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前輩手中接力棒,年青一代正在守護池州

2020-12-17 安青網

安青網訊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團池州市委迅速組建青年突擊隊,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讓防汛救災一線閃耀著「青春力量」。從7月16日至8月6日,整整20天,團市委防汛救災青年突擊隊的199名志願者堅持每天24小時不間斷,積極做好主城區白洋河大堤巡堤執勤工作,累計服務時長達3808小時。

這支防汛救災青年突擊隊的隊員們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中有人大代表、青聯委員,有退役軍人、人民警察,也有青年教師、在校大學生。不論在暴雨中還是在烈日下,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他們都一直堅定著、堅持著、守護著。

記錄最美身影

「咔嚓!」

蛙蟲合鳴,夕陽西下,沒有風,稠乎乎的空氣……8月1日下午6時,青年志願者們在白洋河大堤巡查,江志偉拍下了這美麗的一瞬間。

青年志願者們正在巡堤查險 江志偉攝

江志偉也是防汛青年志願者的一員,除了參與巡堤查險、清理堤壩雜物等志願活動之外,他還會在空閒時間裡為「戰友」們記錄下防汛過程。他說,「我在參加防汛的過程中認識了許多的朋友,雖然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但都抽出時間過來參加防汛,對我也比較照顧,讓我感受到了溫暖。所以我要把他們都記錄下來。」

7月15日,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學生江志偉在網上看見團市委發布的青年防汛志願者招募令,20歲出頭的他立即填寫了報名表,加入到防汛救災隊伍中。截止8月6日,他在防汛執勤點值班次數總計21次、總時長達144個小時。

江志偉被曬黑的手臂

江志偉只是青年志願者們堅守大堤的一個縮影。除此之外,還有「話不多,默默堅守大堤96個小時」的中國人壽池州中心支公司員工郭忠;「不上班就隨時頂上」的市人民檢察院書記員吳偉;「退伍不退色,經常16小時連續作戰」的市城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員工李鑫龍;「生意可以放下,護堤不能止步」的個體戶陳燕玲;「哪裡有需要,我就在哪裡」的貴池區杏花村實驗學校青年教師張邁迪、唐濤……

青聯委員出列

7月19日至21日,白洋河堤3k-4k堤段,黑漆漆的夜晚,防汛指揮部閃爍著微弱的燈光,那是省青聯委員、市青聯常委宋駿傑用手電簡製作的一個小吊燈。

「晚上視線模糊,靴子踩到淤泥裡能陷進去一半。巡堤時,遇到滲水處,大家會一起疏導、填平。」當夜凌晨2:00,宋駿傑一行正打著手電筒在大堤上巡查。因為大多數的志願者白天都需要上班,所以報名參加白班、小夜班的人比較多,大夜班執勤的人就相對少一些。鑑於此種情況,他主動報名參加大夜班執勤,成為了「大夜班巡堤老主顧」。

宋駿傑一行正在巡堤

宋駿傑說,「我參加志願者已經有兩年了,帶著池州養育了我,我要奉獻池州的想法,有需要我就上唄」。三三兩兩的話語中,體現著他積極向上、樂於奉獻的精神追求,也彰顯著青聯委員率先垂範、服務社會的政治覺悟和責任擔當。

宋駿傑被曬黑的手臂

一代影響一代

「我們家孩子第一次來防汛點找我,呆了不到20分鐘,就說受不了了。」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員工汪春燕笑著說。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孩子見到媽媽和其他青年志願者哥哥姐姐為守護家園如此辛苦,便主動拿出自己的零花錢購買了水果、冷飲,並送到了梅裡大堤防汛點。她感嘆道,「看見越來越多大學生、00後都在為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在實踐中感悟,這可能就是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的傳承意義吧。」

