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在桃園可「躺著選」,國民黨派蔣介石曾孫出馬「穩拿」臺北?

2020-12-15 雄觀天下

據臺媒報導 民進黨當局在民進黨全面執政近來爆發開放萊豬等多項爭議,讓2022年「九合一」大選提前成各界熱議話題,各種分析論點紛出籠。就有網友認為,臺北市、臺中市、彰化市三個區域有翻盤可能,現任市長或看好度高者未必穩贏;尤其國民黨「立委」蔣萬安雖被看好可輕取臺北市長,卻仍須擔心遭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會否與之競爭,且若民進黨與民眾黨也派人出來分票,蔣並非沒有輸的可能。 

針對2022年九合一大選情勢,網友在論壇發表《2022激戰縣市》一文,認為激戰區有基隆市、新竹市、桃園市、宜蘭縣、雲林縣、嘉義市;「穩定但有機會翻盤」區域則有臺北市、臺中市、彰化市。

發文網友認為,基隆市方面,若原國民黨籍轉民眾黨的謝立功有出來分票,民進黨「立委」蔡適應參選市長,應能靠自身風評與現任市長林右昌的政績,以幾千票之差險勝;新竹市堪稱超級激戰區,若民進黨繼續派出今年參選「立委」失利的鄭宏輝,那國民黨派誰都會穩贏,若民進黨派出其他人,則可能靠現任市長林智堅政績勝選;桃園市有民進黨巨星、現任市長鄭文燦加持,無論派誰都能成功接收鄭選票,堪稱必勝;宜蘭縣基本盤綠大於藍,就算現任市長林姿妙沒出大錯,民進黨仍握有勝算。

雲林縣由於民進黨「立委」劉建國的山線實力非常雄厚,綠的基本盤又遠大於藍,由他出徵必勝無疑,但他留下的那席「立委」就危險了;嘉義市綠的基本盤遠大於藍,2018年選舉代表民進黨的涂醒哲在大逆風下仍輸得少,這次應能由民進黨拿下。

至於可能翻盤(意指翻轉現任執政黨,或是目前所看好勝選者)有臺北市、臺中市、彰化市,網友認為臺北市蔣萬安八成勝選,唯一的對手恐怕只有同黨的韓國瑜,但若「衛福部長」陳時中代表民進黨參選,民眾黨又分票夠多的話,蔣也不是沒有輸的可能;臺中市民意轉變快,現任市長盧秀燕在蔡英文滿意度至今仍維持一定水準的狀況下,不一定穩,若民進黨的挑戰者有實力,盧可能被翻盤;彰化市與臺中市地理位置相近,狀況也類似。

本文引起網友廣大討論,網友各持正反不同意見,紛紛留言:「嘉義市的基本盤綠哪有大於藍啊」」、「用基本盤看嘉義市長的選舉跟門外漢沒兩樣,笑死」、「雲林綠大於藍,但沒到遠大於藍啦」、「臺中盧媽穩穩的啦」、「基本上2022國民黨派誰都穩了」、「彰化和臺中很謎,民進黨幾乎都做不久,但『大選』也不一定投藍」。

