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物館日,帶你逛武漢那些有意思的小眾博物館

2021-01-12 楚天都市報

說起博物館,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東湖邊的湖北省博物館,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實在湖北,還有一些曝光率不太高的博物館,也許你聽都沒聽過,也許它確實「非主流」,但這並不妨礙大家對它們的喜愛。在這些博物館,你會發現一個新大陸。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楚天都市報》盤點了在武漢的小眾博物館,相信看了這些,你一定能漲不少知識!

【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沿江大道162號

開放時間:全天24小時,隨時隨地

門票:免費

走進黎黃陂路這條特別的小街,會有一種時光穿越的錯覺,法桐樹下拍婚紗照的男男女女,街邊喝咖啡的青年,街角睡懶覺的貓咪,街道兩側林立的優秀歷史建築在午後的陽光下格外的好看,這些好看的房子背後的故事,不禁讓人沉思。

黎黃陂路在1897年為俄國租界,因為兩任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是武漢黃陂人,在1946年更名為「黎黃陂路」。

黎黃陂路總長604米,共有16棟歐陸建築物,主要風格為哥德式和洛可可式。1997年,江岸區政府將黎黃陂路闢為街頭博物館加以保護,將具有特殊歷史和異國風格的建築當作陳列品展示於街頭。旨在為城市發展及人文景觀乃至革命傳統教育提供切實的、有深度的歷史借鑑,使之發揮「存史、資治、教化」的功效。

【漢繡博物館】

地址:武漢市漢陽區江堤中路11號

開放時間:8:30-17:30(工作日)

門票:免費

漢繡是中國特色傳統刺繡工藝之一,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諸家繡法之長,揉合出了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主要流行於湖北。非常有幸,近日,我們實地去參觀了漢繡博物館,這些珍貴的藏品,讓人驚嘆。

武漢漢繡博物館是一座以漢繡文化、製作、收藏研究為主要展出內容的博物館。館內收藏以漢繡藏品為主,同時收藏與之相關的藏品共計3000件。博物館展廳分漢繡起源、民俗民風、宗教文化、舞臺劇裝四個板塊,展示了包括《九頭鳥》、《古黃鶴樓》在內的多幅漢繡精品。博物館內每一件刺繡都獨具匠心,讓人移不開眼,舞臺劇裝也美輪美奐,傳統氣息濃厚。

(圖片來源於網絡)

展品中讓人印象最深的是40餘件存世的清代漢繡殘片,其所用繡料為天然染色,歷經一百多年,色彩仍然光鮮。一幅作品張之洞的人物繡品,漢繡大師用了十幾種繡法將其呈現出來,表現細緻,活靈活現,仔細觀察都看不出刺繡的痕跡,可見大師繡藝之高超。

【武漢琴臺鋼琴博物館】

地址:武漢市漢陽區知音大道6號琴臺大劇院一樓藝術展廳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五13:00-17:00;周六、周日:9:00-17:00;周一閉館

門票:憑票參觀,票價50元

武漢鋼琴博物館也承載著全球古董鋼琴修復工作(攝影 曲嚴)

武漢鋼琴博物館展出的各式各樣的古董鋼琴(攝影 曲嚴)

國內鋼琴博物館還是有幾家,像廈門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深圳鋼琴博物館、重慶黃桷坪鋼琴博物館,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武漢還有一個琴臺鋼琴博物館,雖然名氣不如鼓浪嶼的鋼琴博物館,但是還是很值得一去的,有興趣的朋友周末約不約?

圖為鎮館之寶,採用50公斤黃金,價值800萬元(攝影 曲嚴)

如果去過琴臺劇院或音樂廳聽演奏看演出,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琴臺鋼琴博物館於2014年被武漢市及湖北省政府相關文化部門正式批覆成立,是湖北省首家鋼琴博物館。館內收藏了世界名琴300餘臺,其中施坦威品牌就有70餘臺,是擁有鋼琴界「勞斯萊斯」之稱的施坦威最多的博物館。

此琴為金絲楠木打造(攝影 曲嚴)

市值約800萬元的「黃金鋼琴」,是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你會不由自主的被它吸引,這架九尺黃金大鋼琴於 1865年生產,也屬於施坦威。施坦威鋼琴公司共製作過五架黃金鋼琴,琴臺鋼琴博物館現藏的這臺是其中最大的一臺D型九尺大鋼琴。這臺鋼琴已經修復完成,完全可以進行演奏。

