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西藏旅遊在線(xizangzaixian)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
這是一捲動人心魄的畫冊,這是一種令人窒息的美麗,便是用盡世上所有極端的字眼,也難描繪她的神奇。高原雄鷹,大漠駝鈴,一座座雪山遙望藍天,一條條經幡呼喚吉祥。
▲羊卓雍錯近景
虔誠的匍匐者為希望祈禱不息,剽悍的牧牛人為生計四方奔走,時光在這裡近乎永恆,靈魂在這裡近乎完美。失真的人們從海內外來到這裡,尋找本真的世界,本真的生命。
▲西藏亞拉雪山
在中國,如果你愛好旅遊,如果你的身體和經濟條件允許,有一個地方,此生不可不去,那就是青藏高原。她,號稱世界屋脊,神秘莫測。未去之前,你恐懼;身處其境,你瘋狂;離開之後,你難忘。
▲西藏阿里
青藏高原,遼闊蒼茫,大氣磅礴,行走其間,她會讓你大徹大悟:真正的美,原來是無需修飾的,也是任何語言所無法描繪的。那裡有讓人神往的色彩,有讓人心醉的境界,有不可企及的美麗,有從容不迫的生命,山水雲天,一塵不染,雖是人間,絕非俗世。
▲青藏線朝聖的人
在西藏,在青藏高原,你永遠不會走失。縱然山有萬疊,大路卻只有一條,只要你不缺失信心和膽量,勇敢地走下去,不懼怕孤獨寂寞,不懼怕風狂雪暴,就一定會追尋到你所渴求的目標。
▲西藏風景
誰說黃山歸來不看山,黃山看山,看的是景,西藏看山,看的是胸襟和氣勢。山有不同,難以複製,人生各別,成功之路同樣不可複製。
▲西藏風景
在西藏,在青藏高原,我們體驗著妙不可言的夢幻,體驗著令人敬畏的神秘,體驗著風土人情的別致,也體驗著永恆與瞬間的哲學。面對著橫空出世的大山,面對著永存不化的冰川,我感覺到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渺小,還有生命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
離去之後,讓我不能忘懷的又豈止是她的遺世獨立,傲然不羈,更有她給予我的無盡的思考和永遠的享受。也許,昨天的旅行已成絕版,但對生命的再度思考,不也正是涅槃於在西藏的行走嗎?
▲西藏風景
布達拉宮,依山而建於拉薩市區西北的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據傳最初是松贊幹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17世紀重建後,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羅布林卡俗稱拉薩的頤和園,藏語意為「寶貝公園」,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夏宮。每當夏日,達賴喇嘛便從布達拉宮轉移到羅布林卡辦公。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古蹟最多的園林。
大昭寺是西藏最輝煌的一座吐蕃時期的建築,殿宇雄偉,莊嚴絢麗,每日被轉經的人流簇擁著。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語意思是經堂。「大昭」,藏語為「覺康」,意思是有釋迦牟尼像的佛堂。而這尊釋迦牟尼像便是指由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一尊「覺阿」佛(釋迦牟尼12歲時的等身鍍金像),它在佛教界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經幡作為藏族人民心中祈福的吉祥飾物,顏色是固定的:藍色象徵藍天,白色象徵白雲,紅色象徵火焰,綠色象徵綠水,黃色象徵黃土或大地。五種顏色的排列形式正是客觀大自然物質存在的反映,其意義很明確,不是為了美化環境,而是祈求福運隆昌,消災滅殃。圖片下方是我們租用的兩輛豐田越野車。
巴松措,又名錯高湖,「錯高」藏語意為綠色的水,湖面海拔3700多米,長約12公裡,面積25.9平方公裡,狀如一輪新月。四周雪峰陣列,倒影湖中,有沙鷗、白鶴浮遊湖面。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爛漫,秋季則萬山紅遍,景色美不勝收。
米拉山口,拉薩與林芝地區分界之山口,是雅魯藏布江谷地東西兩側地貌、植被和氣候的重要界山。米拉山以西地區氣候乾燥寒冷,以東地區氣候溫暖潮溼,植被茂盛。山口處常年積雪,發育有遠古時期冰川活動遺蹟。
尼洋河發源於米拉山西側的錯木樑拉,由西向東流,在林芝縣則們附近匯入雅魯藏布江,全長307.5公裡,落差2273米,平均坡降達7.39%。尼洋河在傳說中是神山流出的悲傷的眼淚。河兩岸森林植被完好,河水清澈、是工布地區人民的「母親河」。
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魯朗林海位於距林芝地區八一鎮80公裡左右的川藏公路上。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兩側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茂密的雲杉、松樹組成魯朗林海。中間是整齊劃一的草甸。草甸中,溪流蜿蜒,成千上萬種野花競相開放。木籬笆、木板屋和農牧民的村落星羅棋布,山間的雲霧時聚時散,雪山、林海、田園勾畫了一幅恬靜、優美的「山居圖」。
南迦巴瓦峰是西藏林芝地區最高的山峰,海拔7782米,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木卓巴爾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所以也被稱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還有一為「天山掉下來的石頭」。
