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業物聯網的遠距離無線輸電技術

2020-12-22 EDN電子設計技術

在工業物聯網(IIoT)的建設中,估計超過60%的成本都用在了布線與安裝上。無線數據傳輸顯然可以消除一些線纜連接,而採用無線技術進行電力傳輸,無疑可避免更多的布線。dxWednc

TransferFi是一家初創公司,致力於為50米之內的工業物聯網傳感器網絡開發新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dxWednc

無線技術大家都知道,但發射器的設計、發射器安裝的位置、如何使效率達到最好,以及整個系統性能的驗證都面臨極大挑戰,需要複雜的工程方案來解決。布線的成本不可避免,這不僅阻礙了工業物聯網和工業4.0的發展,也為智能電網和智能城市的發展設置了障礙。大規模的傳感器安裝需要布線複雜的基礎設施,成本高昂且安裝時間長。dxWednc

TransferFi開發的TFi Turin 1無線電力網(WPN)平臺可以實現可靠的部署,無需經常更換電力電纜或電池。dxWednc

TransferFi聯合創始人兼CEO Aashish Mehta表示:「我們的TFi WPN IIoT系統級架構是專為工業物聯網應用而設計的,這類應用需要能為多個目標供電的遠距離無線電力網。我們採用了更適合遠場/遠距離應用的射頻技術。Turin平臺促進了物聯網應用的商業化,因為它使遠場無線電力網的部署和應用變得自動化。」dxWednc

無線電力傳輸

無線電力傳輸(WPT)技術分為兩大類:近場和遠場,它們有各自的優缺點。dxWednc

近場非輻射技術最適合短距離能量傳輸,它通過線圈之間的電感耦合或金屬電極之間的電容耦合所形成的磁場來傳輸能量。電感耦合是當今使用最廣泛的無線技術。dxWednc

遠場輻射場技術也稱為無線電力傳輸(power beaming),它通過電磁輻射(例如微波或雷射束)傳輸電力。這類技術可以在較長的距離上傳輸能量,但必須有接收器。波束成形技術用於改善波束的聚焦。dxWednc

通過專用射頻技術實現無線電力傳輸在物聯網應用中越來越受歡迎。波束成形可以說是WPT技術的「聖杯」,因為它可以在不增加發射功率的情況下將更高質量的信號傳遞給接收器。為了獲得滿意的波束,發射器必須配備大量天線,以形成自適應波束,同時控制波束能量聚焦的方向。dxWednc

dxWednc

圖1:無線電力傳輸功能框圖。(圖片來源:TransferFi)dxWednc

TFi Turin 1

TransferFi創建了一個自動校準系統,可以根據接收器的位置和應用負載來對定位、分時和信號進行優化。dxWednc

TFi Turin 1平臺由一個TFi網關和帶有各種傳感器的TFi傳感單元組成。TFi網關利用遠場RF無線電力傳輸來供電,並與距離不超過50米的TFi傳感器件進行數據通信。dxWednc

「我們開發了波束形成和信號優化算法,用來將波束聚焦在目標器件上。」Aashish說,「這些算法對發送端和接收端都進行了優化,可應用於整個系統級架構。我們的專利主要包括:為實現更好的RF到DC轉換及更精確的波束成形角所進行的優化;使用TFi一鍵式校準和分時軟體來縮短部署時間;通過16通道TFi網關增強波束聚焦。」dxWednc

波束成形過程是將無線信號定向到特定接收器件而不是發散到其他方向。與其他技術相比,採用波束成形技術所產生的連接更直接、更快速也更可靠。近年來,由於5G的普及,波束成形技術也迅速發展。dxWednc

其中一種實現技術是使用多個位置接近的天線,略微錯開時間發送相同的信號。重疊的波在一些區域產生有益的幹擾(使信號變強),而在另一些區域則產生有害的幹擾(使信號變弱或檢測不到)。如果正確操作,該波束成形過程可以將信號定向到目標位置。dxWednc

dxWednc

圖2:利用波束成形技術可提高效率。(圖片來源:TransferFi)dxWednc

dxWednc

圖3:目前用於工業物聯網的TFi系統。(圖片來源:TransferFi)dxWednc

聚焦波束遠比向各個方向發散波束要高效得多,這種技術還可以減少因攔截其他信號而引起的幹擾。當然它也有局限性,可能在執行複雜的計算任務來獲得最佳效率時消耗較多的計算資源。但硬體和軟體資源的不斷改進可以彌補這些不足。dxWednc

「總體而言,Turin平臺的設計是跨硬體與應用的,只要硬體類型合適,就可以使用。我們目前發布的TFi WPN IIoT可用於狀態監測、智能樓宇自動化和環境感應熱圖繪製(應用於伺服器機房和冷藏室)。我們的合作夥伴包括工業自動化、半導體、物流和汽車領域的跨國公司。」Aashish說。dxWednc