武漢鋼琴博物館展出的各式各樣的古董鋼琴,右一是風管琴(攝影 曲嚴)

有一次去琴臺劇院聽演奏,在外等候時聽到一對母女的對話,非常有意思,分享給大家。女孩對媽媽說,「媽媽,我好喜歡那架黃金鋼琴,可以買下來送給我嗎?」「太貴了,媽媽買不起。」女孩思索了一會,「媽媽,我們賣一套別墅就可以啦!」

【武漢性學博物館】

地址:青年路285號小天鵝賓館二樓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門票:老人、學生10元/次,其他人30元/次

武漢還有性學博物館?事實上,這已是一家建成10年的私人博物館,在武漢民間博物館中,算是「老字號」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武漢是中國第二個擁有性文化傳播和展覽場館的城市,這座藏身於漢口一家賓館之中的「伊甸園」,帶著自己特殊的文化使命,繼續低調地存在著。

達臨性學博物館(攝影 葉茂林)

博物館大部分展品由著名性學家、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劉達臨捐贈。目前,該館已更名為武漢達臨性學博物館。

(圖片來源:荊楚網)

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2003年博物館剛開館時,展廳面積有2000多平方米,整個二樓全部設置用於展覽,分為性文物、生殖健康、性病愛滋病防治、人體藝術攝影4個展廳,僅性文物就達700多件。最早的展品可追溯至北魏,包括春宮畫、古代雕像瓷器等。如今,博物館的展廳剩下了800平方米。

(圖片來源:荊楚網)

站在這些文物中間,參觀者不難感受到:中國古代性文化,雅得精緻,俗得可愛,涵蓋了生理、心理兩個層面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

【武漢鑽石藝術博物館】

地址:武漢市盧溝橋路特1號怡景花園

開放時間:周一閉館,周二至周日上午9:0--12:00,下午2:00--5:00

門票:免費參觀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還記得電影《鐵達尼號》中,女主角Rose戴的那顆巨大的坦桑石吊墜「海洋之心」嗎?世界最大天然坦桑石——101.19克拉的藍寶王,就在這座博物館裡。請自帶墨鏡,不要被閃瞎!

鑽石藝術博物館——藍寶王 (攝影 王永勝)

鑽石藝術博物館分樓下樓上兩層,展廳面積746平方米。除了鑽石外,博物館還藏有各類中外藝術品1000餘件,涵括水彩、油畫、版畫、國畫、書法、雕塑、陶藝裝置、攝影等形式多樣的中外藝術精品。

鑽石藝術博物館——非洲斑馬椅(攝影 王永勝)

鑽石藝術博物館——人皮唐卡(攝影 王永勝)

武漢鑽石藝術博物館是一家公益性的私人博物館,由南非華人陳達冰創辦的。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博物館是非營利性博物館,每年博物館展覽維護經費就需要兩三百萬。陳達冰不斷投入資金,確保博物館正常運轉。

鑽石藝術博物館——「童話」吊燈(攝影 王永勝)

如今,博物館已成為國際文化的一個交流平臺。武漢鑽石藝術博物館還將繼續擴大展廳面積,屆時將有更多的展品向公眾開放。

【人文歷史蛋像館】

地址:武昌區曇華林38號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

(圖片來源於網絡)

英國女王不同年齡段的肖像蛋、美國在911事件中犧牲的部分消防員的肖像蛋、300個中國古代文化交流史代表人物的肖像蛋……2015年9月,用中國傳統民間手工藝做出來的小小人物肖像蛋「人文歷史蛋像館」正式對外開放,向公眾揭開蛋像藝術的神秘面紗。這座以歷史為基調的蛋像館確實鮮為人知,別說是武漢了,就連世界上也沒有這樣的展覽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蛋」意味著生命,有著非常積極的寓意。蛋雕是中國歷史上自戰國時代,便有文字記載的一門民間手工藝,蛋雕藝人憑藉精湛的手藝在蛋殼上雕刻各類圖像。

蛋像館內的展品有書信類,報紙媒體報導類,工具書類以及視頻媒體報導類。展品上有張之洞與漢陽造,楊格非與仁濟醫院等曇華林歷史人物。

(圖片來源於網絡)

蛋像館館長徐楊是一名美籍華人,他曾將自己雕刻的肖像蛋作為生日禮物送給英國女王。他創作的作品曾被英國皇室、美國政府所收藏。2005年他所創作的9位中山艦艦長蛋殼畫、辛亥人物系列蛋殼畫作品,分別被中山艦博物館和辛亥革命博物館珍藏。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你也對這樣的民間藝術感興趣,不妨來這裡走一走,說不定,還能在這裡拜師學藝呢!

