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珠峰最新身高測量中有這些成都力量

2020-12-10 中國網·錦繡天府

8848.86米!12月8日,中尼雙方共同宣布了珠峰的「新身高」。從1960年到2020年,這是我國第三次完成對世界最高峰的身高測量。

每一次的測量,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勇攀高峰的科考隊員外,還必須配備足夠的測繪設備。而隨著我國製造業水平的不斷提升,攀登者手中的測繪設備也越來越精良。

讓人欣喜的是,最新的這次測繪中,有多家來自成都的企業參與其中,為科考隊員精準測量提供了技術和設備上的支持。

覘標(圖據人民日報微博)

為珠峰測高減少誤差

5月27日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他們在峰頂豎立覘標,並開展各項峰頂測量工作。此次科考隊員們樹立的覘標便是南方測繪提供的產品。

在珠峰高程測量,覘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存在」。

受制於珠峰上複雜多變的山川地形,測量隊員需要使用三角高程測量法對珠峰的高度進行精準測量。

這個很拗口的專業名詞,其本質就是三角函數。通俗解釋來說,觀測隊員只需要測算出觀測點和目標點的直線距離,以及二者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就可以計算出峰頂的高度。

測高原理示意圖

但為了確保珠峰身高觀測的精準度,降低測算的誤差,需要6個觀測點同時對覘標精確測算。在這時覘標的作用和技術性就體現出來了。為保證能被6個觀測點同時觀測到,覘標利用自己的光學特性為山下的六個觀測站提供了一個平臺式的觀測坐標,以便於觀測人員精準測量出珠峰的具體高度。

除此之外,為了保證能夠測量到珠峰在積雪層之下的確切高度,由南方測繪集團聯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定製開發的「高原冰雪探測雷達系統」也成為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不可或缺的主力設備。

這是一家怎樣的企業?南方測繪於2018年正式入駐成都北鬥產業園,曾參與了汶川地質災害監控預警的一期和二期工程。

它的產品為什麼牛?其成都分公司負責人陳德富向記者表示,之所以幾次珠峰測高的最終結果會出現一些變化,除了受地質環境的內外力作用影響而造成的變化以外,觀測手段和測量設備的技術限制也是影響最後珠峰高程測量的因素之一。

據他介紹,覘標雖然是一個傳統的光學測繪設備,但南方測繪提供的覘標,其反射鏡在透光率和精度上都做到了極高的水平。這就更大限度的降低了珠峰測高的誤差。

「原有的技術手段很難精確測量出珠峰山頂上的積雪層高度。」陳德富說,南方測繪的探雪雷達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因為珠峰的實際高度並非我們肉眼所觀測到的高度,其真實「身高」還需要用觀測高度減去雪層厚度。

為珠峰測高做直播

「我們都特別高興!」下午,珠穆朗瑪峰「新身高」公布後,四川安迪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安迪科技」)全員異常興奮——這家來自成都高新區的企業自主研發的「百靈」衛星地面便攜站,為此次中國珠峰測量提供了通信技術保障。這也是我國首次全程使用國產設備進行珠峰高程測量。

安迪科技總經理劉磊介紹,今年3月中旬,在接到珠峰國測通信保障任務後,迅速啟動項目保障,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了百靈便攜站高海拔及超低溫等極端環境正常運行的測試和驗證。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第三次衝頂,將安全路線繩直接鋪設到頂峰,為測量奠定了基礎。

在此過程中,安迪科技生產的百靈衛星地面便攜站與中星6A衛星實現了端到端的國產化衛星通信,讓全中國14億人民能夠第一時間了解來自登頂前線的消息。

「我們一直堅持走自主可控的研究道路,現在已經形成了關鍵核心器件國產化率百分百的狀態。」劉磊說。

安迪科技成立於2000年,專注於衛星通信行業,從技術服務、系統集成到自主產品研發製造,是目前國內少數幾家具備完整衛星地面段整套系統研發製造能力的公司之一,自主研發專利達128項。

此次珠峰測量中用到的「百靈」全自動便攜站,集成度高、重量輕、體積小,可以單人遠程背負,能夠在複雜環境下使用,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安迪「百靈」還為其他的任務提供了通信保障。