相關焦點

  • 國民黨2022年選戰:臺北新北穩拿,桃園和臺南都有機會翻盤?
    據臺媒報導 2022年縣市長選戰,各黨都在積極備戰。資深媒體人謝寒冰分析,國民黨在新北市勝算大,桃園跟臺南未必沒有機會。至於臺中,盧秀燕若對上「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蔡實力不容小覷,因此盧秀燕要能穩紮穩打,不要出重大錯誤,勝面應該會蠻高。
  • 2022國民黨要翻轉臺北、桃園,整體布局明年黨魁選後明朗
    布局2020年「九合一」選舉,由於大多國民黨縣市長都尋求連任,據藍營內部民調顯示,執政縣市滿意度穩定,重頭戲將會放在翻轉臺北市、桃園市。現階段黨主席江啟臣頻繁走訪各縣市,但國民黨明年還要進行黨主席改選,等改選過後情勢才會更明朗。
  • 蔣介石曾孫要選臺北市長?柯文哲:不讀書想考試也沒用
    中國國民黨近日積極布局2020選舉,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昨天日透露,蔣介石曾孫、黨籍「立委」蔣萬安準備參選臺北市長;對此,現任臺北市長、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不讀書專想考試也沒用,先乖乖準備讀書。」
  • 國民黨決戰「六都」戰略:守新北 收臺北 戰臺中
    國民黨人士指出,「決戰六都」戰略指導,就是「守住新北市,光復臺北市,決戰臺中市,搶攻桃園」。南部的臺南市及高雄市,也要推出強棒紮根,打響南方之戰,如此藍營才能全面吹起反攻的號角。   不過理論好講,強棒難覓。黨內坦言,「六都」每一戰,都是苦戰。新北市長朱立倫已任期屆滿,民進黨重兵壓境,國民黨稍有不慎,即可能全軍覆沒。
  • 被看好角逐2022年臺北市長選舉,蔣介石曾孫回應
    對於被外界看好是2022臺北市長選舉強棒人選之一,蔣介石曾孫、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今天在「立法院」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目前全心全意專注在「立法院」幫助所有民眾爭取紓困,其他的事情都不是他目前關注的焦點。
  • 他分析:選桃園幾乎100%當選
    前陣子有名嘴建議他去選臺北市長,選上機率非常大。對此,民進黨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則認為,其實韓國瑜去選桃園市長,勝選的機率更大,甚至可說是幾乎「100%當選。」資深媒體人陳揮文日前表示,罷韓的門檻不高,大約57萬票,現在看來很有機會真的會走到投票這一步,而且過關機會很大。若是韓國瑜真的被罷免成功,陳揮文建議他「投入2022臺北市長選舉!」
  • 民進黨2024、臺北市長人選,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人選浮出水面?
    他認為,最可能代表民進黨參與2024大選的,應是新潮流系的桃園市長鄭文燦。 蘇貞昌最近比較得意,不過7日也跌了一跤。應當指出的是,圖中的「中國」應為「大陸」,「各國」應為「各經濟體」。江啟臣「改革」導致鐵票生鏽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針對黨內黃復興系統人事大幅度改組,傳出引起軍系黨員不滿,甚至可能影響藍營反制「罷韓」的團結程度。
  • 「九合一」高雄臺南一邊倒向民進黨 臺北新北國民黨也難翻天
    中國臺灣網3月9日訊 香港中評社發文稱,民進黨高雄、臺南市長初選結果相繼出爐,分別由陳其邁、黃偉哲以大比數勝出。民進黨順利推出人選,國民黨則仍找不到戰將,選情一邊倒,幾無懸念。上一屆,也即是2014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在臺南、高雄分別慘輸45%、38%;2年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國民黨再度因內部鬥爭臨陣換將導致大敗。早前有基層黨員質疑國民黨在臺南市竟連一名不分區「立委」提名都沒有,是形同放棄臺南市。
  • 資深媒體人分析臺灣2022:國民黨在臺南未必沒機會
    2022縣市長選戰,各黨都在積極備戰。臺灣資深媒體人謝寒冰分析,國民黨在新北市勝算大,桃園跟臺南「未必沒有機會」。至於臺中,盧秀燕若對上臺當局立法機構副負責人蔡其昌,蔡實力不容小覷,因此盧秀燕要能穩紮穩打,不要出重大錯誤,勝面應該會蠻高。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失去臺北、臺中、桃園三都
    人民網臺北11月29日電 (記者孫立極、李煒娜)臺灣「九合一」選舉今天投票。「中央選舉委員會」雖然尚未公布最終結果,依據開票數字,國民黨籍候選人連勝文、胡志強、吳志揚等先後宣布敗選。 「九合一」選舉是臺灣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自今天8時起至下午4時投票結束。
