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中,有這樣一群崇明人...

2021-01-07 澎湃新聞
寒潮中,有這樣一群崇明人......

2021-01-05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積極應對低溫冰凍天氣,

保障寒潮期間本區供水和居民用水安全,

崇明區自來水公司高度重視、積極應對,

全力以赴保障寒潮期間供水安全。

未雨綢繆,提前部署抗寒工作

區自來水公司提前謀劃,成立防寒抗凍工作小組,明確分工並完善防凍保暖應急預案。2020年12月初啟動冬季保障供水工作,提前安排一庫四廠做好設施設備防凍保暖工作。

加強供水設備巡查維護;做好儀表、原水管線等內部儀器及二次供水設施、在線監測儀表等外部設施的防凍保暖工作;關注深度處理工地防凍保暖工作及水庫、小口徑管網改造工程安全;加強對原水、出廠水、管網水、管網末梢水的水質檢測頻率。

嚴陣以待,積極應對寒潮考驗

區自來水公司召開緊急工作會議,發動全體員工投入抗寒防凍工作,號召黨員幹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站在搶險搶修第一線;嚴格落實假期值班值守工作,及時上報突發情況;備足水錶、表箱保暖護套、搶修管配件、應急燈等各類防凍保暖應急儲備物資;組建20支搶修隊伍(共約200人),24小時待命;升級供水熱線中心設備,各廠站熱線保持24小時暢通,及時解決群眾用水急難愁困問題。

走進村居,增強群眾防凍意識

寒潮來襲前,區自來水公司以黨員為主體的「水管家」,前往各社區、村居開展宣傳。利用社區電子屏、村居小喇叭、告示欄等渠道,就防範應對寒潮進行工作提示,開展居民面對面宣講,督促小區住戶業主做好室內用水設備防凍工作。

開展對愛心服務卡用戶的入室排查防凍工作,幫老人用保溫材料包紮好屋外的供水管道、水錶設施,並檢查屋內廚房和衛生間的管道保溫情況;通過微信平臺、簡訊平臺、電視臺等多媒體渠道進行廣泛宣傳。

全力以赴,保障供水安全有序

元旦佳節,當人們在溫暖的家中歡聚一堂,享受歲末年初的狂歡時,崇明供水人卻在寒冬裡堅守崗位,默默奉獻……

1月2日14:00

區自來水公司供水保障指揮中心接報,鼓浪嶼路育麟橋路加油站對面一根DN500給水鑄鐵管發生爆漏。公司立即啟動應急搶修預案,派遣人員趕赴現場查勘,迅速對現場進行圍敝,並使用工業用鹽進行鋪撒,預防因道路溼滑結冰發生交通事故。晚上20點,搶修工作正式開始。在零下4℃的天氣裡,搶修人員不顧嚴寒,站在冰冷刺骨的泥水中全力以赴,經過2個多小時的搶修,恢復了正常供水。

1月2日23:30

區自來水公司供水保障指揮中心接到用戶報修,稱屋頂水箱漏水嚴重,有滲漏到家中的風險。已經高強度工作了一整天的二次供水辦人員,立即趕往用戶家中查看,發現漏水原因是有用戶家中使用的舊管年久失修,加上寒潮侵襲導致4處破損,漏水情況十分嚴重。維修人員不畏寒冷,立即爬上樓頂維修管道,經過2個小時的搶修,終於完成管道修復工作。

1月3日8:00

由於天氣寒冷,東平鎮利民新村部分管道被凍住,導致該村大面積停水。東平供水站主動對接消防隊,緊急調集消防車進行送水服務,為居民正常用水提供保障。

管道凍損、水錶凍裂……各廠站搶修人員放棄節假休息時間,連續幾天不分晝夜奮戰在搶修一線。有時候他們來不及吃上一口熱飯,喝上一口熱水,就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個報修現場,不懼寒冬、不怕髒、不怕苦,就是他們工作的真實寫照。

崇明供水熱線的「巾幗英雄」們,連續5天未曾停歇,傾聽老百姓用水需求。自2020年12月30日上午6時至2021年1月4日上午6時共收到熱線8062條,搶修6770次(包括水錶4011次,閥門1820次,水管679次,二次供水260次)。一庫四廠十六站運行穩定,未發生突發事件。

寒潮不休,戰鬥不止。

崇明區自來水公司以供水

服務熱線69698080為依託,

打造24小時搶修、服務鏈,

全力保障安全優質供水。

為他們點讚!