【三尤酒瓶博物館】

地點:武漢市東西湖區吳家山街開屏裡66號

開放時間:08:00-17:00

門票價格:成人20元、兒童10元

(攝影 王永勝)

倘若你是個愛酒的人,我想你一定會對這座神秘的博物館很感興趣。因為它的故事曾經引得中央電視臺、全國二十多家電視臺和五十多家報刊報導。

(攝影 王永勝)

這座博物館是由武漢市文化局領導管理,2003年批准成立的4個私人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展示陶瓷,紫砂,歷朝歷代的藝術酒瓶,是一座以研究酒文化為宗旨的文化實體,專門從事酒文化研究,探討和整理。

(攝影 王永勝)

據了解,館藏酒瓶一萬餘只,全部為精美陶瓷類,每個都不一樣,並且這些酒瓶還分為人物春秋,動物拾趣,奇瓜異果,竹子臨風,樹樁顯異,山石磷峋,古典名著,編鐘悠揚,古樂神韻22個大類。比如國酒茅臺陶瓷瓶有近百種、人物造型陶瓷酒瓶有四百多種、動物造型酒瓶有三百多種。

相信在這所不一樣的博物館,你一定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武漢壺語堂博物館】

地點:武漢市黃陂區勝景路木蘭山風景區內

開放時間:9:30-16:30 ,周一閉館

門票價格:免費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歷經30餘年收藏1000餘件歷代老壺,藏品年代跨越5000多年,構成一個壺的繁衍譜系,武漢壺語堂博物館館長夏志鋼被稱為「壺痴」。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新的消息,壺語堂博物館第二個展館「中國古代壺文化館」已正式開館,他把自己收藏的精品壺展示出來,展出的5000多件老壺,從新石器的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到春秋戰國再到秦漢魏晉南北朝,直到明、清、民國時期,時間跨度達到了5000多年。

30多年前,夏志鋼對收藏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著收藏物件的增多,他建立了壺語堂博物館,當時這座博物館是武漢首批私人博物館,隨著2013年在木蘭山落成新館,現在的武漢壺語堂博物館是一座獨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交織的民營博物館。

即將誕生的小眾博物館——

【武漢地鐵博物館】

地址:武漢江岸區勝利街及四唯路交匯處

建設地鐵博物館是國際大都市的普遍做法。東京、倫敦、紐約、布達佩斯都有類似的博物館,對當地地鐵發展歷史、城市公共運輸發展等進行了全方位記錄。目前,我國北京、上海、廣州都有了地鐵博物館,其突出教育科普功能和多途徑的科技體驗是最大亮點。好消息是,咱們武漢也將要有首座地鐵博物館啦!

武漢地鐵博物館效果圖 來源:GreenbergFarrow

武漢地鐵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在江岸區原風貌區對近代工業遺產建築「德商瑞記洋行倉庫」(勝利倉庫)進行改造建設。博物館其中一個入口直接與地鐵 7 號線相連,從地下一層起,參觀者將通過一個巨大的扶梯直接到達第四層。James Lew 的設計意圖是,讓人們先到達頂部的遊客中心,再由上至下地進行參觀。

武漢地鐵博物館效果圖 來源:GreenbergFarrow

這座博物館將以城市軌道交通為核心,包括地鐵建設展覽、地鐵文化展示、地鐵科普體驗、地鐵創意研發等多種功能。

武漢地鐵博物館效果圖 來源:GreenbergFarrow

其中,地鐵建設展覽將全面記錄武漢地鐵從謀劃到實施的建設歷程,展示武漢地鐵建設成就。未來將結合地鐵建設現場展示方式,揭示並展現武漢地鐵建設中的工程技術特點以及攻堅克難過程。

武漢地鐵博物館效果圖 來源:GreenbergFarrow

據了解,地鐵博物館將在2019年和大家見面,相當值得期待!