汪春燕的孩子給青年志願者們購買的冷飲

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教育。合肥鐵路公安處池州火車站派出所警務助理莫超武說,「家裡有倆個小孩,老婆也要上班,不過她很支持我做公益。目前,我除了上班,就是參加防汛,家裡家外都靠她。」每次回到家時,孩子們都會問莫超武,「爸爸明天還要去防汛嗎?」莫超武總是肯定地回答,以此來告訴孩子們要講奉獻、勇作為,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

莫超武的朋友圈

防汛過程中,青年志願者們碰到過蛇鼠的襲擊,有過被蚊蟲叮咬的困擾;有被炎炎烈日灼傷的痛苦,也有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淋成落湯雞的狼狽......縱然千般困難,青年志願者們臉上依舊洋溢著青春的笑容,他們不怕苦不喊累,認真巡查責任堤段,用汗水築起了防汛救災「青春堤壩」,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代青年的初心與使命。

見習記者 饒豔琴

相關焦點

  • 從前輩手中接好歷史接力棒丨長江評論
    【從前輩手中接好歷史接力棒丨長江評論】這些年來,老一輩人的奮鬥故事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傳頌,在社會上獲得越來越大的認同和褒揚。廣大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無數老一輩奮鬥者,他們是共和國建設者,是新時代奮鬥者,他們的生命歷程凝聚著國家發展記憶,沉澱下智慧與力量,為我們帶來無窮的精神財富。
  • 劉東: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 當好白雲社區「最後」的志願者
    在青龍街道白雲社區,青年志願者劉東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一直堅守在社區防疫工作的最前線,當好白雲社區「最後」的志願者。「大家莫著急,排好隊,填好表,一個一個辦理,快得很。」3月1日早上8點多,白雲社區居委會剛剛開門,前來辦理健康證明的市民就排起了隊,志願者劉東立即充當起「大堂經理」,維持現場的秩序,為市民們測量體溫,並耐心指導他們填表。劉東又開始了一天的志願者工作。
  • 離不開達式常的《年青的一代》
    離不開達式常的《年青的一代》 2020-07-12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鬥羅大陸:唐三展示實力,吊錘了年青一代精英,嚇壞眾長老
    鬥羅大陸:唐三展示實力,吊錘了年青一代精英,嚇壞眾長老!各位看《鬥羅大陸》的小夥伴們,大家好!當唐三展示出實力後,吊錘了年青一代精英,嚇壞眾長老! 不僅如此,七長老還辱罵了唐三的母親,這下就迎來了唐三的邀戰,可七長老對於唐三的實力十分不屑,不配跟自己對戰,於是就派出了昊天宗年青一代的精英唐虎
  • 戴上燕尾帽聽前輩講述戰疫故事
    戴上燕尾帽,接過前輩手中的蠟燭……從此,他們正式成為護士,傳承著守護生命的重任。在「5.12」國際護士節來臨之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護理團隊迎新了!4月26日下午,97名2019屆新入職護士在授帽儀式上莊嚴宣誓。
  • 從這次疫情以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人生導向。
    微信號FaceTime-iMessage 從這次疫情以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高薪留給才德兼備科研,軍事人員,控制娛樂圈所謂的
  • 擔當使命 接過時代的接力棒
    我們這一代「90後」就像馮秀軍老師所說的有太多的標籤。我們「喪喪的」,我們敏感,我們愛情緒化,我們有「小確幸」,我們愛撒嬌愛自稱寶寶。或許我們有太多的面孔,但是作為一名實實在在的「90後」,我也知道我們這一代人的真實。在我們這些「非典型化青年」的身上有很多標籤,但是能把人生順清也是我們的標誌。
  • 老照片裡的安徽池州,一起重溫老池州的城市記憶
    這是一組安徽省池州市的老照片,池州素有「千載詩人地」之譽,南朝昭明太子蕭統曾住池州編著《昭明文選》,成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詩仙李白三上九華、五遊秋浦,留下《秋浦歌》十七首等著名詩篇;晚唐杜牧曾任池州知府,在這裡寫下佳作《清明》。圖為杏花東路工業品市場。
  • 安徽池州舉辦民間手工藝作品展
    池州民間工藝展覽開幕式現場 於12月18日開始的安徽省池州市首屆民間手工藝作品展正在該市博物館舉行。 此次展覽旨在不斷拓展池州市民間文藝的發展空間與潛力,努力打造民間文藝家、工藝大師和工匠的交流與展示平臺,促進民間工藝品產業化,留存池州的民間文藝記憶。
