局高度重視師生的心理關護工作。組建了由9名心理諮詢專業教師、44名學校德育主任組成的朝天區教科系統心理援助服務隊。推送了心理防護指南,開通心理諮詢熱線,及時為家長、學生排憂解難。製作心理防護「微課」,既是對心理諮詢服務的一個延伸,也是對防疫期間學生易出現的共性問題的集中輔導。(李紅芬)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