楚天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陳嫣然 李曉夢 胥甜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世界博物館日:帶孩子逛博物館的正確方式,這6點很多家長不知道
    今天是博物館日。 博物館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縮影,一天看盡人間的萬古千年。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其中一天要去博物館」,美國盲人作家海倫·凱勒在其著作中寫到: 「這一天,我將向過去和現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
  • 世界博物館日丨重慶八大小眾博物館,總有一個你沒去過!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博物館日是為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事業的關注而設立的節日。這一天全球各地的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了解歷史。今日推薦——重慶八大小眾博物館,總有一個你沒去過!走進小眾博物館,探索博物館的奧秘。每一個博物館都是重慶人民的巨大財富。
  • 打卡倫敦特色鮮明的小眾博物館,漲知識!
    在倫敦旅行的時候,包羅萬象的大英博物館、V&A博物館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當然是必去景點,但隱藏在街頭巷尾的那些小眾博物館,也以它們鮮明的特色不斷吸引遊人前往。想要你的倫敦旅行與眾不同又能漲知識,就去這些博物館打卡吧:波洛克玩具博物館地址:1 Scala Street London, W1坐落在兩棟可愛的喬治亞風格別墅中,波洛克玩具博物館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種稀奇復古玩具,從棋盤、木偶、錫片模型、驚悚布娃娃、鉛鐵士兵模型,到過家家玩具等等應有盡有,不僅讓孩子們愛不釋手,也適合大人追憶無憂童年。
  • 躺著逛羅浮宮?盤點世界5大可以雲遊的博物館!
    今年情況特殊,全球範圍內的多家著名博物館目前都尚未開放。但是,有幾家著名博物館提供了「雲逛展」服務,觀眾可以躺在舒服的家裡雲遊博物館!01 羅浮宮它常年盤踞「遊客最想去的博物館館」榜單前排,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遊客烏央烏央湧入羅浮宮大廳,來觀摩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斷臂維納斯,還有那些你一眼就能認出的著名藝術品和畫作。今年時間特殊,羅浮宮也推出了在線逛展服務,以饗藝術愛好者那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 暑假帶娃逛逛博物館吧,這是我看過最吸引人的逛館指南
    遊樂場2小時,博物館10分鐘,帶孩子逛博物館,多數父母的感受是:我太難了!但有一個人,在國家博物館講中國通史,從北京猿人,講到清朝最後一位皇帝,3公裡的路線,4小時的講解,很多孩子能一口氣聽下來,還會一次又一次來聽他講。
  • 2020中秋國慶博物館打卡攻略!三毛遊帶你玩點新花樣
    如何讓自己的博物館之旅變得有意義,還能逛出點新的收穫呢?早已成為大家迫切關心的話題。疫情過後旅遊業回暖,加上中秋、國慶節的來臨,也讓博物館迎來參觀高峰。這次我們體驗了一款博物館逛展神器——三毛遊APP,一起來收藏這份博物館參觀指南吧。
  • 百度百科《行走的文明》帶45萬網友「雲逛」海外博物館
    疫情期間,「雲逛展」掀起了一股熱潮。為了提升雲逛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沉澱了近300家海內外博物館數位化內容的百度百科首次啟動直播項目《行走的文明》,將目光投向海外,與眾多官方博物館建立權威合作加碼海外博物館賽道。
  • 祈福武漢|全國景點關閉,但在家也可以雲逛全球博物館
    在這個非常時期,為了讓大家足不出戶也能夠線上雲逛博物館。百度百科博物館計劃在春節期間將陸續為你介紹全球300+家線上博物館。這個春節,讓我們一起待在家裡萬眾一心,一起抵抗病毒。目前已上線梁家河數字博物館、延安學習書院、棗園革命舊址、楊家嶺革命舊址、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舊址、延安寶塔山等革命紀念地的數字博物館。這裡還有老一輩革命者戰鬥過的地方——延安紅色革命紀念地,以及眾多紅色主題的數字博物館,讓想要了解紅色歷史的你和家人,可以在嚮往的革命聖地找到心靈的歸宿,感受時代的記憶。
  • 別人逛博物館站著 你逛博物館躺著
    為了健康宅家,我們收集了8個時刻在線的世界頂級博物館。不用訂機票、不用人擠人、不用戴口罩,你就可以輕鬆欣賞到成百上千萬個經典藝術品,體驗到線下無法體驗到的交互效果和觀展角度,甚至免費下載到絕版的藝術書籍。不出門的長假,和我們一起在線上博物館尋寶吧。打卡全球文明的線上寶庫 大英博物館
  • 指南|倫敦這些小眾博物館你去過幾個?
    下班、放學、旅行、約會,想找一個耗時短又有趣的地方飯後閒逛、到處瞎逛?那必須是博物館!說到倫敦的博物館,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不是都是大英博物館呀、自然歷史博物館這些正正經經的博物館?但是,倫敦這樣的城市怎麼會只有氣派正統的選擇呢?其實呀,倫敦還藏著許多很有特色的小眾博物館,可謂是不勝枚舉啊,和大家之前去的博物館比起來都很不一樣哦。
