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地頭張網一天捕6隻活鳥 斑鳩一隻賣20元(圖)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命喪巨網的小鳥。

20元一隻,記者從陸先生手中買走兩隻斑鳩放生。

 

 

查處

  因涉嫌捕捉「三有動物」,森林公安民警現場沒收了兩張捕鳥網,並對捕鳥人批評教育

  傷害

  這裡是成都市郊的「綠色走廊」,專家稱拉網捕鳥的行為,必然會對珍稀鳥類的種群產生影響

  10月21日上午,成都青羊區蔡橋村的一塊菜地周圍,不少鳥兒覬覦著地裡的種子,但始終嘰嘰喳喳不敢下嘴。因為它們知道,它們有太多夥伴一頭扎進面前的兩張大網上,掙扎、慘叫……這一幕重複了不知多少次了。

  近幾天,豎網在此的農夫陸先生也有些納悶,最近一周都沒有捕到活物了。那隻沒來得及從網上取下的鳥都快腐爛了、那些活捉的斑鳩都已經肥壯了。

  一張約60米長、5米高的巨網和另一張約25米長的巨網呈「T」字形豎立在此,陸先生說已有一年左右。他已經忘了具體數量,只記得認得出來的有斑鳩、麻雀、啄木鳥……甚至貓頭鷹都難逃他的巨網,但因「長得奇怪、餵了幾天又不進食」,只能放生了。

  昨日,因涉嫌捕捉「三有動物」(指有益的和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成都市森林公安民警現場沒收了陸先生安在菜地的兩張捕鳥網,並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

  ·農夫張網·

  一年來,捕了多少鳥已經記不清

  又到了候鳥遷徙的季節,不少鳥類北來南往途經成都上空,也有本地的鳥在為冬天覓食。為了捕捉這些野生鳥類,在成都青羊區蔡橋村8組,陸先生在菜地中張網以待。因為肉眼難以發現,如果鳥兒一頭扎進網中,就再也掙脫不出來。

  5米高60米長巨網 還掛著鳥的腐屍

  21日,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了蔡橋村8組,這條坑坑窪窪的公路兩旁植被茂密,一路上都能聽到嘰嘰喳喳的鳥叫聲。陸先生的菜地和房屋就在公路的兩側,約半畝的菜地中,呈線性立著幾根竹竿。如果細看,才能發現這些竹竿連著兩張巨網,一張高度均約5米,約60米長、另一張約25米長,每個網格只有5釐米空隙,大到斑鳩、白鷺,小到麻雀只要撞上,都很難脫身。兩張網呈T字形排列,攔住了鳥兒的去路。

  靠近公路一側,一隻鳥倒掛在網中,現在已經腐爛。「這都是一周之前網住的了,沒來得及取下來。」陸先生說,都好幾天沒有網到了。

  斑鳩20元一隻 也常會燉來「進補」

  就在記者觀察這兩張巨網時,陸先生正好路過。記者藉機問道:「有活的不?」陸先生回答說,「咋沒得哦,你來看嘛,我家裡有五菱鳥(音),還有斑鳩。」

  他招呼記者來到他家後院。很快,他提著一個鳥籠子走了出來,「看嘛,五菱鳥,10塊錢賣給你,斑鳩20塊錢。」陸先生說,可以餵到耍,也可以吃。

  陸先生說,他捕來的很多鳥兒,除了零零散散的賣了一些,很多成了他們一家的美食,「這不,我裡面的籠子裡還有斑鳩,平時我老婆都燉來進補。」

  陸先生所說的斑鳩就關在一個木製的籠子裡,籠子的頂部壓著磚頭。見人靠近,4隻黑色斑鳩在籠子裡開始撲騰。「這是好久之前抓到的了,都養肥了。」陸先生推銷說,20元一隻,你可以買走,很滋補的。

  防止鳥兒逃脫 塑膠袋層層包裹

  買下一隻五菱鳥、一隻斑鳩,正當擔心沒有籠子不好帶走時,陸先生卻說「這不是問題」。他順手扯出一個塑膠袋,在角上開了一個拇指粗細的小洞留給鳥兒透氣,然後用塑膠袋將鳥兒一裹,兩手一繞就將塑膠袋打了一個結。一隻僅露頭在外的鳥兒就交到了記者手中。頓時,鳥兒張開小嘴不停嘶叫。

