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網上經常出現類似「別人總針對中國,中國應該反思了「的相關論調,就好像中國有原罪一樣,被人打了一巴掌還要捂著臉說對不起一樣。
內容來源:本文由郎言志(liusilang520)獨家原創,作者劉斯郎。
我這人心直口快,尤其是在西方生活的這幾年,看破「紅塵」後,經常毫無掩飾地談西方國家對中國和中國人民做的那些齷齪事,曝光過西方勢力私通港獨的境外鬧劇,譴責過歐美政客與媒體攻擊中國的辱華性言論,也揭露過它們笑裡藏刀的醜態。
▲2019年國慶節,我們在歐洲一線對峙港毒,並揭露幕後的西方勢力。
前兩日,「港版國安法」推行後,我們郎言志(liusilang520)再次聯合另某機構調查發現,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其輿論力量迅速集結起來圍攻中國,我們將相關情況在網上進行了公示,意在警示大家「拋棄幻想,繼續戰鬥」。
▲我們曝光的與英美媒體眉來眼去挖苦中國的日本知名作家門田隆將。
但我們同時發現,不論我們如何解釋「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都會有人以「大學者」的姿態站出來竭盡全力地維護西方陣營的正義形象與普世價值觀:多反思中國自己的錯,中國就是因為你們這些「民族主義分子」太多,整天宣傳別人針對你,不加反思自己的錯才被人反感的。
甚至連這樣的攻擊謾罵都是尋常:
這樣的論調很多,但凡你說「某西方國家這麼做不厚道」,他們會比西方人更激動。
例如2018年瑞典國家新聞電視臺辱華事件中,就有很多「孝子賢孫」站出來替瑞典正名,反詰問中國人「為何不思過」;2019年美國對華貿易戰中,清華教授孫立平、社科院曹建海、網絡名嘴梁某達等人,更是公開譴中國之「過」,嘆美國制華之「無奈」。
儘管「大師們」的各路說辭千變萬化,但它們的中心論點卻出奇統一:如果中國沒犯錯,別人憑什麼針對你?既然這麼多國家都在針對你,那就說明是你錯了。
這乍一看,好像無懈可擊,說得還很有道理。但這顯然是把國人往「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路上帶。這就好比八國聯軍到中國燒殺掠奪一遍,中國人還要反思「哪裡對不起洋大人了」一樣。
「大師們」的論調雖然荒謬,但我們也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它們為什麼要針對中國呢?世界上有那麼多國家,西方為什麼老追著中國咬呢?
011:它們懼怕中國制度走向成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中國的積極表現與西方的消極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於是,像澳大利亞媒體ABC新聞網、美國媒體美國之音等,均以中立的態度刊發了正面評價疫情中的「中國正道」,表達了「中國給西方國家上了一課」的觀點。
▲今年2月底,澳大利亞媒體ABC新聞網發表文章,內容中表示「中國給西方上了一課」。
但結果很「慘烈」,就因為發表了點讚中國的觀點,這些編輯和媒體單位就廣受西方輿論和政治力量打壓,著名的美國喉舌「美國之音」甚至因此慘遭政客封殺,正副臺長於6月被迫離職。
▲今年六月,美國之音正副臺長兩人,皆被迫下臺。
這是非常離譜的事情,就因為正面報導了中國好的一面而慘遭封殺。試想一下,如果是一家中國媒體,正面報導了西方國家好的一面,我想也不至於遭到如此打壓吧?這還是言論自由的美國嗎?
而從更大範圍的整個西方輿論來看,主流媒體和政客們除了黑中國還是黑中國,德國《圖片報》、法國《費加羅報》以及義大利倫巴迪大區議會的那些政客們,不僅對中國抗疫成功表示各種懷疑,還到處鼓吹「全世界向中國索賠」,在它們的宣傳中,中國還是水深火熱的「專制主義疫情重災區」。
▲今年4月,德國主流媒體之一的《圖片報》,其主編萊歇爾特帶頭在歐洲發起「向中國索賠」的輿論行動。
林林總總的「反華」作風,究其根本,其實是以美國為首這些西方陣營,陷入了極不自信的境地,不管是集體針對中國也好,還是聯手抹黑中國也罷,又或者是對本國境內點讚中國的聲音進行打壓,其實都是西方社會「不自信」的表現。
而這樣的不自信,來自與其相異的不同體制社會的成功。
簡單地說就是,他們眼裡容不下「社會主義中國」走向成功,因為在他們的思想裡,中國這種社會模式是一種「錯誤存在」的形式,如果中國繼續一步步走向強大和成功,那麼以往他們所論述的那些治世理論將被徹底「洗牌」,所包裝的謊言也就編不下去了,根深蒂固的資本主義恐被動搖。
而事實上,他們所擔憂的這一點也不無道理,中國的和平崛起這幾年的確讓很多人看清了現實。
2018年夏天,我在南歐的Rimini港見了一位從阿根廷遠道而來的朋友,因為阿根廷的經濟在資本泥潭中一蹶不振,於是他來到了歐洲另求出路。
我記得當時自己問過他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是資本主義好還是社會主義好?