工業4.0、智能樓宇和智能電網等未來的工業概念都需要大規模部署傳感器,其基礎架構布線複雜,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部署,而且停機的代價高昂,會阻礙業務發展。在目前的有線傳感器部署中,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安裝與布線上,其花費佔整個傳感器部署預算的60%以上。TFi WPN平臺提供的非侵入傳感器部署降低了基礎設施布線的複雜性。dxWednc

(原文刊登於EETimes美國版,參考連結:Long-Rang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for Industrial IoT,由Jenny Liao編譯。)dxWednc

本文為《電子技術設計》2020年10月刊雜誌文章,版權所有,禁止轉載。免費雜誌訂閱申請點擊這裡。dxWednc

相關焦點

  • 2021中國北京國際工業物聯網技術展覽會
    展會優勢■推動我國工業物聯網行業高速發展、促進工業物聯網項目落地應用;■提高我國工業物聯網產業的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學習和借鑑國外工業物聯網技術、標準、生產、應用等領域的先進經驗;■搭建國際工業物聯網行業專業交流平臺、創造商貿機會;■展示國內外工業物聯網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
  • 縱行科技發布新一代LPWAN2.0產品」ZETA泛工業物聯網關」
    1 硬體性能強大,可支持數據直接上雲 作為工業、樓宇場景的物聯控制中心,ZETA泛工業物聯網關支持ZETA LPWAN無線通信協議和雙向通信,滿足ZETA全系列終端傳感器設備接入,可作為ZETA基站,搭配ZETA智能路由進行組網和數據採集上傳。
  • 貝銳科技攜手上海市物聯網協會專家,淺談工業物聯網數位化轉型
    打開APP 貝銳科技攜手上海市物聯網協會專家,淺談工業物聯網數位化轉型 貝銳科技蒲公英 發表於 2020-09-27 15:20:03
  • 遠距離無線供電技術對房地產商意味著什麼?
    因此,毫不奇怪的是,房屋建築商正在轉向一種新穎的技術,以增強他們對精通技術的買家的吸引力:無線供電。我們已經看到許多企業在無線電能傳輸領域開展業務,通過從建設之初就集成遠距離無線供電技術,建築商希望吸引新一代的生態意識,創新驅動的購房者。
  • 工業物聯網什麼時候才能落地成真
    打開APP 工業物聯網什麼時候才能落地成真 王明德 發表於 2020-03-27 15:01:57 近年來智能化成為各產業的熱門議題,而智能化願景要落實,必須根基於自動化技術,從實際應用面觀察,自動化系統必須附加在某個技術上,促使此技術改善質量、提升效率,因此自動化技術所產生的價值,容易被看見、計算,智能化系統與之不同之處,在於智能化是藉由開創全新系統提供全新的價值,以打開另一個全新市場,而以製造業來說,工業物聯網仍屬於自動化範疇,要真正達到智能化,必須倚靠之後雲端平臺與
  • 物聯網市場格局:工業物聯網
    1 摘要 工業物聯網 (IIoT) 市場上的機會將基於新參與者的專業知識和創新技術。本報告概述了 IIoT 市場及價值鏈,重點介紹了推動該行業發展的商業和技術趨勢,展示了不同類型的參與者所採取的主要戰略,以及他們如何與新技術聯繫起來,旨在讓市場參與者全面了解市場。
  • 深圳泛為科技客戶工業物聯網項目,通過「上雲上平臺」專家組驗收
    、降低能耗排放、優化產業協同等加快工業網際網路應用落地,建立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服務體系,培育200家技術、產品和模式領先的工業網際網路供應商,形成20家具備較強實力、國內領先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在政策的推動下工業物聯網快速發展,讓更多的企業用上、用好、用得起,此次驗收過程中專家對泛為科技工業物聯網系統高度評價,一致通過。
  • 【IOTE 深圳秀】聯網找有人,有人物聯網即將盛大亮相IOTE2020深圳...
    屆時,可信賴的智慧工業物聯網夥伴——山東有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有人物聯網」)將攜旗下多款王牌產品盛裝出席,於1A115展位為廣大專業群體秀出實力。公司介紹有人物聯網自成立以來,專注工業聯網通訊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是業內知名的工業物聯網軟硬體解決方案服務商
  • 研華嵌入式物聯網夥伴峰會火熱開場
    開創萬物智聯新時代11月19日,2020 –全球工業物聯網廠商研華公司(股票代號:2395)系列線上夥伴峰會-Advantech Connect正式登場,首場以「AIoT決勝邊緣 開創萬物智聯新時代」為主題,從11月19日至21日連續三天,邀請超過30位智聯網領域權威專家及產業夥伴,分別從邊緣智能、AI、工業無線、嵌入式創新平臺、智能產業實踐觀點等面向切入,與客戶夥伴在線分享其洞見。
  • 無線電力技術發展現狀如何?
    無線電力技術發展現狀如何? 神譯局 發表於 2020-12-17 16:23:51 遠距離「無線輸電」聽起來像是一個黑科技,無需使用銅線就能把能源傳輸至世界各地。
