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由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聯合貝達藥業共同主辦的國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成果及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凱美納成果發布八周年學術峰會&貝美納(恩沙替尼)上市發布會在北京舉辦。會中,「凱」凱而談,「貝」納新篇肺癌多學科頭腦風暴北京站成功舉辦!
開幕式
本次會議開幕式由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湯傳昊教授、河北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張燕教授主持,大會主席北京協和醫院王孟昭教授、浙江省腫瘤醫院張沂平教授、雲南省腫瘤醫院李高峰教授、山東省腫瘤郭其森教授紛紛致開幕詞!
今年是肺癌多學科頭腦風暴走過的第五個年頭,已經席捲全國多個城市,吸引了肺癌醫生的關注。本次會議匯集了內科、外科、呼吸科、放療科、病理科等多個學科的醫生共同參與,就肺癌診療難點、熱點進行討論,期待大家在交流中碰撞出新思路,助力肺癌診療事業的發展!
學術分享
Part1
開拓創新,布局未來
主持人:張文東教授、鍾殿勝教授
萬江副總裁:從未來產品線看民族創新藥企的未來發展
貝達藥業資深副總裁萬江先生表示,回顧埃克替尼上市的八年曆程,從一線應用到腦轉移治療,從加量研究到術後輔助,每一步都腳踏實地,力求用高級別臨床證據,讓醫生與患者放心用藥!目前,埃克替尼已經進入國家基藥目錄,同時列入2019年醫保目錄中,這不僅為中國肺癌臨床診療提供了方便,還改善了患者因病致窮,因病返貧的局面。此外,貝達藥業研製的新一代ALK抑制劑恩沙替尼也即將問世,相信未來能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郭曉東:藥品集中帶量採購與醫保控費
郭曉東先生對現階段醫療改革政策進行了解讀,對於靶向藥物的帶量採購與醫保控費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胡興勝教授:中國腫瘤醫生與凱美納的這些年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胡興勝教授表示,凱美納十年磨一劍,成為唯一從上市前到上市後臨床均在中國開展並完成的EGFR-TKI,同時具有二線、一線、腦轉移和輔助治療III期臨床研究。也由於埃克替尼上市後的優異表現,使越來越多的中國腫瘤醫生走向國際舞臺。肺癌是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疾病,EGFR突變率在肺癌患者中顯著高於歐美人種,因此EGFR-TKI被稱為上帝送給亞洲人的禮物,但是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已經開始面臨專利懸崖臨床研發止步。埃克替尼將肩負中國原研創新藥的使命——持續深耕肺癌EGFR-TKI治療領域,細分人群,孜孜以求,造福國人。
大咖訪談
本環節由張文東教授、鍾殿勝教授共同主持,宋雨光教授、周生餘教授、姜魯寧教授、崔慧娟教授、徐建芳教授與特邀政策解讀專家王利會長、郭曉東老師共同參與討論。埃克替尼自上市以來,不僅擁有諸多高水平研究,令中國臨床醫生在國際上備受矚目,而且使中國患者真真切切得從中獲益,令常年臥榻、無法生活自理的患者逐步能夠生活自理,使其生活質量得到質的飛躍。
Part2
肺癌多學科頭腦風暴
——精準之路,肺有所長
主持人:馬銳教授、崔同建教授
許雋穎教授:EGFR陽性非小細胞肺癌一線聯合治療現狀
許雋穎教授指出,一代EGFR-TKI開啟了肺癌的精準醫學之路,二代Dacomitinib雖療效優於一代,但仍需定義精準獲益人群,三代奧希替尼一線18.9個月成為「新一線治療的網紅」,而62%的患者為亞洲人,其PFS僅有16.5m,未納入醫保,耐藥機制和後線治療尚未明確。隨著聯合治療研究結果的不斷出現,將打破五年生存魔咒!凱美納聯合化療研究顯示,其PFS明顯長於單藥凱美納組PFS分別為16.0m和10.0m;聯合組的客觀緩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顯著高於單藥組,分別為77.8% vs 64.0%和91.1% vs79.8%;聯合治療受到後續治療影響,總生存率沒有差異,36.0m vs 34.0m;安全性方面,大多數患者的不良事件在可控制和可耐受範圍內。
儲天晴教授:EGFR陽性非小細胞肺癌全程管理
