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大連聖亞(600593.SH)再次以跌停板收盤,股價跌至每股22.05元,而7月中旬時,公司股價曾達到年內最高的每股48.13元,短短5個月的時間,大連聖亞市值蒸發33.64億,而僅僅12月以來,股價就已腰斬。
上一次,大連聖亞引發關注還是因為股東內鬥。
8天7個跌停板,股東花式挽救股價無果
11月末時,大連聖亞公告了一份《應訴通知》,由於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被營口金泰瓏悅海景大酒店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原告要求大連聖亞支付股權轉讓款1.44億,同時支付利息賠償795.97萬、違約金1137萬。
由於訴訟正值疫情,公司在中國工商銀行大連星海支行等7家銀行開具的所有帳戶均被法院凍結,員工工資、動物藥品及飼料等貨物款項,甚至水電費都無法繳納,嚴重影響到生產經營。
兩日後,大連聖亞收到了另一份《民事裁定書》,重慶順源政信一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保證其債權得到實現,申請凍結了大連聖亞持有的鎮江大白鯨海洋世界有限公司29.02%股權。
接連兩則利空消息之後,大連聖亞連續三天收穫陰線,並從12月首個交易日起連續跌停,12月10日公司股價一度打開跌停板,但總股本僅1.29億的大連聖亞最終還是以跌停收盤。
值得一提的是,12月以來的8個交易日裡,8日是大連聖亞唯一沒有以跌停收盤的日子,但卻收穫了一個「地天板」,原因大約是前一日,「大連聖亞海洋世界」的公眾號發布了一篇文章《大連聖亞邀請全體股東免費遊聖亞》。
據文章所稱,董事長楊子平攜總經理毛崴邀請大連聖亞全體股東於12月8日至18日期間,免費遊覽聖亞海洋世界,視察場館運營狀況;了解公司經營狀況並聽取2021年工作規劃;以及為大連聖亞未來經營方向、改革措施等建言獻策。
甚至董事長還提出要「破舊立新」。而若部分股東由於經濟考量無法前來,大連聖亞海願意提供500-1000元的差旅報銷,隔天,大連聖亞就以漲停收盤,不過後來公司相關人員表示,邀請範圍為12月7日前持股的股東,這讓部分8日買入的小股東算盤落了空。
有意思的是,近來其他旅遊公司等也在互動易上收到股東提問,紛紛表示是否有機會邀請股東免費去景區遊玩,同時考察公司,深入了解公司結構及發展前景。
股東內鬥無休止,一邊增持,一邊撇清關係
貓妹還記得,大連聖亞上一次這麼「風光」還是因為股東大會打架,甚至把副董事長毛崴等人送進了醫院。
據天眼查APP顯示,大連星海灣金融商務區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星海灣)為公司大股東,持股比例達24.03%,其後,磐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磐京基金)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大連聖亞18.71%股權,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而大連聖亞的內鬥也是由這兩方主導的。
在9月7日毛崴被打傷的那場股東大會上,磐京基金一方取得了勝利,楊子平如願成為新任董事長,同時罷免了大連星海灣派駐的董事吳健、以及支持原管理層的獨立董事梁爽。
但是,很顯然大連聖亞的內鬥並沒有結束。
12月4日,為挽救公司股價一路跌停的頹勢,控股股東磐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公告表示「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內在價值的認可」,將在十二個月內以不低於1000萬資金增持大連聖亞不超過1%股權。同時,大連聖亞又公告了董事長楊子平在過去十二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增持了大連聖亞3.35%股權,增持後持股比例達到5%。
只是這些都沒能增強投資者的信心,被封在跌停板上的大連聖亞毫無動靜。
與此同時,大連星海灣連發兩份公告回應公司股價波動,表示雖然是大連聖亞的重要股東之一,但並不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也非控股股東,言下之意即是,除了持有股票,其他毫無半點聯繫。
淨利增速連年下滑,財務風險達到近年高位
大連聖亞的經營業務包括建設、經營水族館、海洋探險人造景觀、遊樂園、海洋生物標本陳列室、船舶模型陳列館、餐飲、酒吧等,而目前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場館門票的銷售,創收方式十分單一。
而大連聖亞的項目主要位於東北地區的大連和哈爾濱,按照公司的設想,大連為避暑勝地,負責夏季吸引遊客,哈爾濱則依靠冰雪優勢冬天招攬生意,如此一來依靠天然地理優勢實現旅遊業務收入。不過現實卻很骨感,除了單一靠著門票創收,大連部分場館老化改造、以及不可預測的颱風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都讓大連聖亞的生意不那麼如意。
突如其來的疫情下,旅遊業是受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因此收入來源單一的大連聖亞在前三季度始終未能轉虧為盈,並且虧損幅度越來越大,據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4957.59萬,歸母淨利潤虧損6391.8萬,分別同比下滑82.01%、187.51%。
事實上,大連聖亞業績的下滑也不能完全「甩鍋」給疫情,在此之前,大連聖亞營收、淨利潤增速便持續下降,2018年營收同比增長不足1%,2019年則雙雙實現負增長,而早在2018年時,扣非淨利潤就先一步出現了負增長,股東們都忙著內鬥奪權了,哪還顧得上公司規模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與營收規模一路萎縮相反,大連聖亞銷售費用與財務費用卻是持續走高,尤其在意外風險來臨時,公司財務費用率一度接近50%,也就是說,上半年大連聖亞取得的營收有近一半用來付利息了。三季報時,這兩個比率略有下降,但也依然居於高位。
所謂「家和萬事興」,股東內鬥耗費了大連聖亞太多精力,最新三季報顯示,公司資產負債率攀升至65.32%,而流動比率降至0.38,債務風險達到近年來的峰值。
12月11日,大連聖亞回復了上交所的問詢函,表示股東並未出現買賣股權等異動,並且公司凍結的銀行帳戶也已經解封,只不過從此前的公告來看,解封並不代表訴訟糾紛結束,只是用房產等資產進行了財產保全的置換,同時,大連聖亞也不再一字封停在跌停板上。
〖 藍鯨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