10月底,中國徒步第一人雷殿生穿越阿爾金山無人區,在沒有專業技術人員跟隨的情況下,團隊背負百靈衛星便攜站徒步無人區,自行架設並開通,實現了無人區探險活動的首次直播,將大自然的巧奪天工第一時間呈現在全世界觀眾面前。」這體現了『百靈』在惡劣環境下『易攜行、易操作』的特性。」

今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正式將衛星網際網路列為新基建範疇中的信息基礎設備。立足自身區位,成都企業安迪科技正積極面向衛星網際網路研發相關技術產品,目前已完成高通量(HTS)衛星傳輸技術預研,同時針對高低軌衛星(GEO+LEO)場景規劃推出新型超材料天線,大幅降低用戶終端的成本。(王晉朝 蔣君芳 肖瑩佩)

相關焦點

  • 測量珠峰最新高程背後 他們為測量珠峰「身高」提供「尺子」
    測量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的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 他們為測量珠峰「身高」提供「尺子」 長沙晚報通訊員 蔡劭琨 供圖 長沙晚報12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黎鐵橋 通訊員 蔡劭琨 龔儀 焦西凱)8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引起世人矚目。記者9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他們提供了一把測量珠峰高程的「尺子」。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事隔多年,如今為什麼再測珠峰?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我國是珠峰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峰的數據測出來。作為終年積雪、高聳入雲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測量起來頗有難度。
  • 珠峰新「身高」官宣 聽各路大咖講述測量背後的故事
    從1975年到2005年,再到2020年,在漫長的幾十年過程中,給珠峰量「身高」有哪些新手段?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的隊長、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的總指揮 李國鵬:算上今年,我國對珠峰進行了7次大規模的測繪活動,有3次精確地獲得了珠峰的海拔高程。
  • 珠峰最新「身高」怎麼算出來的?專家告訴你
    >   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  在測量人員登頂珠峰測量、收集數據後,46名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地對數據進行計算和處理。  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珠峰高程測量數據計算總負責人郭春喜告訴中新社記者,像給孩子量身高一樣,要給珠峰這個「大個子」量身高,首先要確定哪裡是量測的起始面。所謂的珠峰高程是指珠峰基於平均海水面的高度。
  • 新聞背景:珠峰「身高」測量史
    新華社珠峰大本營5月11日電題:新聞背景:珠峰「身高」測量史新華社記者我國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目前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珠穆朗瑪峰是全球海拔最高峰,對珠峰高程和相關知識的探求,以及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代表了人類對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已成為人類了解和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標誌。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 釋疑一:珠峰高程怎麼測?
  • 為珠峰「量身高」一定要人登頂測量嗎?
    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行動測量登山隊舉行出發儀式,30多名計劃登頂的測量登山隊員當日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向更高海拔出發,計劃抓住近日的天氣窗口,擇日登頂測量。如果成功,這將成為我國專業測繪人員首次登頂珠峰測高。
  • 長沙這所高校為珠峰「身高」測量提供「尺子」
    記者9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他們提供了一把測量珠峰高程的「尺子」。重力測量過程中珠峰俯拍圖承擔本次珠峰高程測量中航空重力測量任務的智能科學學院代表執行本次珠峰高程測量中航空重力測量任務的張開東博士、曹聚亮研究員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提供「尺子」2003年開始,國防科大與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合作
  • 珠峰長個兒了!你知道「新身高」怎麼量出來的嗎?
    12月8日,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最新雪面高程一經發布,旋即引起網友熱議。為什麼要在今年重新測量珠峰高度?珠峰的「身高」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測量珠峰,又能帶給我們什麼?1975年,中國測量隊員首次將覘標帶上珠峰峰頂,測出了8848.13米的高度;2005年,中國測量人再次登頂,更新了珠峰的「淨身高」——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時隔十五年,中國測量人又一次登上珠峰峰頂,成功獲得珠峰高程測量的最新數據。
