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中石先生:以德書寫,謙讓一生

2020-12-24 騰訊網

歐陽中石(1928-2020) 圖來自首都師範大學

2014年首都師範大學舉辦「歐陽中石書中華美德古訓展」。

北京永定河景觀帶「四湖」宛平湖牌匾由歐陽中石題字。

圖/視覺中國

2020年11月5日,首都師範大學發布訃告,著名學者、教育家、書法家,京劇藝術家、研究者,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原顧問、當代書法學科建設重要開拓者,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歐陽中石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5日凌晨3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歐陽中石先生告別儀式定於2020年11月11日(星期三)上午9時,在八寶山殯儀館大禮堂舉行。

歐陽中石在各個領域建樹頗高,書法達到一定造詣,2002年榮獲了書法界最高獎項,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唯一的書法教育特別貢獻獎,書畫家啟功評價他:「三百年來無此大手筆,自董其昌後無第二。」他還是京戲票友,師承「奚派」創始人奚嘯伯先生,用畢生心血積累了一整套「唱」的法則……然而,歐陽中石卻用「少無大志,見異思遷,不務正業,無家可歸」16個字評價自己的一生。新京報記者專訪歐陽中石的奚派弟子、北京京劇院的張建峰,追憶恩師歐陽中石過去的點滴。

當代書法學科重要開拓者

2005年10月12日,中國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這一天,與神舟六號一起遨遊太空的,還有7幅書法作品,其有一幅是這樣寫的:「翔天環宇雲霄外,探賾通玄掌握中」,這幅書法作品的作者就是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先生。

歐陽中石擅長多種書體,其中以行書為最,他的書法師從吳玉如,又以歷代書法名家王羲之、王獻之、王珣為宗,他的行書作品以圓轉代替方折,以簡省的筆畫代替繁複的點畫,又以勾、挑、牽絲來加強點畫的呼應,於溫潤凝重中顯遒勁,秀美跌宕中見灑脫。

1981年,歐陽中石被調到北京師範學院(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系,走上了書法教育之路。在他的帶領下,1993年,首都師範大學書法研究院創建了中國書法專業第一個博士點,他是當代書法學科建設重要開拓者。除了教授學生字體結構、行文運筆的專業書法知識外,歐陽中石還特別重視對學生文化修養的培養。給學生上課時,他經常做個比喻,擺了一個天平的姿勢,一端是「德」,一端是「學」,他告誡學生,如果「德」高了,做學問的心態等各方面自然會沉得進去。

「如果沒有傳統文化的素養,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書法家」,歐陽中石生前曾說,書法是小道,必須有傳統文化的根基,才能創作好書法。身為書法大家,難免會在各種場合題字,歐陽中石生前為人題字會從文化背景考慮,比如給一個屋子寫字,這個屋子有個特點,有蓮花、竹子,他就緊扣蓮和竹的主題,蓮的特點是不染,竹的特點是有節,所以就寫了「不染節高」。

歐陽中石的奚派弟子張建峰也想學書法,師父沒有立馬教,而是讓他先學點文化,多看一些書,真正寫字是好幾年之後才開始的。

對完善奚派京劇藝術有重要貢獻

9歲時,歐陽中石對京劇產生興趣,尤其喜歡模仿京劇名家奚嘯伯的唱腔。在濟南上中學時,因為同學的哥哥是戲院經理,歐陽中石經常利用這個便利到戲院蹭戲聽。一天,歐陽中石到一位票友家做客,隨口唱起了奚嘯伯的京劇名段《白帝城》,裡面出來一個人問歐陽中石「跟誰學的」,歐陽中石說,「從唱片上學的」,接著又唱了一段奚嘯伯的《珠簾寨》。對方說,「你跟我學吧」。當時的歐陽中石不知道這個人是誰,在別人提示下才知道,對方就是奚嘯伯,立馬跪下磕頭拜師。

歐陽中石雖未按慣例舉行拜師禮儀,可是二人的師徒情誼多年來卻很牢固。在奚嘯伯的精心傳授下,歐陽中石對奚派藝術有了深刻理解。1957年,奚嘯伯排演了京劇《範進中舉》,廣受好評。數年後,為了把這齣戲磨成精品,歐陽中石受老師委託重寫了兩段唱段,一直傳唱至今,成為這齣京劇中膾炙人口的名段。作為奚嘯伯的嫡傳弟子,歐陽中石曾長期協助奚嘯伯先生工作,對「奚派」藝術的完善有著重要貢獻。同時,他還把京劇作為一門學問,舉凡京劇的歷史淵源、音韻、各派藝術特色及表演實踐等都有專門的研究,創穫頗豐。其見解刊載於各種報刊、文集。

