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熔斷歷史上只發生過三次,上一次熔斷,還要追溯到2020年3月9日,那天我的記憶很深刻,那感覺,仿佛就在幾天之前……」昨晚大家的社交圈想必都被這個段子刷了屏。
活久見!美股4天2次熔斷
圖源:股票行情軟體截圖
周四美股再次熔斷,三大股指收盤跌幅均超9%,跌入技術性熊市,並創1987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此前,傳奇投資人巴菲特曾在10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活了89年,也沒見過這種場面。」
除了美股之外,全球許多股市也都出現熔斷。兩天之內,已經有巴西、加拿大、泰國、菲律賓、韓國、巴基斯坦、印尼、墨西哥、哥倫比亞、斯裡蘭卡等11個國家股市發生熔斷。
亂世買黃金也不靈了?
市場極度恐慌之下,原本被視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卻也遭遇暴跌。傳統的「亂世買黃金」策略,似乎在此次「黑色一星期」中沒能奏效。
繼昨日價格跌穿1600美元後,今日早盤,黃金價格延續跌勢,仍然上演大幅跳水行情。上午,現貨黃金一度猛跌,最低跳至1551美元/盎司,午後跌幅收窄。
黃金期貨表現也不理想,上午也出現一波急跌,最低下探到1551美元。A股中的黃金ETF、黃金股也都綠油油一片。
一直被奉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如今卻也淪落至此,難道說「亂世買黃金」的定律已經不靈了嗎?
不少機構認為,這可能還是和市場陷入極度恐慌情緒有關。由於擔憂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被動減持黃金以獲取流動性,以補上其它股票倉位因為這次暴跌產生的補頭寸的需求。
美股腥風血雨,A股這邊獨好?
受疫情蔓延及外圍市場影響,今天A股大幅低開,不過午後迎來反彈,跌幅明顯縮小。
近期A股的走勢呈現了罕見的大震蕩行情,行情震蕩背後,也體現了市場觀點的衝突和投資者對市場理解存在分歧。
但是橫向比較來看,在全球股市中,A股目前確實是較為抗跌的一個,原因不外乎國內抗疫進展順利和經濟秩序有序得到有序恢復。
恆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當前有四大積極因素支撐A股:
第一,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確實有舉國體制的優勢。現在歐美更像我們1月底的情況,我們1月底還在一個蔓延、擴散、恐慌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歐美國情不一樣,所以目前還難以採取像中國迅速的撲滅或者遏制疫情的這種比較有效,也相對有一些代價的手段。
第二,在過去這幾年,尤其是2016年以來,中國已經在堅定的進行金融去槓桿、供給側改革,化解相關的風險,其實在全球製造泡沫提升估值的過程中,A股一直也在調整,所以A股的抗跌性會更強一點。
第三個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世界經濟都不是太好的情況下,去年中國GDP增速6.1%創歷史新低,但在全球來看仍然是比較高的,僅次於越南。所以說我覺得一些基本面的因素,加上最近央行一行兩會也採取了一些手段,對支撐市場的信心都是有幫助的。比如說我們鼓勵正常開市,發揮市場的作用,以及鼓勵併購、發債,包括對一些行業、一些受災地區的企業提供一些短期的流動性支持,專項貸款續貸也穩定了市場預期。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最近黨中央國務院在發力新基建,新基建短期有利於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也是中國轉型創新的發展方向。市場對這一塊比較認可,新基建相關的主題也是一枝獨秀,帶動了市場的人氣和投資者信心的恢復。所以說A股在全球相對而言更抗跌,或者說配置價值更明顯。
同時,他也提醒,A股的風險目前來看是比較小的,當然也要警惕。畢竟在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市場之間是交叉傳染的,全球化之下,通過貿易、通過產業鏈,經濟之間也是相互傳染的。如果海外疫情失控,美國、歐洲經濟需求大幅衰退,那麼不排除中國面臨疫情二次輸入的風險,以及對我們經濟和金融市場傳染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3月12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代表在利雅得峰會第二次協調人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協調合作,控制疫情,保護人民,減輕其對經濟影響,維護經濟穩定。
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在最新聲明中一致同意將使用所有可行的政策工具,包括適當的財政和貨幣措施。
文/編輯:山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