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抑雲」火遍全網,正主網易雲風評被害,一群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文喪開始花式「作」,讀著一段稍作傷感的文字,仰頭留下幾滴淚,非要戲精般演出那種「我很不好,但是我依然要堅強」的做作模樣。
如果只是文字還好,但是現在有不少視頻創作者將一些視頻簡單拼湊在一起,配上「網抑雲」文字,再冠上悲情的音樂,不光是1分鐘的短視頻,製作長達5、6分鐘的大有人在。
主要是那些製作者不管合理還是不合理,就跟玩連連看似的,文字、音樂、視頻往上一配就能發,海綿寶寶、貓和老鼠等一系列卡通動畫全都沒能逃脫魔掌,不管是派大星還是湯姆,黑白色調一降,打上「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一張封面圖就成型了。
視頻內容大多以灰白色調為主,我知道這是想營造一點陰鬱的氣憤,但是你拿著黑白湯姆牙籤撐眼皮的畫面再配上那種悲情音樂,很容易讓人以為是恐怖片好嗎?這簡直就是在毀童年啊!
我知道貓和老鼠等一系列動畫片都富含著更深層次的寓意,在長大之後重溫會發現很多人生道理,這是很正常的事,但這並不代表它可以配上「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一段話,畢竟這視頻選的那些個角色,哪個是人?就非得要湯姆的女主人跑出來道個歉唄,開口就是一句:「哦~我親愛的上帝!很抱歉,我是個人了!」
動畫片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給孩子看的,人家小屁孩看的津津有味笑得跟個二傻子似的,有人就非要在喜劇片裡面找不自在,你說你何必呢?這不就是拿著紫金缽找法海,求收拾嘛?
現在是海綿寶寶、貓和老鼠,過段時間是不是就要整一出花園寶寶了?回頭視頻就這麼剪:一個黑白的推著單車的瑪卡巴卡走在森林裡,旁邊配上:「屬於我的唔西迪西終究還是走遠了,始終是讓我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試問一下,剪視頻的人自己以後還能直視瑪卡巴卡嗎?就這種東西放在網上給孩子看到了,就不怕他們做噩夢嗎?
抑鬱症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所以當有人將「網抑雲」搬上檯面的時候我是非常不能理解的。為什麼?為什麼過了12點就要產生負面情緒?為什麼產生了負面情緒就一定要自我吸收?為什麼一定要揪著那些雞湯不放把自己弄得像是被生活(嗶~)了百八十回一樣?
那些過了12點就覺得青春餵了狗的人真的知道抑鬱症患者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嗎?抑鬱從來不是一種在看過雞湯文或者雞湯視頻之後所產生的負面情緒,那些東西根本不足以讓一個人承受不住生活,而那些真正得了抑鬱症的人,他們的情緒就像是從深淵之地爬出來的觸手,根本不用等到12點,隨時都能感受到窒息。
所以到底為什麼要把好好的動畫片剪輯成「網抑雲」啊喂!簡直就是脫褲子放屁啊!
說到底,我還是希望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夠健康快樂,可以像派大星一樣憨憨傻傻,可以像海綿寶寶一樣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學會湯姆那種鍥而不捨都要抓到傑瑞的精神,可以坦然面對這個世界上所有好與不好的事…
唯一不可以的是:因為一個小小的「網抑雲」,而覺得未來遙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