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之下
肥肉再也藏不住了
張文宏曾連提三次
出門運動
要出汗
今天就開始動起來!
2020年8月8日,是全國第十二個全民健身日。
申城共有近千處公共體育場館、市民球場、市民健身房、市民遊泳池等公共體育設施,向廣大市民免費開放。部分經營性體育設施也積極參與,為市民提供免費開放時段。期間,將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做好預約、限流等工作,確保場館開放安全有序。
疫情防控常態化當下,市民對於自身健康的關注度大幅提升,通過體育運動增強體質的意願大幅增強。作為上海首創的「阿拉自家的奧運會」,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線上賽事活動已於6月15日開賽,各項線下賽事活動也在8月陸續展開。
更親民,線上運動引領潮流
「一、二、三、四……」搬開自家客廳裡的椅子,家住楊浦區的王敏卓,拿著手機為正在顛球的兒子拍攝視頻,「速度要快!」
等兒子顛完30個球,父子之間互換角色,早就穿上足球鞋的爸爸,開始進入下一個環節:左右腳互接。
規則要求雙腳內側來回傳遞球,一共進行20次傳遞。爸爸和兒子先後參賽,分別拍攝,互相鼓勵,一片歡聲笑語。
「目前形勢下,開展線上運動會,這種形式蠻好,大家不用到指定的地方比賽,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在家庭裡面隨時運動起來。」王敏卓說,參加市民運動會,並不是為得到名次、獲得獎品,而是讓孩子保持鍛鍊,愛上運動。
在上海,許多市民和王敏卓父子一樣,以線上參賽的方式,成為全民健身的參賽者。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市民運動會倡導參賽者選擇線上線下融合的科學健身方式,第一次在市民運動會中植入線上運動會內容設置,通過人工智慧對打分項目進行「雲打分」,實現了市民群眾的「雲參賽」,成為最大亮點之一。
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趙光聖表示,「截至8月3日,市民運動會一共舉辦140多場線上賽事活動,市民參與達到125萬餘人次。8月,還有90場線上賽事可供市民選擇,預計能吸引約37萬人次參賽。疫情之下,上海很多體育健身器材設施的銷售數量,不降反升。可以預見,在疫情防控新常態背景下,線上運動、居家健身,將成為新的趨勢和潮流。」
更便利,市民運動更貼心友好
8月6日下午,桃浦全民健身中心。準備遊泳鍛鍊的居民章大伯,在入場時拿出手機出示綠色「隨申碼」,身後的屠女士則直接「刷臉」驗證,遊泳場所工作人員通過授權的管理員身份在「上海遊泳健身」後臺查驗,僅僅幾秒鐘就完成掃碼、刷臉入場,十分便捷。
這一刷臉操作,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上海市體育局與市大數據中心聯手推出這項全新舉措:二碼合一,也就是「隨申碼」與「健申碼」互聯互通,簡化泳客入場的檢疫流程。截至7月30日,這一人臉識別測溫智能終端和管理系統,在全市152家遊泳場所實施推廣,累計服務33萬人次。試點遊泳場所和泳客,對這個便民舉措紛紛給予點讚。
「上海這座城市,對喜歡運動的人來說,真的非常友好!」市民宋傑供職於申通地鐵,也是一名路跑運動愛好者,最近他發現了一個「新寶貝」:「上海體育健身地圖」。
只見他輕鬆點擊「來滬動|健身地圖」微信小程序,這個充滿上海智慧體育特色的健身地圖,覆蓋全市各類體育場所近2萬處。市民可以享受場館查詢、地圖導航、線上支付等一體化便民服務,還配套有市民運動會報名入口、體育資訊推薦等輔助功能。
越來越便利的健身設施和氛圍,讓申城市民的運動熱情,逐步回歸、越發高漲。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今年7月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各類體育健身場所已基本開放,絕大多數上海市民選擇走出家門鍛鍊身體。其中,52.7% 的市民傾向在小區、廣場、公園等公共活動場所健身,選擇到健身房、體育館等專門運動場所鍛鍊的佔26.6%。
更普及,體育公共服務更智慧
作為我國近現代體育發祥地之一,上海的體育事業始終與城市發展如影隨形。體育運動中積極進取、公平競爭、團結合作、超越極限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城市血脈。
上海,湧現出劉翔等13位奧運健兒勇奪19枚奧運金牌,改革開放以來,超400人次奪得世界冠軍,如今全市青少年註冊運動員超過3萬人;2019年,上海舉辦的12項頂級品牌賽事,帶來直接消費30.9億元,相關產業拉動效應超過102億元。
研究表明,當一座城市人均GDP處於3000美元時,發展競技體育成為必然選擇;當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人們對自身健康的追求開始顯現;當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時,體育成為生活質量、人格完善、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目前,人們對體育的消費熱潮正在升華,體育運動已成為許多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是上海在更高水平上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方面,是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核心內容。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上海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約2.37平方米,42.8%的市民經常參加體育鍛鍊,公共體育設施市民滿意度位居市政府實事工程前列,每萬人擁有體育健身組織約21.6個,上海市民體質健康水平連續三次蟬聯全國第一,體育公共服務更智慧、更親民、更便利。
據悉,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組委會,將指導各辦賽主體切實承擔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一賽事一方案」、「一賽事一報備」的要求,制定防疫方案和應急預案,建立行之有效的風險防範機制。
動起來
就現在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陳華 姚勤毅 葉田媛 黃海昕 王美傑
微信編輯:車車
校對:黑羽之神、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