  離開蔡橋村後,記者來到野外將兩隻鳥放生。剛打開塑膠袋,斑鳩就展翅飛走。而另一隻被裹得嚴嚴實實的鳥兒則明顯沒了精神,等打開塑膠袋時,鳥兒卻久久無法站立,一動不動的趴在地上,過了約10分鐘後,回過神來的鳥兒才開始站起來慢慢走動,適應一段時間後,才勉強展翅飛了幾米,並消失在草叢中。

  逮過貓頭鷹看起來不好吃

  放了

  憑藉這兩張大網,陸先生捕捉了多少野生鳥類?他告訴記者,巨網已經立了一年,早已忘了具體數量,「一天最多可以抓到五六隻活鳥,但這樣的機會不多。」陸先生說,雖然數量不記得了,但他大概記得一些能夠認識的鳥類,有麻雀、斑鳩、畫眉、啄木鳥……

  「印象最深的還是那隻貓頭鷹。」陸先生說,之前,他早上到巨網下查看時,發現了一隻貓頭鷹被卡在了網中。「因為長得奇怪,不敢吃,關了幾天又不肯進食」,陸先生只能把貓頭鷹放生了。

  通過查詢得知,貓頭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一旦出售、收購、運輸、攜帶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均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警方收網·

  家人認錯,稱為保護種子拉網捕鳥

  22日下午,成都市森林公安局兩位民警接到舉報後,趕到了位於青羊區文家街道蔡橋村陸先生住處,警方在現場發現3隻斑鳩,沒收兩張巨網。

  捕鳥是因為它們吃我家種子

  民警走訪詢問,發現陸先生不在家中,通過鄰居指引,發現了陸先生菜地中的捕鳥大網。記者看到,這裡是城市化即將觸及的結合部邊緣,不遠處就是高樓大廈,但這裡是連片的樹林和菜地,這張捕鳥大網就張在菜地中,過路人憑肉眼幾乎很難發現網的存在,但靠近看能清楚看到上面殘留的鳥毛。

  民警現場取證後,立即聯繫陸先生家人,陸先生的女兒很快承認了捕鳥網是自家張的,對民警的突然「造訪」有點緊張,馬上稱:「我們錯了,馬上就去把網扯了。」隨後,她帶著剪刀前往菜地,將支撐竹竿拔掉,將網剪扯拆除。民警的到來驚動了不少住戶,大家都圍在菜地旁,有人小聲議論:「支網都犯法了啊?還是小心點好哦。」在民警的監督下,捕鳥網被拆除,民警現場對陸家進行了批評教育,並告知不能再支網,下次再被發現就將面臨處罰。

  民警對其批評教育的時候,陸家女兒態度誠懇,並隨即拆除了捕鳥網,但在拆除過程中,她還是陳述了架網的理由,表達自己的委屈。

  為什麼要張網,她解釋說,並不是為了捕保護鳥類,也不是為了賣錢,其實捕的都是害鳥。「剛點了菜種子,麻雀斑鳩這些鳥都要來啄種子、葉子,趕都趕不贏,所以才弄一個網擋它們。」她還強調架網時間不長,就數月的時間,為了保護菜地,才想出這個辦法,畢竟平時人不可能隨時蹲在菜地看守。等種子長起來,民警即使不來他們也會把網拆了。

  但民警告訴她,這麼大一張網架在那裡,而且明顯是在連貫的綠色走廊上,各種鳥類都從這飛過,怎麼能保證捕不到保護鳥類呢?何況他們經過詢問,這一片其他住戶也有不少菜地,但架捕鳥網的卻只有陸先生。這一問,讓陸先生的女兒答不上來了。「以前不懂法,現在經過民警的教育就清楚了。」她說。成都一年來繳獲41張捕鳥網

  候鳥遷徙季 網斷越冬路

  現在正是候鳥遷徙的季節,每年候鳥飛過成都平原,都是極為壯美的畫面。然而,這群為了尋找溫暖而到南方過冬的小傢伙,不僅要經受缺少食物、體力消耗的考驗,還要躲避人類的捕殺。在一些不法分子的眼裡,它們則是餐桌上稀缺的「野味」。據成都市森林公安統計,去年10月至今共繳獲捕鳥網41張。

  記者從鳥類保護者那裡了解到,像蔡橋村這樣的地方,雖然是主城區區域,但城市化開發剛觸及這裡,是城市邊緣地帶,農民住房已經大多遷走,但高樓公寓還未蓋,閒置土地讓樹和草慢慢恢復,形成了很多「綠色走廊」和塊狀綠地,這些很多成了鳥類遷徙和休息的場所。