  • 想參觀小眾博物館?西媒: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滿足獵奇者胃口
    西班牙《趣味》月刊5月號發表題為《世界上最奇特的博物館》的文章稱,談到博物館,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巴黎的羅浮宮和馬德裡的普拉多博物館,但並非所有博物館都那麼中規中矩和金碧輝煌。博物館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幾乎每座大都市都會擁有數座博物館,其中大多數都以藝術和歷史為主題。不過即便就為了獵奇,有些小眾博物館也值得一看。
  • 博物館日來了!這些國寶的名字,你認識幾個?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了,各地有很多好玩的活動,西安7大博物館開啟全天7小時直播,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上演「博物館奇妙夜」,廣東「文物戲精」變身「網紅臉」帶貨……這些年,博物館越來越受歡迎,成為年輕人喜歡的有品位的打卡地。
  • 線上博物館來啦!在家也能「逛」遍全國博物館~
    考慮到這點,為大家整理了國內博物館的線上參觀連結,我們可以在雲端逛博物館啦!其實很多博物館都會有數字展廳、文物掃描、建模等,如果有未搜集到的歡迎大家在評論裡補充!02武漢博物館武漢博物館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學術科研、宣傳教育、文化交流以及休閒娛樂諸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截至2016年,武漢博物館共有藏品10萬餘件,涉及陶瓷、青銅器、書畫、玉器、竹木牙雕、琺瑯器、印章等眾多種類。
  • 今晚,一起看世界名作逛博物館嗎
    ,最近風很大的國內雲旅遊博物館系列相信已經很博眼球了。 不說也知全球博物館在目前處於閉館狀態,哪怕讓你出戶也未必能買上票排上隊一睹眾多藝術品!雖然只有部分展廳可線上參觀,但,和逛名畫不同逛展館體驗的是,帶著科普和好奇心去解剖一幅幅作品背後的知識點!
  • 她帶女兒去了101個博物館,《去博物館》帶你一起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作家黃樂與女兒已經遊歷了全世界101座博物館,線上線下帶領了300萬個家庭走進博物館。近日,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小秀美童書館近日出版了她的新書《去博物館》,12月13日,黃樂在北京更讀書社舉辦新書分享會,講述了自己創作這本書的過程。
  • 足不出戶,帶孩子漫遊世界十大博物館!
    >孩子因好奇心冒出來的一連串問題,你答得出來嗎?博物館的講解員們,也大多不知道如何讓小朋友聽懂、如何引導孩子去思考;當地的博物館,逛來逛去也就這麼一兩個,甚至沒有!最好的方法便是,飛去世界各地參觀。但是,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充足的時間、精力、金錢帶孩子去逛全世界的著名博物館!作為父母,到底如何力所能及帶孩子看更廣闊的的世界?
  • 假期去哪兒逛?上海最有看頭的12個小眾博物館,走起
    但如果你想有一個特別的博物館體驗,上海的這些小眾博物館一定不要錯過。這些小眾博物館可能不像上海博物館那樣鼎鼎大名,但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專長,時間充裕的話,走過這一個個博物館,能增長不少見識,豐富自己人生的厚度。
  • 雲上逛氣象博物館 59萬人次「雲上」打卡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氣象萬千」、感受氣象科技,中國氣象報社和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聯手十三家氣象博物館、科普館通過視頻直播的方式帶全國網友「雲看展」。直播風格多種多樣、各具特色,著實讓人眼花繚亂。
  • 博物館日|這些文創產品幫你「把博物館帶回家」
    從大英博物館的盛裝小黃鴨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萌萌噠」系列文具;從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餅乾到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小夜燈......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在文創產品上下起了功夫,這些腦洞大開,讓人無法拒絕的文創產品逐漸成為人們愛上博物館的新理由。
  • 看完這13部高分紀錄片,我仿佛逛遍了世界頂級博物館(點開即看)
    如果你是恐龍迷、標本控、自然科學迷,那麼有機會一定要去博物館逛一逛!這部來自NHK的紀錄片,是「小而美」的風格代表,一共13集,帶我們走遍世界上最頂級的藝術博物館,鏡頭語言都非常精緻。片中有句話讓人深以為然:每一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故事。於是,本片就帶我們領略了一流的藝術收藏,從一個個小話題,一副著名的作品講起,講述作品、藏家、時代背後的故事,貫穿每個所在城市的人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