來源:區自來水公司

原標題:《寒潮中,有這樣一群崇明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崇明這個樂隊有點火
    沈惠玲心想,這麼好的機會可不能錯過,便問他,「崇明本地有一群薩克斯愛好者,有一定基礎,但都不專業,能不能請您為我們上上課呢?」沒想到,同為崇明人的飛哥一口答應,之後每次回崇明,總不忘為幾個老鄉「學生」指點一番。不僅如此,還把上海街頭薩克斯表演藝術家蘇嘉明,介紹給了這群崇明的薩克斯愛好者。
  • 寒潮中的堅守
    寒潮中的堅守「2021年的第一場雪……」今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被成都的首場雪刷屏了?記憶中,這是最近幾年成都下得最「正經」的一場雪。有這樣一群人卻無暇欣賞雪景,默默堅守在國門一線。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邂逅崇明之在崇明島必去的景點
    學宮基地原東長144.2米,西長148.3米,南北各闊80米,有殿、宮、堂、廳、祠、閣等建築群,建築藝術精湛。清代曾10次重修。民國以降,崇明學宮曾被小學和其他單位使用。經過近年來的三次整修,逐漸恢復了當年的格局,佔地面積擴大至23.21畝,成為上海地區面積最大的孔廟。門前是二株有350年歷史、三人合抱的銀杏樹,守門的是一對大石獅,氣勢恢宏。
  • 崇明話裡的「弄」,居然有這麼多意思
    崇明話裡的「弄」,居然有這麼多意思 2020-12-06 1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寒潮中,他們守護的身影溫暖著城市
    歲末年初之時,寒潮就頻頻來襲。進入「速凍」模式雖然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卻無法掩飾城市中的溫情。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穿梭於大街小巷出現在被需要的任何地方讓冬季充滿「安全感」天再冷也抵擋不住救援的腳步…在疏勒縣,下雪的晚上消防指戰員跳入水中營救落水男子。在連霍高速哈密境內,指戰員們迎著4級大風撲救貨車大火。
  • 「崇明老鋪」市區火熱開張
    白切羊肉、三黃雞、崇明糕、涼拌金瓜絲……日前,位於長寧區仙霞路上的「崇明老鋪」火熱開張,一件件耳熟能詳的崇明特色食品吸引來往市民前來大快朵頤。據店長介紹,崇明老鋪裡的各色菜品都選自崇明當地食材。崇明金瓜絲、崇明醬瓜白扁豆、老鋪煎油肉、崇明醬麻鴨這些農家菜都是老鋪招牌。除了熟食,還有純手工點心,例如崇明糕,精選糯米和白米按一定比例製成,再嵌入紅棗、蜜餞、核桃仁等果脯,口感清香鬆口、糯而不粘。門店還專門開設堂食,上午九點左右,堂食區已座無虛席,不少市民特地趕來嘗一嘗特色雞湯小餛飩和野薺菜餛飩。同時,堂食還提供各式麵點、套餐飯類和冷菜,價格較為親民。
  • 上次寒潮中出現的bug,這次提前防範!
    上次寒潮中出現的bug,這次提前防範!馬師傅介紹,由於層高及房屋布局等因素,在上一波寒潮中,像曹阿姨家這樣出現問題的不在少數,為此,他們提前入戶檢查、疏通、提醒,確保同樣的問題不再發生。
  • 崇明區瀛洲好鄉賢、道德模範、最美崇明人提名候選者正在公示,有你...
    、最美崇明人評選活動。區評選委員會辦公室綜合前期全區各單位推薦、「文明崇明」微信公眾號網絡投票、區評選委員會評審的情況,遴選出33名候選人。同時,結合曆年鄉鎮推選和委局推薦情況,提出3名2018—2020年度瀛洲好鄉賢候選者。公示從即日起至11月25日截止。
  • 解放崇明島之戰
    原標題:解放崇明島之戰   1949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五軍(軍長成鈞,政治委員黃火星),隸屬於第三野戰軍第八兵團,下屬部隊為第七十三、第七十四、第七十五師,全軍共3萬餘人。
  • 霸王寒潮「動感十足」 身處「結界」中的重慶人怎麼防寒?
    2021年首個寒潮「來勢洶洶」,雖然重慶四面環山,自帶結界。網友戲稱它「披上了屬於自己的防寒魔法鬥篷」。但在結界中的重慶「獨享」著南方地區的「限定魔法」——溼冷攻擊,又冷! 又寒! 又溼! 它還將隨著霸王寒潮的南下,越來越猛!
  • 這份崇明冬季最強觀鳥攻略,帶你探秘飛羽世界~
