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生結弦當年中國站的魅影,對於大眾來說,無論是視覺上還是心理上的衝擊都很大。這也是很多粉絲不忍再看,不願回憶的一場演出。
而這場演出確實存在,這場表演,即使很多非冰迷,甚至非體育運動愛好者看了之後,也會被表演者的精神意志感動,嘆服於表演者的拼搏。

那場演出用任何詞彙都不為過:知其不可而為之(跳了摔,摔了再跳,即使是花滑小白看了,也會覺得他肯定要摔,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去跳);置之死地而後生(賽前相撞,頭纏繃帶,貼著創可貼上場,已經是敗相叢生了,他硬生生地把死局做成活局,為之後成就總決賽四連霸打下基礎);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再次進行練習之前的那一聲「跳了」,如此決絕);但做好事,不問前程(上場時,沒人知道那場比賽會是什麼結果,也沒人知道堅持跳完對他此後的運動生涯會產生什麼後果,但他依然堅持走上賽場)。
中國站得了銀牌。而故事並沒結束,事件的陰影還在延續:當年的日本站賽前訓練,在能確定身邊沒有其他選手的情況下,羽生結弦仍舊心有餘悸,導致跳空,杯弓蛇影,風聲鶴唳,由於身體和心理因素影響,當年日本站的成績並不理想,對此,沒有任何人能夠指責他,唯有等他自己去克服難關,翻越高牆。
所幸,沒有讓大家等得太久,當年的總決賽,他就贏了,他突破了又一堵高牆。
可見,事件的影響並不僅僅在中國站上,還影響了之後的日本站,和當年的總決賽。
或許對於羽生結弦來講,那一個賽季恰去鳳凰涅槃,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