而關於師徒二人的情誼,還流傳著一個故事。奚嘯伯對朋友十分大方,和別人吃飯經常搶著買單,雖然掙得不少,但也抵不住大手大腳的開支,經常囊中羞澀。歐陽中石就想了一個辦法,給師父寫信說家裡有人生病,求助師父每月接濟10塊錢。奚嘯伯想也沒想,每月給弟子家裡寄錢。等師父下次再沒錢的時候,歐陽中石就將師父之前寄來的幾百塊錢如數歸還。

追憶恩師:習得他的文人氣、謙遜是財富

我最後一次見師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前,他因為腦溢血一直處於臥床狀態,意識上已經不太清楚,家人幫助他鍛鍊。之前我們去看他,跟他聊天,有時候能看我們一眼,我們心裡已經很滿足了。

師娘今年10月底剛去世,差不多相隔一周。師父雖然昏迷了很長時間,但我覺得他真的放心不下師娘。老兩口特別恩愛,互相尊重,聽到師父走的消息之後,我覺得是師父放不下師娘。

我是2000年正式拜師歐陽中石先生。我們梨園界有個習俗,拜師需要有見證人。當時正好是紀念京劇大師奚嘯伯先生的活動,在一個大的會議廳裡,全國的京劇名家像梅葆玖先生、譚元壽先生、劉雪濤先生等都在,趁這個機會,我的師叔奚延宏(奚嘯伯之子)就操辦了這個拜師儀式,我非常幸運。但其實1999年我就跟先生學戲了,到現在整整20年。

師父一直跟我說,要學習他的書生氣,舞臺上的老生就是這樣。比如他平常走路的姿態,如何與別人交流,這種日常的生活狀態就帶有一種文人氣質,我就可以學習下來帶到舞臺上。這20年的薰陶,是一個無法用言語形容的財富。

師父算是一位嚴師,見了我基本沒有誇過,特別嚴厲,但是他經常當著師娘的面誇我,這些我都不知道。他有次還因為看到電視上正播我的一部戲,總是看電視導致和師娘打麻將輸了。跟隨師父的這20年,看到師父接觸到各種大家,我也學習到他待人接物的謙虛態度。他修養很高,做什麼都謙讓,這是我學到的最大財富,他是真正的先生。 口述:張建峰(歐陽中石的奚派弟子)