  雖然陸先生這種是個別行為,但知名鳥類保護者沈尤還是表達了擔憂。「事實上,整個成都平原都是鳥類遷徙通道,在這個季節豎網,更容易讓一些珍稀候鳥受到傷害。」他認為,陸先生辯解的張網為了防止鳥吃種子,這個理由在農村也是常見的,以前農戶一般都是用稻草人,稻草人驅趕不會傷害鳥,但效果沒有拿網來捕明顯,捕網對鳥的傷害很大。特別是那些珍稀的鳥類,遷徙周期長,損耗也比較大,如果人為的風險增加,像這種在「綠色走廊」地帶長期捕網的行為,必然會對珍稀鳥類的種群產生影響,所以他希望居民不要支這種網,也希望公安部門加大查處力度。

  立即評

  關乎鳥兒更關人事

  □葉紅

  一張捕鳥網,捕到的其實是貪慾和短視。在與城市咫尺的邊緣地帶,竟然還有人明目張胆地張網捕鳥,讓人瞠目。究其原因,利益驅動是很大的一個因素,一張網花費無幾,卻樂得每天白白得到許多「天賜」美味,從而被利心蒙了眼。

  令人沉重的是,去年10月至今,成都森林公安共繳獲捕鳥網41張,說明此事並非個案,而是相當有代表性。

  有人會質疑,區區幾隻鳥幹卿何事?鳥事不小,關乎環境,關乎生態,關乎每個人。

  自然環境日益脆弱,倒逼我們提升生態意識,而保護鳥類是其中無法繞過的一個重要鏈條。尤其我們處於鳥類遷徙綠色走廊地帶,更應自覺的承擔起這份責任。

  法律及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是更大的一張天網,這起事件,就是有人舉報從而得到及時處理,避免了更多小生靈受到傷害。而構建這樣一張天網,仍須加大動物保護宣傳等基礎工作。

  延伸閱讀

  烹食野生動物容易感染疾病

  不少人認為野味有營養價值,但專業人士並不這樣認為。

  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提醒,野生動物傳播病毒的危險性極高。成都市林業局野保處的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事實上,野味和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不同,一般未注射過疫苗,也沒有經過檢疫,一旦食用,可能存在一些不可控的潛在風險。「有些是連高溫都殺不死的,風險很大。」

  同時,很多野生動物是某些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中間宿主,一旦進入人體後,會引起嚴重的疾病。野生動物與人的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種,一旦野生動物身上帶有這些病毒,肉又沒有煮熟,人吃下去後很容易感染上述疾病。

  成都市食藥監部門表示將嚴查野味上餐桌的現象,如市民發現有餐飲店、農家樂有私自將野味上桌的情況,歡迎撥打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熱線12331進行舉報。記者 吳柳鋒李逢春 攝影 呂甲 實習生 楊浩然楊喬瑋

