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回到神秘事務局
我是分享奇怪知識的狼叔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大洪水
我們在上一期內容的最後提到了大洪水,大家可能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關於史前大洪水的神話,像女媧補天,諾亞方舟這些。其實在世界上許多文明的神話中,都能找到關於史前大洪水的記載。
大洪水神話
根據《三皇本紀》的記載,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交戰。共工被祝融打敗,用頭撞向了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失去了支柱支撐的天空瞬間塌陷,天河之水從天而降,注入人間。
根據舊約聖經中的記載,上帝決心毀滅地上的人類。上帝命令諾亞建造一個巨型的方舟,把地球上每一類生物都至少保留一對,帶進方舟。準備工作完成後,從天上降下特大暴雨,洪水席捲而來,沒過了最高的山峰。
神話?還是歷史?
目前可以考證的具有類似的大洪水傳說的文明有將近50個,分布在世界各地,神奇的是,雖然這些傳說在細節上會有一些不同,但幾乎所有的這些神話都有一些共同點,而且描述的出奇的一致,都是說,突然有一天,大洪水從天而降,而且都有上古大神參與進來。我們都知道,在那個時候,人們都是靠著自己眼睛看到的東西來記錄故事,並沒有什麼高科技的通訊設備來讓世界上各個遠古部落相互串通好,一起寫一篇確定了主題的半命題作文。所以既然在這麼多的文明中都能找到如此雷同的神話,那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其實是大洪水並不是什麼神話,而是真實發生的,全球性質的歷史事件。
均變論
在18世紀,蘇格蘭地質學家詹姆斯·赫頓提出:「地球過去的歷史,一定由目前仍在發生的現象所解釋」,後來這個說法又被另外一個叫查爾斯·萊爾的英國地質學家發揚光大,形成了今天地質學上的均變論假說,這也給達爾文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這種假說認為,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恐龍和遠古動植物的化石是被一層一層的泥沙掩埋起來,日積月累才形成的。而且地球的年齡應該是非常大的,因為只有把地球的年齡拉的很長,才有可能解釋化石和地質結構的形成。同時這種假說也是不承認史前大洪水的存在的。
奇怪的化石
但還有另一部分人並不贊同這種均變論的說法,英國斯旺西大學的地質學教授,德裡克·阿格,曾經就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大洪水這場大災難,一直都被視為許多巖石現象的解釋,尤其是巖石中的化石。」
人類目前在地球上已經發現了大量的動物化石、植物化石,甚至是動物腳印的一些化石,那麼化石真的可能是由砂石日積月累才形成的嗎?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一個動物一腳踩在了柔軟的土地上,那它留下的腳印不受風吹的影響,不受雨淋的影響,保持上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直到形成完整的腳印化石的可能性有多高呢?
而且人類通過觀察目前挖掘到的這些恐龍化石發現,這些化石有很多都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他們的頸部和頭部拼命的向上翹,有的尾巴也翹起來,整個身體呈現出一種詭異的弧形,就好像很痛苦的樣子,這看起來更像是溺水窒息死亡。
還有啊,我們目前已經發現了很多的,這種好像動物的生活被瞬間定格一樣的化石,比如魚類正在進食時的化石,或者懷孕的雌性魚龍在生產時的化石,像這樣瞬間定格的化石,如果要形成的話,必須有大量的泥沙迅速掩埋,才能實現。
最重要的一點,達爾文在他著名的《物種起源》裡曾經提到,「沒有任何全身柔軟的有機體能得以保存」。
比如水母,它其實就是一種全身柔軟的軟體動物,如果讓它以自然形成的方式產生化石,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奇怪的是,在我們實際的考古發掘中,卻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大量的水母化石,想要水母形成化石可能只有一種方式,那就也是大量泥沙迅速掩埋。
地質學上痕跡
如果史前真的發生過規模超大的全球性質的地質災害,那麼在地質學上就不可能不留下痕跡。其實從20世紀以來,地質學家們就一直在全球各地,搜尋關於大洪水存在的這些證據。讓人驚訝的是,地質學家們真的找到了一些大洪水留下的蛛絲馬跡!