  • 國民黨要防桃園變成下一個高雄
    (記者 黃文杰)中國國民黨「立委」陳學聖確定上場挑戰民進黨現任市長鄭文燦!   如果理解陳學聖的想法,會知道,喊「該戰就戰,絕不怯戰」,背後的意義在於,如果吳志揚不選,陳學聖才會迎戰鄭文燦。     尷尬的是,市長初選登記最後一刻,冒出黨籍市議員、現任市黨部副主委兼發言人魯明哲登記,選情從兩強(楊麗環與陳學聖)變成三搶一(楊麗環、陳學聖、魯明哲)。   「人生充滿驚喜!」
  • 民進黨派系勾心鬥角,有人點名鄭文燦選臺北市長,安什麼心?
    民進黨2024的接班人選最近被積極討論,尤其是桃園市長鄭文燦的討論度非常密集,甚至傳出為了穩住民進黨2022年縣市長選舉,黨內有人點名桃園市長鄭文燦選臺北市長。但這個傳言怎麼看都像是在害鄭文燦,若鄭真的去選臺北市長,一旦落選聲勢難免受影響,若真的因此當選,依照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例子,那就更不可能選2024大位。這個訊息用意把鄭卡在臺北市長,就是不讓鄭選2024。
  • 蔣介石曾孫蔣友青涉嫌恐嚇臺北一學校被限制住居
    新華網臺北11月8日電  蔣介石曾孫蔣友青通過社交網站和電子郵件多次恐嚇「臺北美國學校」,8日遭檢方傳喚,並被聲請羈押。法院隨後裁定蔣友青交保,但對其進行限制住居和限制出境。蔣友青是蔣經國兒子蔣孝勇的小兒子,現年23歲。臺北士林地檢署表示,蔣友青從8月開始,頻繁通過社交網站Facebook和電子郵件,發布將對「臺北美國學校」及校內師生不利的言論,還不定期在校外徘徊。
  • 國民黨「舔美」姿勢比民進黨好看?看朱立倫這句「狠話」就知道!
    別以為這個法案以「臺北」命名,就真的是為臺灣量身打造的。很有可能,始作俑者的美國眾議院415位投贊成票的眾議員,連臺灣具體在哪個位置都不一定搞得清楚。但這並不妨礙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對這個法案俯首稱臣。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張惇涵12日表示,感謝美國參、眾兩院對臺灣外事空間的高度支持。「『美臺』雙方持續而深厚的夥伴關係,對於區域各方都至關重要」。
  • 臺灣選舉之「六都」爭霸戰:藍綠死磕臺北臺中
    面對執政表現不佳的國民黨,民進黨在這次選戰中明顯處於攻勢。黨主席蔡英文已公開表示,2014年該黨的競選目標,以「六都」贏「三都」以上,縣市長過半為勝負的分隔線。目前藍營在新北、桃園優勢明顯,綠營在高雄、臺南形勢有利,臺北、臺中則持續膠著。一城一地的得失,不管對藍綠都是極為關鍵,不僅意味著政治版圖的伸縮,還將對2016「大選」造成重大影響。
  • 2022臺北市長大猜想!除了蔣萬安,國民黨還有這麼多人選
    韓國瑜與其繼續留在高雄,面對民進黨無禮對待,不如考慮選2022年的臺北市長選戰,還有可能會贏。民進黨籍桃園農田水利會總幹事黃金德就稱,陳時中對抗疫情的表現深獲臺灣人民肯定,病毒替民進黨培養一個最強市長候選人,若陳時中選臺北市長,恐無人是其敵手。當然不只是選市長,關於蔡英文想用陳時中取代現任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的說法,也是甚囂塵上。黃珊珊:市長接班修煉中?
  • 2022年選戰有6個「激戰區」 臺中可能被民進黨拿下?
    就有網友認為,臺北市、臺中市、彰化市三個區域有翻盤可能,現任市長或看好度高者未必穩贏;尤其國民黨「立委」蔣萬安雖被看好可輕取臺北市長,卻仍須擔心遭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會否與之競爭,且若民進黨與民眾黨也派人出來分票,蔣並非沒有輸的可能。
  • 名嘴:韓國瑜應選2022臺北市長
    他建議,不如韓國瑜選2022的臺北市長選戰,可能是較好的布局。陳揮文在自身主持網絡節目以「韓辭高雄?2022臺北?2025黨主席?拼2028?」為題,表示罷韓的門檻非常的低,57萬就過關了。現在罷韓箭在弦上,而且最終很能走到投票那一步,也很有可能會過關,韓國瑜若被罷免掉,就謝謝收看了。
  • 2022藍綠臺北市長之爭 可望再見雙帥對決
    華夏經緯網12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2022年臺北市長選舉,被外界稱為「24年來離臺北執政最近的一次」,新系的牌張張可打,除了與其友好的吳怡農,可望與國民黨蔣萬安再卷一次雙帥對決,桃園市長鄭文燦若戰首都,就算敗選,也可成為挑戰2024的勳章。
  • 藍綠臺北市長之爭各擬推「優質人馬」出戰
    據臺媒報導 民進黨2022年臺北市長選舉,被外界稱為"24年來離臺北執政最近的一次",新系的牌張張可打,除了與其友好的吳怡農,可望與國民黨蔣萬安再卷一次"雙帥對決",桃園市長鄭文燦若戰臺北,就算敗選,也可成為挑戰2024的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