他給的回答是: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但我之前去過中國,我覺得那裡發展得非常好,這有點顛覆我的所學。
這樣的例子還有,但並不算多。因為多數的西方民眾沒去過中國,對中國的了解多來自本地媒體與政客的解讀。而西方媒體與政客是怎麼操作的,大家也都看見了:既然阻止不了你做得好,那麼就抹黑你,把你的名聲搞臭。
也因此,我們才會看到這樣的畫面:
如此看來,就不難理解「它們」為什麼總要針對中國了。
022:擔憂中國模式取代西方模式
西方各國對中國的圍堵,本質上是擔憂自己的「利益模式」被中國模式所取代。
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是,西方本就是世界早期「全球化」的主導力量,但近些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至上主義陣營,卻反對起了中國提出的全球化,利用政治手段迫害、加害中國的全球性大企業。
這裡面除了競爭關係導致的惡性競爭外,其實更大的原因是西方社會懼怕「中國全球化模式」的成功。
首先,我們要明確什麼是「中國式全球化」。以這兩年備受美澳等國牴觸的「一帶一路」為例,中國的合作理念是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對於一些貧弱的國家可以免費承建港口、鐵路、醫院等基礎設施,為該國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的同時,幫助該國的商品遠銷中國。而作為互補,該國也應予以中國企業相應的便利,例如資源支持、稅率的減免、市場的開放等。
但西方的「全球化」是完全不同於此的,我們看到過去數十年,在西方的全球化推行中,雖然有向亞非拉國家輸出工業、帶動當地就業,但西方並沒有帶去平等與互利,不僅沒有真正幫助發展中國家改善基礎條件,相反還長期佔用亞非拉國家的自然資源與人力資源,為本國的經濟技術買單,形成了以歐美為全球「食物鏈」頂端的世界格局。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以歐美為核心的西方國家,長期把持著全球財富與尖端科技,並以「技術壟斷」的形式向亞非拉國家收取高額的利潤,而且亞非拉國家則成為了西方發達陣營的「打工仔」。
例如歐美與非洲國家之間的合作,其實就是單純的僱傭勞動力與低價購買資源的關係,非洲各國以低廉的勞動力價格和資源價格向歐美出售「原材料」,歐美將這些原材料運回本國加工後,再以高昂的價格返銷回來。
可以說,幾十年如一日,歐美各國的模式就是「用你國的資源賺你國的錢」,但就是不給你修鐵路,也不給你們技術,想要發展工業是吧?那花高價買我們的生產裝備呀!錢不夠是吧?那繼續給我打工嘍。
可讓這些西方食物鏈頂端的國家最頭疼的事情出現了:
有一個叫中國的國家不聽話,在偷偷發展自己的科學技術,在偷偷變得富裕起來,不僅要在工業產品上和西方競賽,還要在技術上打破西方的壟斷,研發什麼5G和新能源。最「可恨」的是,這個國家還打算帶上全世界這樣搞,這不是在挑戰我們嗎?
更「該死」的是,這個叫中國的國家,居然有近一個億的人才儲備和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高等人才產出,這還怎麼讓西方「躺賺」的資本家安心啊?!
▲2018年,美國的政客和資本家們,跨國「綁架」中國華為公司CFO孟晚舟。
所以,看破這一切,再想想他們為什麼總要阻擾中國發展,便也能理解中國崛起的不易了。
033:中國復甦是空前的大國崛起
網上還有一些人說,如果是忌於「制度的不同」,那人家為何不會集中針對越南、寮國、柬埔寨,偏偏針對你中國呢?如果是忌於「技術的突破」,那人家為何不會集中打壓韓國、日本這樣的國家呢?