採寫/新京報記者滕朝

相關焦點

  • 「躬耕一生,桃園杏壇不言悔」周義發教授深切緬懷歐陽中石先生
    2020年11月5日,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教育家歐陽中石先生去世。10月25日,歐陽老師的夫人張茞京先生,亦與世長辭。伉儷駕鶴同西歸,前後僅僅相隔10天。作為學生,周義發教授以此文深切緬懷。以下為原文,不做任何修改…… 沉痛哀悼書法老師歐陽(諱)中石先生和師母張(諱)茞京先生 ——學生周義發 2020年11月5日15時許,接首都師範大學「歐陽(諱)中石先生治喪委員會」電話,低沉緩重的音調中傳來振耳發聾的噩耗: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教育家、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 【藝林散步】正是無奇正是奇——歐陽中石先生的書法人生
    歐陽中石先生(左一)在教孫學峰臨帖   2020年11月5日凌晨,我敬愛的老師歐陽中石輕輕地走了,享年93歲!比如,在針對家鄉的《齊魯頌》中,先生開篇即說「齊魯青未了,古今聖賢多」;談到山東的地域廣大、文化氣息濃厚,頷聯以「岱宗迎旭日,東海引長河」順承而下;第三句「抱德存憨厚,懷仁務太和」則由自然轉至人文;最後的「民安興廣廈,國泰共歡歌」,則談及山東在新時代繼續發揮著重要力量。一首五言律詩,短短四十個字,起承轉合,一氣呵成。
  • 歐陽中石為何戲稱「無出其右」?
    歐陽中石雖然我早有思想準備,但消息傳來仍然覺得突然——歐陽中石先生2020年11月5日凌晨3時18分逝世。悲痛之餘,悵然若失。1979年末的一天,一位自稱是歐陽先生學生的人來我家做客。他對一幅趙樸初先生的字很感興趣,端詳久之,對我說,你讓歐陽中石先生給你寫幅字吧。
  • 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去世
    歐陽中石建立了從專科到博士後的書法教育體系;他會的很多,卻常戲稱自己是無「家」可歸者。令人痛惜,今晨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在京逝世,享年93歲。歐陽中石生於1928年,是中國當代書壇最具有代表性的書法家之一。
  • 「正是無奇正是奇」 痛悼書法家歐陽中石
    作為當代書法學科建設重要的開拓者,歐陽中石先生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曾主持創辦了我國高校第一套從大專、本科到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的中國書法教育學科體系。從大學畢業開始教書,他把一生奉獻給「教師」這個職業。雖然愛好廣泛、成就眾多,但他一輩子最自豪最恪守的就是「教師」的職業和稱號。
  • 大師去世周年:季羨林雕像落成 歐陽中石憶任繼愈
    歐陽中石:任老師走了 精神和作品不走  黃殿琴  「雖在意中猶避談;竟成天限卻茫然。」這是去年7月14日那天,著名學者、書法家歐陽中石老先生在國家圖書館任繼愈弔唁大廳,為他所敬愛的任繼愈老師送別的輓聯,寄託著81歲的學生對93歲老師的無限哀思。
  • 書壇泰鬥歐陽中石,行書《醉翁亭記》欣賞,清雅流暢、獨樹一幟
    歐陽中石歐陽中石的書法章法非常準確,古樸清雅流暢,功底深厚。但骨架不夠健穩,力量不夠。藝術乃百花齊放,書藝亦然。歐陽中石獨樹一幟,難能可貴。至於每一位書家在書藝上這樣那樣的缺憾,這是難以避免的藝術規律。
  • 歐陽中石是當代書法泰鬥,為何他的書法爭議卻那麼大?
    歐陽中石是當代書法泰鬥,為何他的爭議卻那麼大?歐陽中石先生是當代書法大師,他的名聲在外,是一位聲名遠播的文化學者。雖然如此,但是歐陽中石先生的書法也是有一定爭議的人,雖然歐陽中石先生的支持者眾多,支持者評價他的的書法集碑法之大成,書風妍婉秀美,瀟灑俊逸。
  • 李肇星、歐陽中石攜書來濟深情談故鄉
    昨天下午,咱們山東老鄉李肇星和歐陽中石又攜帶著這套叢書現身泉城,在山東大廈舉行了隆重的《人文中國》叢書贈閱儀式,李肇星代表叢書編委會向山東大廈和部分駐濟高校學生代表以及有關單位,歐陽中石先生就讀過的制錦市小學、回民小學、濟南五中、濟南一中學生代表贈閱《人文中國》叢書卷共計800套2400冊。
  • 第一位書法女博士,師從歐陽中石,解小青的書法,田蘊章都誇好
    第一位書法女博士,師從歐陽中石,解小青的書法,田蘊章都誇好。解小青,自幼喜歡書法,在她10歲的時候,就曾獲得「全國少年兒童大字比賽」的一等獎,1992年的時候,她在山西大學獲得了文學碩士學位,這還沒結束,1995年的時候,她又考入首都師範大學攻讀書法博士,師從當代名家歐陽中石先生,號稱當代第一位書法女博士。大家在看到「書法女博士」這個頭銜的時候,可能會好奇,什麼樣的水平才能達到書法博士的標準呢?
  • 著名傑出女畫家——中石侄女歐陽申雪個人藝術簡介
