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長久以來,海獺給我們的印象都是憨態可掬的。作為海洋中最小的能夠呼吸的哺乳動物,它們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擁有了蹼狀後爪,而前爪卻依然保持原來的狀態,並且由於特殊的用途而變得異常靈敏。
在人們看來,手部的靈活運用有益於大腦的開發,而海獺同樣擁有靈活的「雙手」,因此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在此過程中,人們還有了很多新奇的發現。
首先,海獺的前爪主要用來梳理毛髮。相對於擁有厚重脂肪的海洋哺乳動物,海獺在相關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優勢,不過它們在進化過程中擁有了緻密的毛髮,每平方釐米15萬根左右的密度可以說是動物界之最。
這樣一來,海獺的皮毛在保暖的同時,也很有可能會面臨打結的困擾,加上它們不會定期更換毛髮,所以只能靠前爪不斷梳理。
其次,海獺的前爪還有一個更浪漫的功能——維護「愛情」。科學家們發現,海獺屬於一夫多妻制,雌性為了爭取足夠的地位,只能選擇用「手」緊緊地抓住伴侶,哪怕在睡覺時也絲毫沒有鬆懈過。
這種狀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它們因為海水運動而失散,也有利於防止雄性海獺離開,從而保障後代的順利繁育。
最後,海獺的確因為前爪的靈活運用而在智商上略勝一籌。生物學家發現,海獺可以利用前爪抓住海膽一類的食物,並且學會了藉助石頭等工具成功將其打開,這種方式十分獨特,也是它們智商的一種體現。
科學家們在對海獺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的同時,也有一部分人在拼命捕殺海獺,只是為了獲取它們珍貴的皮毛,這也導致整個海獺種群的數量在不斷減少。
直到19世紀初,全世界的海獺數量已經不足2000隻,人們才徹底認識到了自身的錯誤。在動物保護的相關法律影響下,目前海獺數量已經恢復至十幾萬,人們才有更多的機會去認識和了解這種可愛的小動物。
不過仍有科學家認為,海獺還面臨著種種威脅,原油洩露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人類在動物保護的道路上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