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網際網路箱包品牌 Away 宣布完成 1億美元 D 輪融資,目前公司估值已經達到 14億美元,躋身獨角獸行列。
這家2015年創立的賣箱包的公司,身處競爭激烈的傳統行業。
但通過DTC (Direct To Customer,直面消費者)模式,將自己打造成一個成功的網際網路品牌。
短短幾年時間就賣出100多萬個行李箱,累計融資 1.81億美元。
福布斯估算,Away 2018年銷售額已經超過 1.25億美元。
Away 還入選了福布斯2018年發布的「NextBillion-Dollar Startups(潛力獨角獸名單)」。
Away 由兩位女性創始人創辦,兩位創始人Stephenie Korey 和Jen Rubio都曾在著名的網際網路眼鏡品牌 Warby Parker 擔任高管。
Warby Parker是DTC (Direct ToCustomer,直面消費者)模式的代表,通過網際網路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眼鏡大獲成功。
在Warby Parker,Stephenie Korey 主管供應鏈,Jen Rubio 主管社交媒體。
她們負責的業務是線下線下完全相反的業務板塊,正好能夠互補。
兩人跟著前東家Warby Parker一起從小變大,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知道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滿足用戶的期待。
於是兩人合作創立了Away,採用同樣的模式和打法,只不過把產品換成了箱包。
Away免除了中間商費用,將高質量、設計美觀的行李箱以更低的價格提供給消費者。
2個不到30歲的女孩,她們不是打造一個前無古人產品,而是打造一個用戶「從未有過的體驗」,吸引黏性超高的忠實鐵粉。
Away 所有商品都享受終生維修及換新服務。
商品出售 100天內,無論磨損情況如何,消費者都可以無理由退款。
Away雖然做傳統的箱包產品,但和網際網路公司一樣快速迭代。
Rubio和Korey拿第一筆融資後,生產出第一批具有堅硬外殼、內嵌可充電USB插孔、分離式洗衣袋、壓縮袋、360度超好推輪的智能登機箱。
因為直接通過官網銷售、省去中間商,可以及時獲得很多用戶的直接反饋。
在第一批貨推出2個月後,公司根據反饋,對產品進行改進升級後,再生產第2批貨。
然後用這樣的思路,不斷升級迭代自己的核心產品。
Away能做到這點,主要因為創始人之一Korey 在供應鏈行業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資源。
而另一位創始人Jen Rubio 豐富的社交媒體運營經驗,讓品牌在 Instagram 上一炮而紅,節省了營銷投入。
AWAY在Instagram上分享了一系列讓藝術、插畫家在AWAY行李箱上彩繪、塗鴉的照片.
同時鼓勵用戶彩繪自己的AWAY行李箱,分享這些照片與故事,很快吸引了大量粉絲。
在社交媒體的走紅不但讓品牌獲得了種子用戶,還吸引著名音樂人 Jay Z、美國超模 Karlie Kloss(暱稱「小 KK」)等大牌明星成為了品牌的投資人。
AWAY還擅長跨界合作,它們與時尚品牌Pop&Suki、動畫《小黃人》、NBA明星周和電影《星際大戰》,以及明星、藝術家合作推出聯名限量款,每次都造成搶購風潮。
AWAY有一支13人的用戶體驗團隊,除了線上體驗,還提供一流的線下體驗。
AWAY的實體店不是展示銷售行李箱,更是為喜歡旅行的人提供全方位的旅行體驗。
在紐約市中心的黃金地段店面,AWAY只把30%的空間拿來展售產品。
除了箱包,AWAY還推出手提包、防水盥洗包、收納盒等多種產品。
門店的70%用來創造用戶的全方位旅行體驗。
這裡有旅行書籍、雜誌、免費咖啡、高速網絡,經常舉人瑜珈課、沙龍,甚至是音樂會。
AWAY還推出一個編輯部門,負責印刷雜誌和播客,製作並出售專屬季刊雜誌《HERE》,打造一系列「與名人一起打包」的名人專訪系列。
通過一系列努力,持續為社群帶來新的附加值,並啟發人們出去多看看這個世界。
AWAY成功源於兩個經驗豐富、能力互補的創始人,採用其他公司成功驗證過的DTC模式,打造出一款夠強的產品、一種夠酷的體驗和一個夠黏的社群。
AWAY的終極目標是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旅行品牌,讓旅行箱也能變性感。
值得創業者們思考的是,AWAY的商業模式和打法源於網際網路眼鏡品牌 Warby Parker。
可以說是換湯不換藥,把眼鏡換成箱包,內在的商業邏輯和打法是類似的。
那麼這種商業模式和打法是否也適合其他傳統品類?
如果傳統行業的創業者,學習它們的經驗,或者網際網路創業者用這套打法進入傳統行業,是否也能創造出更多類似的成功案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