  • 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
    原標題: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6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伍從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踏上登頂之路。6日19點,測量登山隊到達第一站,海拔5800米的過渡營地進行休整。
  • 珠峰多高?為啥一定要靠人力測量?為啥要花那麼大力量登頂測量?專家...
    5月12日受天氣影響,至珠峰峰頂攀登路線未修通2020珠峰高程測量已進入登頂測量階段。這是時隔15年後,我國再次測量世界最高峰高度,備受關注。攀登珠峰有風險,為何一定要靠人力測量?測量將應用哪些高科技成果?為啥要花這麼大力量搞珠峰測量?記者採訪了權威人士。
  • 為何要給珠峰再測身高?精確測量需要哪些條件?
    5月6日下午,由我國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測量登山隊正式開啟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頂行動,在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裡,他們從海拔約5300米的珠峰二本營出發,將途經東絨布冰川、中間營地、前進營地,隨後抵達海拔7028米、7790米和8300米的一、二、三號營地,最終擇機向珠峰峰頂發起衝擊,正式為珠峰「測身高」。
  • 身高8848.86米,珠峰還在長
    海報:珠峰最新高程為8848.86米 新華社記者 盧哲 劉茜 編制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記者王立彬、劉華)8848.86米!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8日公布,而且仍在不斷成長。珠穆朗瑪峰最新身高12月8日公布,而且仍在不斷成長。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作為世界最高峰和最年輕山峰之一,珠峰造山運動仍在持續。由於印度板塊「鑽」到歐亞板塊底下,喜馬拉雅山不斷隆升。「處於碰撞前沿的珠峰整體向長春或北京方向每年移動約3釐米;在垂直方向,珠峰地區每年隆升約4毫米。」
  • 測量珠峰準確「身高」的黑科技
    2020年,不僅是中國人首次站在世界最高峰之巔—珠穆朗瑪峰(以下簡稱「珠峰」)60周年,也是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的一年。60年前,登頂珠峰,展示了中國人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攀登者精神。
  • 專家談珠峰測量:新身高公布需3個月,歷次高度變化無關氣候變暖
    5月27日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登頂珠峰,在峰頂停留150分鐘後,登山隊完成峰頂測量任務開始下撤。27日下午,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研究所所長、本次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告訴南都記者,珠峰的「新身高」公布還要約三個月時間。
  • 珠峰身高水準原點就在青島!這些山東人曾成功登頂珠峰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登頂現場視頻↓00:26珠峰新「身高」要兩三個月後公布給珠峰測「身高」不是簡單的拉標尺,因此新數據不能馬上公布。青島觀象山,是中國大地山川身高測量的起點,也是珠峰的起測點。觀象山上的石屋,面積不大,卻是中國永久性水準原點,而且是獨一無二的。石屋裡面的旱井下鑲嵌有一個價值不菲的拳頭大小、渾圓的瑪瑙,點位有18釐米長,這裡,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何為水準原點?
  • 銀河系發現新移動星群,給珠峰再測身高,你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嗎?
    最近宇宙方面的新聞報導比較多,不知道是不是已經漸入星際時代呢?「在銀河系發現新移動星群」,其中包括206顆成員星。重點是其中的74顆是主序前恆星,是中心氫尚未點燃的原恆星。這樣的發現對於理解銀河系有著重大意義,比如對於銀河系的形成和結構演化等,都是不錯的飛躍。
  • 珠峰新身高背後的新突破
    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2020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海拔高程45周年。珠峰「新身高」的宣布,不僅是人類進一步了解和認識地球的重要標誌,也是我國測繪技術水平和能力的綜合體現。
  • 給珠峰「量身高」,青島科技 「從頭到腳」發力 青島儀器精準測出...
    月8日,中國、尼泊爾兩國向全世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程為8848.86米。給珠峰「量身高」不是個簡單的任務,這其中,青島科研力量發揮了關鍵作用。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研製的雪深測量雷達精準檢測出珠峰山頂冰雪厚度,結合青島觀象山水準原點到山頂的高程傳遞測量,青島「從頭到腳」出力,還原了珠峰山體的真實高度。
  • 動畫【觀當下】丨中尼元首共同宣布珠峰「身高」意義何在
      內容簡介:  12月8日,習近平主席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測定高程為8848.86米。  中尼元首共同宣布珠峰新「身高」,傳遞出哪些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