    歐陽申雪,女,山東肥城人,著名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先生侄女,2008年畢業於中央美院國畫院獲學士學位,2012年畢業於中央美院國畫學院獲碩士學位。主攻寫意花鳥畫,次修國畫動物、山水、書法等。作品參考潤格:2500元/平尺近年來出版畫冊《歐陽申雪中國畫作品集—牡丹》、《歐陽申雪中國畫作品集—梅花》、《歐陽申雪中國畫作品一梅蘭竹菊》、《歐陽申雪書畫作品集》、《歐陽申雪畫集》等2008年作品《富貴吉祥》獲得中國畫大獎賽金獎2009年作品
  • 葉嘉瑩先生的「弱德之美」
    是日恰逢農曆六月初一,是葉嘉瑩先生的生日。我提到即將上映的葉嘉瑩先生紀錄影片《掬水月在手》,談及這部影片的主題詞「弱德之美」。大使問我如何理解「弱德之美」?彼時,我尚未深入研習葉嘉瑩先生關於「弱德之美」的著述,但從字面理解,馬上浮現老子《道德經》中的名言:「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莫過於水」。
  • 張旭光為老師歐陽中石寫的悼文,被奉為當代《祭侄稿》?
    歐陽中石先生去世後,作為他的學生張旭光為其寫了一篇悼文,以此表達哀悼。老師去世學生心裡難過,將難過付諸於筆端屬人之常情,因為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但是,張旭光寫的這篇悼文卻有點意外,有人竟將其奉為「當代《祭侄稿》」。
  • 書堂山懷古:大唐「楷聖」歐陽詢為何魂歸於此?
    《新唐書·歐陽詢傳》曰:「總教以書記,每讀輒數行同盡,遂博經史。」這個孤獨的少年,一目十行,敏悟絕人。經史如稻粱,滋養著他的生命。其德、才、學、識,亦如「倚天照海花無數」。 公元581年,來自北方的力量,結束了中國歷史上300年的南北分裂。24歲的歐陽詢,親歷了生命中的第一次「改朝換代」:由南朝而隋。那是科舉肇始的時代,當朝者求才若渴。
  • 朋友3萬收藏一幅歐陽中石書法作品,裝裱費300元!總感覺是贗品!
    正是在這些古代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他們非常喜歡名人字畫,今天小七的朋友就拿來了一幅名家之作,據說花了3萬元收藏到的,到底是誰的作品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吳姓起源與吳氏族譜中「至德」文化核心精髓
    今天和大家分享下吳、周、蔡、翁、曹五姓家族的「至德」文化;至德文化的核心就是四個大字:謙讓,開拓。他來源於3200多年前一個古老而真實的傳奇故事。謙讓:3200年前,周太王古公亶父生有三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
  • 皇家雞排歐陽德一:1989年小夥用一塊雞排撬動2億市場
    也正是由於看到這樣的行業變化,歐陽德一赴臺灣多次考察,最終成功創立了「皇家雞排」。歐陽德一是一位1989年出生的連續創業者。大一時他就與幾個同學實踐了他的第一次創業,加盟某奶茶連鎖品牌,從一家店到五家店再到一個人幫助其品牌打開了北京市場;大三的時候,歐陽德一又創立了擁有自主品牌的湘菜時尚餐廳。做皇家雞排,與前兩次創業是分不開的。
  • 歐陽詢三十六法之前,王羲之時代的結字原則很簡單
    趙孟 湖州妙嚴寺記 局部到了當代,啟功先生獨創了,或者說發現了黃金分割的結字規律。黃金分割據說是最完美的結構比例。到現在,結字方法可以說不計其數,有時候都不知道要學哪一個了!落筆之前是先想歐陽詢的三十六法,還是李淳的八十四法,抑或是黃自元的九十二法?再或者用啟功的黃金分割法?趙雪松還有一句話「結字因時相傳」,從古到今各大名家大多各有特色。二王的爽,虞世南的正,歐陽詢的險,顏魯公的厚,柳公權的瘦。至於後來蘇軾的石壓蛤蟆,黃庭堅的長槍大戟,米芾的開合有度,趙孟的楷用行形,董其昌的疏密別致。
  • 【文萃】修昔底德傳統與拜佔庭帝國的歷史書寫
    本文重點考察修昔底德傳統對拜佔庭帝國歷史書寫的影響,並在參考歐美學者研究成果的同時,運用文化史研究的方法,通過這一個案來管窺拜佔庭帝國的社會變遷對其學術和文化的影響。  另一個頗受拜佔庭帝國史學家關注的是瘟疫場景,世俗史學家和教會史學家都表現出了強烈的書寫欲望。公元542年,從埃及傳入的瘟疫在君士坦丁堡和帝國境內大範圍流行,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普羅柯比在記載這次瘟疫時明顯模仿了修昔底德對公元前430年雅典瘟疫的敘述。
  • 紀念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 | 如何書寫錢先生心路歷程
    汪榮祖與錢鍾書合影澎湃新聞:您和錢先生提起過要寫一本關於他的書嗎?汪榮祖:記得大概在1990年代初,與錢先生面見時,曾鼓起勇氣說想要寫他,錢先生初謙讓,說不鼓勵任何人研究他,後來連聲說好,戲稱「你要寫,我放心」,令我感奮。澎湃新聞:寫作此書,您為何想到參考心理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