以EGFR-TKI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療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肺癌治療的現狀, 掀起了腫瘤精準治療的浪潮。儲天晴教授表示,目前已有八大隨機研究奠定了一代EGFR-TKI在EGFR突變陽性患者中的一線治療地位。在一些特殊人群,如腦轉移患者的治療中,靶向治療探索仍在進行。CSCO肺癌指南2018版基於BRAIN研究結果,推薦埃克替尼作為EGFR 突變陽性NSCLC腦轉移患者治療的基本策略,同樣基於BRAIN研究,埃克替尼也在2019衛健委合理規範新型抗腫瘤藥物臨床合理用藥中被推薦為有腦轉移的EGFR基因突變的NSCLC患者的優先選擇。INCREASE研究證實,埃克替尼加量治療EGFR21外顯子敏感突變的晚期NSCLC相比於常規劑量組近期和遠期療效均有提高,安全性可以耐受。優化患者全程管理才是提高晚期EGFR+ NSCLC患者總生存的王道。
多學科頭腦風暴
本環節由馬銳教授、崔同建教授共同主持,李昌喜教授、王曉紅教授、茆勇教授、高寶安教授、李洋教授等共同參與討論。
Part3
肺癌多學科頭腦風暴
——輔助之路,踏浪前行
主持人:酈志軍教授、歐陽偉煒教授、劉春玲教授
錢坤教授:EGFR在圍手術期治療中的應用
錢坤教授在報告中指出,目前非小細胞肺癌的圍手術期治療還是以化療為主,但是療效和副作用具有局限性。EGFR-TKI在高危患者的輔助治療中獲得了DFS的顯著改善,並納入CSCO指南。新輔助EGFR-TKI靶向治療初見成效,OS獲益仍需探索。EGFR-TKI藥物的高效低毒、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能持久療效的特點適合於可手術的非小細胞肺癌的新輔助治療,顯示了極具前景的療效。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在內的不同治療方案在圍手術期的應用仍在臨床研究階段。微小殘留病灶和早期患者的長期監測會越來越重要。
戴曉芳教授: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異質性
過去20年,分子檢測推動了NSCLC藥物治療的發展。戴曉芳教授表示,先檢測後用藥是精準醫學的基石,我們不僅要做單基因的檢測,更要做多個基因的平行檢測和定量分析,因為針對這些常見的和少見的驅動基因,不斷有新藥的研發和上市,給患者帶來長期生存的可能。腫瘤的異質性顯著影響臨床治療策略的選擇,也是靶向治療耐藥的一個重要機制。腫瘤的基因組學存在空間異質性和時間異質性,應對腫瘤的異質性的策略:多區域活檢、動態檢測、液體活檢、多基因平行檢測及定量分析。
多學科頭腦風暴
本環節由酈志軍教授、歐陽偉煒教授、劉春玲教授共同主持,李福根教授、文曉萍教授、王昆教授、張水深教授、卜慶教授、翁賢武教授等共同參與本環節討論。
Part4
蓄勢待發,砥礪前行
主持人:陳群教授、張妍蓓教授
劉曉晴教授:恩沙替尼——新一代ALK抑制劑蓄勢待發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劉曉晴教授指出,恩沙替尼對ALK陽性克唑替尼耐藥後二線患者有明確的臨床療效,對腦轉移患者顱內療效71.4%,臨床明確,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皮膚毒性和肝功異常,多為1-2級,安全性良好,對多個已知耐藥位點有效,可能對其他二代ALK抑制劑耐藥之後仍有效。
目前恩沙替尼正在進行著一系列的臨床研究,在國際上一共兩項,其中I/II期研究已經公布數據,另一項國際多中心已經完成入組。在國內I期、II期ALK項目已經完成初步分析,II期ROS1已經入組過半,相信恩沙替尼將成為中國ALK陽性的NSCLC患者帶來一種新的有效的治療選擇。
大咖面對面
本環節由陳群教授主持,張翠英教授、施烯教授、張東教授、曹小龍教授等共同參與本環節討論。
大會總結
隨著與會嘉賓的熱烈討論,大會主席李高峰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肺癌診療一直是困擾臨床醫生與患者的難題,本次會議從埃克替尼研究歷程、EGFR-TKI聯合治療進展、圍手術期靶向治療的研究現狀、ALK新星恩沙替尼的臨床數據及未來臨床應用等進行了交流與討論,感謝各位嘉賓的參與,願大家共同攜手,繼續攻克肺癌之堅!
肺癌多學科頭腦風暴活動開展的第五年,從2019年春日伊始,跨過酷暑盛夏,步入秋冬時節,已走過了14個城市,得到了2萬餘名臨床醫生的支持與幫助。這一年來,肺癌多學科頭腦風暴不僅對肺癌的臨床難點問題進行了分享,還與國際接軌,對ASCO、ESMO、WCLC等國際會議中的熱點研究進行及時速遞,使中國肺癌醫生全面透徹的了解國際進展,提升了我國肺癌診療水平,促進了肺癌臨床醫生的交流與溝通。隨著肺癌多學科頭腦風暴北京站活動的落幕,第五屆頭腦風暴活動也進入了尾聲。期待2020年,肺癌多學科頭腦風暴活動再度起航,揚帆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