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年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 有183項重點工作任務
為抓好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2020年度各項重點工作,確保同城化發展儘快見勢成效。近日,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正式發布了《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2020年度重點工作任務》,計劃推進183項年度重點工作任務。
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
聯合開行跨市公交
推進基礎設施內聯外通,促進交通體系「同城同網」。今年將通過推進成自宜等幹線鐵路規劃建設、推進成都城際鐵路外環線等城際鐵路規劃建設、加快市域鐵路規劃建設,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將通過推進成都經濟區環線等高速公路規劃建設,推進天府大道北延線、東西城市軸線、金簡仁等快速通道規劃建設,實施打通「斷頭路」拓寬「瓶頸路」工程,暢通都市圈路網。
同時,將通過優化提升鐵路公交化運營服務質效、聯合開行跨市公交、持續深化公共運輸「一卡通」,促進交通管理服務同城化;將通過推動設立運營機場異地城市候機樓、合作共建物流樞紐、共促區域公鐵空水多式聯運,拓展陸海聯運網絡體系;將通過打造智慧都市圈、優化市政基礎設施布局,統籌市政和信息網絡建設。
發揮高能級空間載體引領作用,共建同城化發展都市圈建設先行示範區。將通過打造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協作帶、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協作帶、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協作帶,建設「三區三帶」產業協作帶;將通過推動青白江-廣漢、彭州-什邡、金堂-中江、成都天府新區-新津-眉山天府新區-仁壽-彭山、簡陽-雁江、簡陽-樂至等毗鄰地區合作,推動交界地帶融合發展。
共建跨區域產業生態圈
支持企業跨區域升級發展
推進產業協同發展,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今年將通過共建跨區域產業生態圈、支持企業跨區域升級發展,促進位造業功能互補;將通過共促老字號企業發展、協同開展商超對接,共同壯大現代服務業市場;將通過加強農業產業協作、共同打造「菜籃子」工程、開展農產品公用品牌合作,共推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同時,將通過共建共享交子金融「5+2」平臺、實施「交子之星經濟證券化倍增行動計劃」、協同保障金融安全,共促金融業發展;將通過協同打造「三九大」精品旅遊線路、共同開展旅遊宣傳推介,共促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將通過共享成都新經濟品牌,共促新經濟發展。
推進創新體系全面融合,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將通過積極參與建設科技創新中心、謀劃推進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協同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深化校企合作、打造環高校知識產業經濟圈、協同集聚科技人才、提升創新政策聯動水平,建強科技創新策源地、打造區域創新共同體。
提升協同開放水平,加快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將通過積極爭設各類開放口岸平臺、推進國別合作園區等開放平臺合作共建、共享高端會展平臺,打造開放平臺和載體;將通過推進自貿試驗區及協同改革先行區建設、協同開展招商引資,促進開放政策共用共享。
推進社會保險醫療保障同城發展
加速推進教育同城化
推進公共服務便民共享,共建幸福和諧都市圈。記者了解到,今年將通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打造都市圈勞動教育聯盟、協同推動產教融合發展、加強文體特色學校合作,加速推進教育同城化;將通過推進醫聯體建設、統籌優質醫療資源布局、開放衛生健康培訓講座、鞏固完善衛生應急協同發展機制、提升交界區縣衛生醫療水平,共享優質醫療服務;將通過完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供給、建立完善醫療保障合作機制、共同維護醫療保障基金安全,推進社會保險醫療保障同城發展。
推進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共築都市圈建設綠色本底。將通過加快建設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積極爭取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納入國家規劃,進一步強化水資源保障;將通過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示範區、建立生態同城化聯防聯治體系,加快構建綠色生態網絡;將通過聯合開展大氣汙染聯防聯治、紮實治理沱江岷江流域生態環境、聯合開展區域流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協作,深入推動環境聯防聯治。
【新聞連結】
「三年行動計劃」清單發布
確立30個領域重點任務
為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四川開局起勢,近日,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正式發布了《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聚焦建設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圍繞增強成德眉資區域「現代產業協作引領、創新資源集聚轉化、改革系統集成和內陸開放門戶、人口綜合承載服務」四大功能,明確了同城化發展起步期的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確立了8個方面30個領域的重點任務。
《行動計劃》明確了同城化發展起步期總體目標,力爭到2022年——
■區域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7萬億元
■基礎設施一體化程度顯著提高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
■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基本消除
■在機制建設、交通「同城同網」、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等重點領域和「三區三帶」、交界地帶等先行區域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奠定現代化都市圈建設的堅實基礎。
《行動計劃》提出,著力發揮高能級空間載體引領作用,共建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先行示範區。圍繞打造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協作帶,要共建共享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建設勢能,構建形成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專業化分工體系,打造形成萬億級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和千億級現代物流產業集群;圍繞打造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協作帶,要共建共享天府新區建設勢能,構建形成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帶專業化分工體系,打造形成萬億級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同時,圍繞打造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協作帶,要共建共享成都東部新區建設勢能,加快形成成資臨空經濟產業協作帶專業化分工體系,臨空經濟產業體系初見雛形;圍繞推動毗鄰城市交界地帶融合發展,要促進成德眉資毗鄰城市交界地帶融合發展,推動形成各具特色的交界地帶融合發展模式,探索形成一批有效合作機制和利益分享機制,打造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同城化發展示範區。(記者 宋妍妍)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