流動的巖層之謎
凱巴布大峽谷,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凱巴布國家森林公園,地質學家們通過實地考察後發現,在大峽谷中,竟然有一段位置,所有的巖層都顯示出傾斜並且彎曲褶皺的結構。
這個地方現在被稱為地質學中著名的「凱巴布隆起」。可以看出這些巖層的彎度是非常大的,那怎麼才能把這些巖石掰彎呢?有人認為,地球能產生很大的力量,但是脆硬的巖石是不能弄彎的,必須在它柔軟的時候才有可能改變它的弧度。
那麼問題來了,根據當時的主流說法,凱巴布大峽谷中這一段巖層沉積下來一共用了3億年的時間,但是巖層彎曲的現象形成於1.8億年之後,這就意味著在4.8億年間,整段巖層都必須是柔軟的,但事實上,巖石石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比如這個水車,只用了65年就已經石化成這個樣子了。
所以現在地質學家普遍認為,這一地帶的巖層是由史前大洪水卷積著泥沙,在短時間內快速形成的。
陸地上的水蝕
20世紀初,美國地質調查局發布了哥倫比亞高原的地形圖,巨大的幹峽谷中布滿了水道疤地,還有曾經是瀑布的斷崖。
這引起了美國地質學家,哈倫·布雷茨極大的興趣,經過數年的調查探索,布雷茲積累了大量的資料,所有證據都表明,這些不同尋常的地貌,是由洪水造成的,而這洪水也很有可能是傳說中的史前大洪水。1974年衛星圖像讓大洪水假說得到了最終的確認,5年後,也就是1979年,97歲高齡的布雷茲,接受了美國地質學會授予的最高榮譽-彭羅斯獎章。
史前大洪水真的存在?
所以在觀察了這麼多的現象,以及承認了這麼多的事實之後,我們也就不難發現,跟均變論這種假說比起來,好像用大洪水來解釋以上這些問題真的會更合理一些。結合古文明高度一致的神話傳說來看,這是不是就證明其實大洪水真的確實發生過呢?那如果史前大洪水真的發生過,那這次全球性質的地質災害的形成原因是什麼呢?其實關於這次洪水形成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但目前最主流的猜測有兩個。
隕石撞擊
2017年,有24位科學家聯名發表了一篇關於隕石撞擊事件的研究報告,其中包括了他們對隕石大小的估算,他們認為,在約12800年前,人類在經歷史前最後一個小冰川期的時候,有一顆直徑100公裡左右的隕石徑直撞向地球。這顆隕石在進入大氣層的時候分解成了8塊以上,分別擊中了北美、歐洲和格陵蘭島一帶的冰川。由於那個時候的地球正好處在小冰川期,地球上許多地方被冰雪覆蓋,隕石的撞擊使得地球上的冰川幾乎在瞬間全部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在短時間內,呈現多次脈衝式的快速上升,從而引發了超級洪水,席捲了整個北半球。
大氣層水汽墜落
這種說法認為啊,在史前的某一段時間裡,地球上的水是分成兩半的,一半的水在地表和地下,而另一半呢,存在於地球的大氣層中。
由於大氣層中有水蒸氣的存在,使地球上存在明顯的溫室效應,那個時候的地球應該是四季如春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南極和北極都發現了熱帶植物的化石。
同時也是受到這層水蒸氣的影響,地球上的氣壓至少是現在的2.2倍以上,這麼大的氣壓,也為體型巨大的動物提供了生存條件,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史前時期,動物和昆蟲體型都很巨大。
然而由於某些原因,這一層水蒸氣在短時間內全部降落到地面,形成了持續不斷的超級暴雨,從而引發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席捲全球的大洪水。
所以,史前大洪水究竟只是都市傳說?還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呢?這兩種猜測哪個更靠譜一點呢?相信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今天我們就先聊到這兒,下一期我們接著聊一聊你感興趣的那些奇怪知識,拜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