  • 我國《6G無線熱點技術研究白皮書》(2020)發布
    目前 5G 可廣泛應用物聯網、工業物聯網、車聯網等領域,能幫助邊緣運算、機器學習、醫療、能源和智能城市等行業獲得新的進展。專家稱如果 5G 是開啟萬物聯網的大門,那麼 6G 將達成萬物智慧聯網。比 5G 更高的速度、更低延遲和更廣的連接範圍,6G 更能應用毫米波、太赫茲等高頻資源,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創造更多連接。
  • 特斯拉的無線輸電將走向實用化,再也不怕沒電了
    很多國家都有無線輸電方面的研究,其中日本,美國,中國在無線輸電領域已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無線輸電來自於美國,最初是來自於特斯拉的一項實驗,旨在解決全球的能源傳輸問題,由於當時的一些利益方面的原因,這項實驗被迫終止了。目前在無線輸電方面走在最前面的是日本,在日本,無線輸電已經走向了實用化。
  • 無線充電和無線供電的區別,究竟有多少人分不清
    一切都源於無線輸電技術  其實無論是無線充電還是無線供電,其實都是源於無線輸電技術。  而電能無線傳輸正是因為基於交流電的發現和應用下,變化的電場可以產生變化的磁場從而能夠激發遠距離的線圈產生變化的電場(變壓器的工作原理之一),於是當時很多人研究如何能夠增加距離,可惜一直沒有成功。
  • 手機無線充電器背後的原理:特斯拉的無線輸電技術
    近年來無線充電技術被各大手機廠商應用到手機充電方面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手機無線充電並非是某一個手機廠商獨創的技術,也並非是如今唯一一個行業應用到無線充電技術。那麼「隔空」充電技術是怎麼做到的呢?現如今,人們在此基礎上不斷研究和試驗,成功研製出了無線充電技術,最初的科學構想在逐步落地。無線充電是一種採用非物理接觸方式來實現電能傳輸的技術。目前常見的電能無線傳輸技術有三種,分別是電磁感應式、電磁共振式、無線電波式。其中電磁感應式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方式,不僅充電效率高,成本也低。
  • 無線技術的發展距離未來的無線電力還有多遠
    打開APP 無線技術的發展距離未來的無線電力還有多遠 針車維修彭師傅 發表於 2020-01-13 14:03:01 不過現在的無線充電技術,就是一種真正的的功力相傳了。目前無線充電技術有三種:1,無線電波式,這種充電技術比較成熟,使用也方便,只要安裝一個發射器,一個接收器就可以了。2,磁共振式,這種電力傳輸,效率太低,暫時還無法推廣應用。 3,電磁感應式,這種充電方案目前應用最多,不過只能近距離傳輸電力。
  • 無線MCU站上風口?ST推出LoRa單晶片方案
    其中,低功耗廣域物聯網的部署得到全球範圍的快速推進。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將近162個國家、148個運營商在全球範圍內推行超低功耗廣域網產品。這其中,LoRaWAN和Sigfox是增長力度較大的兩項技術。
  • 日本科學家攻克難題,研發出無線輸電技術,充電器可能成為過去式
    而在近來,日本科學家的一項新突破,有望令充電器成為過去式,並實現遠距離充電。這便是「無線供電」功率轉換效率技術。 其實,當前已有能夠遠距離供電的微波無線供電技術。然而,受轉化效率低下的影響,該技術難以投入現實使用。
  • 最適合物聯網應用的各種無線連接技術
    我們還了解了工業和商業領域最熱門的物聯網應用,並列出了其中最重要的特性和最適合此類應用的無線技術。 本文將更加詳細地介紹各種無線連接技術,並根據商業和工業物聯網應用中最重要的特性對它們進行比較。藍牙技術 定義 藍牙技術是一項在2.4 GHz ISM頻段上運行的低功耗無線解決方案。多年來,藍牙技術不斷擴展,如今在距離、帶寬和通信拓撲結構方面具有極大的靈活性,能夠滿足不同物聯網應用的需求。
  • 擴充無線技術專業,Nordic 收購Imagination WiFi業務
    通過這單收購,公司將其內部無線技術專業知識擴展到Wi-Fi。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12/420775.htm  「對於Nordic Semiconductor及其客戶而言,尤其是在智能家居市場,這是一個夢想成真,」Nordic Semiconductor首席技術官Svein-Egil Nielsen評論道。「作為短距離藍牙無線技術的全球領導者和長距離蜂窩無線物聯網的新興領導者,我們的客戶一直在要求我們填補這一差距。
  • 深度剖析5G Rel-15 16 17技術路線及演進,高通5G創新指向何方?
    與此同時,除了在標準上不斷地引入新的功能以外,5G的應用也在不停地往不同垂直領域擴展,包括智慧型手機、電腦、固定無線接入、工業物聯網、面向企業和汽車的網絡以及企業專網等。5G海量物聯網技術4G中支持海量物聯網的技術(比如eMTC和NB-IoT)已經基本能夠滿足目前物聯網的要求。但隨著5G網絡規模化部署,5G海量物聯網技術也必將被引入,來滿足低功耗、廣域物聯網不斷增長的需求,包括遠距離覆蓋、10年以上的電池壽命、大規模設備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