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政府搭臺讓金融供給「無縫對接」企業需求
「春雨金服」行動為企業「輸血」逾900億元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日前,國務院通報表揚第七次大督查中發現的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河北省唐山市創新開展的「春雨金服」行動助企惠企成為全國43個典型案例之一。唐山市自今年2月啟動「春雨金服」行動以來,已累計協調解決企業需求近1.3萬家次,金額逾900億元,打通了金融政策資金傳導的「最後一公裡」。
「『春雨金服』行動就是通過綜合運用扶持新增、穩貸續貸、展期延期、優化調長、降率減費、協調緩解等措施,保障企業擴規模、穩存量、降成本、提效率,迅速有序復工復產。」唐山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金融服務處處長袁立峰說,「春雨金服」行動的主旨就是政府搭臺,讓金融供給「無縫對接」企業需求,讓有資金需求的企業最快找到意向銀行和金融產品,讓金融政策和產品最快適配有資金需求的企業,最大限度地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許多企業帶來了「生存危機」,但對於以無水乙醇研發生產為主業的中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是一個發展機遇。「為了抗疫,我們需要擴大生產規模,但流動資金十分短缺,多虧唐山銀行給我們開通了信貸服務綠色通道,不到50個小時就給我們發放了20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公司財務總監王文會說,此後,該銀行又陸續為其投放15500萬元信貸資金。
在唐山,像中溶科技這樣融資需求大的企業不在少數,但原因各有差別。「伴隨著經濟下行的壓力,中小企業經營收益水平有所下降,同時銀行風險偏好也降低,加劇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度。」袁立峰介紹,為此,唐山市圍繞企業訴求、銀行需求,分析「銀行重風險管控、企業重資金流動」的供需矛盾,通過政府搭臺、數據整合、信用評估等手段,於去年底打造了唐山市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疫情成了這個平臺的「試金石」,也讓該平臺成為唐山市「春雨金服」行動的有效載體。「平臺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歸集地方政府部門涉企信息資源,自動生成『企業畫像』,同步採取『網際網路+政務+金融+智能風控』模型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金融服務模式及相配套的綜合服務功能,疫情期間讓企業需求和金融供給無縫對接。」平臺負責人張莉介紹,由唐山市政府主導建設,唐山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唐山市中心支行、唐山銀保監分局支持管理的「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通過智能化手段「讓信息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讓機構得實惠、讓融資更便利」。
9月8日,該平臺手機APP正式上線,能夠使金融機構、企業在移動端實現與電腦端相同的功能,使銀企雙方能夠隨時隨地的對接融資需求。「平臺的不斷發展將有效地拓展供給側、擴大需求側、完善管理側。」袁立峰說,平臺不僅可以吸納各行各業的中小微企業,還能將銀行、股權投資機構等可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持牌機構納入,鼓勵其通過創新金融產品、開展技術研究等方式,滿足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各種融資需求,更能幫助政府機關打造主動型服務模式,實現對中小企業應幫盡幫、因企施策、因需施策。
目前,唐山市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已收錄了12家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84項共1600餘萬條各類涉企數據,業務涵蓋了銀行貸款、融資租賃、融資擔保等相關領域,成功吸引54家金融機構入駐,發布金融產品189項;10561家企業入駐平臺,發布融資需求511.63億元,完成融資311.03億元。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