    崇明,萬裡長江入海口,  一座生態天堂裡,飛鳥翔集,萬物生長,  更是候鳥南來北往的國際加油站。  每年11月伊始至次年3月,  都會有一群南方的客人成群結隊而來,  盤桓於崇明東灘數月後,  再開啟它們的往北之旅。
  • 寒潮來襲,熱帶植物灌水保溫進行中
    寒潮來襲,熱帶植物灌水保溫進行中 2021/01/09 10:07 來源: 編輯:遊歷 瀏覽:64
  • 寒潮中,為什麼這些小區要停水?
    王女士說,「過完元旦,物業就貼出了一紙告示,寒潮影響,為了防止凍管,從6號起,每晚10點至次日上午7點停水,連停三天。」即便停水是在夜間,但對居民來說終究不便。類似的情況還有寶山區的美羅家園鼎園苑小區,這波寒潮,居民們也是被物業通知,連續三天停水。「昨天晚上開始斷水的,一直到現在。」居民不理解的是,明明有時間做好預案,為何還是採取簡單粗暴的停水措施呢?居民為此也多次撥打熱線投訴。物業也滿腹委屈,他們表示是因為開發商對管道的保溫層偷工減料了,前一波寒潮中,才發現出了問題,部分水管的爆裂漏水甚至把電梯都給弄壞了。
  • 崇明這種方言被稱為「活化石」,竟保留了唐宋時期發音
    再如,古漢語中有用「之」、「是」等字將賓語前置的倒裝句用法,如「唯利是圖」,崇明話中也有類似結構,常用的是用「見」字將賓語前置,比如「我見你恨來咯」意為「我恨你」。 聲調、指示詞多,可謂「方音活化石」 崇明話可以說是「方音活化石」。與普通話相比,崇明話較多保留著中古音(指唐、宋時期的語音)。崇明方言中有聲母35個,韻母55個,數量比普通話多近一倍。
  • 崇明島上菡萏爭豔
    夏日,荷塘裡菡萏爭豔,空氣中都是荷葉的清香,崇明島荷花博覽園、長興島郊野公園、東灘溼地公園等賞荷勝地荷花綻放,靜待遊人前來賞花消夏。圖說:夏日荷花爭豔 新民晚報記者 蔡瑾 攝每年6月-7月,崇明西沙荷花博覽園迎來荷花盛開期,荷葉簇擁著一抹抹粉,花苞爭先恐後探出頭來。除了各棧道可以觀荷以外,博覽園內湖等區域也可坐踏板船觀看荷花。位於崇明西部的荷花博覽園地理位置絕佳,暮色時分看落霞染紅河水,荷花如剪影般如畫,讓人感嘆大自然的奇景。
  • 他把夢想紮根崇明,希望培養奧運冠軍
    成千上萬個孩子得益於他的教授,在強身健體的鍛鍊中收穫了一種精神財富。2004年,他和妻子來到崇明遊玩,一過來就愛上了這裡,他想找個健身場所打打拳,發現崇明並沒有這樣的場所。於是,就在第二年,他開設了尚武精英跆拳道館。跆拳道從2000年的雪梨奧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後,開始進入中國,走進大眾的視野,但崇明的跆拳道並沒有起步,而夏成斌已拿到了上海市第一批跆拳道教練培訓證書。
  • 寒潮中的逆行人!水錶爆裂 自來水公司員工涉水搶修
    寒潮中的逆行人!水錶爆裂 自來水公司員工涉水搶修2020-12-31 13:03責任編輯:宋曉彤訊(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孫文志 通訊員 趙國茂 王東曉)12月30日,泰城迎來入冬以來的最冷一天,凜冽的西北風讓市民感受到最強寒潮的十足「寒意」,當市民在溫暖的室內禦寒時,泰安市自來水公司的搶修人員卻奔波在泰城的大街小巷,全力搶修因寒冷天氣造成的水管上凍、水錶破裂等突發狀況。
  • 這個崇明人,賣服裝、開飯店、搞設計,都是「第一」
    創業並沒有想像中那樣順利。劉敬王的線上店鋪也遇到了瓶頸,囤積的服裝賣不出去,資金鍊斷裂,只剩下一頓飯的錢。痛定思痛,劉敬王認識到,自己在專業領域中尚有不足,花一個月脫產學習,然後重新出發,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打拼。 也正是這段時間,劉敬王與現在的妻子相識相知。
  • 這個五一,崇明遊將比疫情前更火爆!
    >崇明遊已成為熱門中的熱門! 目測「五一」崇明 人會多到「撲進撲出」 根據國內一家旅遊網站的調查顯示,上海崇明與四川九寨溝、浙江千島湖、湖南張家界等成為了國內旅遊的熱門目的地。
  • 崇明綠地長島讓您住的恬逸稱心【啟東新聞】
    生態島崇明島整島,規劃80%為綠化用地,森林覆蓋率高達24%,被譽為的「長壽之鄉」,西沙溼地、東灘、東平森林公園分布島上,原滋原味自然綠色源鄉。據十三五規劃,目前崇明島正進一步推進生態建設,規劃將打造成為一座「海上花島」,形成「多旅融合」的大旅遊格局。島內外路網縱橫,G40陳海公路直達長島、北沿江高鐵(已開建)將跨越崇明島、軌交崇明線(浦東金橋—崇明陳家鎮)實現通勤景觀體驗雙功能。