羊卓雍錯,也稱羊湖。羊卓雍措,藏語意為「天鵝池」,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湖面海拔4410米,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羊湖汊口較多,像珊瑚枝一樣,因此它在藏語中又被稱為「上面的珊瑚湖」。湖內分布有10餘小島,大可容五六戶居住,小則僅有百餘平方米。羊湖屬低濃度鹹水湖,每年11月中旬開始封凍,冰厚可達0.5米。
納木錯是中國第二大的鹹水湖。位於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狀近似長方形,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億立方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納木錯」為藏語,而這個湖的蒙古語名稱為「騰格里海」,兩種名稱都是「天湖」之意。
卡惹拉冰川位於浪卡子與江孜之間,乃欽康桑峰南坡,在公路上即可看到,其所在山口海拔5036米。冰川上部為一坡度較緩的冰帽,下部為兩個呈懸冰川形式的冰舌。兩個冰舌上裂隙密布,經常發生雪崩和冰崩。
白居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藏江孜縣境內。十五世紀初始建,是藏傳佛教的薩迦派、噶當派、格魯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廟。白居寺是漢語名稱,藏語簡稱「班廓德慶」,意為「吉祥輪大樂寺」,海拔3900米。它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渾成,相得益彰,它的建築充分代表了13世紀末至15世紀中葉後藏地區寺院建築的典型樣式。
宗山城堡,因為電影《紅河谷》,知道宗山城堡的人很多。她位於江孜縣城區的宗山上,藏語"宗"意為城堡、要塞,也是原西藏地方政權縣級行政單位的名稱。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西藏愛國軍民曾於此抗擊英國侵略軍。宗山地勢高峻,為抵禦英軍,半山前崖曾構築炮臺和其他防禦設施,圍牆以石塊築成,高5—8米,寬4米。當時英軍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進攻,西藏軍民誓死抵抗,重創侵略者;後彈盡援絕,與攻上宗山的英軍進行肉搏戰,最後全部跳崖犧牲。
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傑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扎什倫布寺是西藏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位於日喀則市城西的尼瑪山東面山坡上。是四世之後歷代班禪駐錫之地,是全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
雍布拉康位於澤當11公裡的扎西次日山上。「雍布」意為「母鹿」,因扎西次山形似母鹿而得名,「拉康」意為「神殿」。雍布拉康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據史書記載始建於公元前二世紀。松贊幹布暑期由宮殿改作寺廟。文成公證初來西藏時每到夏季都會和松贊幹布來這裡居住。至五世達賴時又在原碉樓式建築基礎上修了四角攢尖式金頂,並將其改為黃教寺院。
羊八井地熱電站,中國最大的地熱能發電站。位於西藏自治區當雄縣境內,海拔4300米,其地熱田地下深200米,地熱蒸汽溫度高達172℃。電站自1977年第一臺機組投入運行,到1986年裝機容量達1.3萬千瓦。由5眼地熱井供水,單井產量為75~160立方米/小時,水溫為145~170℃。每年二、三季度水量豐富時靠水力發電,一、四季度靠水熱發電,能源互補。
▲羊八井溫泉
那曲藏語意為「黑河」,居於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西邊的達爾果雪山,東邊的布吉雪山,形似兩頭猛獅,守護著這塊寶地,人們稱之為羌塘。那曲地形遼闊,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羅棋布,河流縱橫其間。是藏北僅有的農作物產區,且有少量森林資源和灌木草場,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間,氣候好於中西部。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鎮是青藏公路和鐵路的必經之地。
青藏鐵路,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該路東起青海西寧,西至拉薩,全長1956公裡,是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被人們稱之為天路。青藏公路同樣起於青海西寧,止於西藏拉薩,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柏油公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裡程最短、路況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沿途景觀大氣磅礴。可看到草原、鹽湖、戈壁、高山、荒漠等景觀。
藏地民居,西藏的許多城市,如林芝、日喀則,居民中的藏民比例並不高,大量的藏民依然住在農村地帶,而他們的生活質量差別也很大。許多由內地援建的村落整齊漂亮,藏民生活富裕。
虔誠的朝聖者。在西藏,隨處可見虔誠的朝拜者,其情感人。這是大昭寺前的朝拜者,高大的牆面和渺小的朝拜者形成巨大反差,讓人為之震撼。
註:(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