  • 寒假來了,教育孩子的接力棒,交到家長手中,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
    寒假來了,孩子們暫時結束了,這學期的學習任務,全力教育孩子的接力棒,也暫時交到了家長們的手中。這時孩子們就像放出籠子的鳥兒一樣飛奔回家,回到家中開始享受相對比較寬鬆的寒假生活,暫時不用一節一節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了。
  • 陳雙奇編纂《池州歷史》
    《池州歷史》是由「池州地區地方課程教材編委會」委託地區教研室組織編寫的,經安徽省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審查批准,作為池州地區中學歷史課的鄉土教材。這表明,早在6000多年前,池州先人便在這塊土地上休養生息,他們使用磨製的石斧、石缽、石環,進而製作簡易陶器,營造火燒土屋,定居謀生。生活在東流牛頭山一代的商周居民,就能製作並使用陶紡輪紡線織布,並結成漁網系上石墜以捕魚捉蟹。大量文物,如青陽出土的西周「雙龍青銅尊」、漢晉「堆塑人物穀倉罐」,貴池出土的秦「半兩錢範」、三國時的「嘉禾銅鏡」等等,都閃爍著池州先人智慧的光輝,是地方文明開化的歷史見證。
  • 「一代不如一代」是個偽命題,批評者其實是諷刺自己
    5月4日,B站《後浪》視頻開篇直指:「那些口口聲聲說,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然後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講。那些人指的是誰呢?聽起來應是對後浪不滿意的一部分前浪,但環顧四周,實在找不到可以評判年輕一代的這一部分成功者,可能是渺小的圈子限制了我的想像力。也許「那些人」是《後浪》作者為了標題立意杜撰出來的,影片先製造群體矛盾,然後彰顯年青一代的激情澎湃,達到宣傳網站的目的。「一代不如一代」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回顧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長河,再看現今的成就,難道不是一代比一代強?
  • 星辰文藝 | 王俊萍:從電影《絕密工程》中接過英雄們手中的接力棒
    我們應該發揚這種精神,磨鍊這種意識,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以此為鑑,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我們一定要潛心工作、克以奉公,立足於本職崗位,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祖國建設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讓我們祖國更加強大。  (作者系長沙市明德中學總務處副主任王俊萍)
  • 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相繼發射成功,縈繞中華民族百年的「飛天夢」,取得歷史性突破。眼下,科研人員正在執行著一項全球矚目的全新任務——打造中國空間站。
  • 所有人,「池州的禮物暨首屆池州十佳旅遊商品」網絡投票開始啦!
    為豐富全域旅遊要素供給,做優做強我市旅遊商品,根據市文化和旅遊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的《關於開展池州的禮物暨2020年度池州十佳旅遊商品評選活動的通知》(池文旅〔2020〕43號)安排,「池州的禮物暨首屆池州十佳旅遊商品」網絡投票正式開始。
  • 從家長手中接下「愛」的接力棒!市二職這些防疫措施讓2000餘名返校...
    為了迎接學生返校,5月18日一大早,深圳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市二職」) 校長歐陽文偉就帶領老師們等候在了校門口,為學子們撐傘、搬行李,從家長手中接下「愛」的接力棒。
  • 以「兩山」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池州實踐」
    同時,制訂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經濟帶(池州段)實施方案,加快建設「生態環境優美的綠色池州、產業結構優化的創新池州、群眾生活優越的幸福池州」。「我曾是東至縣張溪鎮白笏漁業隊隊長,帶領120名漁民在升金湖捕魚。政府實施『漁民上岸』工程之後,我成為一名升金湖巡湖護鳥員,工作還在湖面上,但性質已經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