相關焦點

  • 會昌縣一村民張網捕鳥被抓
    民警經過查看發現,莊口鎮一村民賴某正拿著幾隻珠頸斑鳩在市場售賣,隨後民警現場扣押4隻斑鳩,並將賴某傳喚至派出所接受進一步調查。 經查,賴某於今年10月份起,在其家對面的荒地布置了三張捕鳥網進行捕鳥,每一張捕鳥網下地面上均散落著一地鳥毛,經林業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確認,扣押收繳的珠頸斑鳩並無受傷且具備野外生存能力,隨後民警將4隻斑鳩全部放生,目前,犯罪嫌疑人賴某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 合肥巢湖岸邊出售野生鳥類 活拔鳥毛慘不忍睹
    其中一個攤位上,擺放著大大小小五隻鐵絲籠子,每個籠子裡裝著五六隻鴿子大小的鳥兒,守攤的中年女子告訴記者,這籠子裡的都是野生斑鳩。  「都是從巢湖岸邊山上、田裡抓來的,買回去燉湯、紅燒,味道不錯的,別的地方可買不到。」中年女子向記者推薦籠中的鳥兒:斑鳩二十元一隻。另外一種個頭大一點的是灰斑鳩,25元一隻;另一種是珠頸斑鳩,雖然個頭稍微小點,但只要20元一隻。
  • 斑鳩 是只什麼鳥?
    斑鳩 是只什麼鳥? 20-06-01 09:27 來源:中國甘肅網-蘭州晨報 編輯:常歡
  • 有人在巨鹿洪溢河張網抓鳥
    經現場調查、摸排走訪,警方僅用一天時間就將張網捕鳥的違法人員付某領查獲。洪溢河西岸驚現捕鳥絲網近年來,隨著邢臺巨鹿縣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到巨鹿棲息,成為人、鳥、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大景觀。然而有些不法分子為了自己的私利將黑手伸向了這些可愛的小鳥,竟然非法獵捕鳥類。
  • 網捕成風,有的一隻賣數萬元——禁令之下仍有人捕販野生鳥
    循聲望去,只見一張高約4米、長約20米的捕鳥網,正靜靜地佇立在不遠處的玉米地裡,在逆光下現出灰白色。記者走近,眼前的景象慘不忍睹:捕鳥網上懸掛著已經慘死的20多隻小鳥,部分已風化成「乾屍」,另有兩隻小鳥正在掙扎逃命。在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營房村旁的玉米地裡,一隻鳥被捕鳥網困住,奄奄一息(10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繼偉 攝天氣轉冷,候鳥開始翩翩南飛。
  • 男子用活鳥當誘餌捉貓 15元一隻賣給寵物店(圖)
    男子用活鳥當誘餌捉貓 15元一隻賣給寵物店(圖)   特製的逮貓鐵籠,裡面還掛著麻雀  眼看逃不掉的他  掏出100元想賄賂巡防隊員……  在鐵籠中放活鳥當誘餌逮貓,抓到後就賣給寵物店或個人。
  • 一隻佛法僧目的鳥
    播放器+捕鳥網+強光燈,鄒平的六旬老農尹某國,在鄒平市碼頭鎮的樹林裡,捉住了麻雀、戴勝、山斑鳩、珠頸斑鳩一共90隻,死體36隻,其中就有那隻漂亮的戴勝鳥。麻雀屬於《陸生野生動物基準價值標準目錄》雀形目文鳥科,基準價值為300元/只;戴勝屬於《陸生野生動物基準標準目錄》佛法僧目戴勝科,基準價值為500元/只。尹某國的非法狩獵行為共造成損失11000元。
  • 突擊檢查 宜賓一天共燒毀72張捕鳥網
    昨日,宜賓江安縣森林公安局與野生動物保護站聯合開展「叢林二號」專項行動,對該縣北鄉片區的濫壩鄉和四面山鎮、桐梓鎮等地的鄉村山林等地進行突擊檢查,共查獲各類捕鳥網72張,隨後森林警察將查獲的這些捕鳥網當眾焚毀。  江安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張勇說,近段時間以來,警方接到群眾舉報,一些不法人員採取張網以待的方式,捕獲野生鳥牟利。
  • 大集野兔150一隻 斑鳩和山曹雞是「三有保護動物」買賣注意哦
    這是昨天(1月22日),小編就在一個大集上發現有野兔、斑鳩和山曹雞在出售,其中還有一隻活的斑鳩。野兔要價150塊錢一隻,也只有一隻,活的斑鳩30塊錢一隻,死斑鳩20,山曹雞15一隻。圖為被捕獲的野兔(睡著了),也就是150塊錢的,大概4-5斤吧。這就是那隻活斑鳩了,攤主要價30塊錢,這隻斑鳩被裝在網兜裡,很可伶的樣子。這幾隻是死的,中間發那只是斑鳩,兩邊的是山曹雞。
  • 男子非法獵捕47隻火斑鳩 清點「戰利品」時被抓
    圖為犯罪嫌疑人陳某及收繳的捕鳥網具。 羅濤 攝  中新網南寧10月13日電  (楊陳 羅濤)廣西北海一男子陳某用4隻火斑鳩作為「鳥媒」,放置在誘鳥的大網內,捕獲47隻前來覓食的火斑鳩。  據警方介紹,10月4日凌晨,陳某在北海市銀灘一號國際會議中心酒店附近的草坪,將事先準備好的4隻火斑鳩作為「鳥媒」,放置在誘鳥的大網內。然後,陳某匍匐藏於草叢中,一旦有火斑鳩落入暗布的密網覓食,陳某便會迅速拉動合網機關,將其生擒。  就在陳某清點捕獲的47隻「戰利品」時,被聞訊趕到的北海市銀海區森林公安分局民警一舉抓獲,查獲火斑鳩51隻、收繳網具2張。
  • 北京:捕鳥?抓!