而第二種關於「韓國日本為什麼不會被針對」的說法,其實也是瞎掰扯,畢竟著名的《廣場協議》還擺在那,八九十年代美國等西方國家是怎麼「收拾」日本的,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再比如韓國,你讓韓國人全力研發5G和美國叫板,你看他們敢不敢,或者你叫韓國人拒絕繳納連年上漲的駐韓美軍軍費,你看他們敢不敢?
此外,看問題要全面,畢竟韓國和日本與西方之間的價值觀、社會體制還是整體一致的,說白了日韓就是西方在亞洲的「小跟班」,受到來自西方的攻擊少也是情理之中的,沒什麼好奇怪的。
而中國不是一個簡單的普通國家,不論是體量、體制還是文化,都不是以上提到的普通型國家能夠類比的,因此任何拿所謂的別國的價值觀來束縛中國,都是膚淺的。
畢竟,中國之復甦,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超大規模的「大國崛起」。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旦中國成為發達國家,那麼就意味著地球上多處了14億的「發達人口」,而全球發達國家人口的總數還不足10億,因此「14億的社會主義發達陣營」的出現,必然導致全球格局轉變。
今天的中國是「經濟迅猛發展」的中國,我們暫且不論中國能不能成為發達國家,但僅從目前(2020年)中國的「中產階級」的總量來看,中國僅中產階級總量就比人口密集的西歐總人口還多,相當於美國人口的兩倍左右。而根據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援引研究人員的數據報導顯示,根據估算,到2030年,中國中產階級的規模將超過10億,無國能敵。
今天的中國是「科技大爆發」的中國,中國的大疆無人機,世界頂尖;中國的華為5G,世界頂尖;中國的超級計算機,世界頂尖;中國的高鐵技術,世界頂尖;中國的量子通訊技術,世界頂尖;中國的新能源科技,世界頂尖;中國的橋隧技術,世界頂尖······
這是史無前例的「舉一國之力比肩世界」,雖有短板,但都在突破。更何況,這個國家的科技儲備人才全球第一,比西歐人口大國德國的總人口都多。
今天的中國,還是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市場、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全球第一大影視產業市場、全球第一大新能源市場、全球第一大網際網路經濟市場······更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全門類的、完善工業體系的國家。
這個國家的崛起,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或者市場的崛起,而是經濟實力、軍事技術、尖端科技、社會文化、基礎教育、政治影響力的全方位的、大體量的「超級崛起」。
對西方而言,這麼大的「異類國家」的迅速崛起,必然會引起西方民族主義者、資本主義維護者的坐立不安,因此「撕咬」中國成為了他們的政治正確與日常工作。否則他們無法解釋:這樣一個被黑到「爛到骨子裡的國家」是怎麼變得如此強大的。
044:文化深處的思維性排斥中國
從傳統的角度來說,這種針對中國的偏見性思維,源自他們的宗教信仰,一是中國人多數不信教,這是隔閡與攻擊的一個點,二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中多「非此即彼」的思想,想問題偏向於極端的「對錯」,缺少「中庸」,因此在看到中國這樣不同文化、體制的國家的時候,會自覺地將之歸為「異類」和「黑暗」、「錯誤」,進而對中國展開攻擊。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在政客與媒體的長期宣傳下,東方世界,尤其是中國社會,早就被西方的輿論操控者給描摹成「黑暗」的主色調,社會輿論系統「黑化」中國,基層教育系統醜化中國早就不是什麼潛在的秘密了,因此西方社會集中對中國的各方面展開攻擊,都是「正常現象」。
這也就是為何,今天的中國人走在西方城市的街頭,仍會是不是的受到種族攻擊,因為那個被固化的西方社會,本質一直都沒改變。
▲2018年,轟動一時的杜嘉班納辱華事件。
寫在最後: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很討厭那些漢奸和公知的言論,想壓一壓它們的騷臭味;公開發表這篇文章,是因為我希望更多的同胞看得清、認得明,不要隨著自暴自棄者起鬨。
我很喜歡國歌裡的一句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因為這句話時刻提醒我們,要時刻警惕外面的那些豺狼虎豹。我們不是說要仇外,極端民族主義要不得,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尤其是那些個漢奸,吃裡扒外,油嘴滑舌得很!
願我們都能擺脫冷氣,和腳下的這片土地一起,在逆境中向上走。只要向上走,管他豺狼虎豹和阿貓阿狗,自己強大了,憑他們撒潑去,這些小丑能奈我們何?
作者信息:劉斯郎,郎言志(liusilang520)主筆,行走20多個西方國家的95後作者。
【家國視野】向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