    9月21日,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藥旅總隊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在豐臺區南苑鄉的一處溼地內,有人使用粘網捕鳥。接到線索後,環食藥旅總隊立即部署警力前往現場開展工作。  22日5時許,民警在該溼地內發現多處捕鳥粘網,一些粘網上還掛有被困的候鳥。同時,有兩名男子在粘網附近查看粘鳥情況,不時將捕獲的鳥類裝入袋中。然而,忙於「收穫」的他們,沒有想到警方的「法網」也正在向他們張開。
  • 湘鄂農村有人用粘網捕捉斑鳩,貓頭鷹被纏住,好心人將其解救放生
    湘鄂農村有些家庭會自己買一張粘網,布置在山間地頭捕一些斑鳩來食用以改善夥食,這些農民大多不懂法律,認為自己捕捉斑鳩和釣魚差不多,或者隱隱約約懂一些法律,但覺得自己這不違法犯罪……捕捉工具一般是一張長約12米,高約5米的大網
  • 東莞三名老漢為掙煙錢 林間捕鳥3元一隻出售
    記者6月3日從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獲悉,此案經審理,三名被告因犯非法狩獵罪,均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   為賺取買煙錢,三名老漢結夥去抓鳥   53歲的黎某、59歲的丁某和58歲的熊某,均是東莞市中堂人,無業在家。
  • 嘴饞貪吃野味 摸黑山林捕鳥
    &nbsp&nbsp&nbsp&nbsp只因嘴饞,想吃野味,就自製捕鳥工具,趁天黑摸進一處山林,非法捕獵山斑鳩。7月16日,山東省蒙陰縣檢察院以涉嫌非法狩獵罪將高某批准逮捕。
  • 男子獵捕1隻草鴞和37隻斑鳩 獲刑賠償並登報公開道歉
    近日,湖南省嶽陽縣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了一起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狩獵罪刑事附帶民事案件,被告人歐某犯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犯非法狩獵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二千元。
  • 收99隻斑鳩等野生動物,他被刑拘
    □首席記者李釗通訊員潘義成文圖    核心提示丨昨天,確山縣城的一些市民走上街頭,為刑事拘留了兩個逮、購野生動物的人拍手叫好。這倆人,一個用夾子夾住一隻黃鼠狼,用粘網粘了6隻斑鳩;一個收購了99隻野生動物。    「這是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和『規』,更加規範和細化的結果。」
  • 養殖戶為護蝦苗架網捕鳥 不料自己卻站上了被告席
    原標題:養殖戶為護蝦苗架網捕鳥 不料自己卻站上了被告席   辛苦養殖小龍蝦,卻被鳥偷吃。為防止蝦苗被鳥偷吃,養殖戶在蝦塘周圍架網捕鳥,不料自己卻站上了被告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農民養的一隻活鴨都要60元,為啥路邊烤鴨才20元,他們圖個啥?
    有些則是直接是在大街上支個小攤就開賣了。雖然方式不一樣,但是賣的都是烤鴨,當然最主要的是,路邊小攤賣的烤鴨價格老百姓們都能接受,一隻只要十幾元,稍微大點的最多20元一隻。不過,現在隨著消費者對飲食安全的重視,不少人都對十幾元一隻香噴噴的烤鴨產生了懷疑。因為在農村,如果從農戶手裡買一隻活鴨,那麼至少也得50元,斤數重6,7十元。
  • 廣州截獲黑捕鳥蜘蛛 揭秘捕鳥蛛有多大有多毒?
    廣州口岸截獲非法入境泰國黑捕鳥蜘蛛圖為墨西哥紅膝鳥蛛(學名:Brachypelma smithi)新華社廣州3月7日電(記者壯錦)廣州檢驗檢疫局7日通報,該局駐郵局辦事處連續3次從廣州郵政口岸入境郵件中截獲非法郵寄入境活蜘蛛,共157只,其中包括兇猛的泰國黑捕鳥蜘蛛
  • 斑鳩6樓陽臺築巢 一年孵出三窩小鳥
    2020-11-16來源:天中晚報客戶端摘要: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家住豐澤路駐馬店財經學校家屬院6樓的馬女士鳥窩裡有兩枚鳥蛋,一隻斑鳩站在陽臺護欄上,充滿愛心的馬女士開始關注起自己的這個新「鄰居」,並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圖記錄孵化全過程。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裡,雛鳥從破殼而出,到羽翼漸漸豐滿,期間雖遇到大風大雨,但馬女士悉心擔當「保姆」,給窩裡的雛鳥遮風擋雨,保護它們成長。小斑鳩長大飛走後,8月份斑鳩爸爸和媽媽又孵了一窩,這是第三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